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盧象升

相關(guān)人物:共 24 位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盧象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錫侯。
盧象升弟。
象升既陣亡,楊嗣昌等疑之,棺不得殮。
象晉訟于朝,并請祭葬。
清兵破南京后,為僧以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仁和人,字去病。
萬歷間舉人。
歷官大同、兩淮等地。
在大同時,盧象升常與之商軍事。
明亡,悲憤而卒。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去病,仁和人。萬歷壬子舉人有修馀堂集
李卑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4 【介紹】: 明陜西榆林人,字侍平。
由千總擢守備,天啟二年官山海關(guān)游擊,坐事罷歸。
崇禎二年鎮(zhèn)壓延慶回民起事,起為延安參將,轉(zhuǎn)戰(zhàn)陜西、山西,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累擢臨洮總兵官。
盧象升至湖廣,以疾卒。
楊陸凱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9 【介紹】: 明末人。
盧象升掌牧。
崇禎十一年,象升被清軍所圍,于鉅鹿蒿水橋戰(zhàn)死。
陸凱懼尸被殘,伏其上,背中二十四矢而死。
楊世恩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9 【介紹】: 明末人。
崇禎時歷官湖廣副總兵。
盧象升、楊嗣昌參與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
后援夷陵,為羅汝才、惠登相困于黃連坪絕地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9 【介紹】: 明末為邏卒。
盧象升與清軍苦戰(zhàn)而死,楊嗣昌不信,遣振龍等察其死狀,歸言象升實死,嗣昌怒,鞭之三日,不屈死。
虎大威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2 【介紹】: 明榆林衛(wèi)人。
本塞外降卒,從軍有功,崇禎十年累官至山西總兵官。
次年從盧象升御清兵于巨鹿,兵敗,力戰(zhàn)潰圍出,解任。
十四年從楊文岳援河南,攻李自成部。
次年,中炮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2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聞韶。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授桐鄉(xiāng)知縣。天啟初擢御史。后金兵破廣寧,力劾兵部尚書張鶴鳴失地罪。會議紅丸事,請盡奪方從哲官階、祿蔭。后累有論劾,忤魏忠賢,出為湖廣按察副使,旋削籍。崇禎初起御史,劾魏黨王紹徽。官至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坐事戍邊卒。
維基
蔣允儀(?—1642年),字聞韶,別號澤礌,直隸常州府宜興縣民籍。
明末政治人物。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授桐鄉(xiāng)縣知縣,移嘉興。
天啟二年(1622年),擢御史,巡按陜西,條上籌邊八事。
五年,允儀還朝,即出為湖廣副使。
其冬,魏忠賢使給事中蘇兆先劾其為門戶渠魁,遂削籍。
崇禎元年七月,起補山東道御史,十一月掌河南道事,二年四月升添注太仆寺少卿。
四年六月,以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
六年,流賊將窺湖廣,兵部令其移鎮(zhèn)襄陽,鄖陽益虛。
中官陳大金與左良玉來援,副使徐景麟見其多攜婦女,疑為賊,用炮擊之,士馬多死。
大金怒,訴諸朝,命逮景麟,責(zé)允儀陳狀。
已而并逮允儀下獄,戍邊,而以盧象升代。
十五年,御史楊爾銘、給事中倪仁禎相繼論薦,未及用而卒。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家楨(1582年—1644年),字正之,直隸長垣縣(今屬河南?。┤?。
明末政治人物。
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
初授刑部江西司主事,三十九年升員外、郎中,四十年江北審決,本年丁憂歸。
四十三年起補戶部郎中,德州管倉,四十四年升德安府知府,四十七年升湖廣按察司副使。
升山西陽和道右參政,天啟元年八月改陜西榆林道右參政,四年升山西按察使,五年四月官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
因軍功升任戶部右侍郎,轉(zhuǎn)左侍郎。
崇禎元年(1628年),攝理戶部事。
因為財政困難,邊關(guān)軍餉不能按時發(fā)放,遼東兵士不滿,巡撫畢自肅自縊身亡。
崇禎帝大怒,將王家楨削籍。
后追敘在甘肅之功,復(fù)其冠帶。
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皇太極帶兵騷擾京師,王家楨被起用為兵部左侍郎,不久,兼任右僉都御史,總理河南、湖廣、山西、陜西、四川、江北軍務(wù),代替盧象升討伐反明軍隊。
適逢河南巡撫陳必謙罷職,王家楨即兼任巡撫。
當(dāng)時流賊四出,王家楨雖竭力征討,崇禎帝卻頗為不滿,次年四月即命熊文燦 總理軍務(wù),令家楨專任河南巡撫。
同年秋,劉國能進攻開封,裨將李春貴等戰(zhàn)歿。
朝廷議罪,家楨遭撤職,回鄉(xiāng)閑住。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師,派兵據(jù)守長垣,家楨與其子王元炌自經(jīng)而死,殉國。
明史》有傳。
有《王少司馬奏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益吾。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擢南京御史,削官里居。崇禎初復(fù)職,巡撫河南,曾率左良玉、祖寬救洛陽御農(nóng)民軍,解任歸。思宗嘗書文震孟、劉宗周、黃道周及必謙名于御屏,稱為清官。后以工部侍郎召。太順軍破京師,被執(zhí)不降,得間亡歸,卒。
維基
陳必謙(?
—1644年),字益吾,號旦融,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匠籍。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士,授知輝縣,仿古常平倉法,積谷賑饑。
浚卓水、萬泉等河,民利賴之。
秩滿入覲,御史左光斗特薦,左都御史鄒元標、吏部周順昌輩爭相引重。
以目眚,天啟二年四月考補為南京江西道御史。
值挺擊、紅丸二案罪人未得,特疏參戚臣鄭養(yǎng)性及大臣之婿戚入閣者,群奸側(cè)目,削籍歸里。
崇禎初,起補南京御史,當(dāng)京察,陳六事曰:正紀綱、明職業(yè)、重操守、破情面、禁借端、息黨議,疏入稱旨,申諭掌察諸臣,而逆案、計典遂定,然而小人之恨益深,朋黨之屬不解矣。
二年升南京通政使司右參議。
數(shù)年后,擢河南巡撫。
昔日汴宋汝雒之間,所在皆有農(nóng)民起事,必謙所部士卒不滿千人,援剿邊兵多駐雒西,必謙亟檄至,令主客兵分道殺賊,邊將左良玉與敵戰(zhàn)于鄢陵之張橋,又戰(zhàn)郟縣之神垕山,部將李云程戰(zhàn)鄢陵之彭祖店,皆斬首不計其數(shù)。
部將趙柱戰(zhàn)葉,馘其渠帥偽興世王,賊攻信陽,部將李國禎與知信陽州嚴栻卻敵。
部將陳永福自陳趨沈丘,攻賊無意,賊潰為兩,奔潁上及鞏洛之間。
必謙曰:濠潁接壤,園陵不可再驚,而西賊又不容緩圖。
乃自引兵而西,命陳永福率兵赴潁力戰(zhàn),賊走黃州,西賊亦奔雒西。
時永寧、靈寶告急,必謙遣別將救永寧,而自救靈寶,賊依朱陽山而陣,我?guī)煴≈\潰走,死川谷皆滿。
別將亦敗賊于河底村,兩縣得完。
已而賊帥偽號闖王者擁眾出關(guān),又有號八大王、整齊王者數(shù)萬眾共寇河南。
必謙率邊將祖寬、左良玉等救之,戰(zhàn)于嵩之九皋山,又大戰(zhàn)于汝州之圪料鎮(zhèn),斬賊闖塌天、整齊王二魁,賊皆潰走。
或西入秦,或南入楚,而闖王則由汝寧入南直界以去。
當(dāng)是時,賊惟偽闖王最為梟雄,必謙謂先擒闖,馀黨自潰,遂上疏乞敕督師總理鎮(zhèn)守諸文武大臣,會諸道兵先剿闖賊一部總理兵部侍郎常州盧象升亦誓與必謙戮力討賊,刻期進兵。
會賊別部復(fù)自秦楚分道入寇,雒下大震,闖賊知我有西顧憂,復(fù)進窺歸德、開封。
必謙督諸將迎擊,賊敗走,西賊聞亦氣奪。
必謙度闖賊必西,分兵汝雒,設(shè)險以待,賊果西,邊將王進忠、祖大樂、左良玉、部將湯九州等前后夾擊,破之。
會楚鄖二撫不能同心,又京師戒嚴,邊帥在河南者皆召入衛(wèi),賊勢復(fù)猖。
必謙與賊轉(zhuǎn)戰(zhàn)宛雒之間,斬賊偽掃地玉,擒偽軍師金龍騰,饒有勞績,執(zhí)政以盟門戶計忌其成功,必謙薦陳永福戰(zhàn)功,多劾左良玉部將不用命,皆不報,遂以該撫墮計,土寇不戢二事為罪,解任歸。
必謙歸而河南益不可問矣。
崇禎帝曾在御屏上書寫天下清官四人,首為文震孟,次即必謙,次劉宗周、黃道周。
久之,思必謙廢棄非罪,召為工部侍郎,督修明永陵暨皇貴妃墳。
墳例費三十余萬,必謙以軍需孔急,奏請省三之二,疏薦祥符史可法可大倚任。
晉工部尚書,未幾而三月十九日之難作矣。
必謙被執(zhí),清軍入關(guān),得間逃亡歸鄉(xiāng),發(fā)憤病死。
必謙少有清望,與顧憲成、高攀龍、文震孟等人交好,諸正人成推許之。
性好論時藝,自河南歸,猶與士子論文,娓娓不倦。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