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燧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6—1510 【介紹】: 明河南鈞州人,字負圖。
景泰二年進士。
授御史,為領(lǐng)臺事之王文、王翱所倚重,歷按山西、湖廣。
遷福建按察使,鎮(zhèn)守中官憚之,有所收斂。
成化初,巡撫陜西,助總督項忠鎮(zhèn)壓滿四起事。
升左副都御史。
入為兵部右侍郎。
十四年,陳鋮在遼東以掩殺冒功激變。
文升馳往宣璽書撫慰,事得平息。
后為中官汪直所陷,謫戍重慶衛(wèi)。
直敗,再起巡撫遼東。
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
弘治初任兵部尚書,嚴核諸將,罷黜貪懦者三十余人。
在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wù),功在邊塞。
十五年任吏部尚書。
孝宗死,承遺詔汰傳奉官多人。
正德二年,以朝政移于中官劉瑾,連疏求去,歸。
卒后逾年,起義軍趙燧部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而去。
劉瑾敗后,追謚端肅。
有詩集、奏議。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負圖,鈞州人。景泰辛未進士,累官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贈太傅,再贈左柱國太師,謚端肅,有集。
維基
馬文升(1426年—1510年),字負圖,號約齋,晚年又號三峰居士、友松道人,河南鈞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景泰辛未進士,歷仕五朝。弘治間擔(dān)任兵部尚書多年。官至吏部尚書。謚端肅。景泰、天順朝原籍禹州,后落籍虞城,文武全才。馬文升相貌奇異,很有氣力。七歲開始讀書,了解大義。年滿二十歲時,鄉(xiāng)試中舉。景泰二年(1451年),考中進士,吏部尚書王直驚異其才。次年選授監(jiān)察御史。歷任山西、湖廣巡按,業(yè)績顯著。后返回京師負責(zé)各道的奏章。母喪期滿后越級升為福建按察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7 【介紹】: 明河南泌陽人,字孟陽。
天順八年進士。
授編修。
正德初,官吏部尚書。
韓文率九卿將劾劉瑾,芳應(yīng)列名,旋密告瑾。
韓文等緣此被逐,芳則以本官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閣輔政。
在內(nèi)閣數(shù)年,導(dǎo)瑾濁亂朝政,荼毒縉紳,每見瑾,言必稱“千歲”,自稱“門下”。
與其子黃中狼狽為奸。
又以“南人不可為相”之謬論進瑾。
后以失瑾寵,乞歸。
瑾敗,父子皆削官。
農(nóng)民軍趙燧破泌陽,覓芳父子不得,取其衣冠被庭樹,拔劍斬之泄恨。
其為天下人怨毒至此。
維基
焦芳(1435年—1517年),字孟陽,河南泌陽人。天順甲申進士。正德初年依附權(quán)閹劉瑾,官至華蓋殿大學(xué)士。《明史》將其生平列為《閹黨傳》之首篇。
馮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2 【介紹】: 明綏德衛(wèi)人。
出身士伍,積功為協(xié)守延綏副總兵。
正德六年,率部鎮(zhèn)壓中原義軍,進都督僉事。
次年,在洛南與劉惠、趙燧部農(nóng)民軍交戰(zhàn),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2 【介紹】: 明順天府文安人,名寵。
驍勇善騎射。
正德時被中官誣為盜,遂與弟劉七、齊彥名等舉事,得眾數(shù)萬。
趙燧之策,不據(jù)城郭,轉(zhuǎn)戰(zhàn)于山東、河南、京畿地區(qū),縱橫千里,破城數(shù)百,使官軍疲于奔命,并威脅京師。
后兵敗于黃州西北,溺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蘭州人,字濟物,號幸庵。
弘治三年進士。
授工部主事。
歷刑部郎中,勢豪殺人,澤處以死。
中貴祈免,不聽。
正德初,歷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稱。
再遷為右副都御史,提督軍務(wù),鎮(zhèn)壓劉六、劉七、趙燧等起事。
始至,申明軍法,將校畏縮當死,自此大小數(shù)十戰(zhàn),無不得勝。
進右都御史。
總督川陜諸軍,鎮(zhèn)壓廖麻子、喻思俸等。
進左都御史。
經(jīng)略哈密,以與王瓊忤,又得罪錢寧,遂因經(jīng)略不當被斥為民。
世宗即位,起兵部尚書。
未幾,因前經(jīng)略哈密事被劾奪職。
隆慶初,復(fù)官。
謚襄毅。
維基
彭澤(1459年—1529年),字濟物,號幸庵,陜西承宣布政使司臨洮府蘭州(今甘肅省蘭州市)人,軍事將領(lǐng)。
官至兵部尚書。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士,授工部主事,歷刑部郎中。
出為直隸徽州府知府,任內(nèi)賞識禮遇生員唐皋,后來唐皋考中狀元。
正德初年,改任真定府知府,為政嚴明。
升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均已威猛而著稱。
升任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撫。
改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撫。
當時劉惠、趙燧在河南叛亂,命彭澤與咸寧伯仇鉞進剿,連續(xù)數(shù)十次戰(zhàn)役后,平定。
后晉升為右都御史、太子少保,蔭子錦衣世百戶。
替代洪鐘總督川、陜諸軍,討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軍。
平定后,不久,內(nèi)江、榮昌賊亂再起,之后他轉(zhuǎn)移征討,平定后升任左都御史、太子太保。
其再三請求歸還后,得到批準;但未離開時,恰逢土魯番佔據(jù)哈密,逮捕忠順王速檀拜牙郎離去,并索要金幣。
總制鄧璋、甘肅巡撫趙鑒等上報,請求派遣大臣經(jīng)略。
大學(xué)士楊廷和等一同舉薦彭澤。
彭澤因為久居戰(zhàn)場早已生厭,請求歸鄉(xiāng)引病辭職,并推舉鄧璋、咸寧侯仇鉞可繼任。
明武宗下詔書慰問勉勵,方才赴任陜甘總督。
為抵達后事平,遂歸還處理都察院事。
當初,兵部尚書一職位缺,廷臣舉薦彭澤,但王瓊得到,且私下詆毀彭澤。
言官多彈劾王瓊,于是兩人有矛盾。
彭澤又時常辱罵錢寧,王瓊告訴錢寧,但錢未聽信。
王瓊于是邀請彭澤喝酒,并在屏間藏匿錢寧,挑撥彭澤喝醉并辱罵,使得錢寧聽到。
當時恰逢蒙古入侵宣府,廷臣商議以許泰率領(lǐng)部隊進攻,彭澤總制東西兩邊軍務(wù)。
詔書剛下,罷免許泰,又不命彭澤總制,唯獨派遣提督率領(lǐng)兩個游擊部隊六千人,意以困住彭澤。
彭澤于是上奏派遣成國公朱輔,恰逢蒙古撤軍,彭澤歸還梳理都察院事。
當初寫亦虎仙私下與土魯蕃酋速檀滿速兒勾結(jié),而彭澤最初不知而派遣。
滿速兒以城印來歸降,留下速檀拜牙郎等人。
寫亦虎仙再次出使并私通滿速兒,準備進占肅州。
當時,彭澤已經(jīng)離開,趙鑒也離去,李昆擔(dān)任甘肅巡撫,他顧慮有變,在甘州扣留人質(zhì),并驅(qū)逐寫亦虎仙出關(guān)。
滿速兒聽后大怒,再次進占哈密,并分兵進攻沙洲,親自率萬余騎兵進犯嘉峪關(guān)。
游擊芮寧與參將蔣存禮抵禦,芮寧率領(lǐng)七百部隊在沙子壩遇到敵軍,后兵敗陣亡。
滿速兒遂屠城殺掠。
明武宗再次詔彭澤提督三邊軍務(wù)。
恰逢副使陳九疇稱因為逮捕使者而使得內(nèi)應(yīng)絕,于是再次請求和議。
于是撤銷彭澤出兵,彭澤乞求歸鄉(xiāng)。
此后,王瓊追論嘉峪關(guān)戰(zhàn)敗,而錢寧從中參與,而大學(xué)士梁儲等堅持反對,于是事方止。
王瓊?cè)匀粓猿肿氛撆頋墒?,李昆、陳九疇一同被逮捕追論?div id="cnrk9pi" class='inline' id='people_46021_1_36_comment'>
彭澤被貶為民、李昆被罷免官位,陳九疇除名。
明世宗繼任后,錢寧事敗,王瓊亦得罪。
御史楊秉中請求召回彭澤,隨即起用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侍經(jīng)筵、奉敕提督團營軍務(wù)。
李昆、陳九疇兩人亦恢復(fù)官職。
嘉靖元年(1522年),彭澤對軍隊官員進行改制,淘汰錦衣衛(wèi)所等官員,從而招致大量積怨。
言官交相彈劾,仍然加少保,賜敕乘傳歸。
當時錦衣百戶王邦奇亦詆毀彭澤,稱哈密之事,是因為彭澤賄賂土魯番求和而導(dǎo)致,言語涉及楊廷和、陳九疇等。
因此張璁、桂萼遂逮捕陳九疇戍邊。
而彭澤亦被奪職為民,家居郁郁而卒。
隆慶初年,恢復(fù)官職,謚襄毅。
高琬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宜春人,字德資。
成化十四年進士。
歷知松陽、上海二縣,治行第一。
累遷浙江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
正德間曾會同彭澤鎮(zhèn)壓劉惠、趙燧等農(nóng)民起事。
后謝病歸。
卒年八十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7—1544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聲,號鳳山。
弘治六年進士。
正德初,遷河南提學(xué)副使,改右參政。
擊敗劉六部趙燧。
九年,巡撫湖廣,鎮(zhèn)壓桂陽瑤寨。
嘉靖初,以爭“大禮”忤帝旨。
六年,自陳歸。
后再起為南京兵部尚書。
卒贈少保,謚端敏。
黃鶴樓志·人物篇
秦金(1467—1544) 明代官員。字國聲,號鳳山。常州府無錫(今江蘇無錫)人。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官河南提學(xué)副使、山東布政使,正德九年(1514)以右副都御使湖廣巡撫,官至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卒贈少保,謚端敏。為人平易,居官廉正。曾在黃鶴樓會友,作七古《黃鶴樓次李西涯閣老韻見寄》,后有多人唱和。又有七律《登黃鶴樓》。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國聲,無钖人。弘治癸丑進士,累官太子太保南吏部尚書贈少保謚端敏有鳳山詩槁
明詩紀事·丁簽·卷六
金字國聲,無錫人。弘治癸丑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出為河南副使,遷參政,歷山東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入為戶部侍郎,改吏部,擢南禮部尚書,就改兵部,入為戶部尚書,乞歸。起南戶部尚書,召拜工部尚書,進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再改南兵部。卒贈少保,謚端敏。有《鳳山詩集》十卷。 (《碧山吟社志》:弘、正間,社會既輟之后,司徒鳳山秦公歸自留都,邀二泉邵公、心泉呂公、惠巖顧公、松閣顧公、藕塘秦公、石村陳山人結(jié)詩會山中,亦以碧山名社,然止就諸公之別墅,如二泉精舍、鳳谷行窩、惠巖小筑,次第舉會,蓋亦慕修敬之風(fēng),而一寄意焉。)
維基
秦金(1467年—1544年),字國聲,號鳳山,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江蘇省無錫市)人,弘治癸丑進士,官至工部尚書、戶部尚書。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二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登癸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四名,二甲三十二名進士,授戶部福建司主事,歷任戶部員外郎、郎中,丁父憂歸,起復(fù)原職。
正德初年(1506年)升河南提學(xué)副使,改河南右參政,鎮(zhèn)守開封,并在陳橋攻破趙燧。
歷任山東布政使,正德九年(1515年)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平定賀璋、羅大洪、龔福全叛亂,因功增俸一級,入為戶部右侍郎。
明世宗即位,改為吏部侍郎,因言官論爭,復(fù)為戶部右侍郎,改左侍郎,署戶部事。
嘉靖二年(1523年)升為南京禮部尚書,上疏體恤百姓等建議,得到批準。
不久改為南京兵部尚書。
孫交去職后,召為戶部尚書。
大禮議事件中,反對世宗立生父為皇考。
嘉靖六年(1527年)致仕,五年后,因舉薦起用為南京戶部尚書。
召為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改任南京兵部尚書,致仕歸。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卒,贈少保,謚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