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道綽

相關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釋慧韶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丹陽之田里。
其先穎川陳氏也。
幼養(yǎng)于兄。
以友悌稱。
年十二。
出家稟戒。
游京揚。
聽莊嚴旻公釋成論。
僅再講。
即盡記憶通暢。
因謂同學慧峰曰。
吾如是。
將非其所開之義淺歟。
抑其善教然歟。
遂更依藏法師于開善。
鉆仰日至。
后依龍光綽法師。
貧無以得論本。
眾共斥不許住。
時方嚴寒。
獨一帔。
因鬻之以資寫論。
久之武陵王填巴蜀。
邀與俱。
訓徒龍淵寺。
嘗講罷。
坐房中。
見神人青袷服。
致敬曰。
法師幸常此弘道。
當相擁衛(wèi)也。
先苦氣疾。
每思慮輒發(fā)。
至是頓愈。
法席推為成都盛。
凡學者有失。
皆自罰。
性不騎乘。
間赴貴家請。
值雨潦泥淖。
必策杖戴笠往。
天監(jiān)七年。
忽染微恙。
醫(yī)者以豬脂藥進。
拒不服。
而禮佛誦經(jīng)。
顏色怡悅?cè)绯r。
候問者以為喜。
乃告曰。
吾茲無處不痛。
政若敗車行路。
?;即菡?。
但自強耳。
頃之卒于寺之摩訶堂。
是年七月三日也。
春秋五十四。
既卒。
民有應始豐者。
夢被攝。
至閻王所。
聞趣迎韶法師。
及至。
王降階。
合掌頂禮。
還坐殿上。
畫文書。
作大政字。
俄法師飛騰去。
安浦寺尼夢。
送法師等五百僧。
登七寶梯。
到天宮殿。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慧韶。姓陳氏。本穎川太丘之后。避亂居于丹陽之田里焉。性恬虛寡嗜欲。沈毅少言。童幼早孤依兄而長。悌友之至聞于閭閻。十二厭世出家。具戒便游京楊。聽莊嚴旻公講釋成論。才得兩遍記注略盡。謂同學慧峰曰。吾沐道日少便知旨趣。斯何故耶。將非所聞義淺。為是善教使然乎。乃試聽開善藏法師講。遂覺理與言玄。便盡心鉆仰。當夕感夢。往開善寺采得李子數(shù)斛。撮欲啖之先得枝葉。覺而悟曰。吾正應從學必踐深極矣。尋爾藏公遷化。有龍光寺綽公繼踵傳業(yè)。便回聽焉。既闕論本制不許住。惟有一帔又屬嚴冬。便撤之用充寫論。忍寒連噤。方得預聽文義。兼善獨見之明卓高眾表。辯滅諦為本有。用粗細而折心。時以為穿鑿有神思也。梁武陵王出鎮(zhèn)庸蜀。聞彼多參義學。必須碩解弘望。方可開宣。眾議薦舉皆不合意。王曰。憶往年法集有傖僧韶法師者。乃堪此選耳。若得同行。想能振起邊服。便邀之至蜀。于諸寺講論開道如川流。當于龍淵寺披講將訖。靜坐房中感見一神。青衣帢服致敬曰。愿法師常在此弘法。當相擁衛(wèi)。言訖而隱。遂接席數(shù)遍。清悟繁結(jié)。昔在楊都嘗苦氣疾。綴慮恒動。及至蜀講眾病皆除。識者以為寺神之所護矣。于時成都法席恒并置三四。法鼓齊振競敞玄門。而韶聽徒濟濟莫斯為盛。又率諸聽侶。諷誦涅槃大品。人各一卷合而成部。年恒數(shù)集倫次誦之。如有謬忘及講聽眠失者。皆代受罰。對眾謝曰。斯則訓導不明耳。故身令獎物。其勤至若此。武陵布政于蜀。每述大乘及三藏等論。沙門寶彖保該智空等。并后進峰岫。參預撰集。勒卷既成。王賜錢十萬。即于龍淵寺分贍學徒頻教令掌僧都??噢o不受。性不乘騎。雖貴勝請講逢值泥雨。輒自策杖戴笠。履芒屩而赴會焉。少而齋潔不涉珍羞。后遇時患藥雜?脂。拒而不服。非時漿飲故絕生常。候病者仰觀。顏色怡悅禮誦不替。當似微差。乃告曰。吾今無處不痛。如壞車行路常欲摧折。但自強耳。恨所營尊像未就。吾將去矣。遺屬道俗憑為莊嚴。便洗浴剃發(fā)剪爪禮拜嗽口。坐于龍淵寺摩訶堂中。奄然而卒。春秋五十有四。即天監(jiān)七年七月三日也。時成都民應始豐者。因病氣絕而心上溫。五日方醒云。被攝至閻王所。聞處分云。迎韶法師。須臾便至。王下殿合掌頂禮更無言說。惟畫文書作大政之字。韶便出外。坐于曠路樹下。見一少童以漆柳箕擎生袈裟令韶著之。有數(shù)十僧來迎。豐惟識智慈二禪師。幡花列道騰飛而去。又當終夕有安浦寺尼。久病悶絕。及后醒云。送韶法師及五百僧。登七寶梯。到天宮殿講堂中。其地如水精。床席華整。亦有麈尾幾案。蓮華滿地。韶就座談說。少時便起。送別者。令歸。其生滅冥祥感見類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4—564 【介紹】: 南朝陳僧。
會稽山陰人,俗姓謝。
少小出家,從龍光寺綽法師受業(yè)。
晝讀經(jīng)論,夜習詩書,神悟絕倫。
善詩,又善草隸書,故時人稱其貌、義、詩、書為四絕。
梁簡文帝愛其才,欲令還俗,引為學士,不聽。
陳文帝天嘉中講經(jīng)于宣武寺。
撰有《成實論疏》。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會稽山陰謝氏。
祖茂恭。
隱居弗仕。
父藏。
梁衡陽王僚友。
偃弱齡出家。
風神穎秀。
習內(nèi)外典籍。
有譽州里。
及長。
游京邑。
遍聽數(shù)論。
卒受業(yè)于龍光寺綽法師。
閱三四載。
能盡造其幽奧。
眾歸之。
盛弘成實。
爰及諸部。
披解無前。
時宿齒方底滯。
舊章莫之疏發(fā)。
偃獨揚清激濁。
靡所挹讓。
由是來學以其矯訐而疏焉。
遂養(yǎng)志閒房。
高尚其事。
梁太宗之在東朝。
愛其俊秀。
欲致其還俗。
為學士。
偃固恬退自守。
會武帝悉徵大德于重云殿講演。
偃年臘最少。
坐席尤遠。
然抗論入神。
帝加賞識。
俄以戎羯之難。
饑饉相仍。
因徙縉云。
樂其泉石。
未幾。
逃避山寇。
罔或安堵。
梁長沙王韶填。
郢。
邀之渚宮施。
而渚宮傾覆。
上流阻亂。
便爾東歸。
若耶云門乃遍游歷。
嘗登吳升平亭。
賦詩以紀其興。
語見別集。
陳天嘉初。
聚徒設筵于武宣寺。
每講隙。
必游鐘山之開善定林。
以息心宴坐。
所賦詩不錄。
詔館伴北齊聘使崔子武。
稱指。
凡賜賚皆固辭。
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以疾終于宣武寺。
壽六十有一。
以其月二十九日。
奉全身。
尸陀于開善之東岡。
從治命也。
文集二十卷。
行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三
釋洪偃。
俗姓謝氏。
會稽山陰人。
祖茂恭和凝慎不交世俗。
父藏博綜經(jīng)史善屬文藻。
梁衡陽王聞而器之。
引為僚友。
偃風神穎秀弱齡悟道。
晝讀經(jīng)論夜諷詩書。
良辰華景未嘗廢學。
自爾幼而聰敏。
州里稱焉。
及長游聽京邑遍聞數(shù)論。
后值龍光寺綽法師。
便委心受業(yè)。
特加賞接。
以為絕倫。
由是學侶改觀轉(zhuǎn)相推伏。
二三年中便盡幽奧。
乃開筵聚眾闡揚成實。
舉厝閑雅詞吐抑揚。
后學舊齒稽疑了義。
橫經(jīng)荷笈虛往實歸。
由此仰膺法輪總持諸部。
勇氣無前任其披解。
宿望弘量因循舊章。
偃屬思云霄曾無接對。
見忤前達不能降情。
自是來學有隔。
聽者疏焉。
遂閉志閑房高尚其道。
間以尋緗閱史。
廣求多見。
秋水春臺清文迥出。
壯思云飛英詞錦爛。
又善草隸見稱時俗。
纖過芝葉媚極銀鉤。
故貌義詩書號為四絕。
當時英杰皆推賞之。
梁太宗之在東朝。
愛其俊秀。
欲令還俗引為學士。
偃執(zhí)志不回故弗能致。
會武帝發(fā)講重云。
延德肆問。
而年非宿老座第甚遠。
抗言高論精理入神。
帝賞嘆久之。
莫不矚目。
偃形止自若神守如初。
僉服其高亮也。
及引進后堂。
加優(yōu)其禮。
屬戎羯陵踐兵饑相繼。
因避地于縉云。
眷眄泉石。
又寇斥山侶。
遂越嶺逃難。
落泊馳滯曾無安堵。
梁長沙王韶鎮(zhèn)郢。
聞風敘造俄而渚宮陷覆。
上流阻亂。
便事東歸。
因懷自靜有顧林泉。
乃杖策若耶云門精舍。
歷覽山水。
美其遷遲。
登吳升平亭賦詩曰。
蕭蕭物候晚。
肅肅天望清。
旅人聊杖策。
登高蕩客情。
川源多舊跡。
墟里或新名。
宿煙浮始旦。
朝日照初晴。
獨游乏徒侶。
徐步寡逢迎。
信矣非吾托。
賞心何易并。
遂汎浪巖峰。
有終焉之志。
葺修寺宇結(jié)眾礪業(yè)。
逮陳武廓定革命惟新。
京輔舊僧累相延請。
乃顧山眾曰。
吾勤苦積學五十馀年。
事故流離未遑敷說。
今時來不遂。
何謂為法亡身乎。
以天嘉之初出都。
講于宣武寺。
學徒又聚莫不肅焉。
雖樂說不疲。
而幽心恒結(jié)。
每因講隙游鐘山之開善定林。
息心宴坐。
時又引筆賦詩曰。
杖策步前嶺。
褰裳出外扉。
輕蘿轉(zhuǎn)蒙密。
幽徑復紆威。
樹高枝影細。
山晝鳥聲希。
石苔時滑屣。
蟲網(wǎng)乍粘衣。
澗旁紫芝曄。
巖上白云霏。
松子排煙去。
常生寂不歸。
窮谷無還往。
攀桂獨依依。
會齊使通和舟車相接。
崔子武等。
擅出境之才。
議其瞻對。
眾莫能舉。
世祖文皇。
以偃內(nèi)外優(yōu)敏可與杭言。
敕令統(tǒng)接賓禮。
樞機溫雅容止方棱。
敷述皇猷光宣帝德。
才詞宏逸辯論旁馳。
潤以真文引之慈寄子武等頂受誥命銜佩北蕃。
帝嗟賞厚惠更倍恒度。
皆推以還公。
一無所納。
是歲舊疾連發(fā)。
聽者復疏。
止于小室許有咨問。
懷不能已情有斐然。
乃著成論疏數(shù)十卷。
剖發(fā)精理構(gòu)思深劇。
疾轉(zhuǎn)沈篤功不剋就。
以天嘉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于大漸。
神氣不昧。
命弟子曰。
眾生為貪心之所暗也。
貪我則惜落一毛。
貪他則永無厭足。
至于身死之后。
使高其墳重其郭。
必謂九泉之下還結(jié)四鄰一何可笑。
而皇甫謐楊王孫。
微得我意。
雖知會歸丘壤。
而未知初度之心。
今冥目之后。
以此脯臘鄙形。
布施上飛下走一切眾生。
若前身相負仍以相償。
如無相對則生我檀善。
此之微心亦趣菩提。
物莫不共矣。
言畢合掌。
終于宣武寺焉。
春秋六十有一。
知與不知咸懷惻愴。
即以其月二十二日。
尸陀于鐘山開善寺之東崗焉。
然偃始離俗迄于遷化。
唯學是務。
儉節(jié)掃衣弗事華廣。
每緣情觸興輒敘其致。
而文彩灑落罕有嗣者。
綴述篇章隨手散失。
后人掇聚集之成二十馀卷。
值亂零失猶存八軸。
陳太建年。
學士何俊上之。
封于秘閣。
僧曇選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625 【介紹】: 隋唐時僧。瀛州高陽人。俗姓崔。博通經(jīng)術(shù),以《涅槃》著名。晚住并州興國寺,時奉為師傅。隋楊諒反,占寺為甲坊。亂平,楊素將誅寺僧,曇選挺身以救,僧眾終獲免。煬帝大業(yè)末,兵饑交接,曇選施食救饑,廣行善業(yè)。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姓崔。
高陽人。
天恣鑲瑋。
不偶時俗。
通經(jīng)惟務大義而已。
不以文句琑屑為學。
然尤??于涅槃。
晚居并部之興國寺。
每眾集。
必推坐端。
詶問之間。
辭辨宏放。
嬰其鋒輒推挫。
時人以豹選。
目人揚諒之亂。
賊以興國寺為甲坊。
以武德寺為食坊。
及揚素以官軍入城賊皆就擒。
且責問諸僧。
為賊巢穴狀。
僧辭曰。
王力嚴切。
不敢遮約。
蓋謂鎮(zhèn)守者。
有以激變之也。
于是素怒曰。
初激變時。
且有幾僧諫王而被殺者。
所云王力嚴切。
不亦誣乎。
此其情皆同反。
可依軍法行事。
時選出眾對曰。
比者不軌之民。
動于天紀。
皆由慈悲之化。
陵遲至此。
誠僧等之罪。
公幸見教。
豈敢逃責。
素乃悅。
因悉屏退僧眾。
而獨留選論議。
迫莫始罷去。
馀僧亦無所問。
大業(yè)之季。
兵饑薦臻。
分衛(wèi)莫足給。
興國倉廩雖富。
客僧尤為閽守者拒絕。
選念以為此滅法徵。
每操杖逐閽者。
而進客于堂。
日盈座。
子弟以卑少。
噤莫敢語。
久之眾約。
獨許選納。
客馀不得為例。
后置大鎗房中。
日以所受于常住。
與諸乞丐。
而得者并為饘粥手斟酌。
列坐群餓。
而賦之惟均。
迄歲稔罔怠。
眾賴以活。
國初沙門智滿。
有重名。
居義興新寺。
聽學去來。
馀三百人。
規(guī)制嚴整。
一日選竟造寺庭詰曰。
卿等飽食暖衣。
政復何所進脩。
而風聲洋溢。
其無乃罔冒歟。
且吾徒之所行。
必據(jù)經(jīng)誥。
今茲所據(jù)。
寔何經(jīng)。
曰方等經(jīng)懺。
曰試為我讀之。
才閱首卷曰。
此經(jīng)有四卷。
可使四人一時讀也。
沙門道綽從旁曰一時讀。
則聽者或至昏亂。
曰吾聽豈同汝聽耶。
于是四卷一時讀。
讀未竟遽止之曰。
陀羅尼力。
有如此者。
又曰。
流俗矯詐。
蠹蝕佛法。
汝能知所憑藉則庶幾。
武德八年。
閉門養(yǎng)痾。
益自省。
問候者充牣廡宇。
選尸臥。
引衣舒足曰。
吾茲定生何處乎。
道綽曰。
阿阇黎西方樂土。
名安養(yǎng)國。
彼佛愿重。
欲往生者。
無不攝受。
選咄之曰。
為身求樂吾非汝儔。
曰審若爾則無生耶。
曰無生則無所不生。
遂掩息。
壽九十五。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四
釋曇選。
姓崔。
高陽人。
神慧譎詭不偶時俗。
雖博通經(jīng)術(shù)。
而以涅槃著名。
不存文句。
護法為慮本。
晚住并部興國寺。
川邑奉之以為師傅。
每有眾集居于座元。
酬問往還以系節(jié)為要。
吐言開令宏放終古。
僧侶乃多莫敢摧挫。
時人目為豹選者也。
及楊諒逆節(jié)中外相叛。
招募軍兵繕造牟甲。
以興國寺為甲坊。
以武德寺為食坊。
后于武南置陣。
楊素敗之。
官軍入郭搜求逆黨。
總集諸僧責供反者。
僧等辭曰。
王力嚴切不敢遮約。
素曰。
有幾僧諫王被殺。
而云王力嚴切。
此并同反。
不勞分疏可依軍法。
選時在眾不忍斯禍。
乃出對曰。
比佛法陵遲。
特由僧無有德可以動俗。
致有亂階。
結(jié)聚不能誨以忠信。
此誠如公所教。
今被理責陷身無地。
素乃舒顏曰。
僧等且還。
留向?qū)ι?div id="k59tlsj" class='inline' id='people_11811_2_40_comment'>
擬論機務。
自爾晝參軍將開散僧誅。
晚還寺宿。
不久煬帝下敕通被放免。
故合眾獲安。
誠其功也。
及大業(yè)末歲。
兵饑交接。
四方僧游寄食無地。
興國雖富儉嗇者多。
每食時禁門自守。
客僧擁結(jié)終不之前。
選不勝滅法。
憤激身心。
每日拄杖在門驅(qū)趁防者攜引羈僧。
供給缽器。
送至食堂。
眾多是其子弟不敢違逆。
由是眾開僧制。
許選???。
自馀不得然。
其慈濟之深感激府俞。
房內(nèi)廓然財什不積。
唯置大缽一口。
每日引諸乞兒。
所得食調(diào)總缽中。
選請食分。
亦和其內(nèi)。
雜為饘粥。
便行坐乞人。
手自斟酌。
見其襤縷皴錯形容癯瘦。
流淚盈臉不能自勝。
選亦依行受粥而食。
日別如此。
遂及有年。
皇運伊始人情安泰。
義興新寺法綱大張。
沙門智滿。
當涂眾主。
一川鄉(xiāng)望。
王臣傾重創(chuàng)開諸宇嚴位道場。
三百馀僧受其制約。
夏中方等清眾肅然。
風聲洋溢流潤遐邇。
選聞之乃詣其寺。
庭滿徒聞來崩騰下。
赴告曰。
卿等結(jié)聚作何物。
在依何經(jīng)誥。
不有冒罔后生乎。
滿曰。
依方等經(jīng)行方等懺。
選曰。
經(jīng)在何處將來對讀。
遂將一卷來。
選曰。
經(jīng)有四卷。
何不一時讀之沙門道綽曰。
經(jīng)文次第。
識不俱聞。
選曰。
吾識可共爾識同耶。
但四卷齊讀。
文言未了。
便曰。
依咒滅罪耳。
可罷之。
又曰。
自佛法東流。
矯詐非少。
前代大乘之賊。
近時彌勒之妖。
詿誤無識其徒不一。
聞爾結(jié)眾。
恐壞吾法。
故力疾來問。
雖爾手把瓶子。
倚傍猶可。
遂杖策而返。
武德八年。
遘疾淹積。
問疾者充牣房宇。
乃尸臥引衣申腳曰。
吾命將盡何處生乎名行僧道綽曰。
阿阇黎。
西方樂土名為安養(yǎng)。
可愿生彼選曰。
咄為身求樂。
吾非爾儔。
曰。
若爾可無生耶。
答曰。
須見我者而為生乎。
乃潛息久之。
不覺已逝。
時年九十有五。
道俗哀慘。
送于西山之陰。
傳者親往其寺不及其人。
觀其行事遺績。
庶可澡雪形心頓祛鄙吝。
叔緒護法開士。
抑斯人乎。
僧靜端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3—607 【介紹】: 隋僧。雍州人。一名慧端。年十四出家。投僧實禪師受治心法。以靜操知名。后從曇相禪師習行定業(yè)。北周武帝廢佛時,竭力掩藏諸經(jīng)像,得不毀。入隋,發(fā)所藏,經(jīng)籍得廣為流傳。后住大禪定道場,煬帝大業(yè)二年十二月卒。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一名慧端。年十四從僧寶禪師。受心法。后復依曇相禪師。參證。則所獲益以加妙。及周而廢教之禍起。端則遍斂經(jīng)像。埋匿深僻地。至隋發(fā)之諸圖廟。皆賴其用。端謙損儉退。無所競名稱。操行為時敬慕。漢王諒師事之。上與后宮。皆稟歸戒。嘗留宿禁中。端獨引去。不奉詔。所賜牙席檀龕。諸珍玩物。至今以懸之屋梁云。仁壽間詔葬舍利于豫州。白光宛轉(zhuǎn)。為五彩流溢。函石鐫銘。當皇帝字變金色。事具別傳。煬帝嗣歷。立大禪定寺于京師。詔選海內(nèi)名德居之。以追嚴大行冥福。而端寔首領綱任。眾咸肅然。大業(yè)二年冬十二月二十七日。終于禪林寺。春秋六十有四。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八 習禪三
釋靜端。
一名慧端。
本武威人。
后住雍州。
年十四投僧實禪師。
受治心法。
深所印可。
經(jīng)魏周隋。
崇挹佛化闡弘不絕。
以靜操知名。
后歸于曇相禪師。
習行定業(yè)。
周滅法時。
乃竭力藏舉諸經(jīng)像等百有馀所。
終始護持。
冀后法開用為承緒。
及隋開化。
并總發(fā)之。
經(jīng)籍廣被。
端之力也。
重預出家還宗本習。
擁徒結(jié)道綽有馀勛。
而謙損儉退。
無與時爭。
服御三衣應法杖缽。
一床一食用卒生報。
獲利即散馀無資畜。
名行既著貴賤是崇。
隋漢王諒。
重其戒德數(shù)受弘訓。
文帝獻后延進入宮。
從受正法稟其歸護。
遂留宮宿。
端曰。
出家之人情標離俗。
宮中非宿寢之所。
數(shù)引宮禁。
常弘戒約。
敕以牙像檀龕及諸金貨。
前后奉賜令興福力。
故今寺宇高廣。
皆端之馀緒焉。
所以財事增榮日懸寺宇。
一無所受并歸僧庫。
而常掩室下帷。
靜退人物。
仁壽年中。
有敕送舍利于豫州。
屢放白光變?yōu)槲宀市D(zhuǎn)瓶側(cè)。
見者發(fā)心。
鑿石為銘。
文至皇帝。
鐫治將訖。
乃變?yōu)榻鹱帧?div id="tmlfi4c" class='inline' id='people_12236_2_53_comment'>
分明外徹。
時以為嘉瑞也。
屬高祖升遐隋儲嗣歷。
造大禪定。
上福文皇。
召海內(nèi)靜業(yè)者居之。
以端道悟群心。
敕總綱任。
辭不獲免。
創(chuàng)臨僧首。
于時四方義聚人百其心。
法令未揚。
或愆靈化。
而端躬事軌勉。
咸敬而揖之。
使夫饕惰之士悛勵而從訓勖者殷矣。
以大業(yè)二年冬十二月二十七日。
終于禪林本寺。
春秋六十有四。
瘞于京之東郊故禪林寺廟。
猶陳五色。
牙席千秋。
樹皮袈裟存焉。
由物希故觀者眾矣。
僧智滿 朝代:隋至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1—628 【介紹】: 隋至唐初僧。并州太原人。俗姓賈。七歲出家,從師習諸經(jīng),盡其大旨。遂往上黨石墨山,聚徒行道。隋初,法席頗盛。后避喧囂,徙居黎城南流泉精舍,息心修禪。文帝時,又遷嵐州土安山。隋末,率徒入城,初住并州真智寺。唐高祖武德元年,住義興寺。突厥侵境時,曾以僧兵拒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太原賈氏子也。
七歲出家。
即宗定業(yè)。
弱冠登具。
乃弘律乘。
又聽涅槃。
能通大指。
住上黨石墨山。
聚徒行道。
隋初法運再隆。
推而廣之。
則滿之力為多。
故禮懺以攝疏情。
宴坐以陶凡累。
而黑白仰為菩薩戒師。
然非明證。
法不輕授。
未幾徙居黎城東山之流泉精舍。
息心之士。
從之如歸市。
俄依瓚禪師于雁門。
久之徙入京。
益弘靜學。
隋季之亂。
復偕同志五十馀人。
西遁嵐州土安山。
方天下擾攘。
而斯地深僻。
曾不覺知。
抑固道力所感歟。
義旗初建。
高祖詔于許公宅供養(yǎng)。
及躬往頂禮。
殊覺凜然。
顧謂裴寂曰。
孤于禪師。
毛發(fā)驚竦何耶。
寂曰。
此則戒神所護而然。
他日又見曰。
弟子舉義師。
以戟定天下。
凡以濟拔眾生也。
惟禪師慈悲加被。
愿使往來無障。
武德元年。
詔以許公宅。
為義興寺。
俾滿居之。
三年詔入京。
時都督弘農(nóng)公劉護。
以撿狁方??邊。
人情恐駭。
奏疏留之不遣。
貞觀二年夏四月示有微疾。
而禪坐如常日。
沙門道綽問曰。
萬法本空。
然或以觀相入。
或以機緣悟。
何也。
答曰。
緣無所緣。
相無所相。
如是悟入法亦無法。
乃溘然而逝。
是年六月九日也。
壽七十八。
建塔樹碑。
葬于龍山童子谷。
神僧傳·卷第五
釋智滿者。俗姓賈氏。不知何許人也。戒行高潔居于安樂寺。時唐太宗在晉陽。與劉文靖首謀之夜高祖夢墮床下。又見遍身為蟲蛆所食。意甚惡之咨詢于滿。滿曰。此可拜賀也。夫床下者。所謂陛下也。群蛆食者。所謂群生共仰一人活耳。高祖嘉其言。又云。貧道頗習易。以掛之象明夷之兆。按易曰。巽在床下紛若無咎而早吉晚兇。斯固體大不可以小。小則敗大則濟。可作大事以濟群生。無往不亨乃必成乎。高祖動容曰。雖蒙善誘未敢當仁。師眄太宗曰。郎君與大人并葉兆夢。是謂干父之蠱考用無咎。天理人事昭然可知。不可固拒天之與也。天與不取必受其咎。無乃不可乎。高祖拜而謝曰。弟子何幸再煩鄭重叮嚀之意。敢不敬從。滿后不知所終。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九 習禪四
釋智滿。
姓賈氏。
太原人。
立意矜特不群凡小。
七歲出家隨師請業(yè)。
凡所受道如說修行。
年登冠肇進受具戒。
律儀成范資訓彌弘。
又聽涅槃等經(jīng)。
盡其大旨。
名教略圓味靜終業(yè)。
遂往上黨石墨山。
聚徒行道。
門徒肅穆緇素歸依。
禮供駢羅積而能散。
時屬隋初創(chuàng)弘大法。
智滿蒸仍國化引而廣之。
故使聞風造者負笈奔注。
眾雜精粗時兼久近。
初則設儀。
禮懺用攝恒情。
后便隨其樂欲。
靜思宴坐。
滿躬事眾法身預僧倫。
形止方雅威嚴猛肅。
眉目濃朗白黑交臨。
預有參拜莫不神骸而毛動。
咸加敬仰為菩薩戒師。
而滿不重身名不輕正法。
雖苦邀請未即傳授。
乃親為竭誠方等。
行道要取明證。
夢佛摩頂。
并為說法。
宛如經(jīng)相。
方為授法。
故道俗思戒者相趍不絕。
而專意靜觀厭此諠浮。
乃徙居黎城之東山南流泉精舍。
息心之士又結(jié)如林。
禪懺兼修止觀齊舍。
志弘經(jīng)遠隨務或乖。
又往雁門川。
依瓚禪師。
涉緣念慧。
瓚僧中藻鏡定室羽儀言行清澄。
具如別傳。
滿嗟遇后展欣附有馀。
從瓚歷游所在宗習。
又依住開化結(jié)慮修心。
俄為文帝追瓚入京。
定門斯壞眾侶乖張。
滿乃錄其同志五十馀人。
西入嵐州土安山內(nèi)。
如前綜業(yè)。
大感學徒。
隋季道消。
賊徒蜂起。
生民墜于溝壑。
而滿眾宛然不散。
斯亦道感之會也。
大唐建義四眾歸奔。
乃率侶入城就人弘道。
初住晉陽真智寺。
以化聲廣被歸宗如市。
武皇別敕。
引勞令止許公宅中。
供事所須并出義府。
躬往禮問睹而懼之。
顧語裴寂曰。
孤見此禪師。
衣毛驚起何耶。
答曰。
計無馀相。
應是戒神所護耳。
重以他日修覲曰。
弟子濟拔蒼生。
今義興大造。
愿往還無障。
當為立寺。
既登京輦天下略平。
武德元年。
乃詔滿所住宅為義興寺。
四事供養(yǎng)一出國家。
至三年以滿德為物歸道聲更遠。
帝欲處之京室下敕徵之。
又以北蕃南侵百姓情駭。
都督弘農(nóng)公劉讓啟留滿住用鎮(zhèn)眾心。
有敕特聽同安朝寄。
武德五年。
獫狁孔熾戎車載飾。
以馬邑沙門雄情果敢。
烽耀屢舉罔弗因之。
太原地接武鄉(xiāng)兵戎是習。
乃敕選二千馀僧。
充兵兩府。
登又下敕。
滿師一寺行業(yè)清隆。
可非簡例。
由是重流景行光問遐邇。
晉川髦彥沙汰之馀。
睹滿坐受嘉慶。
皆來稱美。
或拜伏戒范者。
或依承習住者。
常數(shù)二百馀人。
而滿恒業(yè)無怠。
精厲其誠。
時或惰學親召別誡。
委引圣量誘化凡心。
預在聞命莫不淚流而身伏。
噎嘆良久并由承法。
行已感發(fā)前人。
故得機教不妄弘矣。
貞觀二年四月。
初因動散微覺不悆。
遂淹灰管本性無擾。
門人同集日遺誡勸。
沙門道綽者。
夙有弘誓。
友而敬奉。
因喻滿曰。
法有生滅道在機緣。
觀相易入其門。
涉空頗限其位。
愿隨所說進道有期。
滿乃盱衡而告曰。
積年誠業(yè)冀此弘持。
緣虛無相可緣。
引實有何所引。
豈以一期要法累劫埋乎。
幸早相辭勿塵妄識。
乃退焉。
其堅白持微為若此也。
既而氣將漸弱。
而志力猶強。
侍人圍繞觀者充室。
滿端坐舉面徐視學徒。
時次昆吾溘然而卒。
春秋七十有八。
即貞觀二年六月九日也。
當終前夕大地振動寺樹摧枝。
合眾悲敬衰相現(xiàn)矣。
泰山其頹乎。
法人斯逝。
聯(lián)類如此。
舉邑酸切若喪其心。
即以其月十二日。
旋殯于龍山童子谷中。
立塔碑德。
自滿舍俗從道六十馀年。
潔己清貞冰霜取喻。
弊衣節(jié)食才止饑寒。
頻經(jīng)斷谷用約貪染。
目不邪視言不浮華。
凈色子女未嘗瞻對。
弱年登歲者不宿房中。
受具多夏者方令近侍。
約時臨眾誡以行科。
馀則靜處小房。
晬朝方出。
室中唯一繩床。
缽袋掛于壁上。
隨道資具坐外更無。
致使見者懔然改容不覺發(fā)敬矣。
又偏重供僧勤加基業(yè)。
慈接貧苦備諸藥療。
焭焭遑遑意存利物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九 遺身科
雍州萬年御宿川人。
出家隱居終南豹林谷。
每讀法華經(jīng)。
至藥王品。
忻然慕效之。
私積薪槱為窟。
誓必自燼。
貞觀之季。
靜夜于林中唱經(jīng)下火。
清聲烈??。
與風俱遠。
訖于熸息。
猶見其跏坐如故。
尋而西南有大白光。
流入火聚身方偃仆。
逮曉寂然。
乃收其遣骸。
起塔勒銘焉。
又荊州有姊妹比丘尼者。
亦志脩藥王本事。
于是漸斷粒食。
服諸香油香蜜等物。
而神爽高明。
氣力不衰。
貞觀三年二月八日。
于州之逵道中。
置二高座。
姊妹乃以蠟布纏身。
自踵至頂。
惟出其面。
眾共以華香幡蓋。
迎升高座。
姊妹更以火炬炷頂。
端坐以誦法華。
煙??及眼。
聲猶宏亮。
下及口鼻。
而后息絕。
達旦合座。
骸骨消化。
二舌獨存。
眾為起塔以葬。
僧善導以道綽之教化行京師。
親寫彌陀經(jīng)數(shù)萬卷。
散諸士女。
奉之以脩凈業(yè)者不可勝計。
一日說法光明寺。
或者問導曰。
今稱佛名號。
定生凈土否。
導曰定生定生。
或者禮拜訖。
口唱南無阿彌陀佛。
聲聲相續(xù)不少置。
因出寺立門前柳樹上。
合掌西望。
投身于地而死。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遺身篇第七
釋會通。
雍州萬年御宿川人。
少欣道檢游泊林泉。
苦節(jié)戒行是其顧習。
投終南豹林谷。
潛隱綜業(yè)。
讀法花經(jīng)至藥王品。
便欣厭舍。
私集柴木誓必行之。
以貞觀末年。
靜夜林中積薪為窟。
誦至藥王便令下火。
風驚焰發(fā)煙火俱盛。
卓爾加坐聲誦如故。
尋爾西南有大白光流入火聚。
身方偃仆。
至曉身火俱滅。
乃收其遺骨為起白塔。
勒銘存焉。
貞觀之初。
荊州有比丘尼姊妹。
同誦法花。
深厭形器。
俱欲舍身。
節(jié)約衣食欽崇苦行服諸香油漸斷粒食。
后頓絕谷惟啖香蜜。
精力所被神志鮮爽。
周告道俗。
剋日燒身。
以貞觀三年二月八日。
于荊州大街置二高座。
乃以蠟布纏身至頂。
惟出面目。
眾聚如山。
歌贊云會。
誦至燒處。
其姊先以火柱妹頂。
請妹又以火柱姊頂。
清夜兩炬一時同耀。
焰下至眼。
聲相轉(zhuǎn)明。
漸下鼻口方乃歇滅。
恰至明晨合坐洞舉。
一時火花。
骸骨摧朽。
二舌俱存。
合眾欣嗟。
為起高塔。
近并州城西有一書生。
年二十四五。
誦法華經(jīng)誓燒供養(yǎng)。
乃集數(shù)束蒿乾籠之。
人問其故。
密而不述。
后于中夜放火自燒。
及人往救火盛已死。
乃就加柴薪盡其形蔭。
近有山僧善導者。
周游寰寓求訪道津。
行至西河遇道綽部。
惟行念佛彌陀凈業(yè)。
既入京師廣行此化。
寫彌陀經(jīng)數(shù)萬卷。
士女奉者其數(shù)無量。
時在光明寺說法。
有人告導曰。
今念佛名定生凈土不。
導曰。
念佛定生。
其人禮拜訖。
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
上柳樹表。
合掌西望。
倒投身下。
至地遂死。
事聞臺省。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會通。本郡人。姓吳。名元卿。德宗朝為六宮使。方春韶陽?;ɑ苁l(fā)。玩賞移時。忽聞空中有言曰。虛幻之相。開謝不停。能壞善根。仁者安可視之。因大感悟。自是忽忽不樂。帝怪而問其故。以愿從釋為對。帝召相者視之曰。此人當紹出世法。遂放歸。見韜光。光指其謁鳥窠。求度。三請不從。乃先創(chuàng)庵。事既成。韜光力言之鳥窠。乃為祝發(fā)。服勤數(shù)年。未蒙印授。一日告辭。鳥窠曰。汝何往。曰。諸方學佛法去。曰。若是佛法。吾此間亦有少許。曰。如何是和尚佛法。鳥窠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師即豁然大悟。于是不復他行。常居左右。世號布毛侍者。今招賢寺乃師道場。 贊曰。 金貂職近  紫禁春濃  割棄富貴  瞥如輕鴻 求師慕道  勞苦在躬  不具智勇  豈悟真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3—681 【介紹】: 唐僧。
淄州臨淄人,俗姓朱。
幼于密州出家。
受戒后,專修凈大法門。
曾至廬山觀慧遠遺跡。
太宗貞觀十五年,赴并州石壁山玄中寺,從道綽受《觀無量壽經(jīng)》義。
十九年,赴長安,住實際寺,盛弘念佛法門。
高宗時,奉敕于洛陽龍門督工建大盧舍那佛像,并建奉先寺。
著有《觀無量壽經(jīng)疏》、《凈土法事贊》等。
后世尊為凈土三祖或二祖。
僧衒 朝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并州人。
出家。
素以學行著美譽。
年九十六。
始遇道綽禪師講觀經(jīng)。
及見安樂集。
而后知念佛之業(yè)。
誠不可廢。
于是日夜自課禮彌陀佛一千拜。
稱誦名號八百萬口。
五年之間不稍怠。
將終謂弟子曰。
阿彌陀佛親授我衣香氣可念。
觀音勢至列住于前。
化佛滿空。
從是而西皆凈土也。
言訖而終。
時有啟芳圓果二法師。
住藍田悟真寺。
共于觀音像前。
發(fā)愿求生凈土。
乃以楊柳一枝。
插像手中曰。
茍于一夏必獲如愿往生者。
此楊柳枝。
當見七日不萎。
果不萎者至七日。
于是念佛誦經(jīng)如法。
已而芳夢身處大池內(nèi)。
俄又飛入東面大寶帳中。
有僧語以但專念佛。
必生于此矣。
又夢觀音垂足坐。
芳遂捧足頂戴。
旁為蓮池。
阿彌陀佛適從西來。
芳因問佛。
閻浮眾生。
依經(jīng)念佛得生此否。
佛答勿疑。
定生我國。
且見娑婆世界。
純是山川。
極樂世界。
坦然清凈。
音樂寶帳。
自西而往無所間雜。
忽有一僧。
自名法藏。
御一大車以迎芳。
見其身坐百寶蓮華上。
成等正覺。
釋迦牟尼佛。
與文殊菩薩。
贊嘆妙法華經(jīng)。
又見直西三道寶階。
其第一道。
并是白衣。
其第二道則緇白半。
其第三純緇也。
云皆往生之人。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四 讀誦篇第八之一
釋僧衒。
并州人也。
本學該通解行相副。
年九十六遇道綽禪師著安樂集講觀經(jīng)。
始回心念佛。
恐壽將終。
日夜禮佛一千拜。
念彌陀佛八百萬遍。
于五年間一心無怠。
大漸告弟子曰。
阿彌陀佛來授我香衣。
觀音勢至行列在前。
化佛遍滿虛空。
從此西去純是凈土。
言訖而終。
時有啟芳法師圓果法師。
于藍田縣悟真寺一夏結(jié)契念阿彌陀佛。
共折一楊枝。
于觀音手中誓曰。
若得生佛土者愿七日不萎。
至期鮮翠也。
又夢在大池內(nèi)東面有大寶帳。
乃飛入其中。
見僧云。
但專念佛并生此也。
又見觀音垂腳而坐。
啟芳奉足頂戴見一池蓮華。
彌陀佛從西而來。
芳問佛曰。
閻浮眾生依經(jīng)念佛得生此否。
佛言。
勿疑定生我國也。
且見極樂世界平坦如鑒。
娑婆世界純是山川。
音樂寶帳直西而去。
有一僧名法藏。
御一大車來迎。
芳見自身坐百寶蓮華成等正覺。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贊法華經(jīng)。
復見三道寶階向西直往。
第一道階上并是白衣。
第二階有道俗相參。
第三階唯有僧也。
云皆是念佛人往生矣。
芳果二師躬云己見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49 【介紹】: 唐僧。滎陽人。幼習儒業(yè),將隨計赴試時,忽發(fā)宿緣,辭親出家。納戒后,入住五臺山。文宗大和中,常營福事,自設大供,日計千人,為世人所稱。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榮陽人。家世簪纓。偶聽法華。至妙莊嚴王品。遂白父母。求薙落。既納戒。問道諸方。所得殊自愜。稔聞五臺文殊應跡之地。凡有探尋。莫不獲睹瑞應。于是駐錫而隸名焉。大和中。多激勸民俗。俾營福業(yè)。王公大人。靡弗歸向。又營大齋。日供千人。識者嘆服。三年。右脅而終。建塔寺西一里。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興福篇第九之二
釋行嚴。
榮陽人也。
家襲簪組業(yè)嗣典墳。
嚴稟庭誥以周旋。
約成器能而濟用。
內(nèi)要隨計。
俄發(fā)宿緣。
因聞妙莊嚴王經(jīng)品白父母求出塵勞。
堂親抑禁略無卻退。
既而削飾去華。
年充納戒諸方問道綽有馀能。
聞五臺山文殊應現(xiàn)凡圣交蹤。
乃登游而隸名斯地。
自爾一成慕學三教偕明。
談論天人之際。
聽者茫昧不知區(qū)域之內(nèi)外耶。
王公大人靡不回向。
大和中多行激勸俾營福焉。
自設大供日計千人。
聞見之流皆鳴指贊嘆曰。
行合解通世之希寶也。
助道之法當如是修。
以大中三年右脅而滅。
建塔寺西一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