人物:蕭濟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冠子箴 南梁 · 蕭子范
四言詩
是月惟令,敬擇良辰。
式遵士典,咨筮于賓。
嘉字爰錫,醮酒方陳。
禮在爾質,德成爾身。
永變童心,長移悼齒。
朱錦辭發(fā),青絇在履。
丹石為操,冰泉厲己。
務簡朋匹,由蘇游止。
在我尚謙,推物盡美。
面諂退言,弗納于耳。
直弘矢辭,斯為良士。
⑴ 《藝文類聚》四十,《御覽》五百四十。
渾天賦(679年6月) 初唐 · 楊炯
顯慶五年。炯時年十一。待制宏文館。上元三年。始以應制舉補校書郎。朝夕靈臺之下。備見銅渾之象。尋返初服。臥病丘園。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代之言天體者。未知渾蓋孰是。代之言天命者。以為禍福由人。故作渾天賦以辯之。其辭曰。
客有為宣夜之學者。
喟然而言曰。
旁望萬里之橫山。
而皆青翠。
俯察千仞之深谷。
而皆黝黑。
蒼蒼在上。
非其正色。
遠而望之。
無所至極。
日月載于元氣。
所以或中而或昃。
星辰浮于太空。
所以有行而有息。
故知天常安而不動。
地極深而不測。
可以為觀象之準繩。
可以作談天之楷式。
有稱周髀之術者。
囅然而笑曰。
陽動而陰靜。
天回而地游。
天如倚蓋。
地若浮舟。
出于卯入于酉而生晝夜。
交于奎合于角而有春秋。
天則西北既傾。
而三光北轉。
地則東南不足。
而萬水東流。
比于圓首。
前臨胸者。
后不能覆背。
方于執(zhí)炬。
南稱明者。
北可以言幽。
此天與而不取。
惡遑遑而更求。
太史公有睟其容。
乃盱衡而告曰。
楚既失之。
齊亦未為得也。
言宣夜者。
星辰不可以闊狹有常。
言蓋天者。
漏刻不可以春秋各半。
周三徑一
遠近乖于辰極。
東井南箕。
曲直殊于河漢。
明入于地。
葛稚川所以有辭。
日應于天。
桓君山由其發(fā)難。
假蘇秦之不死。
既莫知其為說。
儻隸首之重生。
亦不能成其算也。
二客嘗亦知渾天之事與。
請為左右揚搉而陳之。
原夫杳杳冥冥。
天地之精。
混混沌沌。
陰陽之本。
何太虛之無礙。
俾造化之多端。
南溟玉室之宮。
爰皇是宅。
西極金臺之鎮(zhèn)。
上帝攸安。
地則方如棋局。
天則圓如彈丸。
天之運也。
一北而物生。
一南而物死。
地之平也。
景短而多暑。
景長而多寒。
太陰當日之沖也。
成其薄蝕。
眾星傅月之光也。
因其波瀾。
乾坤闔辟。
天地成矣。
動靜有常。
陰陽行矣。
方以類聚。
物以偫分。
吉兇生矣。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變化見矣。
部之以三門。
張之以八紀。
其周天也。
三百六十五度。
其去地也。
九萬一千馀里。
日居而月諸。
天行而地止。
載之以氣。
浮之以水。
生之育之。
長之畜之。
亭之毒之。
蓋之覆之。
天聰明也。
圣人得之。
天垂象也。
圣人則之。
其道也。
不言而信。
其神也。
不怒而威。
驗之以衡軸。
考之以樞機。
三十五官為偫生之系命。
一十二次當下土之封畿。
中衡外衡。
每不召而自至。
黃道赤道。
亦殊涂而同歸。
表里見伏。
圣人于是乎發(fā)揮。
分至啟閉。
圣人于是乎范圍。
可以窮理而盡性。
可以極深而研幾。
天有北斗。
杓攜龍角。
魁枕參首。
天有北辰。
眾星環(huán)拱。
天帝威神。
尊之以耀魄。
配之以勾陳。
有四輔之上相。
有三公之近臣。
華蓋巖巖。
俯臨于帝座。
離宮奕奕。
旁絕于天津。
列長垣之百堵。
啟閶闔之重闉。
文昌拜于大將。
大理囚于貴人。
泰階平而君臣穆。
招搖指而天下春。
東宮則析木之津。
壽星之野。
箕為傲客。
房為駟馬。
天王對于攝提。
皇極臨于宦者。
左角右角。
兩曜之所巡行。
陰間陽間。
五星之所次舍。
后宮掌于燕息。
太子承于冢社。
宗人宗正。
內外惇敘于邦家。
市樓韨垣。
貨殖畢陳于天下。
北宮則靈龜潛匿。
螣蛇伏藏。
瓠瓜宛然而獨處。
織女終朝而七襄。
登漸臺而顧步。
御輦道而徜徉。
聞雷霆之隱隱。
聽枹鼓之硠硠。
南斗主爵祿。
東壁主文章。
須女主布帛。
牽牛主關梁。
羽林之軍所以除暴亂。
壘壁之陣所以備非常。
西宮則天潢咸池。
五車三柱。
奎為封豕。
參為白虎
胃為天倉。
婁為眾聚。
旄頭之北。
宰制其邊陲。
天畢之陰。
蓄泄其云雨。
大陵積尸之肅殺。
參旗九斿之部伍。
樵蘇之地。
出入于園苑。
萬億之貲。
填積于倉庾。
南宮則黃龍賦象。
朱鳥成形。
五帝之座。
三光之庭。
傷成于鉞。
誅成于锧。
福成于井。
德成于衡。
執(zhí)法者。
廷尉之曹。
大夫之象。
少微者。
儲君之位。
處士之星。
天弧直而狼顧。
軍韨曉而雞鳴。
三川之交。
鶉火通其耀。
七澤之國。
翼軫宇其精。
南河北河。
象闕于是乎增峻。
左轄右轄。
邊荒于是乎自寧。
乃有金之散氣。
水之精液。
法渭水之橫橋。
像昆池之刻石。
歲時占其水旱。
滄溟應其潮汐。
織女之室。
漢家之使可尋。
飲牛之津。
海上之人易覿。
日也者。
眾陽之長。
人君之尊。
天雞曉唱。
靈烏晝踆。
扶桑臨于大海。
若木照于昆崙。
太平太蒙。
所以司其出入。
南至北至。
所以節(jié)其寒溫。
龍山銜燭。
不能議其光景。
夸父棄策。
無以方其駿奔。
月也者。
偫陰之紀。
上天之使。
異姓之王。
后之事。
方諸對而明水洽。
重暈匝而邊風駛。
裁盈蚌蛤。
則虜騎先侵。
適斗麒麟。
則暗虎潛值。
五星者。
木為重華。
火為熒惑。
鎮(zhèn)居戊巳。
斯為土德。
太白土西。
辰星主北。
俯察人事。
仰觀天則。
比參右肩之黃。
如奎大星之黑。
五材所以致用。
七政于焉不忒。
同舍而有四方。
分天而利中國。
赤角犯我城。
黃角地之爭。
五星同色。
天下偃兵。
趨前舍為盈。
退后舍為縮。
盈則侯王不寧。
縮則軍旅不復。
或向而或背。
或遲而或速。
金火犯之而甚憂。
歲鎮(zhèn)居之而有福。
觀眾星之部署。
歷七耀而驅馳。
定天下之文。
所以通其變。
見天下之賾。
所以象其宜。
然后播之以風雨。
威之以霜霰。
或吐霧而蒸云。
或擊雷而鞭電。
一旬而太平感。
膚寸而天下遍。
白日為之晝昏。
恒星為之不見。
爾乃重明合璧。
五緯連珠。
青氣夜朗。
黃云晝扶。
握天鏡。
授河圖。
若曰賜之以福。
此明王圣帝之休符。
至如怪云祅氛。
冬雷夏雪。
日暈長虹。
星流伏鱉。
陰有馀而地動。
陽不足而天裂。
若曰懼之以災。
此昏主亂君之妖孽。
昔者顓頊之命重黎。
司天而司地。
陶唐之分仲叔。
宅西而宅東。
其后宋有子韋。
鄭有裨灶。
魏有石氏。
齊有甘公。
唐都之推星。
王朔之候氣。
周文之視日。
吳范之占風。
有以見天地之情狀。
識陰陽之變通。
詩云謂天蓋高。
語云惟天為大。
至高而無上。
至大而無外。
四時行焉。
萬物生焉。
偫神莫尊于上帝。
法象莫大于皇天。
靈心不測。
神理難詮。
日何為兮右轉。
天何為兮左旋。
盤古何神兮立天地。
巨靈何圣兮造山川。
螟何細兮師曠清耳而不聞。
離婁拭目而無見。
鵬何壯兮搏扶搖而翔九萬。
運海水而擊三千。
龜與蛇兮異其短長之質。
椿與菌兮殊其大小之年。
鐘何鳴兮應霜氣。
劍何伏兮動星躔。
列子何方兮御風而有待。
師門何術兮驗火而登仙。
魯陽揮戈兮轉于西日。
陶侃折翼兮登乎上元。
女何冤兮化精衛(wèi)。
帝何恥兮為杜鵑。
爭疆理者有零陵之石。
聞弦歌者有蓋山之泉。
若怪神之不語。
夫何述于此篇。
以天乙之武也。
焦土而爛石。
以唐堯之德也。
襄陵而懷山。
以顏回之仁也。
貧居于陋巷。
以孔子之圣也。
情希乎執(zhí)鞭。
馮唐入于郎署也。
兩君而未識。
揚雄在于天祿也。
三代而不遷。
桓譚思周于圖讖也。
忽焉不樂。
張衡術窮于天地也。
退而歸田。
我無為而人自化。
吾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先王以武不可獨任。
故受之以師。
得其人則百蠻風靡。
失其職則九廟陵夷。
君于是慎擇其難。
申命分掌。
動眾以正。
臨下以長。
合人謀兮順天獎。
慎戰(zhàn)也在知機而萬全。
慎身也如臨深于百丈。
夫然后出號令。
拔忠讜。
樹藩屏。
疇土壤。
截方隅以無事。
威戎狄以稽顙。
俾其政成者列爵。
功高者受賞。
是知師貞丈人之稱也。
至若藎臣。
嘉謀以國。
利不可動。
忠不可賊。
威遠方以慕化。
訓萬民以勤德。
使強弱不相陵。
乃勝殘而可克。
力牧佐之而不疑。
軒后居之而不惑。
此帝者之師也。
蕭蕭馬鳴。
悠悠旆旌。
伐叛則刑立。
柔遠而德成。
上乃奉君之職。
下乃守臣之貞。
湯武用之而定業(yè)。
伊周法之而作程。
此王者之師也。
審官以統(tǒng)眾。
求賢以自輔。
必觀釁而后動。
豈窮兵以極武。
不害閭閻。
不敗工賈。
政得其經。
事合其矩。
管仲因之以相齊桓。
晉文由是而稱盟主。
此霸者之師也。
暴而不戢。
安忍無親。
徒侈其欲。
輕用其人。
處勞則先加于眾。
居后則樂止其身。
猶回邪而自保。
迷大路而不遵。
州吁處之以國滅。
子反效之以禍臻。
此黷武之師也。
嘗試言曰。
王心無逸。
師出以律。
惟德其欽。
惟刑是恤。
自然道貫三五。
勛崇四七。
不假筑京觀兮定武功。
逞淫刑兮數(shù)軍實。
言乎師貞在人。
其來自久。
動無悔敗。
位不虛受。
追惟古昔。
厥有臧否。
是則頗牧之勇敢。
可以執(zhí)其手。
平勃之臨事。
可以難其后。
伊呂之行。
可以欽其順(疑)。
其守不失。
其攻不有。
行稱文武之略。
居成社稷之守。
神祇以百福休祜。
子孫以百代不朽。
蓋由尊嚴之重。
以禮立訓。
師律順正。
動而何咎。
風儀朗邁,振拔氛囂
玉氣凝潤,鶴情超遼。
文燭翰苑,德成士標。
問望何有,羽儀中朝。
漢光中興。馬援雄絕域之志。晉武一統(tǒng)。陶璜布殊俗之恩。理隨德成。功與時并。今皇帝載新景命。丕冒海隅。時惟張公。祗復厥績。交趾之理。續(xù)于前人。公諱某。字某。某郡人也。曾祖彥師。朝散大夫尚書駕部郎中。祖瑾。懷州武德縣令。考清。朝議郎試大理寺丞。贈右贊善大夫。咸有懿美。積為馀慶。公以忠肅循其中。以文術昭于外。推經旨以飾吏事。本法理以平人心。始命蘄州蘄春主簿。句會敏給。厥聲顯揚。仍以左領軍衛(wèi)兵曹為安南經略巡官。申固捍衛(wèi)。有聞彰徹。轉金吾衛(wèi)判官。三歷御史??冇煤甏蟆P于天庭。加檢校尚書禮部員外郎。換山南東道節(jié)度判官。復轉郎中。為安南副都護。賜紫金魚袋。充經略副使。遷檢校太子右庶子。兼安南都護御史中丞。充本管經略招討處置等使。公自為吏。習于海邦。凡其比較勤勞。利澤長久。去之則夷獠復亂。復至而寇攘順化。及受命專征。得陳嘉謨。誓拔禍本。納于夷軌。乃命一其貢奉。平其斂施。牧人盡區(qū)處之方。制國備刑體之法。道阻而通百貨。地偏而具五人。儲偫委積。師旅無庚癸之呼??樛臧甯???貛Ъ嫖旒褐弧N膯苇h(huán)王。怙力背義。公于是陸聯(lián)長轂。海合艨艟。再舉而克殄其徒。廓地數(shù)圻。以歸于我理。烏蠻酋帥。負險蔑德。公于是外申皇威。旁達明信。一動而悉朝其長。取州二十。以被于華風。易皮弁以冠帶?;殄碁檎\敬。皆用周禮。率由漢儀。公患浮海之役??蓾筛病6鵁o所恃。乃刳連烏。以辟坦途。鬼工來并。人力罕用。沃日之大。束成通溝。摩霄之阻。硩為高岸。而終古蒙利。公患疆埸之制。一彼一此。而不可常。乃復銅柱。為正古制。鼓鑄既施。精堅是立。固圉之下。明若白黑。易野之守。險逾邱陵。而萬世無虞。奇琛良貨。溢于玉府。殊俗異類。盈于稿街。優(yōu)詔累旌其忠良。太史嗣書其功烈。就加國子祭酒。封武城男。食邑三百戶。凡再策勛至上柱國。三增秩至中散大夫。某年月。薨于位。年若干。天子震悼。傷辭有加。明年。其孤某官與宗人號奉裳帷。率其家老。咨于叔父延唐令某。卜宅于潭州某原。葬用某月某日。人謀皆從。龜兆襲吉。乃刻茲石。著公之閥。以志于邱竁。告于幽明。銘曰。
周限荊衡,秦開百粵。
交州之治,炎劉是設。
德大來服,道消自絕。
伏波南征,漢威載烈。
宛陵北附,晉政爰發(fā)。
我唐流澤,光于有截。
皇帝中興,武城授鉞。
肅肅武城,惟夫之哲。
更歷毗贊,顯揚彰徹。
既受休命,秉茲峻節(jié)。
度其謀猷,守以廉潔。
厚農薄征,匪貊匪桀。
通商平貨,有來胥悅。
踐山跨海,堅其鶴列。
制器足兵,潰茲蟻結。
烏蠻屈服,文單剪滅。
柔遠開疆,會朝天闕。
銅柱乃復,環(huán)山以硩。
海無遘迕,賊罔踰越。
琛贐之獻,周于窮發(fā)。
帝嘉成德,載旌茂閥。
增秩策勛,土封斯裂。
位厄元侯,年虧大耋。
邦人號呼,夷裔悽咽。
卜葬長沙,連岡啟穴。
書銘薦辭,德音罔缺。
黃冶賦(831年) 唐 · 李德裕
蜀道有青城峨眉山。皆隱淪所托。辛亥歲。有以鑄金術干余者。竊嘆劉向累世懿德。為漢儒宗。其所述作。根于圣道。猶愛信鴻寶。幾嬰時僇。況流俗之士。能無惑于此乎。因作賦以正之。
漢武帝遭世承平。百蠻以寧。
自謂德成堯禹。功高湯武。
聞升龍于鼎湖。乃甘心于斯語。
有方士李少君。譎詐丕誕。
乘邪進取。盛稱化丹砂為黃金。
可以登青霄而輕舉。時董大夫侍側。
帝曰。子知其術乎。
仲舒進曰。臣惟聞天地變化。
圣人镕范。方士之言。
臣以為諂。至如圓方為爐。
造化為冶。鼓風為橐。
熾陽為火。元黃之氣。
絪缊和粹。稟而生者。
為仁為智。是以生寶實繁。
終古不匱。天地之镕范鼓鑄也如是。
及夫堯舜之化。大道為爐。
中和為冶。聲教為橐。
文明為火。以法天為造。
以得賢為寶。是以得其鴻名。
后天難老。至于仲尼無位。
大莫能致。猶鑄顏與冉。
底于極智。圣人之镕鑄也取類。
若乃不務德業(yè)。營信秘箓。
祈年永久。以極嗜欲。
斯則不由于正道。無益于景福。
帝曰善。乃罷方士而去之。
故得漢道隆盛。令名不虧。
器之高誼已下世,安當我友埋金沙。
倚松臥病無一錢,俗醫(yī)如山闖利多。
天寒歲暮山谷里,二老不作如我何。
謂天蓋高不無意,間生賢者為帝裔。
不容聲色眩耳目,但許詩書養(yǎng)梗柢。
少年所學無不有,精研往往窮淵藪。
不知用心能幾何,妙悟自然絕師友。
德成而上藝為下,此言端為中流者。
須知豪杰蓋不然,以德養(yǎng)藝斯又全。
若分上下為優(yōu)劣,千金安得稱神仙。
德為本質藝其飾,表里相資乃我德。
欲知公子志甚深,已著千金追舊跡。
世人有藝初無德,為驕為傲為殘賊。
殺人取財不知懼,猶誇庸妄肆誕惑。
須知公子本無我,一切有求無不可。
平生高見隘古人,焚棄經方見何左
老僧年來學禹步,跰??鑒井不能去。
還丹一粒能幾何,從此游山不知處。
⑴ 自注:殷中軍妙解經脈,有常所給使忽叩頭流血,言有老母垂百歲,抱疾已久,乞浩一脈。浩感其至意,遂為診脈處方,一劑便愈。浩于是悉焚經方。
① 徐從龍字美祖(原作租,據(jù)諸本改)
結廬須種木,樂饑須種谷。
種木十年能幾長,種谷眼前無乃速。
人生安得俟河清,誰能忍饑百年待德成。
君不見千古一皋陶,此事世亦少。
頗能化俗成唐虞,何乃滅國先六蓼。
慎勿說夢與癡人,著意勸渠渠不曉。
南鄰門耀三戟光,北鄰牛馬谷可量。
浮云變滅那得常,安樂只有襄陽龐。
⑴ 原作比,據(jù)徐本改
大庾嶺頭功德成,謾言點眼訪知音。
紅爐片雪明端的,象外風光照古今。
齋樓之名散庵立,時哉時哉貴翔集。
訓行處仁要領會,德成勝非由所習。
眼高四海遠者遠,知效一官急者急。
工夫當思寸陰競,淵源不可短綆汲。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