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馬殷

相關人物:共 44 位。
共 4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僧達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5—556 【介紹】: 北齊僧。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從勒那三藏學《地論》,深習禪法,有異行。梁武帝引入重云殿,誓為弟子。北魏廢帝召之入鄴,受菩薩戒。北齊文宣帝尤重之,為立洪谷寺,造定寇寺。后卒于洪谷寺。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姓李。
上谷人。
形器異倫。
虎頭長耳。
雙齒過寸。
見者駭異。
志學之年始薙染。
即事游歷。
以閱北岱講席之盛。
登具二夏。
乃進毗尼。
時猶魏歷未替。
孝文邀以弘闡四分于廟寺。
機論適變。
人共褒美。
尋復振錫洛陽。
受地論于勒那三藏。
居久之。
那遷化。
眾奉覆述聲駭伊谷。
俄聽光師十地有所發(fā)明。
遂從稟菩薩戒。
雅聞梁武弘法。
即南濟江入覲。
詔駙馬殷均。
引見重云殿。
連席七宵。
秘妙宣泄。
請從加戒為弟子。
仍令旬浹陛對。
詔住同泰寺。
以便開示。
嘗與志公遇。
公曰。
大福德人也。
故帝每以為北方鸞法師達法師皆肉身菩薩云。
留一紀。
歸兗州。
時侯景方治行臺。
就天觀山筑丈六寺。
以迎之。
而達且念身為苦器。
莫足維持。
遽餌苓斷粒。
誓終此報。
頃之魏廢帝。
詔仆射高隆之聘至鄴都。
并為中山王授菩薩戒。
及齊繼魏統(tǒng)。
文宣在位。
尤禮重。
前后歸崇。
凡十度。
詔于林慮山黃華嶺下作洪谷寺。
又以神武舊廟作定??寺。
聽其往來燕處。
始達將經營洪谷。
虎遮其前不可入。
祝曰。
茲欲創(chuàng)造。
以福幽靈。
若許者可避去。
虎即去。
一日議返鄴未行。
夜見黃服而拜跪者。
自稱戴山胡曰。
王約三谷備供養(yǎng)矣。
愿無復還。
達謂在山則所利益者寡。
在京則所利益者多。
貧道觀機而動。
幸勿沮也。
夜有媼闖戶而饋米糕者曰。
弟子山神之偶也。
今僧于禮佛之際。
而獨遺弟子名。
寧非偏乎。
得兼唱可矣。
達辭其糕。
而許之。
復為山神讀經月馀。
失所畜狗。
達聞之曰。
此必小道人不謹。
而檀越警之。
以貽禍于狗也。
具問焉。
則曰。
本讀金光明經。
偶誤易以維摩經耳。
于是達祝曰。
昨雖讀馀經。
其功德亦屬檀越。
未幾而狗出竇中。
視其頂有御嚙痕。
則知其以虎故。
然天保七年六月七日。
終于谷寺。
壽八十二。
大駕奔赴舉哀。
六軍號慟。
聲震山林。
葬谷中立碑巖下。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僧達。
俗姓李。
上谷人。
十五出家。
游學北代聽習為業(yè)。
及受具后宗軌毗尼。
進止沈審非先祖習。
年登二夏。
為魏孝文所重。
邀延廟寺闡弘四分。
而形器異倫見者驚奉。
虎頭長耳雙齒過寸。
機論適變時其高美。
與徐州龍達各題稱謂。
尋復振錫洛都。
因遇勒那三歲。
奉其新誨。
不久值那遷化。
覆述地論聲駭伊谷。
令望歸信相次稱謁。
后聽光師十地發(fā)明幽旨。
遂從受菩薩戒焉。
因從請業(yè)有名學眾。
又南會徐部隨通地論。
梁武皇帝撥亂弘道。
銜聞欣然遂即濟江造宮請見。
敕駙馬殷均。
引入重云殿。
自晝通夜傳所未聞。
連席七宵帝嘆嘉瑞。
因從受戒。
誓為弟子。
下敕住同泰寺。
降禮供奉。
旬別入殿開示弘理。
年移一紀道懷有據。
請辭還魏。
乃經七啟方許背梁。
時兗州行臺侯景為造二寺。
山名天觀。
治曰。
丈六達念身為苦器難可維持。
乃試履裁約。
餌苓斷粒。
自此終報。
資用通生。
未為魏廢帝中王敕仆射高隆之召入鄴都。
受菩薩戒。
暨齊文宣特加殊禮。
前后六度歸崇十善。
達性愛林泉居閑濟業(yè)。
帝為達于林慮山黃華嶺下立洪谷寺。
又舍神武舊廟造定寇寺。
兩以居之。
初達經營山寺將入谷口。
虎踞其前。
乃祝曰。
欲造一寺福被幽靈。
若相許者。
可為避道。
言訖尋去。
及造寺竟安眾綜業(yè)。
達反鄴京。
夜有神現(xiàn)。
身被黃服拜而跪曰。
弟子是載山神也。
王及三谷正備供養(yǎng)。
愿不須還。
達曰。
在山利少在京利多。
貧道觀機而動。
幸無遮止。
又經靜夜有推戶者。
稱曰。
山神之妻。
白日無暇。
今故參拜。
并奉米糕一筐進而重曰。
僧無偏為。
禮佛之時請兼弟子名也。
達答。
糕可將還。
后當為禮。
因令通為之。
時一拜兼唱。
其含幽識明皆此類也。
達遣弟子道爽。
為山神讀金光明經。
月馀有虎來將狗去。
達聞之曰。
此必小道人懈怠。
不為檀越讀經。
具問之。
果云三日來別誦維摩耳。
乃燒香禮佛告曰。
昨雖誦馀經。
其福亦屬檀越。
若有靈鑒放狗還也。
至曉狗還。
看于頂上有銜嚙處。
斯又接統(tǒng)神明。
殆不可測。
講華嚴四分十地地持。
雖無疏記而敷揚有據。
特善論議知名南北。
禪法一門開世殊廣。
曾游梁境。
志公遇而告曰。
達禪師是大福德人也。
帝亦深敬。
常顧侍臣云。
北方鸞法師達禪師。
肉身菩薩。
恒向北遙禮。
其為時君所重無有加焉。
一時少覺微疾。
端坐繩床口誦波若。
形氣調靜。
遂終于洪谷山寺。
春秋八十有二。
即齊天保七年六月七日也。
宣帝聞之。
崩騰驚赴。
舉聲大哭。
六軍同號山林為動。
葬于谷中巖下。
立碑于后余以貞觀九年親往禮謁。
骸骨猶存。
寺宇遺跡宛然如在。
自達奉心玄道。
情無間然。
有識同親無聞嫌隙。
承先私憾倍加事之。
榮勝高流彌所謙退。
自季世佛法崇尚官榮。
僥倖之夫妄生朋翼。
而達為國都眇然無顧。
昭玄曹局曾不經臨。
斯乃圣達之所輕。
寔世福之嘉相矣。
神僧傳·卷第三
釋僧達。俗姓李氏。上谷人。十五出家。游學北代聽習為業(yè)。初經營山寺。將入谷口虎踞其前。乃祝曰。欲造一寺福被幽靈。若相許者可為避道。言訖尋去。及造寺竟安眾綜業(yè)。達返鄴京。夜有神現(xiàn)。身被黃服。拜而跪曰。弟子是戴山胡也。王及三谷正備供養(yǎng)。愿不須還。達曰。在山利少在京利多。貧道觀機而動。幸無遮止。又經靜夜有推戶者。稱曰山神之妻。曰日無暇今故參拜。并奉米糕一筐。進而重曰。僧無偏為禮佛之時。請兼弟子名也。達答糕可將還。后當為禮佛兼名也。因令通禮之時一拜兼唱。達遣弟子道爽為山神讀金光明經。月馀有虎來盜犬去。達聞之曰。此必小道人懈怠不為檀越讀經。具問之。果云。年日來別讀維摩耳。乃燒香禮佛告曰。昨雖誦馀經其福亦屬檀越。若有靈鑒放犬還也。至曉犬還??从陧斏嫌秀晣帯R蝗丈儆X微疾。端坐繩床??谡b般若。形氣調靜。遂終于洪谷山寺。春秋八十有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末五代時江南人。
唐末累任大邑,假秩至評事。
世亂年老,無復宦情,筑室于廣陵法云寺西。
孫儒陷廣陵,儒將李瓊屯兵法云寺,與令情好甚篤。
馬殷入湖南,瓊從之,令亦與之俱行。
瓊后累官桂管觀察使,薦令為荔浦令。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江陵(今湖北荊州)人。懿宗咸通以前在世。性狡猾,喜為詩干謁時貴。曾向江陵鹺院歸評事求貸。后又羅織誣陷之。事跡見《云溪友議》卷上?!?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5—923 【介紹】: 五代時僧。
撫州南城人。
俗姓郭。
十四歲出家于吉州滿田寺。
后至嵩山受戒。
歷參翠微無學、德山宣鑒,終嗣洞山良價。
楚馬殷之請,住潭州龍牙山妙濟院,世稱龍牙和尚。
后梁末帝貞明初,賜號證空大師。
喜作偈頌,語言通俗,除闡釋佛法禪旨外,亦詠及僧人修習生活。
詩僧齊己為作序,廣行于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5—923 俗姓郭,撫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
14歲出家于吉州滿田寺,后至嵩山受戒。
曾歷參翠微無學、德山宣鑒,終嗣洞山龍價。
受湖南馬殷之請,住潭州龍牙山妙濟院,世稱龍牙和尚。
梁末帝貞明初,賜號證空大師。
祖堂集》卷八、《宋高僧傳》卷一三、《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有傳。
其所作歌偈頌,廣行于世。
詩僧齊己為之作序。
禪門諸祖師偈頌》、《宗鏡錄》、《景德傳燈錄》等書存其詩偈97首,語言通俗,除闡釋佛法禪旨外,亦詠及僧人日常生活。
《全唐詩續(xù)拾》據之收入。
禪林僧寶傳·卷第九
禪師名居遁。生于郭氏。撫州南城人也。年十四。依吉州滿田寺剃落。又六年詣嵩岳受具。遁風骨癯。甚視瞻凝。遠性夷粹語論英發(fā)。初謁翠微不契。至臨濟亦不契。乃造洞山悟本價禪師。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價曰。待洞水逆流即告汝道。遁豁然大悟。研味其旨。悲欣交集。服勤八年。日增智證。價稱其能。馬氏方據有長沙。興崇梵坊。聞遁名請。說法于龍牙法濟禪寺。僧問。如何是道遁曰無異人心。又曰。夫言修道者。此是勸諭之詞。接引之語。從上已來。無法與人。只是相承種種方便。為說出意旨。令識自心。究竟無法可得。無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軌持之名。道是眾生體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滅。喚作隨流之性。常無變易。作么生可持以與人。又可作意。而修得哉。僧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遁曰。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進曰。石龜語也。曰。向汝道什么。其僧亦悟。又僧問。大庾嶺提不起時如何。遁曰。六祖為什么將得去。又問。維摩掌擎世界。未審維摩在什么處立。遁曰。汝道維摩掌擎世界。其對機峻峭無滲漏類如此。偽梁龍德五年癸未八月示疾。九月十三日夜半。有大星殞于方丈前。詰旦加趺而化。閱世八十有九。坐六十有九夏。 贊曰。予觀龍牙偈曰。學道先須有悟由。還如曾斗快龍舟。雖然舊閣閑田地。一度嬴來方始休。君若隨緣得似風。吹沙走石不勞功。但于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皆清深精密。如其為人。疑問翠微臨濟祖意。度禪板蒲團。機語在已見洞山之后。雪竇以瞎龍死水罪之。龍牙聞之必大笑。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姓郭氏。
臨川南城人。
年十四。
出家于廬陵滿田寺。
旋詣嵩山受具。
因入翠微禪會不契。
德山又不契。
遂止于洞山。
一日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洞曰待洞水逆流。
即向汝道。
從此始寤。
碌碌眾底。
八年。
楚王馬氏承其譽。
而敬慕之。
請居龍牙山妙濟院。
負錫而至者。
常半千。
示眾云。
夫參學人。
須透過佛祖始得。
所以古德道。
佛教祖教。
是生冤家。
方有共語分。
若透佛祖不過。
即被佛祖謾去也。
時有僧問。
佛祖還有謾人心也無。
遁云汝道江湖還有礙人之心么。
僧無語。
遁云江湖。
雖無礙人之心。
為時人過不得。
江湖成礙人去。
不得道江湖不礙人。
佛祖雖無謾人之心。
為時人透不得。
佛祖成謾人去。
不得道佛祖不謾人。
若透得佛祖過。
此人卻過于佛祖。
始是體得佛祖意。
方與向上古人不別。
如未透得學佛學祖。
萬劫無有得。
時僧因問。
如何得不被佛祖謾去。
遁云即須自悟去。
遁在翠微時。
問如何是祖師意。
微云與我將禪板來。
遁遂過禪板。
微接得便打。
遁云打即任打。
要且無祖師意。
又問臨濟。
濟云與我將蒲團來。
遁遂過蒲團。
濟接得便打。
遁云打即任打。
要且無祖師意。
貞明初奏賜紫伽梨。
號證空龍德三年。
癸未九月十三日。
終于所居院。
劉建鋒 朝代:晚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6 【介紹】: 唐蔡州朗山人,字銳端。
為忠武軍部將,與孫儒、馬殷同事秦宗權。
儒敗,與西走江西。
昭宗乾寧元年取潭州,建鋒稱留后,詔拜武安軍節(jié)度使。
后嗜酒尋歡,為部下陳瞻所殺。
唐世旻 朝代:晚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8 【介紹】: 唐永州零陵人,字昌圖。
素驍勇,狀貌英偉。
僖宗乾符末,乘亂結鄉(xiāng)兵自捍,殺刺史鄭蔚,據有永州。
劉建封表為永州刺史,乃據州不服朝命。
昭宗光化元年,馬殷遣將攻破永州,世旻力戰(zhàn)而死。
魯景仁 朝代:晚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9 【介紹】: 唐宿州人。
僖宗乾符間,從黃巢起事,轉戰(zhàn)南下。
巢軍北上,因病留廣州。
后率千騎,于廣明元年攻取連州。
尋為刺史。
昭宗光化二年,為馬殷所敗,自殺。
陳知新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7 【介紹】: 唐末五代時人。
事吳楊隆演。
唐哀帝天祐三年,為先鋒指揮使攻湖南,拔岳州,遂為岳州刺史、檢校左仆射、兼御史大夫。
四年,從劉存率舟師伐楚,大敗于瀏陽,知新與存皆被執(zhí)。
馬殷素聞二人名,欲活之。
二人大罵,遂見殺。
黃匪躬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連州人。
唐僖宗光啟三年擢進士第。
幼負詩名。
后仕后梁,掌江西鐘傳幕奏記。
楚王馬殷雅慕之。
會匪躬以使事至湖南,大喜,盡免其門戶租役。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連州(今屬廣東)人。
僖宗光啟三年(887)進士第。
后為江西節(jié)度使鐘傳掌奏記。
曾出使湖南,楚王馬殷甚敬重之。
廣州人物傳》卷四、《十國春秋》卷七五有傳。
《粵詩搜逸》卷一存其詩2句。
《全唐詩續(xù)拾》據之收入。
劉存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7 【介紹】: 唐末五代時唐州比陽人。
事楊行密,驍悍,善用兵,積功至舒州團練使。
唐昭宗天祐元年,為招討使,率兵破鄂州,遂授鄂岳觀察使。
未幾,充西南面都招討使。
將舟師伐楚,兵敗被擒。
馬殷素聞其名,欲活之,存大罵,乃見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宜春人。少脫俗從佛,而讀書吟詠不輟。居玉笥山二十載,游瀟湘,與齊己、尚顏、顧棲蟾為詩友。后住湘西栗成寺,與馬希振情好甚篤。又時時貽詩司空圖,圖亦推重之。有《碧云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末詩僧。約生于文宗、宣宗間。少出家。初住玉笥山20年,后游湖湘間,亦曾至越中。與貫休、齊己、鄭谷、修睦等為詩友。哀帝天祐間,至中條山訪司空圖,未遇而留詩,為司空圖所激賞。晚住湘西宗成寺。馬楚時,與天策府學士過往較多。卒于后唐明宗天成以后。事跡散見《五代史補》卷二、《詩話總龜》卷一〇引《郡閣雅談》、《唐才子傳》卷八、《十國春秋》卷七六及《禪月集》、《白蓮集》等書。著有詩格《流類手鑒》1卷,今存;詩集《碧云集》1卷,已逸?!?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4首,斷句6聯(lián),另《詩淵》、《吟窗雜錄》等書中尚存其逸詩,《全唐詩續(xù)拾》收詩1首,斷句6。
唐詩匯評
虛中,生卒年不詳,宜春(今屬江西)人。
唐末五代詩僧,與鄭谷、司空固相唱和,與齊己唱酬尤多。
后依湖南馬殷父子,居湘西粟城寺。
有《碧云集》一卷,已佚。
全唐詩》存詩十四首。

作品評論

詩話總龜引《郡閣雅談》
僧虛中,宜春人。游瀟湘山,與齊己、(尚)顏、柄蟾為詩友,住湘江西宗成寺。潭州馬氏子希振侍中好事,每延納于書閣。中好燒柴火,煙昏彩翠,去后復飾。題馬侍中池亭云:“嘉魚在深處,幽鳥立多時?!?/blockquote>
共 4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