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四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袁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1 【介紹】: 明四川南江人。
有勇名。
正德中,受巡撫林俊命參與鎮(zhèn)壓方四等起事,被俘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5—1526 【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字虔甫,號毅齋。
弘治九年進士。
任御史。
正德改元,論劾中官李興、高鳳等罪,請斥尚書李孟旸、都督神英。
后為四川副使,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方四等。
遷山西巡撫,守岢嵐,敗韃靼兵。
嘉靖初,歷兵部侍郎,總制陜西三邊軍務(wù),料敵多中。
為兵部尚書。
為近幸所嫉,乞歸。
維基
李(1465年—1526年),字虔甫,號毅齋,河南祥符縣(今河南省開封市)人,明朝兵部尚書,弘治丙辰進士。嘉靖初年,累官兵部尚書。謚恭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寧夏人,本姓鄒,字宗大。
弘治十二年進士。
驍捷善騎射,知兵。
武宗時官四川僉事,屢敗起義軍方四、曹甫、廖麻子等部,進副都御史。
又鎮(zhèn)壓邊民普法惡起事,再進右都御史。
后茂州、松潘等地邊民怨恨起事,昊作戰(zhàn)屢敗,被劾。
嘉靖初,削籍歸。
維基
馬昊(1465年—1534年),本名鄒昊,字宗大,致仕定居西安后,因自號“東溪居士”。陜西都指揮使司寧夏衛(wèi)(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人,明朝右都御史四川巡撫。墓志載其先世隨宋高宗南渡,定居句容縣來蘇鄉(xiāng)。曾祖保保,洪武二十三年解馬長,受軍丁于寧夏,不能歸,遂從馬姓。祖馬豫,父馬俊。生母楊氏。弘治乙卯鄉(xiāng)試舉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授行人,三年任滿改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山西。正德初年,升任山東按察司僉事,因事連坐謫真定推官,之后在因事連坐貶開州通判,因真定百姓伏闕請留,遂被免謫。之后,復(fù)升為四川按察司僉事,任期內(nèi)訓(xùn)練部隊,并跟從巡撫林俊擊退賊亂。升四川兵備副使,與總兵官楊宏擊敗曹甫義軍。此后代替巡撫高崇熙,升僉都御史、四川巡撫,平定民變,因功進右副都御史。正德十年,馬昊督參將張杰等修筑墻柵抵抗亦不剌進犯。正德十二年,其督指揮曹昱等平定烏蒙、芒部府等番民暴亂,因功升右都御史。正德十四年,因民變勢力擴大,南京給事中孫懋與巡按御史盧雍、黎龍先后彈劾馬昊。正德十四年,明武宗遣官逮捕,行至河南時,其上疏稱疾篤,留于家中。明世宗即位后,方才逮捕,尋削籍歸還。楊一清、胡世寧等均舉薦,但為桂萼所駁回。其在家久之去世。嘉靖七年(1528年),馬昊上疏請求復(fù)姓鄒氏,得到允許。嘉靖十三年卒,享年七十。夫人陳氏,有子三人:鄒夢鶴、鄒夢龍、鄒夢陽。
王相說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王相說(1579年—1654年),字懋弼,號鞠劬,直隸揚州府泰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相說是王三重的兒子,給諫王紀(jì)的玄孫,天啟元年(1621年)中舉人,二年(1622年)聯(lián)捷進士,授江西袁州府推官,判案公正無積壓,四年本省同考,崇禎元年考選,授四川道御史,不到半年疏上四十五次,說:「人民貧窮因為有司四弊、地方四弊、衙門弊、功令弊,希望朝廷選擇賢吏。
」又請求恢復(fù)召對,朝廷立即執(zhí)行。
適逢溫體仁、錢謙益爭奪首輔,溫體仁指控錢謙益有黨羽,他抗言:「人臣不可以說朋黨,人心當(dāng)先停息紛爭。
凡談及朋黨者必有爭奪的心。
溫體仁打算用黨字塞言官的口舌,則自他談及朋黨,群臣才由無黨而有朋黨?!?。
不久王相說出按山西,巡撫耿如杞入援潰敗,邊兵叛亂殺害守將,他單騎撫定,同時斬殺案首事者數(shù)十人示眾。
潰兵再次反叛掠入邊境,他連同仙克謹(jǐn)同日起兵,黃昏時探報仙克謹(jǐn)遇刺,于是他領(lǐng)導(dǎo)其部隊。
到達襄陵,他向陜西巡撫征召封鎖黃河杜絕流寇,數(shù)月后才殲滅,剩下二十七名流寇渡河,陜西巡撫無法遏止,是為李自成起事的開端;他則轉(zhuǎn)任湖廣下江防參議,五年致仕歸鄉(xiāng)。
崇禎七年起川參議,九年升副使,致仕。
崇禎十五年(1642年),朝廷起用他為江西督糧道副使,盜寇作亂,耽誤轉(zhuǎn)運糧餉;到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東下,王相說委曲勸告使其收兵,才令漕運通行,很快請求退休歸家,家居十多年后才去世,虛歲七十六。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二
釋本畫,字天岳,別號寒泉子,姓蕭氏,蘄春人。
幼性聰慧,年方四周,聽塾師誦書,隨聲咿唔,曰:“我亦能誦。
”試之果然。
因令從讀,日數(shù)百言,穎異邁儔。
稍長,隨父避寇匡盧,恍然舊游,白父出家,就大林慧剃染,銳志苦學(xué)。
偶爾嬰疾,乃禮誦習(xí)禪,以資靜攝。
因閱鐙錄“藏身處滅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懷疑不已。
一日曉起,宿鳥飛鳴,有省。
時往參雪嶠信于開先,問:“某也墜地二十年,未知墜地事。
”機語契合,從茲服膺。
后依山翁忞于布木臺,會天童密云示寂,相隨過明,乃于龕前受具足戒。
明年,忞繼席,嘗于侍立次,問:“大慧謂:參禪貴得命根斷,若命根未斷時如何?
”忞喝曰:“汝識何為命根!
”乃豁然而悟。
后再參信于云門,書云門大樹授之。
又參箬庵問于夾山、玉林琇于大雄,皆器重之。
忞往臺州廣潤時,招畫至,忞即升座告眾,授以衣拂。
后結(jié)茅于黃石巖,三年移牧石庵,首開法于龍門。
遷海會,歷杭之佛日清流,越之平陽,嘗再至焉,為日最久。
康熙丙子,延居天童,年已七十六矣。
圣祖南巡,賜宸翰石硯諸物至山,畫對使賦詩,恭謝盛典。
癸未冬,營壽藏于東谷。
乙酉春,搆歸來庵退休,命弟子偉載乘主院事。
是冬,書偈云:“辭世向誰辭,西方太遠哉?
不如遺蛻葬山阿,日聽長松響天籟。
”伏枕數(shù)日,吉祥而逝,壽八十五,臘七十三。
有《六會語錄》及《牧石吟詩卷》《直木堂》《晚云樓》諸集。
韓象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韓象鼎,晚號湛虛子,山東章丘山頭店村人。
清朝官員,官至大名府知府。
韓象鼎,道光十六年(1836年)考中丙申恩科三甲四十六名進士。
曾知清豐縣,緝拿盜匪。
補永年縣,受到直隸總督訥爾經(jīng)額賞識。
不久升大名府知府,因得罪上司,降同知(副知府),帶兵圍剿太平天國北伐軍。
事平后,年方四十余歲即上書告歸回籍。
捻軍進入山東后,象鼎率章丘城東數(shù)十村鄉(xiāng)勇團練抗擊。
晚年在梭山山麓購地修筑茅屋草亭,自號“湛虛子”,每日與友人登山飲酒,談詩論文,卒年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