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仙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5—594 【介紹】: 隋僧。咸陽人。俗姓孟。七歲入道,博誦法言。受戒后志愈清厲,學(xué)行為同輩所推,號無上士,北周武帝以為周國三藏,任陟□(山左)寺主。入隋,住清禪寺。帝后欽敬,布施甚多。臨終,以衣資施于三寶,無疾而終。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出咸陽孟氏。
七歲入道。
循聽講肆。
久之依止禪師開公。
而攝念焉。
逮于受具。
其志逾清厲。
學(xué)僧祇。
十有馀遍。
而講解之。
致徒三百。
京輔以為宗。
后以言說無益。
更脩前行。
形若槁木。
心如死灰。
于是色想除。
而光明發(fā)。
六行偏精。
五門并達矣。
開公以上首稱之。
眾中同學(xué)歸敬。
開亡。
遂以其徒二百馀人。
委之訓(xùn)導(dǎo)。
聲馳隴塞。
化滿關(guān)河。
趨承下風(fēng)。
千里相屬。
周武帝尤加欽注。
詔曰。
崇禪師精悟獨絕。
所領(lǐng)學(xué)徒。
淑于德義。
未聞有犯。
可為國之三藏。
并陟岵寺主。
崇以職事滯淹。
假以他緣。
奏乞于免。
詔從之。
及廢教。
徇俗不自異。
詔授金紫光祿。
終無所屈。
大象初。
隋文帝以潛德秉周政。
大法且復(fù)。
詔先度百二十僧。
崇預(yù)其數(shù)。
住興善寺。
仍詔充寺主。
固辭。
乃募緣創(chuàng)寺。
以酬宿愿。
蓋以法運之否。
昔嘗許之云。
帝登極。
卒營九寺。
以足十?dāng)?shù)焉。
常是時。
我唐高祖。
方以留守居太原。
亦割宅為清禪寺。
以致眾。
煬帝居晉邸。
斥民七十戶水硙碾等。
為寺基業(yè)。
開皇初。
賜帛一萬四千匹。
布五千端。
綿千屯。
綾二百匹。
錦二十匹。
上色米千石。
皇后錢五千貫。
氈五十領(lǐng)。
剃刀五十具。
其建浮圖也。
仍以神尼智仙所授舍利六粒。
用助弘業(yè)。
會教門載啟。
深契帝心。
詔匠杜崇如法營治。
賜錢三千馀貫。
為磚瓦費。
又悉斂內(nèi)宮。
及躬所御故服。
得一千三百襲。
使鬻之。
以資匱竭。
晉邸在楊越。
自其鎮(zhèn)造露盤十一級。
始開皇十一年。
至十四年乃畢工致。
而冠之浮圖之顛。
見者稱嘆。
其馀佛堂僧院。
皆王力焉。
詔崇出入禁籞。
無擁通宮籍。
以為常。
因為帝后。
述凈土業(yè)。
帝每自稱師兒。
后自稱師女。
其恩禮之重如此。
開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
無疾卒于所居之房。
壽八十。
上哀慟。
詔所司營給喪事。
塔全身于終南山。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七 習(xí)禪篇之二
釋曇崇。姓孟氏。咸陽人。生知正見幼解信奉。七歲入道。博誦法言。勤注無絕。后循聽講肆雄辯無前。乃以慧燈欲全本資攝念。圣果將克必固定想。因從開禪師而從依止。逮乎受戒志逾清厲。遂學(xué)僧祇十有馀遍。依而講解。聽徒三百。京輔律要此而為宗。后弊于言說更崇前觀。額上鼻端是所存想。山間樹下為其居處。既而光明內(nèi)發(fā)。色相外除。形木若枯心灰猶死。偏精六行冠達五門。開公處眾稱為第一。遂得同學(xué)齊敬。又號為無上士也。及師亡遺囑令攝后徒。于時五眾二百馀人依崇習(xí)靜。聲馳隴塞化滿關(guān)河。尋路追風(fēng)千里相屬。填門盈室坐誨門人?;虺跣薏粌簟;蚪K學(xué)人空。念彼慈悲弘斯正則。周武皇帝特所欽承。乃下敕云。崇禪師德行無玷精悟獨絕。所預(yù)學(xué)徒未聞有犯。當(dāng)是尊以德義。故則眾絕形清??蔀橹車啬耆乌灬菜轮?。即從而教導(dǎo)。僧尼有序響名稱焉。每為僧職滯蹤。未許游涉乃假以他緣遂蒙放免。末遺法淪蕩便從流俗。外順王威內(nèi)持道素。又授金紫光祿等銜。并不依就。雖沈厄運無癈利人。大象之初皇隋肇命。法炬還炤。即預(yù)百二十僧。敕住興善。尋復(fù)別敕令宰寺任。重勤辭遜又不受之。而道冠僧群。王公戒范。昔以佛法頹毀。私愿早隆。謹造一寺用光末法。因以奏上。帝乃立九寺以副崇愿。皆國家供給終于文世。高唐公素稟行門偏所歸信。遂割宅為寺引眾居之。敕以虛靜所歸禪徒有譽。賜額可為清禪。今之清明門內(nèi)寺是也。隋氏晉王欽敬禪林。降威為寺檀越。前后送戶七十有馀。水硙及碾。上下六具永充基業(yè)。傳利于今。天子昔所承名。今親正業(yè)。開皇之初敕送絹一萬四千疋布五千端綿一千屯綾二百疋錦二十張五色上米前后千石?;屎笥窒铝钏湾X五十貫氈五十領(lǐng)剃刀五十具。崇福感于今愿。流于后望。建浮圖一區(qū)。用酬國俸。帝聞大悅。內(nèi)送舍利六粒。以同弘業(yè)。于時釋教初開。圖象全闕。崇興此塔深會帝心。敕為追匠杜崇。令其繕績。料錢三千馀貫計。塼八十萬。帝以功業(yè)引費??钟袇T竭。又送身所著衣及皇后所服者總一千三百對。以助隨喜。開皇十一年。晉王鎮(zhèn)總楊越。為造露盤并諸莊飾。十四年內(nèi)方始成就。舉高一十一級。竦耀太虛。京邑稱最。爾后?遺相接。眾具繁委。王又造佛堂僧院。并送五行調(diào)度。種植樹林等事。并委僧眾。監(jiān)檢助成。崇既令重當(dāng)朝。往還無壅。宮閤之禁門籍未安。須有所論執(zhí)錫便進。時處大內(nèi)為述凈業(yè)。文帝禮接自稱師兒。獻后延德又稱師女。及在于本寺則敕令載馳。問以起居。無晨不至。自所獲外利盡施伽藍。緣身資蓄衣缽而已。開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遷化寺房。春秋八十矣?;是榘K下敕葬焉。所須喪事有司供給。皂白弟子五千馀人。送于終南至相寺之右。為建白塔。勒銘存今。初崇未終七日。寺內(nèi)幡竿無故自折。門外汲井忽爾便枯。眾怪其由也。及至晦夜。崇遺告曰。吾有去處今須付囑。即以衣資施于三寶。及至后夜覺有異相。就而觀之方知氣絕。無疾而逝。形色如生。因以奏聞。莫不懷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8—605 【介紹】: 隋僧。定州鉅鹿人,俗姓趙。少聰穎過人。出家于趙郡應(yīng)覺寺。博學(xué)多聞,人稱裕善薩。入隋,文帝賜資助營山寺,號靈泉。后遷住演空寺。有《十地疏》、《地持疏》、《般若疏》、《華嚴疏》、《涅槃疏》、《四分律疏》、《圣跡記》、《佛法東行記》等。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姓趙。
定州鉅鹿曲陽人。
幼知敬僧禮像。
懼聞屠殺聲。
六歲即茹素。
父母強破之。
不可。
七歲求出家。
二親以資質(zhì)之妙。
宜世其業(yè)。
固莫之許。
裕嘆曰。
吾一生壞矣。
遂益習(xí)復(fù)以究家學(xué)。
年十五念欲遁去。
而適丁父憂。
苦塊之禮。
罔敢弗至。
既釋服竟。
往趙郡應(yīng)覺寺。
從明寶二禪師落發(fā)。
其母初未嘗聞也。
年二十有二稟具。
即誦四分僧祇。
八日書誦俱了。
刺史侯景。
尤加器重。
后南游漳淦。
專學(xué)四分于隱公所五夏。
能臻其奧。
初道憑嘗以地論之指授慧光。
而裕依憑法席茲久。
剖奇發(fā)新。
莫不推揖。
齊宣帝方寵進法上。
詔為大統(tǒng)。
以駕御英彥。
而望風(fēng)趨勢者。
比足立。
惟裕操守?zé)o所變。
上因加敬。
然于華嚴涅槃地論律部。
但尋舊解。
若大集般若觀經(jīng)遺教等疏。
則獨出淵思。
而壹掃宿說。
安游榮等三師雜心。
嵩林二師成實。
皆口傳心受。
曾無遺誤。
其博贍可知矣。
居鄴都者十二白。
內(nèi)外號之。
為裕菩薩云。
會宣帝疾。
詔開華嚴。
昭玄諸統(tǒng)。
推裕為法主。
有一雄雞。
常隨眾集。
逮散席。
乃飛鳴西南樹上。
一夕殪。
帝遂有瘳。
內(nèi)出袈裟三百領(lǐng)。
施裕而俾散之。
又詔住官寺。
固辭。
知命之際。
方事禪寂。
未盈炎溽。
而起赴檀越范陽盧氏之請。
負笈者萬指。
未幾還鄴。
所務(wù)如舊。
一日安東王樓睿。
于僧前遍加禮拜。
次至裕。
見其有異。
忽股慄流汗。
即從受戒。
且為營治寶山寺。
齊亡。
周廢二教。
裕服斬缞绖帶。
率其徒二十輩。
遁山谷間。
夜釋竺墻。
晝攻魯誥。
益力其所綴述。
皆部粹類聚。
期以貽后。
屬歲薦饑。
遂出卜書一卷。
使坐市肆取米。
占者叢鬧。
得米頗多。
裕亟焚其書。
隋興。
教亦昌盛。
裕首被徵命。
開皇三年。
相州刺史樊叔略。
創(chuàng)千法師會。
而裕當(dāng)元席。
詔復(fù)僧職。
而叔略因舉為都統(tǒng)。
裕固引去。
游燕趙。
兩河稔其化十年。
止洛之靈通寺。
夜得牒于庭。
若言報緣之終。
在咸陽者。
明年璽書下相之大慈寺。
致裕入京。
裕曰。
咸陽之厄驗矣。
竟徒步至京。
詔住大興善寺。
仍詔有司。
議立國統(tǒng)。
裕表辭再三。
乃詔左仆射高穎。
右仆射蘇威。
納言虞慶則。
總管賀若弼等。
詣寺宣旨。
代帝受戒懺罪。
施綾錦帛三百匹。
助寶山構(gòu)建。
帝躬署寺額曰靈泉。
而又徙步以歸。
謂人曰。
往來之勞非厄乎。
俄徙演空寺。
詔問起居。
仁壽中。
帝分布所藏神尼舍利于諸州起塔。
所在靈應(yīng)尤多。
世皆以為祥瑞。
而裕獨以每所見。
無非白華白樹白云。
豈吉相哉。
吾第恐國有喪禍也。
初人弗之信。
既而獻后文帝崩。
相州刺史囧陽公薛胄。
堂礎(chǔ)變玉。
設(shè)齋慶賀。
裕曰。
流離也。
宜戒慎之。
胄心以為不然。
后竟坐楊諒謀逆事。
徙邊。
仁壽之季。
寒陵山筑九級浮圖。
昉四級。
督之急。
曰事或有障。
日夕并力。
將八級而晉陽難作。
其先見之明如此。
時忽訛言裕化。
而究其所從起不可得。
裕曰。
吾其亡矣。
即誨厲門人。
至七日早。
作賦哀速終悲永殯二詩。
夜語侍者曰。
吾茲背殊痛。
三更覺香氣充室。
口猶稱佛名號。
明相現(xiàn)時。
奄爾示寂于演空寺。
大業(yè)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
壽八十八。
樹塔窆于寶山靈泉寺側(cè)。
裕性直威重爽塏。
服章觕弊。
雖貴達廝下。
禮貌無所間。
往來曾莫望其將迎。
身佩白光奕然。
照映幽晦。
姿稟孝愛。
母疾將歸養(yǎng)。
中道聞訃而返曰。
吾茲以嚴母冥福可也。
志存遠大。
不局偏授。
故單講雙時。
雅為恒度。
其赴他請。
非颙仰之至。
不屑就。
然未嘗茍簡以邀檀施。
有一寺請講。
暇隙見韭園。
迫近法席。
問知其故。
裕惡之即辭去。
主謝過。
愿悉犁其韭四十畝。
以種谷乃已。
素?zé)o積蓄。
好施予。
寶山造石龕。
名金剛勝力住持那羅延窟。
鐫法滅之相于巖石。
凡坐必正面西向。
所服御一準(zhǔn)律。
以范來學(xué)。
或譏其邀名。
裕笑曰。
使誠邀名而為善。
不猶愈于邀利而為不善者乎。
有沙門亡其名。
燕人也。
丐一言之益以別。
裕付以高僧傳曰。
經(jīng)誥禪律。
恐雜圣心。
未若景行于此之為得也。
其人欣戴而去。
裕說戒羯磨。
無傳欲法。
嘗入凈影寺。
正值布薩。
裕坐堂上見遠公傳欲。
抗聲曰。
慧遠以為有法事因緣故爾說欲。
然而眾僧聽戒。
豈是魔事耶。
或以告遠。
遠詣堂。
裕曰。
仁者當(dāng)以身攝物。
說欲之制。
豈法主可為哉。
遠頂禮受其語。
其述著。
有十地疏四卷。
地持維摩般若各二卷。
華嚴疏及指歸合九卷。
涅槃疏六卷。
大集疏八卷。
四分律疏五卷。
大乘義章四卷。
勝鬘央掘壽觀仁王毗尼母往生論彌勒上下生遺教等諸經(jīng)。
各為疏記。
成實毗曇智論各鈔五卷。
圣跡記二卷。
佛法東行記。
眾經(jīng)宗要。
譯經(jīng)體式。
受菩薩戒法。
并戒本首尾。
注華嚴等經(jīng)論序。
大小乘同異論。
舍利目連傳。
御眾法等外。
制安民論。
陶神論。
各十卷。
?卵成殺論。
字本七卷。
莊紀(jì)老綱式經(jīng)。
兆緯相錄。
醫(yī)決符禁法文。
斷水蟲序。
齊世三寶記。
滅法記。
光師弟子十德記。
僧制寺誥。
十怨十志頌。
齊亡消日頌。
觸事伸情頌。
寺破報應(yīng)記。
孝經(jīng)義記。
三行四去頌。
詩評雜集等五十卷。
行于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九 義解篇五
釋靈裕。俗姓趙。定州鉅鹿曲陽人也。年居童幼異行感人。每見儀像沙門必形心隨敬。聞屠殺聲相亦切愴胸懷。致使鄉(xiāng)黨傳芳親緣為之止殺。年登六歲便知受戒。父母強之誓心無毀。尋授章本及以千文。不盈晦朔。書誦俱了。至于孝經(jīng)論語。才讀文詞兼明注解。由是二親偏愛望嗣門風(fēng)。年七歲啟父出家。父以慧解夙成。意宗繼世決誓不許。唯令俗學(xué)專尋世務(wù)礙之道法。裕嘆曰。不得七歲出家。一生壞矣。遂通覽群籍資于父兄。并包括異同深契幽賾。唯老莊及易。未預(yù)承傳。年十五潛欲逃世。會丁父艱。便從世疾苫塊縈轉(zhuǎn)。杖而能起服畢厭俗。心猛不敢辭母。默往趙郡應(yīng)覺寺。投明寶二禪師而出家焉。其人亦東川之摽領(lǐng)也。既初染大法敕令誦經(jīng)。裕執(zhí)卷而誓曰。我今將學(xué)必先要心。三藏微言定當(dāng)窮旨。終無處中下之流。暨于儒釋兩教。遍須通曉也。年始弱冠。聞慧光律師英猷鄴下。即往歸稟。會已歿世才經(jīng)七日。獨嗟無遇。戒約何依。乃回投憑師聽于地論。荏苒法席終于三年。二十有二方進具戒。還從明寶二德求為本師。乃皆辭曰。吾為汝緣吾非汝師。可往勝上所也。遂赴定州而受大戒。即誦四分僧祇二戒。自寫其文。八日之中書誦俱了。有定州刺史侯景。訪裕道行奏請度之。隸入公名甚相器重。后南游漳滏。于隱公所偏學(xué)四分。隨聞尋記五卷行之。又以地論初興?;莨忾_悟之元匠。流衍弘導(dǎo)。道憑即光師之所親承。憑光并有別傳。裕依憑法席。晨夜幽通發(fā)奇剖新者。皆共推揖。有齊宣帝盛弘釋典。大統(tǒng)法上勢覆群英。學(xué)者望風(fēng)。向附用津僥倖。唯裕仗節(jié)專貞。卓然不偶倫類。但慮未聞所聞。用為翹結(jié)耳。后上統(tǒng)深委高亮欽而敬之。自此專業(yè)華嚴涅槃地論律部。皆博尋舊解穿鑿新異。唯大集般若觀經(jīng)遺教等疏。拔思胸襟非師講授。又從安游榮等三師聽雜心義。嵩林二師學(xué)成實論。功將一紀(jì)解貫二乘。綱領(lǐng)有存皆備科舉。而精爽弘贍理相兼通。曾與諸僧共談儒教。旁有講席。參涉間聞兩聽同散。竟以相聞覆述句義并無一遺。由此鄴下擅名遐邇馳譽。且而剛梗嚴毅守節(jié)自專。至于都講覆述勵懷非任。世供道望銷聲避隱。有事不獲已者。讓而受之。夏居十二。鄴京創(chuàng)講名節(jié)既著。言令若新。預(yù)聽歸依遂號為裕菩薩也。皆從受戒三聚。大法自此廣焉。因以導(dǎo)物為恒務(wù)矣。意存綱領(lǐng)不在章句。致有前后重解言義不同。亡筌者會其宗歸。循文者失其宏趣。會齊后染患愿講華嚴。昭玄諸統(tǒng)舉裕以當(dāng)法主。四方一會雅為稱先。時有雄雞一頭常隨眾聽。逮于講散乃大鳴高飛。西南樹上經(jīng)夜而終。俄爾疾遂有瘳。斯亦通感之明應(yīng)也。內(nèi)宮由是施袈裟三百領(lǐng)。裕受而散之。文宣之世立寺非一。敕召德望并處其中。國俸所資隆重相架。裕時郁為稱首。令住官寺。乃固讓曰。國意深重德非其人。幸以此利授堪受者。其高謝榮時為類若此。有善生法供則受而無憚。其攝引陶化又若此也。故其所行藏。不為世情之所同測矣。年四十有七。將鄰知命。便即澄一心想禪慮巖阿。未盈炎溽。范陽盧氏聞風(fēng)遠請。裕乘時弘濟不滯行理。便往赴焉。至止講供。常溢千人。聽徒嘉慶前后重疊。后還鄴下。與諸法師連座談?wù)f。齊安東王婁睿。致敬諸僧次至裕前。不覺怖而流汗。退問知其異度。即奉為戒師。寶山一寺裕之經(jīng)始。睿為施主傾撒金貝。其潛德感人又此類也。周氏滅齊。二教淪沒。乃潛形世壤。衣以斬缞三升之布。頭绖麻帶如喪考妣。誓得佛法更始方襲舊儀。引同侶二十馀人居于聚落。夜談?wù)頃x俗書。學(xué)既探幽隨覽綴述。各有部類。名如后列。時屬儉歲糧粒無路。造卜書一卷。令占之取價。日米二升以為恒調(diào)。既而言若知來。疑者叢鬧。得米遂多。裕曰。先民有言。舐蜜刃傷。驗于今矣。索取卜書對眾焚之。日別自往。須臾獲價。卷席而歸。所得食調(diào)及時將返。用供同厄遂達有年。大隋運興。載昌釋教。裕德光先彥即預(yù)搜揚。開皇三年相州刺史樊叔略。創(chuàng)弘講會延請諸僧。并立節(jié)前標(biāo)遺法明寄。一期影向千計盈門。裕當(dāng)元帝允副玄望。有敕令立僧官。略乃舉為都統(tǒng)。因語略曰。統(tǒng)都之德。裕德非其德。統(tǒng)都之用。裕用非其用。既其德用非器。事理難從。僉謂。舍于此人則薦失綱要。后更伸請。乃潛游燕趙。五年行化道振兩河。開皇十年在洺州靈通寺。夜于庭中得書一牒。言述命報厄在咸陽。初莫測其然也。至于明年。文帝崇仰釋門遠訊髦彥。皆云。裕德覆時望矣。因下詔曰。敬問相州大慈寺靈裕法師。朕遵崇三寶歸向情深。恒愿闡揚大乘護持正法。法師梵行精淳理義淵遠。弘通玄教開導(dǎo)聾瞽。道俗欽仰思作福田。京師天下具瞻四方輻湊。故遠召法師共營功業(yè)。宜知朕意早入京也。裕得書惟曰。咸陽之厄驗于斯矣。然命有隨遭??赊o以疾。又曰業(yè)緣至矣。圣亦難違。乃步入長安不乘官乘。時年七十有四。敕遣勞待令住興善。仍詔所司咸集僧望評立國統(tǒng)。眾議咸屬莫有異詞。裕笑曰。當(dāng)相通委何用云云。遂表辭請還。置言詳覈。帝覽表究情。依即聽返。仆射高穎等。意存統(tǒng)重。又表請留。帝即下敕。令且住此。裕曰。一國之主義無二言。今復(fù)重留情所未可。告門人曰。王臣親附久有誓言。近則侮人輕法。退則不無遙敬。故吾斟酌向背耳。尋復(fù)三敕固邀。裕較執(zhí)如上。帝語蘇威曰。朕知裕師綱正。是自在人。誠不可屈節(jié)。乃敕左仆射高穎右仆射蘇威納言虞慶則總管賀若弼等諸公詣寺宣旨。代帝受戒懺罪。并送綾錦衣服絹三百段。助營山寺。御自注額可號靈泉。資送優(yōu)給有逾常準(zhǔn)。力步而歸達于本邑。顧而言曰。往返之弊厄不亡乎。由是敕問屢馳。?錫重沓?;烧垱Q者不遠而至餐風(fēng)沐道者復(fù)結(jié)于前矣。裕末又住演空寺。相州治西。秉操彌堅履行逾肅。帝聞之又下詔曰。敬問演空寺大德靈裕法師。朕遵仰圣教重興三寶。欲使生靈咸蒙福力。法師舍離塵俗投旨法門。精誠若此。深副朕懷。其為國主思問如此類也。及仁壽中年。分布舍利諸州起塔。多有變?nèi)?。時人咸嘉為吉徵也。裕聞而嘆曰。此相禍福兼表矣。由雜白花白樹白塔白云。相現(xiàn)吉緣。所為兇兆。眾初不信之也。俄而獻后文帝相次升遐。一國素衣。斯言有據(jù)。相州刺史內(nèi)陽公薛胄所住堂礎(chǔ)忽變?yōu)橛瘛k兄^為善徵也。設(shè)齋慶之。裕曰。斯琉璃耳。宜慎之戒之??伸愿?。胄不從其言。后楊諒起逆。事有相緣。乃流之邊裔。追悔昔言不慎之晚矣。又于寒陵山所造九級浮圖。仁壽末歲止?fàn)I四層。裕一旦急催曰。一切無常事有障絕。通夜累構(gòu)將結(jié)八重。命令斷作。僅得施座安橙。值晉陽事故。生民無措其手足。裕命復(fù)懸于后載。其先見之明皆若此也。于時鄴下昌言。裕師將過世矣。道俗云合同稟歸戒。訪傳音之無從。裕亦信福命之云盡。乃示誨善惡勵諸門人。從覺不愈。至第七日援筆制詩二首。初篇哀速終曰。今日坐高堂。明朝臥長棘。一生聊已竟。來報將何息。其二悲永殞曰命斷辭人路。骸送鬼門前。從今一別后。更會幾何年。至夜告侍者曰。痛今在背。吾將去矣。至于三更忽覺異香滿室。內(nèi)外驚之。裕靜慮口緣念佛。相繼達于明相。奄終于演空寺焉。春秋八十有八。即大業(yè)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哀動山世。即殯于寶山靈泉寺側(cè)。起塔崇焉。初裕清貞潔己正氣云霄。器識堅明抗跡塵表。師資傳授斯寄得人。身佩白光映照幽晦。眄睞高視瞻見遠近。而奉禁自守杜絕世煩。虔虔附道克念齊圣。母病綿篤追赴已終。中路聞之竟不親對。嗟曰。我來看母今何所看。宜歸鄴寺為生來福耳。割略親愛如此之類。至于弘法軌模。萬代宗轄。志存遠大不??偏授。故有單講雙時。雅為恒度。略文對講生常不經(jīng)必有傳講。要須延請供承颙仰方登法座。嘗有一處敷演將半。因行游觀乃近韭園問其本緣云。是講主所有。裕曰。弘法之始為遣過原。惡業(yè)未傾清通焉在。此講不可再也。宜即散之。便執(zhí)錫持衣徑辭而出。講主曰。法師但講。此業(yè)易除耳。復(fù)未足憂之。便借倩村民犁具。一時耕殺四十畝韭。擬種谷田。斯道俗相依。言行無越。一人而已。其講悟也始微終著。聲氣雄遠辯對無滯言罕重宣?;蛞蛔直P桓動移數(shù)日?;蛞簧现斜沅N數(shù)卷。及至后講更改前科。增減出沒乘機顯晦致學(xué)者疑焉。裕曰。此大士之宏規(guī)也。豈可以恒情而斷之。故十夏初登。而為領(lǐng)袖傾敬?;虼蟮峦g以謔情。及裕之臨席。無不肅然自持諠鬧攸靜。所以下座尼眾莫敢面參。而性剛威爽服章粗弊。貴達之與廝下。承對一焉。去來自彼曾無迎送。故通儒開士積疑請決。藝術(shù)異能抱策呈解。皆頂受絕嘆。言不寫情??芍^坐鎮(zhèn)雅俗于斯人矣。故鄴下諺曰衍法師伏道不伏俗。裕法師道俗俱伏。誠其應(yīng)對無思發(fā)言成論故也。又營諸福業(yè)。寺宇靈儀。后于寶山造石龕一所。名為金剛。性力住持。那羅延窟面別鑴法滅之相。山幽林竦言切事彰。每春游山之僧。皆往尋其文理。讀者莫不歔欷而持操矣。其遺跡感人如此。自前后行施悲敬兼之。袈裟為惠出過千領(lǐng)。疾苦所及醫(yī)療繁多。但得厚味先必奉僧。身預(yù)倫伍片無貯納。講授之隙正面西方。凡所涕涶返而咽之。一報無棄。形不妄涉口不凈詞。人畜訓(xùn)誨絕于呵捶。乃至責(zé)問童稚誡約門人。自述己名彼號仁者??嘌郧袛嗦?wù)邷I流。自有師資希附斯軌年登耳順養(yǎng)眾兩堂。簡以未具異室將撫。言行有濫即令出眾。非律所許。寺法不停女人尼眾。誓不授戒。及所住房由來禁約不令登踐斯勵俗后代之弘略也。沙彌受具和上德難。故盡報不行。自馀師證至?xí)r臨眾。若授以三聚則七眾備傳。故使弘法之時方聽女眾入寺。并后入先出直往無留。致有法席清嚴向傳宇內(nèi)。侍者供給不預(yù)沙彌。僧制澄正無論主客。內(nèi)惟護法外肅愆過。身服清修不御綾綺。垂裙踝上四指。衫袖僅與肘齊。祇支極長至脛而已。設(shè)見衣制過度則處眾割之。故方裙正背大氈被褥。皮革上色錢寶等物。并不入房。何況身履而為資具。斯又處儉之后教矣。常服五條由來以布??v有繒帛成施。終以惠人。祇支亦爾。馀則弊納而已。世有激刺。頗用以為邀名者。時或達之。裕曰。吾聞君子爭名小人爭利。復(fù)何辭乎?;蛟?。名本利緣耳。裕曰。吾得利便失名矣。又曰。此乃詐為善相。答曰。猶勝真心為罪也。時人以為佳言。其志行之儀可垂世范。故傳者不漏其節(jié)焉。自年三十即存著述。初造十地疏四卷。地持維摩波若疏各兩卷。華嚴疏及旨歸合九卷。涅槃疏六卷。大集疏八卷。四分律疏五卷。大乘義章四卷。勝鬘央掘壽觀仁王毗尼母往生論上下生遺教等諸經(jīng)各為疏記。成實毗曇智論各抄五卷。圣跡記兩卷佛法東行記眾經(jīng)宗要譯經(jīng)體式受菩薩戒法并戒本首尾注華嚴等經(jīng)論序大小乘同異論舍利目連傳御眾法等。各有聚類。宗要可傳。又制安民論陶神論各十卷。勸信釋宗論?卵成殺論字本七卷。莊記老綱式經(jīng)兆緯相錄醫(yī)決符禁法文斷水蟲序齊世三寶記滅法記光師弟子十德記僧制寺誥十怨十志頌齊亡消日頌觸事申情頌寺破報應(yīng)記孝經(jīng)義記三行四去頌詩評并雜集等五十馀卷。久行于世。言無華侈。微涉古制。略情取理者久而味之。又凡授法意專行用。有返斯趣者。告曰。原圣人垂教教被行人。人既不行還同不學(xué)。有違者驅(qū)出。斯又重法成人者也。觀裕安民陶神二論。意在傳燈惠流民品。篤識高行此焉攸屬。有黃龍沙門。鄴中同聽經(jīng)論。禪律罔不吞委行解相貫。學(xué)者傳之將返燕郡。故來別裕。乃致請曰。愿垂示一言要法所謂即解即行而能長益沙門道行者。裕曰。必如來言臨別相告。后將首路。裕曰。經(jīng)誥禪律恐雜圣心。高僧一傳即凡景行。輒以相酬可為神用耳。其人欣戴赍傳還鄉(xiāng)。斯寔殷鑒物表機悟有宗也。又生常處眾必先端首。說戒羯磨無傳欲法。諷諫之術(shù)聞?wù)呷缌?。?dāng)于京輦?cè)雰粲八?。正值布薩徑坐堂中。見遠公說欲。??孤曉??;圻h讀疏而云。法事因緣眾僧聽戒??墒悄дf。合座驚起怪斥其言。識者告遠。遠趨而詣堂。裕曰。聞仁弘法身令易傳。凡習(xí)尚欣。圣禁寧準(zhǔn)。遠頂禮自誡銜泣受之。由是至終遠常赴集。其生物信順皆若此焉。自東夏法流。化儀異等。至于立教施行取信千載者。裕其一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
生相之周氏。高齊之季。出家。從耶舍三藏。學(xué)梵書語。且聽采大乘經(jīng)論于鄴下。開皇間。詔與翻譯。住京師之大興善寺。仁壽詔葬舍利于同州大興國寺。寺即文帝生地也。帝生魏之大統(tǒng)七年六月十三日。赤光紫氣。充庭溢室。狀如樓閣。色染人衣。姆以其熱而扇之。帝噤至不能啼。忽有一尼。至自外。謂太祖曰。兒來處甚高。佛天所祐。非汝俗家所可育也。我當(dāng)為公育之。太祖因割宅之偏為寺。通小門往來。以帝委之。尼遂以那羅延名帝。而撫字惟謹。尼蒲坂劉氏女。名智仙。七歲出家。一日禪坐。屋極上入定。其師遍求不可得。率以為溺井死矣。自是有所云為輒神驗。及周廢教。尼依帝家。終不徙寺以寖大。舍利瑞應(yīng)。見別傳。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釋道密。
姓周氏。
相州人。
初投耶舍三藏。
師習(xí)方藝。
又從鄴下博聽大乘。
神思既開理致通衍。
至于西梵文言繼跡前烈。
異術(shù)勝能聞諸齊世。
隋運興法翻譯為初。
敕召入京住大興善。
師資道成復(fù)弘梵語。
因循法本留意傳持。
會仁壽塔興銓衡德望。
尋下敕召。
送舍利于同州大興國寺。
寺即文帝所生之地。
其處本基般若尼寺也。
帝以后魏大統(tǒng)七年六月十三日。
生于此寺中。
于時赤光照室流溢外戶。
紫氣滿庭狀如樓闕。
色染人衣。
內(nèi)外驚禁。
奶母以時炎熱就而扇之。
寒甚幾絕。
困不能啼。
神尼者名曰智仙。
河?xùn)|蒲坂劉氏女也。
少出家有戒行。
和上失之。
恐其墮井。
見在佛屋。
儼然坐定。
時年七歲。
遂以禪觀為業(yè)。
及帝誕日。
無因而至。
語太祖曰。
兒天佛所祐。
勿憂也。
尼遂名帝為那羅延。
言如金剛不可壞也。
又曰。
此兒來處異倫。
俗家穢雜。
自為養(yǎng)之。
太祖乃割宅為寺。
內(nèi)通小門。
以兒委尼。
不敢名問。
后皇妣來抱。
忽見化而為龍。
驚遑墮地。
曰。
何因妄觸我兒。
遂令晚得天下。
及年七歲告帝曰。
兒當(dāng)大貴從東國來。
佛法當(dāng)滅由兒興之。
而尼沈靜寡言。
時道成敗吉兇。
莫不符驗。
初在寺養(yǎng)帝。
年十三方始還家。
積三十馀歲略不出門。
及周滅二教。
尼隱皇家。
內(nèi)著法衣。
戒行不改。
帝后果自山東入為天子。
重興佛法。
皆如尼言。
及登祚后。
每顧群臣。
追念阿阇梨以為口實。
又云。
我興由佛法。
而好食麻豆。
前身似從道人里來。
由小時在寺。
至今樂聞鐘聲。
乃命史官王劭。
為尼作傳。
其龍潛所經(jīng)四十五州。
皆悉同時為大興國寺。
因改般若為其一焉。
仁壽元年。
帝及后宮。
同感舍利。
并放光明。
砧磓試之宛然無損。
遂散于州部。
前后建塔百有馀所。
隨有塔下皆圖神尼。
多有靈相。
故其銘云。
維年月。
菩薩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堅。
敬白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弟子。
蒙三寶福祐。
為蒼生君父。
思與民庶共建菩提。
今故分布舍利。
諸州供養(yǎng)。
欲使普修善業(yè)同登妙果。
仍為弟子。
法界幽顯。
三涂八難。
懺悔行道。
奉請十方常住三寶。
愿起慈悲。
受弟子等請。
降赴道場證明弟子。
為諸眾生發(fā)露懺悔。
文多不載。
密以洽聞之譽。
送此寺中。
初下塔時。
一院之內(nèi)光明充塞。
黃白相間兼赤班氣。
旋繞朗徹。
久而乃滅。
道俗內(nèi)外咸同一見。
寺有四門。
門立一碑。
殿塔廊廡及以生地。
莊嚴綺麗晃發(fā)城邑。
仁壽之末。
又敕送于鄭州黃鵠山晉安寺。
掘基至水。
獲金像一軀。
高尺許。
儀制特異。
正下塔時。
野鳥群飛旋繞塔上。
事了便散。
又見金花三枚騰空久之下沒。
基內(nèi)又放螢光。
后遂廣大。
繞塔三匝。
寺本高顯素?zé)o泉水。
洎便下汲。
一夕之間去塔五步。
飛泉自涌有同浪井。
廣如王劭所紀(jì)。
及大業(yè)伊始。
從治雒陽。
上林園中置翻經(jīng)館。
因以傳譯。
遂卒于彼所出諸經(jīng)如費氏錄。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周。
相州人。
初投耶舍三藏師。
習(xí)方藝。
又從鄴下聽大乘。
通衍西梵文言。
隋運興法。
翻譯為任。
敕召入京。
住大興善寺。
師資道成。
復(fù)弘梵語。
會仁壽塔興。
下敕召。
送舍利于同州大興國寺。
寺即文帝所生之地。
其處本基。
般若尼寺也。
帝以后魏大統(tǒng)七年。
六月十三日。
生于此寺中。
于時赤光照室。
流溢外戶。
紫氣滿庭。
狀如樓閣。
色染人衣。
內(nèi)外驚禁。
奶母以時炎熱。
就而扇之。
寒甚幾絕。
困不能啼。
神尼者。
名曰智仙。
河?xùn)|蒲坂劉氏女也。
少出家。
有戒行。
以禪觀為業(yè)。
及帝誕日。
無因而至。
語太祖曰。
兒天物所祐。
勿憂也。
尼遂名帝為那羅延。
言如金剛。
不可壞也。
又曰。
此兒來處異倫。
俗家穢雜。
自為養(yǎng)之。
太祖乃割宅為寺。
內(nèi)通小門。
以兒委尼。
不敢名問。
后皇妃來抱。
忽見化而為龍。
驚惶墮地。
曰。
何因妄觸我兒。
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歲。
告帝曰。
兒當(dāng)大貴。
從東國來。
佛法當(dāng)滅。
由兒興之。
而尼沉靜寡言。
時道成敗吉兇。
莫不符驗。
初在寺養(yǎng)。
帝年至十三。
方始還家。
積三十馀歲。
略不出門。
及周滅二教。
尼隱皇家。
內(nèi)著法衣。
戒行不改。
帝后果自山東。
入為天子。
重興佛法。
皆如尼言。
及登位后。
每顧群臣。
追念阿阇梨。
以為口實。
又云。
我興由佛法。
而好食麻豆。
前身以從道人里來。
由小時在寺。
至今樂聞鐘聲。
乃命史官王劭。
為尼作傳。
其龍潛所經(jīng)。
四十五州。
皆悉同時為大興國寺。
因改般若為其一焉。
仁壽元年。
帝及后宮。
同感舍利。
并放光明。
砧錘試之。
宛然無損。
遂散于州郡。
前后建塔。
百有馀所。
隨有塔下。
皆圖神尼。
多有靈相。
密以洽聞之舉。
送此寺中。
初下塔時。
一院之內(nèi)。
光明充塞。
黃白相間。
兼赤斑氣。
旋繞朗徹。
久而乃滅。
仁壽之末。
又敕密送于鄂州黃鵠山晉安寺。
掘基至水。
獲金像一軀。
高尺許。
儀制特異。
正下塔時。
野鳥群飛。
旋繞塔上。
事了便散。
又見金花三枚騰空。
久之下沒。
基內(nèi)又放螢光。
后遂廣大。
繞塔三匝。
寺本高顯。
素?zé)o泉水。
須便下汲。
一夕之間。
去塔五步。
飛泉自涌。
有同浪井。
及大業(yè)伊始。
密徙雒陽上林園中。
置翻經(jīng)館。
因以傳譯。
遂卒于彼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僧。并州太原人,俗姓段。少以誦《涅槃經(jīng)》為業(yè),通解全部,領(lǐng)悟非一。文帝開皇中,敕為《涅槃》眾主,住長安海覺寺。仁壽初,送舍利于隋州,頗有異狀。復(fù)往遼州,亦有感應(yīng)。煬帝大業(yè)中卒,年七十。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
并州太原段氏子也。誦涅槃十馀年。后聽玄義乃領(lǐng)悟。開皇中。詔為涅槃眾主。居海覺寺。仁壽初。詔送舍利于隋州智門寺。四年春。又詔送于遼州下生寺。見瑞之祥。如別記??傄嘤墒蔷M加倍。大業(yè)間卒。壽七十。門人行等玄會。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 義解篇六
釋法總。
姓段氏。
并州太原人也。
少以誦涅槃為業(yè)。
既通全部。
志在文言。
未遑聽涉。
十馀年中初不替廢。
后聽玄義便即傳講。
前后二紀(jì)領(lǐng)悟非一。
而寬厚遜仰為物歸投。
開皇中年。
敕召為涅槃眾主。
居于海覺。
聚結(jié)四方常敷至理。
無舍炎燠。
仁壽歲初。
敕送舍利于隋州之智門寺。
掘基三尺。
獲神龜一枚。
色黃且綠狀如彩繡。
頭有八字云。
上大王八萬七千年。
腹下有王興二字。
馳步往來都無所食。
及舍利所。
由令人治道。
于隋侯。
橋側(cè)柳樹又雨甘露。
狀如雨下。
香甜濃潤眾共飲之。
總乃表聞。
帝敬謁靈祥。
恒以此龜置于御座。
與臣下觀之。
有經(jīng)年月。
帝游北苑放之清池。
雖汎泳少時。
還出繞池。
隨逐帝躬前后非一。
陪衛(wèi)咸睹共欣徵感。
及四年春。
又敕送舍利于遼州下生寺。
放光分粒其相極多。
石函變?yōu)殄\文及童子之象。
函之北面現(xiàn)于雙樹。
下有臥佛。
又于函南現(xiàn)金剛捉杵擬山之相。
又于函東現(xiàn)二佛俱立。
并一騏驎。
又于函西現(xiàn)一菩薩并一神尼
曲身合掌向于菩薩。
更有諸相。
略不述之。
又放大光聊亂而起。
動眩人目從冥達曉。
諸燈雖滅而光續(xù)照不異日月之明。
爾夕陰雨。
佛堂鴟吻放于黃光。
飛移東南。
三百馀步。
外人謂火。
走赴知非。
尋光所發(fā)。
乃從堂中舍利處。
出眾皆通見大發(fā)道心。
八日將下五色云蓋覆于塔上。
又感奇鳥素身烏尾赤觜口銜片云狀如華蓋亦現(xiàn)塔上。
斯瑞之感。
五萬馀人一時同見。
及墳下訖云鳥皆滅。
四月九日基上放光。
分為五道直西而去。
色如采畫。
數(shù)百里引之。
見者非一。
總躬臨此瑞。
喜發(fā)內(nèi)心。
具圖上聞。
敕封秘閣。
后因故業(yè)講誦不疲。
大業(yè)年中卒于海覺。
春秋七十矣。
門人行等。
玄會嗣續(xù)擅名。
見于別傳。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段。
并州太原人。
少以誦涅槃為業(yè)。
既通全部。
志在文言。
后聽玄義。
便即傳講。
開皇年中。
敕召為涅槃眾主。
居于海覺。
聚結(jié)四方。
常敷至理。
仁壽歲初。
敕送舍利于隋州智門寺。
掘基三尺。
獲神龜一枚。
色黃且綠。
狀如彩繡。
頭有八字云。
上大王八萬七千年。
腹下有王興二字。
于隋侯橋側(cè)柳樹。
又雨甘露。
狀如雨下。
香甜濃潤。
眾共飲之。
總乃表聞。
帝敬謁靈祥。
恒以此龜置于御座。
與臣下觀之。
有經(jīng)年月。
帝游北苑。
放之清池。
雖沉泳少時。
還出繞池。
循逐帝躬。
前后非一。
陪衛(wèi)咸睹。
共欣徵感。
及四年春。
又敕送舍利于遼州下生寺。
放光分粒。
其相極多。
石函變?yōu)殄\文。
及童子之像函之北面。
現(xiàn)于雙樹。
下有臥佛。
又于函南。
現(xiàn)金剛捉杵擬山之相。
又于函東。
現(xiàn)二佛俱立。
并一麒麟。
又于函西。
現(xiàn)一菩薩。
并一神尼。
曲身合掌。
向于菩薩。
又放大光。
撩亂而起。
動眩人目。
從瞑達曉。
諸燈雖滅。
而光續(xù)照。
不異日月之明。
爾夕陰雨。
佛堂鴟吻。
放于黃光。
飛移東南三百馀步。
尋光所發(fā)。
乃從堂中舍利處出。
眾皆通見。
大發(fā)道心。
八日將下。
五色云蓋。
覆于塔上。
又感奇鳥。
素身烏尾赤觜。
口御片云。
狀如華蓋。
亦現(xiàn)塔上。
四月九日。
基上放光。
分為五道。
直西而去。
色如彩畫。
數(shù)百里引之。
見者非一。
總躬臨此瑞。
喜發(fā)內(nèi)心。
具圖上聞。
敕封秘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
蒲產(chǎn)也。學(xué)涉三藏。然于毗尼。尤所研究。篇疑聚惑。問之則冰泮雪消。無所隱伏。仁壽二年。詔送舍利于陜之大興國寺置塔焉。寺即皇考武元皇帝生地也。故儀禮差盛。瑞應(yīng)尤殷。豈誠天人之際與。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釋法朗。
蒲州人。
學(xué)涉三藏偏鏡毗尼。
開割篇聚不阻名問。
加復(fù)器用平直無受輕陵。
決斷剛正未私強禦。
后住勝光披究律典。
經(jīng)其房戶莫不懔然。
仁壽二年。
敕召送舍利于陜州大興國寺。
寺即皇考武元本生處也。
故置寺建塔。
仰謝昔緣。
初達州境。
大通善法演業(yè)三寺。
夜各放光。
不知何來。
而通照寺內(nèi)朗徹?zé)o障。
善法寺中見三花樹形色分明四月二日靈勝寺中夜忽放光。
五色彩云合成一蓋。
通變?yōu)樽稀?div id="cguyuwk"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965_1_20_comment'>
比靈輿入城。
云蓋方散。
又有五色彩云。
從乾巽二處纏糺而來。
至于塔上相合而住。
及掘塔基下深五尺。
獲一異鳥狀如鴝鵒。
色甚青黃。
巡行基趾。
人捉無畏。
唯食黃花。
三日而死。
又青石為函。
忽生光影。
表里洞徹現(xiàn)諸靈異。
東西兩面俱現(xiàn)雙樹。
樹下悉有水文生焉。
函內(nèi)西面現(xiàn)二菩薩。
南邊金色北邊銀色。
相對而立。
又二菩薩坐花臺上。
各長一尺并放紅紫光明。
函內(nèi)南面現(xiàn)神尼像。
合掌向西。
函唇西面又見臥佛。
右脅而偃。
首北面西。
函外東面雙樹間。
現(xiàn)前死鳥傾臥。
須臾起立。
鳥上有三金花。
其鳥西南而行。
至臥佛下住立不動。
凡此光相從已至未形狀儼然。
命人圖寫。
上紙素訖。
方漸歇滅。
及將下日。
忽然云起。
如煙如霧團圓翳日。
又如車輪。
云色條別。
又如車輻輪輻。
云色皆如紅紫。
人皆仰視其相嘆怪希遇。
藏瘞既了。
天還明凈失云所在。
當(dāng)斯時也寺院墻外咸見幡蓋圍繞。
謂言他處助來供養(yǎng)。
事了追問一無蹤緒。
朗慶斯神瑞。
登即奏聞。
晚還京師以疾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