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谷

相關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裘參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裘參(14世紀—15世紀),號元覲,浙江臺州府天臺縣九都人。
裘參擅長制義和對偶,參加童試時知縣對他說:「八刀分米粉。
」他回答:「千里重金鐘。
」令對方器重之,人稱神童。
永樂元年(1403年)中舉人,九年(1411年)成進士,獲授烏羅同知,禁止刑法之害,預備儲糧令饑民在荒年得存,聘師教育貧民不能讀書者,因父母去世回鄉(xiāng),服闋后復任泉州同知,設立保甲、武備嚴防、勸耕賑貧,全活不少人民,有「安得裘爺長在」的歌謠,任滿后乞休,大學士高谷為他作序。
劉福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劉福,南直隸通州(江蘇南通)人。
進士出身。
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
建文二年,登庚辰科進士。
正統(tǒng)二年,升任禮科給事中。
景泰元年,楊善孤身出使瓦剌,又在明景帝不同意的情況下,說服瓦剌太師也先,將明英宗迎回北京;但景帝不悅,傳旨以一轎二馬迎英宗于居庸關,招致朝野不滿。
劉福和工部尚書高谷上疏:「奉迎上皇,禮不宜薄。
」,則遭到景帝訓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3—1457 【介紹】: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千之,初名強。永樂十九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持廉奉法。英宗即位,遷陜西按察使。歷大理寺卿,遷右都御史,鎮(zhèn)守陜西,進左都御史。景泰改元,召學院事。官至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為人有城府,廷臣無敢干以私,然中實柔媚。議奉迎英宗還京時,厲聲言上皇未必能還;后又率先贊成景帝以己子為太子。及英宗復辟,言官誣劾文與于謙謀立外藩,按問無跡,仍同斬于市。
維基
王文(1393年—1457年),字千之,號簡齋,原名王強,直隸束鹿縣人(今河北辛集)。
永樂辛丑進士。
景泰間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謹身殿大學士。
英宗復辟后與于謙同被問斬。
王文之父王緒,原籍霍丘(今安徽省霍丘縣),入贅束鹿彭家莊(今屬河北辛集市辛集鎮(zhèn)),在村中開辦私塾,并行醫(yī)濟人。
王強為家中第三子。
永樂十九年(1421年),王強中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
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衛(wèi)軍張普祥利用白蓮教“以妖書惑眾”,自稱“七佛祖師”,派遣黨徒在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等處度人,約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奪諸城”,形成反朝廷騷動,事敗后被誅。
其間,王強受命審理“張普祥案”,結案后,宣德皇帝欽賜王強更名為“王文”。
英宗即位后,王文歷任陜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兼寧夏巡撫、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土木堡之變”后,英宗被瓦剌俘虜。
英宗之弟郕王即位,是為代宗。
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務。
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
不久,經高谷推薦及宦官王誠幫助,代宗詔王文入閣,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執(zhí)掌文淵閣。
二品大臣入內閣,自王文始。
歷加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再進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大學士。
傳聞瓦剌要釋放英宗回京,群臣商議奉迎還朝禮儀。
王文時任都御史,厲聲道:“公等謂上皇果還耶?
也先不索土地、金帛而遽送駕來耶?
”眾人一向畏懼王文,都因驚愕而不再商議。
景泰帝有病,群臣欲復立沂王為太子。
王文認為上意不可知,僅上疏請求早立太子。
朝廷內外紛紛傳聞王文和宦官王誠計劃迎立襄王之世子為儲。
景泰八年(1457年),都御史徐有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代宗臥疾南郊,發(fā)兵擁立英宗復辟。
英宗復辟后,石亨和曹吉祥等唆使言官彈劾王文伙同于謙等人謀立外籓。
王文據(jù)理有力地辯駁道:“召親王須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馬牌,內府兵部可驗也。
”言辭激昂壯烈。
于是逮捕了車駕主事沈敬進行訊問,確實沒有動用牌、符的證據(jù)。
但仍判于謙和王文陰謀未遂,因此把王文和于謙同斬于西市。
王文的兒子都被充軍到邊疆。
王文之死,人們皆知其冤,但因其人品頗受爭議,因而不若于謙被世人所鳴冤。
成化五年(1469年)王文之子王宗彝(原名王倫),伏闕替父陳冤,憲宗皇帝予以平反,特進太保,謚毅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7—1452 【介紹】: 明浙江仙居人,名唐,以字行,改字文通,號節(jié)齋。永樂十六年進士。宣宗時召試見賞,預修實錄。正統(tǒng)十三年遷禮部侍郎,景泰初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
維基
王一寧(?
—1452年),明朝官員。
永樂十六年(1418年)中進士,景泰二年(1451年)十二月庚寅,禮部左侍郎王一寧、祭酒蕭镃兼翰林學士,直文淵閣,預機務。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晉太子少師。
景泰帝賜陳循、高谷白金百兩,江淵、王一寧、蕭镃五十兩,讓他們支持立皇子朱見濟為太子。
夏五月甲午,廢皇太子朱見深(明英宗子)為沂王,立皇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廢皇后汪氏,立太子母杭氏為皇后。
封上皇子朱見清榮王,朱見淳許王。
大赦天下。
秋七月壬寅,王一寧卒,謚號文通。

人物簡介

維基
杜寧(1404年—1473年),字宗謐,號樂泉老人,原籍江西清江,后移居浙江天臺,榜眼及第。
永樂二十一年,鄉(xiāng)試中舉。
宣德二年(1427年,登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宣德五年,參撰《宣宗實錄》,升翰林院修撰。
正統(tǒng)三年,書成,升為翰林院侍講,之后進入東閣專習制誥。
正統(tǒng)十三年,與工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講學士高谷出任會試主考官。
土木之變后,升任南京禮部右侍郎,不久改南京兵部左侍郎,在任期間廉潔奉公。
成化年間致仕歸鄉(xiāng)。
憲宗御賜墓聯(lián):“九重深眷擎天綾,三尺高封蓋世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
官錦衣千戶。
景泰初,英宗得釋將還,奉迎禮薄。
遂榮投書于大學士高谷,言奉迎禮當從厚。
袖其書入朝,遍示廷臣云:“武夫尚知禮,況儒臣乎!
”陳循言遂榮非分妄言,遂下獄,會赦得釋。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宣化,吉水人。正統(tǒng)壬戌賜進士第一,除修撰仕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讀學士贈禮部侍郎謚文介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七
儼字宣化,吉水人。
正統(tǒng)壬戌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歷右春坊大學士,太常少卿。
天順初改掌翰林院事。
卒贈禮部侍郎,謚文介。
有《文介集》三十卷。
(田按:景泰丙子,宣化主順天鄉(xiāng)試,閣臣王文、陳循子不中,飛章構陷考官,賴高谷救獲免。
宣化尋卒,得謚文介。
倪克讓詩云:「飛章交構徒為爾,美謚玉成文介公。
」紀其事也。
宣化嘗云:「翰林之職清高固可喜,淹滯亦可嘆。
譬金水河中魚,化龍之期未可必有,而網罟之患則可必其無。
」可謂善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4—1486 【介紹】: 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載,號素庵。正統(tǒng)十年進士。除修撰。郕王監(jiān)國時,入內閣,參機務。反對南遷,主張抵抗瓦剌。景泰中官兵部尚書。英宗復辟,被誣下獄,廢為民。成化初以舊官入閣,上疏陳勤學、納諫、儲將、防邊等八事,帝嘉納之。后遷兵部、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為人寬厚有容,而每臨大事則剛毅果斷,人莫能奪。卒謚文毅。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弘載,淳安人。正統(tǒng)乙丑進士,鄉(xiāng)試會試廷試皆第一累官少保兼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贈太傅謚文毅有素庵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七
輅字弘載,淳安人。正統(tǒng)乙丑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景泰初,入內閣,參機務,進侍讀,擢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學士。英宗復辟,斥為民。成化初,以故官入閣,進兵部尚書,改戶部兼文淵閣大學士。尋加太子少保,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卒贈太傅,謚文毅。有《文毅集》十卷。
維基
商輅(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載,號素庵,一作素庵,謚文毅,浙江淳安人,祖籍河南開封。
宣德乙卯解元,正統(tǒng)乙丑連中會元、狀元。
官至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宣德、正統(tǒng)年間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
家貧,父祖皆不仕,祖父是獵戶和樵夫,父親在嚴州府衙充役小吏。
商輅早年即為學諭王瑞所器重,宣德十年(1435年)舉鄉(xiāng)試第一,后來屢試不中,遂在太學潛心讀書十年,深受國子監(jiān)祭酒李時勉賞識,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舉會試第一,繼而殿試第一,三元及第,在明代只有被朱棣除名的黃觀(黃觀為連中三元)和他有此殊榮。
商輅及第后,除翰林院修撰,與劉儼等十人進學東閣。
土木之變后,郕王監(jiān)國,以陳循、高谷舉薦,進入內閣參贊機務。
徐珵曾建議遷都,商輅則力阻。
同年冬,進翰林院侍讀。
景泰、天順年間景泰元年(1450年)遣迎太上皇于居庸關,晉升學士。
景泰三年(1452年)錦衣衛(wèi)指揮使盧忠舉告太監(jiān)阮浪、內使王瑤意圖扶植太上皇復位,明代宗大怒,逮捕兩人下詔獄。
后來盧忠找同寅占卜,同寅告訴他:“這是不吉利的兆象,即使一死也無法化解。
”盧忠因恐懼裝瘋。
商輅進言稱其不足信,于是盧忠一并下獄,后以他罪連坐降為事官,王瑤被殺,阮浪被囚。
景泰五年(1454)代宗易儲,后晉升商輅為兵部左侍郎,兼任左春坊大學士。
當時河南饑荒,商輅請墾荒給糧。
之后,鐘同、章綸下獄,均由商輅力救得免。
《寰宇通志》成,加兼太常寺卿。
景泰七年(1456年)代宗病重,群臣請建東宮,不予批準。
商輅繼奏稱:「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當立章皇帝子孫。
」聞者感動。
因為日暮,奏未入,而同夜石亨等人已迎復上皇復位。
此日,王文、于謙等被收拿,召商輅與高谷入殿,讓他們起草復位詔書。
石亨私下請其增加條款,遭到商輅拒絕。
石亨不悅,命言官彈劾商輅,商輅于是下獄。
商輅自訴《復儲疏》在禮部,可以覆驗,沒有得到回覆。
當時中官興安稍微解釋,英宗更加震怒,興安則稱:「向者此輩創(chuàng)議南遷,不審置陛下何地。
」英宗稍解,于是改釋商輅為民。
后來,英宗常自言自語道:「輅,朕所取士,嘗與姚夔侍東宮」,不忍棄之。
但因忌恨者多,竟不敢復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7—1482 【介紹】: 明福建寧德人,字季聰。正統(tǒng)四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景泰時進都給事中,論事無所諱。累遷右副都御史。天順四年,曹欽之反既平,將士妄殺冒功,市人不敢出門。時聰署院事急令制止。成化中官至刑部尚書。卒謚莊敏。
維基
林聰(1417年—1482年),字季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寧德縣(今福建省寧德市)人,正統(tǒng)己未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左都御史。
正統(tǒng)三年(1438年)舉戊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九名,正統(tǒng)四年(1439年)聯(lián)捷進士,授吏科給事中。
景泰元年(1450年),進都給事中。
當時,中官金英家人違法,都御史陳鎰、王文治案卻均不罪于金英。
林聰率領同官彈劾陳鎰、王文畏勢從奸,一并彈劾御史宋瑮、謝琚均下獄,之后恢復職位,林聰繼續(xù)彈劾,宋瑮、謝琚被調外。
太監(jiān)單增督京營受寵,當時士兵稍忤者輒遭辱,其家奴白晝殺人,奪民產。
林聰舉發(fā)其事,單增下詔獄,后獲寬宥,不敢再作亂。
景泰三年,上疏請糾察刑獄治理妖僧趙才、湖廣副使邢端等,后均得準。
當時建造東宮,林聰因反對,遷春坊司直郎。
景泰四年(1453年),大學士商輅稱其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于是恢復為吏科都給事中。
隨后請減輕福建銀場額重。
景泰五年,以災異偕同官條上八事,限制武清侯石亨、指揮鄭倫等分田等。
林聰最初彈劾吏部尚書何文淵下獄后致仕。
之后彈劾山西布政使王瑛老等,均罷免。
御史白仲賢擢廣東按察使。
林聰言其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
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入吏部,因林聰彈劾,遂改工部。
各司均忌憚林聰風裁,其所言未有不敢遵從的。
內閣及諸御史亦并以林聰好論建,并非善臣。
同年冬,林聰甥陳和為教官,欲得近地便養(yǎng),林聰對吏部官吏陳說此事。
御史黃溥等遂劾林聰挾制吏部,加之此前得罪的眾多官運均彈劾,后下廷訊,坐專擅選法,論斬。
高谷、胡濙力救得免,貶為國子監(jiān)學正。
英宗發(fā)動奪門之變后,拜其為左僉都御史,巡撫山東,賑災饑荒,使得饑民得活者多達一百四十五萬人。
后進升右副都御史,逮捕江淮鹽盜,平定并懲治當?shù)刎澒佟?div id="av5fu5m" class='inline' id='people_50287_1_23_comment'>
后母丁憂,起復,再辭,不予批準。
天順四年,曹石之變爆發(fā),將士妄殺,至割乞兒首報功。
林聰署都察院事,令獲賊者必生致,濫殺為止。
成化二年,外出巡視淮南淮北饑荒,奏貸漕糧及江南余糧以賑災,得到批準。
次年,與戶部尚書馬昂清理京軍,進升右都御史。
成化七年,代王越擔任大同巡撫,后遇疾致仕。
再過一年,以故官起掌南京都察院。
成化十三年(1477年),召拜刑部尚書,尋加太子少保。
成化十五年,與中官汪直、定西侯蔣琬按察遼東失事,汪直包庇巡撫陳鉞,林聰無法與之爭。
成化十八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八歲。
贈少保,謚莊敏。

人物簡介

維基
章表(1424年—?
),字翔鳳,直隸蘇州府常熟縣人,官籍。
同進士出身。
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一名。
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會試第二十一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八十七名。
選翰林院庶吉士,學士高谷賞識其文字,欲留之館閣,章表堅請外調,于是出為行人司行人,升刑部員外郎,晉郎中,遷廣西左參議。
因恃才傲物,得罪右都御史韓雍而罷官。
卒于家。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