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廷彧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27—1596 【介紹】: 明徽州府歙縣人,字維楨。嘉靖四十四年進(jìn)士。授檢討。萬歷十一年,累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與首輔申時行善。曾與言者相攻,時行頗右之。后為言官所劾,上疏求去,語憤激,以是為士論所不附。其門生萬國欽論申時行,時行之門生給事中任讓亦論國庸鄙。國遂請諭諸生各守職業(yè),勿務(wù)攻擊。其疾言者如此。十九年致仕。卒謚文穆。有《文穆公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維楨,歙縣人。嘉靖乙丑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少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xué)士,贈太保,謚文穆,有集。
維基
許國(1527年—1596年),字維楨,號穎陽,直隸徽州府歙縣(今安徽省歙縣)人。
明代政治人物,嘉靖辛酉解元,乙丑進(jìn)士。
萬歷間累官至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xué)士。
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六日,許國出生在歙縣東門外。
父親許鈇曾赴蘇州經(jīng)商失敗。
許國是家中次子,早年一邊經(jīng)商一邊求學(xué)。
18歲考中秀才,在靈金山石山精舍開館為生。
此后六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前五次均未考中,而家產(chǎn)已經(jīng)變賣一空,無奈在太平橋跳練江自殺,幸被休寧縣木商程爵救起,并資助他再考,最終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舉人第一名(解元)。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39歲的許國第二次進(jìn)京參加會試,考中會試第七名、進(jìn)士三甲第一百零七名,改翰林院庶吉士。
隆慶改元,授翰林院檢討,奉詔賜一品服,出使朝鮮,饋遺一無所受。
朝鮮人對其清德很是嘉賞,以致后來的國君宣祖還特意向官員黃廷彧詢問了許國的情況,只因「許國、魏時亮, 曾以華使來此, 故問之。
蓋慕其賢也?!埂?div id="1111616" class='inline' id='people_51171_2_11_comment'>
隆慶六年(1572年)升翰林院編修。
神宗即位,官右贊善兼檢討。
萬歷四年八月主持順天府鄉(xiāng)試,升司經(jīng)局洗馬兼修撰,六年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八年升太常寺卿管國子監(jiān)祭酒事,不久升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xué)士,九年歷升禮部右侍郎、左侍郎,十年改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
萬歷十一年(1583年)四月,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參與機(jī)務(wù),九月加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
十二年(1584年),許國因運籌平定云南有功,晉升少保,授武英殿大學(xué)士。
十五年二月兼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xué)士,本月準(zhǔn)辭吏部尚書,十七年八月以六年考滿,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馀官照舊,蔭一子中書舍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九月,因國本之爭中力爭冊立去職。
逝世后追贈太保,謚文穆。
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朝鮮新平人,字益之,號蓀谷。
蓀谷詩集·序
恭惟我國家。
文運休明。
學(xué)士大夫。
以詩鳴者。
殆數(shù)十百家。
咸自謂人握靈蛇之寶。
林然盛哉。
摡而揆之。
則途有三焉。
其和平淡雅。
圓適均稱。
渾然成一家言者。
推容齋相。
而駱峰及永嘉父子擅其華。
其次則昌大莽莽。
富蓄博材。
為一代大方家者。
如四佳,佔畢,虛白輩騁其雄。
又其次則崷崒峻峭。
締思致巧。
以瑰瑋險絕為貴者。
如訥齋,湖陰,蘇相,芝川諸鉅公衒其杰。
玆俱韙矣。
然其優(yōu)游敦厚。
響正格高。
定軌于開天,大歷者。
世鮮其人。
識者猶有所憾云。
往在弘,正間。
忘軒李胄之始學(xué)唐詩。
沈著奇麗。
而沖庵金文簡公繼起為韋錢之音。
二公足稱一班。
而惜也年命恨之。
逮在隆,萬間。
思庵相知尊盛李。
所詠頗清邵。
模揩雖不足。
而鼓舞攸賴。
晚得崔,白。
遂張大楚。
所謂夥涉之啟劉,項者非耶。
同時有蓀谷翁者。
初學(xué)杜,蘇于湖陰。
其吟諷者既鴻縝純熟矣。
及交崔,白。
悟而汗下。
盡棄其所學(xué)而學(xué)焉。
其詩本源供奉。
而出入乎右丞,隨州。
氣溫趣逸。
芒麗語澹。
其艷也若南威,西子袨服而明妝。
其和也若春陽之被百卉。
其清也若霜流之洗巨壑。
其響亮也若九霄笙鶴彷像乎五云之表。
引之霞綺風(fēng)淪。
鋪之璧坐璣馳。
鏗而厲之。
則瑟悲而球戛。
抑而按之。
則驥頓龍蟄。
徐行其所無事。
則平波滔滔然千里朝宗。
而泰山之云。
觸石為白衣蒼狗。
置在開天,大歷間。
瑕不廁王,岑之列。
而較諸國朝諸名家。
其亦瞠乎退三舍矣。
翁地微。
人多不貴重之。
所著述累千篇。
皆散失無存。
不佞少日以仲兄命。
問詩于翁。
賴識涂向。
及其死也。
惜其遺文泯沒不傳。
為裒平日所臆記者。
詩二百馀首。
謀欲災(zāi)木。
又從洪上舍有炯許。
續(xù)得百三十馀首。
令李君再榮合而匯數(shù)。
類之為六卷云。
夫翁之詩。
度越國家諸名家。
豈待鄙文為不朽哉。
雖然。
掇拾遺詩。
期以傳千載者。
不佞心也。
其可避污佛首之誚乎。
至于上下數(shù)百年。
評騭諸老。
以及乎翁者。
極知僭越而駴一時之人。
要之久則論定也。
夫豈無一人知言哉。
遂書此弁之。
翁姓李。
名達(dá)。
字益之。
雙梅堂之庶裔孫。
蓀谷其自號也。
萬歷戊午季春。
    陽川許端甫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