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慶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料,并是天斟酌。
貯積擬孫兒,論時幾許錯。
死活并由天,貧富□□□。
(陳補「己」字)餓畏兒饑,從頭少一杓(以上皆見蘇聯(lián)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藏敦煌寫卷,卷末題:「大歷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詩一百一十首,沙門弘忍寫之記。」寫卷前半不存。轉(zhuǎn)錄自《敦煌學》第十二輯一九八七年出版刊陳慶浩《法忍抄本殘卷王梵志詩初校》。所據(jù)為蘇聯(lián)藏列一四五六卷。另參項楚《列一四五六號王梵志詩殘卷補校》。又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補遺》收七首殘詩,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辭總編》卷三錄《回波樂》七首、《隱去來》二首,附收詩七首,今均取以參校。)。
誰識翻經(jīng)祖上人,中書畫里見來真。
當時客有先公在,不見風儀獨愴神(先公謂吾高伯祖履旋高祖履素二府君也與祖上人為方外交中書作畫其時哉其時哉后百卅年嘉靖改元二月七日識)。
赤駟輶軒迎遠甸,錦帆青舫映長川。
天王歸瑁尊周典,使者持符擁漢傳。
岸草汀花隨興入,江魚竹筍慰愁牽。
懸知舊徑多三益,鄉(xiāng)里衣冠未乏賢。
風鬣晝闐闐,塵沙悍革韉。
翠蛾爭毀玉,鹓鷺晦驚弦。
垂老悲同創(chuàng),更生愧受憐。
履旋應(yīng)未卜,疏跡負韋編。
乙卯生日(乙卯) 明末清初 · 陳衍虞
黃發(fā)披兩耳,聰聽久已失。
住世即百年,剛余二十七。
茍非松柏姿,經(jīng)霜茂難必。
家園傷久離,休影仍蓬蓽。
亂中駒隙駛,皇覽又此日。
山友具雞黍,祝我履旋吉。
老夫素支離,旅食資橡栗。
鋒鏑交四野,埋照苦難密。
任運本無心,制齡詎有術(shù)。
夕照倘未頹,誅藤縛松筆。
造物忌盛名,啖名乃為累。
如何終古人,擾擾為姓字。
西涯富文采,辱身全善類。
才本斗山齊,望可韓歐嗣。
塋葬待醵金,清節(jié)良不愧。
伴食詠子規(guī),綺語工蜚刺。
不知寬一分,民受一分賜。
臺輔尚肥遁,匡時復(fù)何冀。
吾輩申公評,薦馨暢遐寄。
所嗟土一丘,未有穹碑志。
豐前而嗇后,勤理互相值。
臨風懷鄉(xiāng)型,忽下千秋淚。
禁煙綿上寒,角黍湘中饋。
古來直道行,所爭匪名位。
成齋門下士,一散如煙穗。
豈意后來者,復(fù)有瓣香致。
此日詩龕中,將詩換一醉。
焉知后視今,不薦楚狂芰。
魏王大瓠號豐碩,酌水盛漿百不適。
丈夫身手豈不良,沈沒詩篇真可惜。
嘐嘐道古無一符,畫脂工夫竟何益。
我昔鏤肝好苦言,今來百憂頗冰釋。
誓將輟軫收哀彈,不唱君家行路難。
近聞西蜀甚陸梁,驅(qū)人大邑如驅(qū)羊。
群揭竿旌過都市,廣開林藪收畔亡。
新市下江頗竊發(fā),左溪橫水還披猖。
州家上名使家縱,昔我經(jīng)過心繁傷。
太平風塵亦如此,胡不上書達天子。
虞舜藏弓蒼梧野,我家正渡南岳下。
眼看鄉(xiāng)井多譽髦,淩周郭李皆健者。
何郎蒼老孫郎少,君合眾銅付一冶。
楚人自古工語言,湘流到今悼屈賈。
褊夫例縛文字禪,劍頭一吷真粲然。
⑴ 淩荻洲周杏農(nóng)郭筠仙李梅生何子貞孫芝房皆同鄉(xiāng)人也
新會陳慶笙秀才樹鏞,少余三歲。丁丑秋,余由江西回粵,問陳東塾師:「近得佳士否?!箮煾嬗嘣唬骸感聲?span id="pxbfn91"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18128", "poem_preface_1112412", "陳慶")'>陳慶笙,年少,深通經(jīng)學,后來之彥也?!挂虻门c交。論古今學術(shù)流變,往往相視而笑,莫逆于心。笙孟晉迨群,殆罕其匹,于漢學為專門,而尤服膺宋儒,律己之嚴,家門跬步,必于禮法。父喪,服麻衣三年不除。嘗與余同纂《三代會要》,發(fā)凡起例,規(guī)模粲然,惜因人事而輟。比余饑驅(qū)南北,戊子在浙江,得粵友電,則笙死矣。天不欲昌東塾學派,遽奪此人,百身何贖?其所著《漢官答問》,廣雅書局刊之,豹文一斑,未足彰全體也。
東塾談經(jīng)息眾爭,乾嘉學派有干城。
此才不得過三十,涇渭從誰辨濁清。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