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普寂

相關(guān)人物:共 18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靈集愧天恩,生□二六人。
法中無氣味(法中者,佛法也。會(huì)大師傳佛知見,甚深法也。無氣味者,緣北宗秀大師弟子普寂,于京盛行,通其經(jīng)教。當(dāng)此之時(shí),曹溪宗旨,于彼未盛行,故言無氣味也。),石上有功勛。
⑴ 靈者,神。集者,會(huì)也。愧者,荷也。天恩者,澤也。神會(huì)大師住洛京荷澤寺。
⑵ 生□者,師資也。二六者,會(huì)大師弟子十二人也。
⑶ 石上者,秀大師弟子,磨卻南宗碑,神秀欲為六代,何其天之不從,乃得會(huì)大師重立實(shí)錄,故有功勛。
秋山下映宮,宮色宜朝陽。
迢遞在半嶺,參差非一行。
燕息云滿門,出游花隱房。
二尊此成道,禪宇遙相望。
鳳鐸天中鳴,巖梯松下長。
山墟響信鼓,蘅薄生蕙香。
起滅一以雪(一作息),往來亦誠亡。
悲哉門弟子,要自知心長。
① 鄭審官秘書少監(jiān),時(shí)謫貶江陵,李之芳留吐蕃歸,拜禮部尚書,改太子賓客。
引用典故:哀途窮 安石 查上 著鞭 熊羆 君平 神女 烹鯉 子敬氈 善價(jià) 忘筌 登龍 雕蟲 跕鳶 服虔 耿賈 管寧 鴻雁 江令錦袍 栗過拳 匡鼎 伶?zhèn)?/span> 陸池蓮 岷嶺芋 蓬山 青田鶴 偓佺 蕭曹 效鷹鹯 陰何 云臺(tái) 燥濕弦 置驛
絕塞烏蠻北,孤城白帝邊。
飄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雄劍鳴開匣,群書滿系船(一作所向皆窮轍,馀生日系船)。
亂離心不展(一作轉(zhuǎn)),衰謝日蕭然。
筋力妻孥問,菁華歲月遷。
登臨多物色,陶冶賴詩篇。
峽束滄(一作蒼)江起,巖排石(一作古)(石楠也)圓。
拂云霾楚氣,朝(一作潮)海蹴(一作襯)吳天。
煮井為鹽速,燒畬度地偏。
有時(shí)驚疊嶂,何處覓平川。
鸂鶒雙雙舞,獼猿壘壘懸。
碧蘿長似帶,錦石小如錢。
春草何曾歇,寒花亦可憐。
獵人吹戍火,野店引山泉。
喚起搔頭急,扶行幾屐穿。
兩京猶薄產(chǎn),四海絕隨肩。
幕府初交辟,郎官幸備員。
瓜時(shí)(一作仍,一作拘)旅寓,萍泛苦(一作若)夤緣。
藥餌虛狼藉,秋風(fēng)灑靜便。
開襟驅(qū)(一作袪)瘴癘,明目(一作拂)云煙。
高宴諸侯禮,佳人上客前。
哀箏傷老大,華屋艷神仙。
南內(nèi)開元曲,常時(shí)弟子傳。
法歌變轉(zhuǎn),滿座涕潺湲。
吊影夔州僻,回腸杜曲煎。
即今龍廄水,莫帶犬戎膻
耿賈王室,蕭曹御筵。
(一作秉)威滅蜂蠆,戮力(一作教)鷹鹯。
舊物森猶在,兇徒惡未悛。
國須行戰(zhàn)伐,人憶止戈鋋。
奴仆何知禮,恩榮錯(cuò)與權(quán)。
胡星一彗孛(一作闇),黔首(一作首惡)逐拘攣。
哀痛絲綸切,煩苛法令蠲。
業(yè)成陳始王,兆喜出于畋(謂代宗踐位)。
宮禁經(jīng)綸密,臺(tái)階翊戴全。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側(cè)聽中興主,長吟不世賢。
音徽一柱數(shù),道里下牢千(原注:鄭在江陵,李在夷陵)
鄭李光時(shí)論,文章并我先。
陰何尚清省,沈宋歘聯(lián)翩。
律比昆崙竹,音知燥濕弦。
風(fēng)流俱善價(jià),愜當(dāng)久忘筌。
置驛常如此,登龍蓋有焉。
雖云隔禮數(shù),不敢墜周旋。
高視收人表,虛心味道玄。
馬來皆汗血,鶴唳必青田。
羽翼商山起,蓬萊漢閣連。
管寧紗帽凈,江令錦袍(江總有山水衲袍賦)。
東郡(夷陵,在夔州東)時(shí)題壁,南湖(江陵有湖亭)日扣舷。
遠(yuǎn)游凌絕境,佳句染華箋。
每欲孤飛去,徒為百慮牽。
生涯已寥落,國步乃(一作尚)迍邅。
衾枕成蕪沒,池塘作棄捐(原注:平生多病,卜筑遣懷)。
別離憂怛怛,伏臘涕漣漣。
露菊班豐鎬,秋蔬(一作菰)澗瀍。
共誰論昔事,幾處有新阡。
富貴空回首,喧爭著鞭。
兵戈塵漠漠,江漢月娟娟。
局促看秋燕,蕭疏聽晚蟬。
雕蟲蒙記憶,烹鯉問沈綿。
卜羨君平,偷存子敬氈。
囊虛釵釧,米盡坼花鈿。
甘子陰涼葉,茅齋八九椽。
陣圖沙北岸,市暨瀼西巔(原注:峽人目市井處曰市暨)。
羈絆心常折,棲遲病即痊。
紫收(一作秧)岷嶺(一作下),白種陸池(一作家)。
色好梨勝頰,穰多栗過拳
敕廚唯一味,求飽或三鳣。
兒去看魚笱(一作俗異鄰蛟室),人(一作朋)來坐馬韉。
縛柴門窄窄,通竹溜涓涓。
塹抵公畦,村依野廟壖。
缺籬將棘拒,倒石賴藤纏
借問頻朝謁,何如穩(wěn)醉(一作晝)眠。
誰云行不逮(一作達(dá)),自覺坐能堅(jiān)。
霧雨銀章澀,馨香粉署妍。
紫鸞無近遠(yuǎn),黃雀翩翾。
困學(xué)從眾,明公各勉旃。
聲華夾宸極,早晚到星躔。
懇諫留匡鼎,諸儒引服虔。
不逢(一作過)輸鯁直,會(huì)是正陶甄。
宵旰憂虞軫,黎元疾苦駢。
云臺(tái)終日畫,青簡為誰編。
行路難何有,招尋興已專。
由來具飛楫,暫擬控鳴弦。
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禪門南能、北秀,分列二宗,弟子各立其師為六祖。北宗逐立秀之弟子普寂為七祖。能后無聞焉,甫歸心南宗,故曰身許雙峰,欲求七祖也)
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詮。
安石名高晉(原注:鄭高簡得謝太傅之風(fēng)),昭王客赴燕
途中非阮籍,查上似張騫。
披拂(一作晤,一作豁)云寧在,淹留景不延。
風(fēng)期終破浪,水怪莫飛涎。
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
淡交隨聚散,澤國繞回旋。
本自依迦葉(天竺二十五祖之首),何曾藉偓佺
爐峰生轉(zhuǎn)盻,橘井(在馬嶺山)尚高褰。
東走窮歸鶴,南征盡跕鳶。
晚聞多妙教,卒踐塞前愆。
顧凱丹青列,頭陀琬琰鐫(王屮頭陀寺碑,為世所重)。
眾香深黯黯,幾地(佛家有十地)肅芊芊。
勇猛為心極,清羸任體孱。
金蓖空刮眼,鏡象未離銓(一作平等未難銓)
⑴ 楚俗燒榛種田曰畬
⑵ 原注:都督柏中丞筵聞梨園弟子李仙奴歌
⑶ 原注:西京龍廄門,苑馬門也,渭水流苑馬門內(nèi)
⑷ 嚴(yán)君平掛百錢杖頭事,與阮孚同,岑參《卜肆詩》亦云:“至今杖頭錢,時(shí)時(shí)地下有?!?/div>
⑸ 原注:京師農(nóng)人指田遠(yuǎn)近,多云幾棱,棱音去聲
⑹ 蘄州雙峰山有東山寺,曹溪寶林寺后亦有雙峰
⑺ 原注:李宗親有燕昭之美。燕,周之裔
⑻ 偓佺食松實(shí),體生毛數(shù)寸,能飛行逐馬
⑼ 馬援曰:“我在浪泊西里,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div>
二宗禪師贊 唐 · 僧清晝
四言詩
裁玉為璧,一體殊稱。
二圣淵淵,果名同證。
安贊天后,寂佐元宗。
卷道就跡,與時(shí)從容。
邈邈安公,行越常致。
高天無言,九有咸庇。
大海無心,百川同味(不授心印但以無言應(yīng)世而物無不化)
曈曈大照,有跡可睹。
不異六宗,無慚七祖。
禪岡一傾,人天何怙。
水之性不動(dòng)而鑒。得非夫?qū)嵪嘀w耶。雖積為洪溟而未嘗變。亦真我自在之妙致也。如來大師獨(dú)秉至教。偫圣拱手。俾寘冥到識(shí)。破堅(jiān)冰之惑。豈逾一念之中哉。靈隱大師雖外精律儀。而第一義諦。素所長也。故小子志之。大師生緣錢塘范氏。諱守真。字堅(jiān)道。齊信安太守瑝之八葉。禮既冠眾。君子器之。夙有丘園之期。不顧元纁之錫。遂詣蘇州支硎寺圓大師受具足戒。是夜眼中光現(xiàn)。長一丈馀。久而方?jīng)]。蓋得戒之禎也。后至荊府依真公。三年苦行。尋禮天下二百馀郡。圣教所至。無不至焉。無畏三藏受菩薩戒香。普寂大師傳楞伽心印。講起信宗論三千馀遍。南山律鈔四十遍。平等一兩。小大雙機(jī)。在我圓音。未嘗異也。乃發(fā)殊愿。誦持華嚴(yán)。遂于中宵夢(mèng)神人施珠一顆。及覺惘然。如珠在握。是歲入五臺(tái)山。轉(zhuǎn)華嚴(yán)經(jīng)三百遍。追宿心也。又轉(zhuǎn)大藏經(jīng)三遍。廣正見也。至開元二十六年。有制舉高行。道俗請(qǐng)正名。隸大林寺。后移籍天竺。住靈隱峰。時(shí)大歷二年也。至五年三月。寓于龍興凈土院。謂左右曰。夫至人乘如而來。亦乘如而去。亦其必然也。而愚夫欲以長繩。系彼白日。安可得乎。吾非至人。豈逃其盡。以此月二十九日告終于茲地。春秋七十一。僧臘四十五。其間臨壇既多。度人無數(shù)。今不復(fù)紀(jì)也。顯明弟子蘇州辨秀。湖州惠普道莊。越州清江清源。杭州擇鄰神偃。常州道進(jìn)。如彼鸑鷟之彩。共集旃檀之枝。江淮名僧。難出其右。晝之身戒。亦忝門人。幸參四子之科。獨(dú)許一時(shí)之學(xué)。斯文在我。何敢讓焉。詞曰。
房星在天,降為應(yīng)真。
好爵縻我,視如埃塵。
既投其簪,亦壤其服。
戒日才佩,禪秀乃沐。
四十馀夏,振振盛名。
大江東南,為法長城。
宣尼既沒,微言乃絕。
我?guī)熢仆觯娉艘噍z。
靈隱峰上,春日秋天。
風(fēng)生松柏,如師在焉。
持教門人,楚英吳杰。
儒方荀孟,道比文列。
宿習(xí)未盡,妄涕猶雪。
宿己忘真,如水如月。
古之君子,名書彝器。
大師不書,將墜于地。
紀(jì)功者銘,傳心者燈。
藏諸名山,不騫不崩。
桉前志。禪師號(hào)僧璨。不知何許人。出見于周隋間。傳教于惠可大師。摳衣于鄴中。得道于司空山。謂身相非真。故示有瘡疾。謂法無我所。故居不擇地。以眾生病為病。故至必說法度人。以一相不在內(nèi)外不在其中間。故足言不以文字。其教大略以寂照妙用攝偫品。流注生滅觀四維上下。不見法。不見身。不見心。乃至心離名字。身等空界。法同夢(mèng)幻。亦無得無證。然后謂之解脫。禪門率是道也。上膺付囑。下拯昏疑。大云垂陰。國土為化。謂南方教所未至。我是以有羅浮之行。其來不來也。其去無去也。既而以袈裟與法。俱付悟者。道存形謝。遺骨此山。今二百歲矣?;实奂次缓笪迥?。歲次庚戍。及剖符是州。登禪師遺居。周覽陳跡。明徵故事。其茶毗起塔之制。實(shí)天寶景戌中別駕前河南少尹趙郡李公嘗經(jīng)始之。碑版之文。隋內(nèi)史侍郎河?xùn)|薛公道衡唐相國刑部尚書贈(zèng)太尉河南房公琯繼論撰之。而尊道之典。易名之禮。則朝廷方以多故而未遑也。長老比邱釋湛然。誦經(jīng)于靈塔之下。與澗松俱老。痛先師名氏未經(jīng)邦國焉。與禪眾寺大律師釋澄俊。同寅葉恭。亟以為請(qǐng)。會(huì)是歲嵩岳大比邱釋惠融至自廣陵。勝業(yè)寺大比邱釋開悟至自廬江。俱纂我禪師后七葉之遺訓(xùn)。日相與嘆塔之不命。號(hào)之不崇。懼像法之本根墜于地也。愿申無邊眾生之宏誓。以抒罔極。揚(yáng)州牧御史大夫張公延賞以狀聞。于是七年夏四月。上沛然降興廢繼絕之詔。冊(cè)謚禪師曰鏡智。塔曰覺寂。以大德僧七人灑掃供養(yǎng)。天書錫命。暉煥崖谷。眾庶踴躍。謂大乘中興。是日。大比邱眾議立石于塔東南隅。紀(jì)心法興廢之所以然。及以為初中國之有佛教。自漢孝明始也。歷魏晉宋齊。施及梁武。言第一義諦者。不過布施持戒。天下惑于報(bào)應(yīng)。而人未知禪。世與道交相喪。至菩提達(dá)摩大師。始示人以諸佛心要。人疑而未思?;菘纱髱煾刀种H怂级葱?。迨禪師三葉。其風(fēng)浸廣。真如法味。日漸月漬。萬木之根莖枝葉。悉沐化雨。然后空王之密藏。二祖之微言。始燦然行于世間。浹于人心。當(dāng)時(shí)問道于禪師者。其淺者知有為法。無非妄想。深者見佛性于言下。如燈之照物。朝為凡夫。夕為圣賢。雙峰大師道信其人也。其后信公以教傳宏忍。忍公傳惠能神秀。能公退而老曹溪。其嗣無聞焉。秀公傳普寂。寂公之門徒萬人。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慧者一曰宏正。正公之廊廡龍象又倍焉?;蚧月??;蛑G吳。自是心教之被于世也。與六籍侔盛。嗚呼。微禪師。吾其二乘矣。后代何述焉。庸詎知禪師之下生不為諸佛。故現(xiàn)比邱身以救濁劫乎。亦猶堯舜既往。周公制禮。仲尼述之。游夏宏之。使高堂后蒼徐孟戴慶之徒。可得而祖焉。天以圣賢所振為木鐸。其揆一也。諸公以為司馬子長立夫子世家。謝臨川撰慧遠(yuǎn)法師碑銘。將令千載之后。知先師之全身。禪門之權(quán)輿。王命之丕顯。在此山也。則揚(yáng)其風(fēng)。記其時(shí)。宜在法流。及嘗味禪師之道也久。故不讓。其銘曰。
眾生佛性,莫非宿植。
知誘于外,染為妄識(shí)。
如浪斯鼓,與風(fēng)動(dòng)息。
淫騃貪怒,為刃為賊。
生死有涯,緣起無極。
如來憫之,為辟度門。
即妄了真,以證覺源。
啟迪心印,貽我后昆。
閒生禪師,俾以教尊。
二十八劫,迭付微言。
如如禪師,膺期宏宣。
世溷法滅,獨(dú)與道全。
童蒙來求,我以意傳。
攝相歸性,法身乃圓。
性身本空,我無說焉。
如如禪師,道既棄世。
將三十紀(jì),妙經(jīng)乃屆。
皇明昭賁,億兆膜拜。
凡今后學(xué),入佛境界。
于取非取,誰縛誰解。
萬有千歲,此法無壞。
和尚俗姓權(quán)氏。法諱契微。天水略陽人。十代祖安邱敬公翼。為前秦仆射。事備載記。曾祖文誕?;抒y青光祿大夫涪常二州刺史荊州都督府長史平?jīng)隹ら_國公。祖崇本。皇朝散大夫滑州匡城縣令。與兄戶部郎中崇基水部員外郎崇先。皆以文學(xué)政事。顯名于貞觀永徽之際??纪??;屎幽峡h尉長安縣丞翰林詳定學(xué)士。與伯兄益州成都縣尉無侍仲兄歙桂梓三州刺史若訥。三人同以大名舉進(jìn)士擢第。文章之美。為當(dāng)時(shí)冠首。然其世德鐘慶。若后無達(dá)者。則有以清凈住世故。和尚生而敏悟。超然元覺。年九歲。于薦福寺金剛?cè)匕l(fā)心入曼荼羅道場(chǎng)。傳持圣印。悟入之速。發(fā)于岐嶷。然其德容具舉。家族敬異。將必?fù)袂涫恐颊咭詪逯?。時(shí)勇于出世。至欲刃其膚以自免。翰林府君既捐館。母兄竟不能抑。遂以初笄之年。被服緇褐。至天寶元年。始受具于福先寺定賓律師。隸東京安國寺。師事苾芻尼無勝。受心門方便之學(xué)。以為心實(shí)境化。真由妄遣。遣之而真亦隨盡?;哪苏咳?。故外示律儀。內(nèi)循禪悅。因初心而住實(shí)智。離有相而證空法。乃通四部經(jīng)于宏正大師。尤精楞伽之義。而后住無住證。洗六妄。離二邊。遵大道以坦蕩。入法流而洄澓。以深惠善誘誨學(xué)徒?;驒?quán)或?qū)?。為歸為趣。亦猶凈名之隨機(jī)攝導(dǎo)。蜀嚴(yán)以忠孝為言。故中外族姻。遍沐其化。漸漬饒益??蓜俚涝?。初以廣德中隨其家南渡。安居于蘇州朱明寺。以建中二年九月六日。冥然化滅。報(bào)年六十二。經(jīng)夏四十一。弟子尼惠操。又其兄子也。故探其義味。最為深入。乃率吁緇俗。號(hào)捧金身。建塔于東武邱寺之東北岡。從其教也。侄孫德輿。以為宣父有西方圣人之說。東漢有浮圖仁祠之教。以其教言之。自菩提達(dá)摩七葉至大照祖師。皆以心法秘印。迭相授受。故戒生定。定生惠。得第一義者沖而詣之。嗚呼。今其詣之矣。桑門紀(jì)述。多不分系緒。今備書者。亦所以無忘先德。故其文也繁。銘曰。
教旨清凈,戒珠圓映。
識(shí)浪情塵,還源反性。
彼一切見,皆妄想生。
精修密詣,湛爾融明。
示現(xiàn)者何,此身非久。
強(qiáng)為之銘,以焯于后。
無知之叟,又指禪師。
亂識(shí)之夫,共歸明德。
返迷皆有大照,隨妄普翳真科(見前書卷二十《僧徹傳》。)。
西安 清 · 允禮
橫鞭上灞橋,回眺秦封域。
五緯非昔輝,八川猶湜湜。
林表隱終南,高秀仙都匹。
綿延帶埤堄,平掌對(duì)門閾。
遙想虎踞年,雄視小八極。
緹繡大照耀,土木天偪仄。
五陵競(jìng)豪奢,九衢恣崇飾。
香車斗風(fēng)游,華屋鳴鐘食。
王氣盛薊門,鶉野遂寡色。
當(dāng)年西笑人,回望燕臺(tái)日。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