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盧琦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2—1340 【介紹】: 元回回人,自雁門徙河間,答失蠻氏。字天錫,號直齋。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zhèn)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江北道經歷。文詞雄健,詩清新流麗,名冠一時。晚年居杭州,每風日晴好,輒肩一杖,掛瓢笠,踏芒蹻,凡深巖邃壑,無不窮其幽勝。興至,則發(fā)為詩歌。有《雁門集》。
元詩選
薩都剌,字天錫,別號直齋。
本答失蠻氏,祖父以勛留鎮(zhèn)云代,遂為雁門(今山西代縣)人。
「薩都剌」者,猶漢言「濟善」也。
弱冠登泰定丁卯進士第,應奉翰林文字。
出為燕南經歷,擢御史于南臺。
以彈劾權貴,左遷鎮(zhèn)江錄事,歷閩海廉訪司知事,進河北廉訪經歷。
尚書干文傳序其詩曰:天錫陟官閩憲幕,往還吳中,出所作《雁門集》見示。
其豪放若天風海濤,魚龍出沒。
險勁如泰、華、云門,蒼翠孤聳。
其剛健清麗,則如淮陰出師,百戰(zhàn)不折,而洛神凌波,春花霽月之?娟也。
明成化間,吳人張習企翱書其刻集后曰:「元詩之盛,倡自遺山,而趙子昂、袁伯長輩附和之。
繼而虞、楊、范、揭者出,號為大家。
間有奇才天授,開闔變怪,莫可測度,以駭人之視聽者。
初則貫云石、馮子振、陳剛中,后則楊廉夫,而薩天錫亦其人也。
觀天錫《燕姬曲》、《過嘉興》、《織錦圖》等篇,婉而麗,切而暢,雖云石、廉夫莫能道。
他如《贈劉云江》、《越臺懷古》、《題爛柯山》、《石橋》諸律,又和雅典重,置諸松雪、道園之間,孰可疑異。
」要而論之,有元之興,西北子弟,盡為橫經。
涵養(yǎng)既深,異才并出。
云石海涯、馬伯庸以綺麗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錫繼之,清而不佻,麗而不縟,真能于袁、趙、虞、楊之外,別開生面者也。
于是雅正卿、達兼善、乃易之、余廷心諸人,各逞才華,標奇競秀。
亦可謂極一時之盛者歟!
(徐興公曰:《薩天錫集》,成化乙巳兗州守關中趙蘭刻于郡齋。
得之仁和沈文進家藏舊本。
弘治癸亥,東昌守雁門李舉又刻之。
今二本互有異同,并傳于世。
一題曰《雁門集》,一題曰《薩天錫集》云。
然《雁門集》所載如《車簇簇行》一首,《元文類》作馬祖常,今見祖?!妒锛分?。
《凌波曲》一首,《元音》作無名氏。
乾坤清氣》作李溉之,《舞姬脫鞋吟》,歐陽元功有和李溉之韻,當不誤也。
又如《明日城東看杏花》一首,見虞伯生《在朝稿》,《歲云暮矣》三章,二本并載。
而偶武孟《乾坤清氣》作張仲舉,武孟,元末人,必有所見。
今悉為改正。
他如《次韻送虞先生入蜀》一首,亦見《石田集》,而諸選本俱作天錫。
《山中懷友》及《和吳贊府齋中十詠》見黃晉卿集。
而胡元瑞《詩藪》所稱天錫詩有:「故廬南雪下,短褐北風前」之句。
徐興公序亦引及此語,似各有所據,未可盡以為誤也。
至如盧希韓之半摭薩集,出于后人掇拾之馀,所當亟為改正。
《凌波曲》、《鶴骨笛》之誤入龍子高,此在《元音》本屬無名氏。
而潘曹選本失于考較,牽連而誤及之耳。
按錢牧齋《列朝詩集》稱慶元方氏盛時,招延天下文士。
天錫與林彬、朱右輩,皆往依焉。
今其集中并無浙東往還之作,又干壽道《雁門集序》謂有七言律《巧題》百首,今亦不存。
乃知昔人卷帙散逸已多,補綴蒐羅,更有混淆錯出之弊,故略因所見而釐正之。
詞學圖錄
薩都剌,字天錫,號直齋。其族屬有蒙古、漢、回、維吾爾諸說,未知孰是。祖、父以世勛鎮(zhèn)云、代(今山西大同、代縣一帶),遂為雁門(今代縣一帶)人。好游佳山水,窮幽微,徘徊終日不去。嘗登司空山太白臺,嘆曰:"此老真山水精也!"遂結廬其下。卒年八十馀。詩清新流麗,詞長于懷古,筆力雄健。有《雁門集》,詞在集中。
維基百科
薩都剌(1272年?—1355年?),字天錫,號直齋,元代著名詩人、畫家、書法家。蒙古化的色目人(一說回回人)。先世可能為突厥人。 出身將門,但據其《溪行中秋玩月》詩自序,幼年家貧。早年科舉不順,以經商為業(yè)。到泰定四年(1327年)才中進士,一生只做過一些卑微的官職,包括京口錄事司達魯花赤、江南行御史臺掾史、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照磨、閩海福建道肅政廉訪司知事、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等職等。為官清廉,有政績,不趨炎附勢,因得罪權貴而被貶。據說晚年曾入方國珍幕。
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字天錫,雁門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興化軍莆田人,字子木,一作子睦。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慶元縣尹,改浦江尹,升臺州路推官,歷江西儒學提舉、福清知州。以福州路同知致仕,卒年八十一。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子木,莆田人。任浦江縣尹。
維基
林以順,字子睦,江浙莆田(今福建)人,同進士出身。
北宋左光祿大夫林積仁之后。
至治元年(1321年)中辛酉科左榜進士,擔任慶元尹,為政寬簡。
改為浦江縣尹,再改臺州路推官,皆有政績。
終官福州路同知。
盧琦、陳旅、林泉生等人并稱“元末閩中文學四大名士”。
著有《安雅堂集》十四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9—1361 【介紹】: 元福州永福人,字清源,號謙牧齋,更號覺是軒。文宗天歷三年進士,授福清州同知,轉泉州經歷,累官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為文宏健雅肆,詩豪宕遒逸,為閩中名士,尤邃于《春秋》。有《春秋論斷》、《覺是集》。
元詩選
泉生,字清源,泉之永福人。
盧琦、陳旅、林以順皆以文學為閩中名士。
泉生學邃于《春秋》,天歷庚午,登進士第。
授福清州同知,轉泉州經歷,遷永嘉尹,調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
除翰林待制,以母老辭。
會復置行省,改理問,尋升郎中,遷知漳州。
召入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尋卒,謚文敏。
清源以志略自負,不能下人。
后稍自晦抑,號謙牧齋。
晚益折節(jié),更號覺是軒。
為文宏健雅肆,詩豪宕遒逸。
所著有《春秋論斷》及《覺是集》二十卷。
維基
林泉生(1299年—1361年),字清源,號謙牧齋,晚號覺是軒,江浙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進士出身。
林泉生出生于大德三年(1299年),自小好學,先后治《》與《春秋》。
天歷三年(1330年)登庚午科左榜進士,授福清州同知。
任永嘉縣尹。
性自負,好議論,常與門生暢談至深夜。
官至翰林直學士,奉議大夫。
卒謚文敏。
著有《春秋論斷》及《覺是集》二十卷。
盧琦、陳旅、林以順等人并稱“元末閩中文學四大名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1—1401 【介紹】: 元末明初蘇州府吳縣人,初名楨,后改貞木,字有立。元季不仕,洪武初以薦為樂昌知縣,歷都昌,請歸。后以訟事牽連,被召入京究問。事白,將歸,病卒。有《立庵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初名楨,以字行,更字有立,吳縣人。洪武初,以薦知樂昌縣,改都昌。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七
貞木初名楨,以字行,更字有立,吳人。
洪武初以薦知樂昌縣,改都昌。
有《立齋》。
(《姑蘇志》:貞木為人清苦,敦行古道,作官務崇禮化,有古循吏風。
晚歲益勵清節(jié),或炊爨不繼,未嘗有所干請,人尤難之。
郡守姚善延以訓子。
為鄉(xiāng)人所誣,逮詣京師,卒。
田按:貞木有集,朱竹嘗見之于王山人翃書齋,后訪之藏書家,不復得。
余從度玕《湖山靈秀集》錄詩六首,風骨高秀,超然埃壒之表,正與雅道清標,互相映發(f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舜用。永樂十九年進士。正統時由南京戶部主事留史館,升本部員外郎,滿九載,致仕。性簡率,才思豐瞻,嘗預修成祖仁宗兩朝實錄。成化初卒。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一
中字舜用,莆田人。
永樂辛丑進士,除戶部主事,遷員外郎。
有《介庵集》。
(《蘭陔詩話》:舜用才情敏贍,嘗游壺山真靜崖,和盧希韓詩,疊韻二十,叩缽而就。
其詩如「山回瘴嶺椰煙白,路入蠻鄉(xiāng)荔雨睛」,「黃鶴不來松樹老,白云已去洞門閑」,雖苦吟者不能及也。)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汝孝(1505年—1556年),字紹甫,號岱麓,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
兵部尚書王憲第五子。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五年(1526年)聯捷丙戌科第二甲第八十名進士,初授禮部主事,歷禮部祠祭司郎中。
嘉靖十年五月與刑部主事潘恩主考河南鄉(xiāng)試,十二年十月改任翰林院修撰,十四年七月升山西提學副使,十八年丁父憂。
歷陜西布政司左參政,二十三年四月升福建按察使,升河南右布政使,轉左布政,二十八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駐守薊州。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七月,俺答入塞,攻古北口,王汝孝帥薊鎮(zhèn)將諸兵抵御,兵敗大潰,虜遂由石匣營直達密云縣,轉掠懷柔,至圍攻順義縣城,聞保定兵馬駐城中,遂解圍向南。
兵部尚書丁汝夔被下獄,王汝孝和總兵羅希韓、副總兵盧鉞被逮至北京下法司鞫訊,被判處死刑,汝孝以有斬獲首級功,減死發(fā)遣廣東邊衛(wèi)充軍。
嘉靖三十三年遇赦還鄉(xiāng),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卒于家。
張汧 朝代: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汧(汧:qiān)(?—?),字蕙嶪,號壺陽,山西高平人。
清初政治人物。
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次年(1646年)考中丙戌科進士。
選庶吉士。
歷官福建布政使,官至湖廣巡撫。
依附大學士明珠,恃勢貪暴,言路莫敢摘發(fā)。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陳紫芝參劾張汧“蒞任未久,黷貨多端”,“甚至漢口市肆招牌,亦指數派錢”,康熙帝下諭:“張汧貪婪,無人敢言。
陳紫芝獨能參劾,甚為可嘉。
”張汧被逮捕問罪,供出曾向徐乾學行賄,并涉及高士奇和陳廷敬,終遭革職。
戶部侍郎王遵訓、內閣學士盧琦、大理寺丞任辰旦等人,因保舉張不當,一律革職。
著有《壺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