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直孺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僧寶正續(xù)傳·卷第三
禪師名德逢。
豫章靖安胡氏子。
生而庵眉穎異。
不為童戲。
不肯混俗。
去依上籃晉禪師。
十七得度。
受滿分戒。
晉名重當(dāng)世。
學(xué)兼內(nèi)外。
師奉巾匜。
頗領(lǐng)其要。
辭之泐潭。
見乾禪師。
參扣久之。
游吳中歷講肆。
博貫諸部。
宿師爭下之。
嘗竊嘆曰。
出家當(dāng)究竟死生大事。
奚空言之滯哉。
時靈源禪師出世龍舒。
名壓叢林。
趨往依之。
師恃慧辯。
與之爭鋒。
不少下。
靈源曰。
禪止于口吻邪。
師默而負(fù)墮。
痛自韜晦。
久之發(fā)明己見。
于是不動神色。
而鯤化鵬博。
蓋天匝地。
靈源深可之。
英聲藉藉。
著叢林間。
及靈源遷席黃龍。
師侍行。
因與死心禪師激昂游戲。
死心稱之。
以為類己。
其后楷禪師弘法東都天寧。
適師至。
命居第一座。
分席接衲。
未幾楷得罪投臨淄。
臨淄守虛天寧以致師。
楷亦以偈招之。
略曰。
勿謂皇都留便住。
也應(yīng)飛錫向東來。
將命者至。
師宵遁南歸。
庵新吳山中。
政和初。
出世云巖。
唱靈源之道。
宗風(fēng)盛行。
六年有旨。
移馀杭中天竺。
以疾固辭。
宣和初。
江西帥徐任道請居天寧。
閱三年。
尚書胡少汲遷任黃龍。
時黃龍自老南晦堂靈源死心三世授道。
天下目為法窟。
師以曾孫繼席。
叢林至今稱之。
以為能世其家者。
僧問。
人天普集。
龍象交參。
學(xué)人上來請師說法。
師曰。
枯木無橫枝。
鳥來難措足。
進(jìn)云。
一音才剖人皆委。
五湖衲子盡沾恩。
師云。
一句截流。
萬機(jī)??削。
進(jìn)云。
錦上添花即不問。
毛吞巨海事如何。
師云。
阇黎在里許。
進(jìn)云。
信手拈來總是禪。
鐵牛路破趙州關(guān)。
師云。
且緩緩。
進(jìn)云。
古德道。
二破不成一。
一法鎮(zhèn)長存。
如何二破不成一。
師云。
逢上座到這里卻不知。
進(jìn)云。
如何一法鎮(zhèn)長存。
師云。
三世諸佛舌上生草。
進(jìn)云。
承聞和尚親見靈源。
是否。
師云。
誰向你道。
進(jìn)云。
且道靈源鼻孔重多少。
師云。
也知你摸索不著。
進(jìn)云。
六六三十六。
碧眼胡僧?dāng)?shù)不足。
便禮拜。
師云。
何不早恁么。
法輪實禪師圓寂。
師上堂曰。
緬想當(dāng)年皖水濱。
師門同叩幾經(jīng)春。
分燈各副全提令。
荷眾俱為第一人。
寶月俄驚收慧焰。
曇花何處現(xiàn)迷津。
遙知白塔藏云際。
千古遺蹤孰與鄰。
大眾。
起滅全身。
去來何有。
切忌情中作解。
須知凈地?zé)o塵。
諸人還識法輪禪師么。
豎起拂子云。
八字眉分新月樣。
霜髯白發(fā)健精神。
實蓋南昌人。
于靈源之道。
最先悟入。
生平苦節(jié)力道。
叢林以頭陀名之。
六年有詔。
移東都報恩。
皇叔祖(仲榮)奏賜命服通照師名。
晴康建元。
乞身南歸。
樞密郭公三益帥長沙。
請居開福。
久之得風(fēng)痹病。
益厭紛華。
遷小廬山。
時兵戈?擾。
師瑟縮以病臥。
建炎四年十月己卯。
力疾說偈辭眾。
囑以火馀。
藏本山之海倉塔。
言訖而逝。
春秋五十有八。
臈四十有一。
師嚴(yán)重有威。
以弘法為己任。
所至叢林勃興。
臨事剛決。
不少假。
雖常所疑密者。
亦敬憚之。
深達(dá)教乘。
而提綱訓(xùn)徒。
未嘗及經(jīng)論一字。
特以孤峻門庭。
期學(xué)者悟徹而后已。
初在黃龍。
入死心室。
靈源以諸子優(yōu)劣為問。
死心曰。
前逢后才。
才即佛心。
晚乃震耀。
師則早負(fù)英望。
靈源實倚之。
興黃龍宗旨。
不幸疾病而早世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4—1140 【介紹】: 宋洪州分寧人,字師川,號東湖居士。
徐禧子。
七歲能詩,為舅黃庭堅所器重。
以父蔭授通直郎。
累官至司門郎。
欽宗靖康間張邦昌僭位,遂致仕。
高宗建炎中,鄭諶、胡直孺、汪藻迭薦之,任右諫議大夫。
紹興二年,賜進(jìn)士出身。
三年,遷翰林學(xué)士,俄擢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
四年,兼權(quán)參知政事。
與趙鼎議不合,乃求去,提舉洞霄宮。
九年,知信州,尋奉祠歸。
與曾幾、呂本中游。
有《東湖集》。
全宋詩
徐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師川,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禧子。神宗元豐末以父蔭授通直郎,累遷司門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金人扶植張邦昌稱帝,遂致仕。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除右諫議大夫,并賜同進(jìn)士出身。三年,兼侍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二),遷翰林學(xué)士,俄擢端明殿學(xué)士,兼簽書樞密院事。四年,兼權(quán)參知政事,因議事不合罷,提舉洞霄宮。十年,知信州(同上書卷一三五)。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同上書卷一四一)。徐俯亦入江西詩派,有《東湖集》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宋史》本傳作六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一四有《東湖居士集》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二有傳?!⌒旄┰?,據(jù)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及他書所錄,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三一四三
徐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師川,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禧子。以蔭授通直郎,累官至司門郎。靖康中致仕。建炎初奉祠,以薦授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賜進(jìn)士出身,歷官翰林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尋奉祠歸。九年,知信州。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工詩,有《東湖集》三卷(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二有傳,又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法如(一○八○~一一四六),俗姓胡,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依護(hù)國瑞禪師,祝發(fā)登具。備參浙右諸宗匠。晚至龍門寺,悟法于清遠(yuǎn)禪師。住南康軍云居寺,為南岳下十五世,清遠(yuǎn)禪師法嗣。高宗紹興十六年卒,年六十七?!?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六、《僧寶正續(xù)傳》卷五、《五燈會元》卷二○有傳。
僧寶正續(xù)傳·卷第五
禪師名法如。
臺州臨海胡氏子。
依護(hù)國瑞禪師。
祝發(fā)受具。
遍參兩浙宗匠。
聞佛眼禪師居龍門道價甚重。
不遠(yuǎn)千里造焉。
以力參所得。
質(zhì)之佛眼曰。
此皆學(xué)解。
非究竟事。
欲了生死。
當(dāng)求妙悟。
師駭然諦信其語。
居一日命為典座。
師固辭。
以道業(yè)未辦。
佛眼勉之曰。
姑就職。
是中大有人。
為汝說法。
未幾晨興開廚門。
望見圣僧。
豁然有省。
入見佛眼曰。
遮里還見圣僧么。
師于其前。
問訊叉手立。
佛眼肯首曰。
向汝道。
大有人。
為汝說法。
又嘗問曰。
天臺石橋夜來倒了也。
師遽捉住佛眼。
佛眼曰。
作么。
師曰。
又道石橋倒。
佛眼深可之。
后造圜悟禪師室。
問。
汝只參佛眼。
為復(fù)別見人來。
師曰。
亦曾見一人來。
曰。
是什么人。
師以手指??曰法如。
圜悟曰。
汝所見只一星許。
師曰。
已是多也。
高庵悟禪師與圜悟。
相繼主云居。
皆推師為第一座分席。
接衲學(xué)者親之。
建炎初。
上藍(lán)虛席。
洪帥胡直孺命出世。
唱佛眼之道。
未幾虜騎傳城。
隱于白水庵。
會云居燼于劫火。
紹興初。
四易主者。
皆以艱難遁去。
漕使曾公紆乃以屬師。
繇是宗風(fēng)大振。
師識量沖廓。
機(jī)變?nèi)缟瘛?div id="6sessge" class='inline' id='people_33892_1_70_comment'>
見者靡不詟伏。
至于說法蒞眾。
辭氣粹溫。
旌禮賢者。
奄有古尊宿之體。
閱十馀年。
幻出寶坊。
靖深壯麗。
冠絕江表。
師益謙損。
不自以為功。
識者以此高之。
且以為弘覺再來也。
十六年三月十五日。
示疾。
升座別眾又十日。
沐浴更衣。
手寫法偈。
端坐而化。
世壽六十七。
僧臘四十二。
火滅得舍利。
合靈骨瘞于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