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善昭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3 首
宿張鍊師臥云 明 · 李循義
七言律詩
為識荊州過括蒼,更從世外宿云房。
疏簾捲雨諸天近,高樹生風(fēng)六月涼。
為喜新蟬招客遠(yuǎn),獨(dú)憐老鶴倚人長。
羽衣盡有翛然致,坐論霞篇到夕陽。
雙湖南丈一日語余曰。憶在正德辛卯年間。漁村沈判書彥光。來訪先大父琴軒公于是舍。酒席題一絕。歌妓碧蓮花拾而藏之裙帶。余以童子侍。竊聽于燭下。年幼不能盡記念之而亡一句。厥后先大父先君相繼棄世。于今七十馀年。余發(fā)已種種矣。追思盛事。杳然如云鳥之無蹤。每吟佳句。恨無以卒其章。居閑耿耿。往來于懷。上年春。偶與判敦寧西郊宋公及今相國完城李公游。酒半。話及此事。完城曰。是余舊聞。仍誦一遍。遂得其所未記昔日燭下之聽。如夢一覺。誠亦奇矣。軒凡三廢。今適重營。而又得此詩。是必有待也。吾將罥諸壁上。俾永其傳。子盍為我記其顛末。余聽其事讀其詩。琴軒公之風(fēng)流。沈相國之詞藻。槩可以想見。而湖翁繼述之志。亦可尚矣。遂書湖翁之語。仍次元韻云。
華軒當(dāng)日賞名花,詞藻風(fēng)流較孰多。
佳句不隨羅帶去,壁間重揭筆橫斜。
萬歷甲辰歲七月。襄陽府洞山居漁人池益福。乘舶捉魚于海中。風(fēng)引其舶。行甚駛。一晝夜東泊于一嶼。有青衣人招詣王宮。升戟仗衛(wèi)甚嚴(yán)。王者被紫坐殿中。謂曰。吾享祀于江陵殆數(shù)千年。不幸為府人所逐。移于玆土。非所樂也。我訴于帝。今始得請。欲假爾導(dǎo)意于列岳。還吾宇舊地。爾其言于司牧者。否則當(dāng)以兵伐之。人必受吾害也。因以風(fēng)送之。不一日?;氐謻|岸。漁人異之。不敢自陳于官。言諸鄉(xiāng)任人李碩霖俾達(dá)之。府使洪公汝成聞而心異之。取掌故考之。嘉靖丙申歲。祠自江陵府正東村移于玆。不敢引神語以滋弊。乞還舊。牒于方伯。不見從。明年乙巳七月。關(guān)東大風(fēng)雨。自安邊,通川。南至安東地?cái)?shù)十郡??岜凰疄?zāi)。民畜死者以萬計(jì)。尤劇于江陵焉。洪公愈以為異。招吏民議曰。神言不移祠。則當(dāng)降沴以警之。匝歲而水災(zāi)若是。其果徵歟。吾之力不可移。吾視其神宇頹圮未修盍相與新之。以致吾敬。修吾職而誠以享之。則神其吐諸。咸曰。然。遂捐廩馀。鳩工徒。命鄉(xiāng)任人董之。易其瓦。墁其壁。繚以垣。作神門。除其庭。不數(shù)月告完。公躬祭之。自是襄無風(fēng)而歲屢熟也。府人神異之。乞文于余。欲镵石而豎之以示后。余曰。我國設(shè)四海龍祠。相度地理之中以置宇。江陵為東海之最中。而正東尤其邑之中。位置爽塏。故名為正東。自新羅祭龍于是。恭僖王朝。府人沈彥慶,彥光兄弟秉魁枋。以龍祠有費(fèi)于府。諷方伯啟聞。無故移之。方纂輿地。書曰。東海在襄陽。至今未復(fù)舊。今祠地庳污。不合妥靈。宜其神之怒也。彥光兄弟之?dāng)?。其亦坐是。而乙巳風(fēng)水之變。實(shí)可懼也。神之明告人。人不能信。吁其惑也夫。府伯之改修廟。甚合于禮。其可泯之乎。遂備紀(jì)而系以之頌曰。
海于天地,為物甚鉅。
孰王其中,以風(fēng)以雨。
矯矯龍神,天用莫如。
降福降沴,靈應(yīng)孔孚。
疇就其庳,俾徙我宇。
惜其小費(fèi),宜神之怒。
神之所都,貝闕珠宮。
俗之陬居,奚戀以恫。
不然誠敬,神所享者。
不敬者慢,不誠則惰。
掃地酌水,誠敬則臨。
玉寢瓊饔,慢則不欽。
移以污之,即惰即慢。
豈以豐殺,而為忻嘆。
告而不從,宜水之洪。
溫溫邦侯,事神以恭。
乃新其構(gòu),乃腆其饗。
神顧以喜,風(fēng)來悽愴。
克敬克誠,奚擇江襄。
愿此永鎮(zhèn),資歲穰穰。
民無札傷,五兵不入。
于萬斯年,祐我弊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