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喬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46—417 【介紹】: 十六國時后秦僧人。藍田人。家貧,少失二親,事繼母以孝聞。后出家。學賅內(nèi)外,才思清敏。從鳩摩羅什游學,并助譯經(jīng),有盛名。后秦主姚興愛其才,逼返俗入仕。恒于是潛入深山。有《百行箴》等。
全晉文
道恒,藍田人。師事鳩摩羅什,與同學道標齊名。秦主姚興敕二人還俗,固辭,遁跡瑯邪山中。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一 弘法科
藍田人。史失其氏。年九歲。處士張忠見之謂人曰。此兒有好相。仕必為王者輔。出家必光顯佛乘。吾恨老不及見也。恒幼孤。事后母以孝聞。家貧。鬻圖書以自給。年二十。后母亡。服終為沙門。聞羅什入關。往依之。什愛其高才。與道標齊名。姚興以恒標二人神俊。有經(jīng)綸術業(yè)。乃下詔。令尚書令姚顯。敦逼罷道。二士于是上書陳情。其略曰。漢光武成嚴陵之節(jié)。魏文帝全管寧之高。階下天縱之圣。議論每遠輩堯舜。今乃冠巾兩道人。反在光武魏文下乎。興又書與羅什僧?。使勸諭之。必欲其反初服。什?皆奏章。敷敘其事。略曰。唯圣人為能通天下之志。恒標業(yè)已毀除毛發(fā)。服不正之服。今使復簪紳立朝。非通其志也。且大秦龍興。異才輩出。如恒標等。未為超卓。于是一眾懇乞。乃得寢免。恒嘆曰。名真道之累也。乃逃去。遂沒于瑯琊山中。晉義熙十三年。壽七十三。恒著釋敘論百行箴。標亦有文。
名僧傳抄
藍田人。年八九歲。與群小兒。聚沙為佛塔。隱士張忠見之曰。此兒有日龍二理。仕官則位至公輔。為道則振隆大法。恨吾老矣。不得見之。恒少而偏孤。事后母以孝聞。家道清貧。固窮守慎。手學書讀賣。以供養(yǎng)母。終服。與同學道標。俱有名譽。及什公入境。并參詳譯。姚興甚相賞遇。謂有經(jīng)國之才。有敕。奪恒標法服。詔曰。卿等體閑樂道。服膺法門。皦然之橾。誠在可嘉。但朕君臨四海。治急須才。方欲招肥遁于山林。撫陸涚于屠肆。況卿等周旋諳舊。朕所言盡。各抱干時之能。而潛獨善之地。此豈朕求賢之至情。卿等篤化之深趣。昔人云。國有驥而不乘。方遑遑而更索。此之謂也(云云)。
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三
釋道恒。
藍田人。
年九歲戲于路。
隱士張忠見而嗟曰。
此小兒有出人之相。
在俗必有輔政之功。
處道必能光顯佛法。
恨吾老矣。
不得見之。
恒少失二親。
事后母以孝聞。
家貧無蓄。
常手自畫繢以供瞻奉。
而篤好經(jīng)典學兼宵夜。
至年二十后母又亡。
行喪盡禮服畢出家。
游刃佛理多所兼通。
學該內(nèi)外才思清敏。
羅什入關即往修造。
什大嘉之。
及譯出眾經(jīng)并助詳定。
時恒有同學道標。
亦雅有才力。
當時擅名。
與恒相次。
秦主姚興以恒標二人神氣俊朗有經(jīng)國之量。
乃敕偽尚書令姚顯。
令敦逼恒標罷道助振王業(yè)。
又下書恒標等曰。
卿等皎然之操。
實在可嘉。
但君臨四海治急須才。
今敕尚書令顯令奪卿等法服助翼贊時世。
茍心存道味寧系白黑望體此懷不以守節(jié)為辭也。
恒標等答曰。
奉去月二十日詔。
令奪恒標等法服。
承命悲懷五情失守。
恒等才質(zhì)闇短染法未深。
緇服之下誓畢身命。
并習佛法不閑世事。
徒廢非常之業(yè)。
終無殊異之功。
昔光武尚能縱嚴陵之心。
魏文容管寧之操。
抑至尊之高心。
遂匹夫之微志。
況陛下以道御物兼弘三寶。
愿鑒元元之情。
垂曠通物之理也。
興又致書于什?二法師曰。
別已數(shù)旬每有傾想。
漸暖比休泰耳。
小虜遠舉更無處分。
正有憒然耳。
頃萬事之慇須才以理之。
近詔恒標二人令釋羅漢之服尋大士之蹤。
然道無不在。
愿法師等勖以喻之。
什?等答曰。
蓋聞太上以道養(yǎng)民。
而物自是其復有德而治天下。
是以古之明主審違性之難御。
悟任物之多因。
故堯放許由于箕山。
文軾干木于魏國。
高祖縱四皓于終南。
叔度辭蒲輪于漢岳。
蓋以適賢之性為得賢也。
今恒標等德非圓達分在守節(jié)。
少習玄化伏膺佛道。
至于敷折妙典研究幽微。
足以啟悟童稚助化功德。
愿陛下施既往之恩。
縱其微志也。
興后頻復下書。
闔境救之殆而得勉。
恒乃嘆曰。
古人有言。
益我貨者損我神。
生我名者殺我身。
于是竄影巖壑畢命幽藪。
蔬食味禪緬跡人外。
晉義熙十三年卒于山舍。
春秋七十二。
恒著釋駁論及百行箴。
標作舍利弗毗曇序并吊王喬文。
并行于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