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韻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二
徐繼畬,字松龕,五臺人。道光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福建巡撫,內用太仆寺卿。有《松龕先生遺集》。
維基
徐繼(1795年—1873年),字松龕,又字健男,號牧田、松龕先生,室名退密齋,山西代州五臺縣人。
生于乾隆六十年,卒于同治十二年,中國清朝學者,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先驅之一。
徐繼畬最重要的著作是介紹世界各國風土人情的《瀛寰志略》,他在書中所推崇的西方政治制度,就當時而言,其思想是非常超前的。
雖然推崇西方制度,但也深知清朝現實,為人謹慎,仕途坎坷。
同治年間官至太仆寺卿,加二品頂戴。
徐繼畬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出生在山西五臺縣東冶鎮(zhèn)。
其父徐潤第是進士出身,徐繼畬從小便受到較為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曾經師從高鶚等名人。
道光六年(1826年),徐繼畬考中進士,以朝考第一(朝元)被選為庶吉士,四年后成為翰林院編修,之后不久又成為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
期間上疏彈劾忻州知州史夢鮫以及保德知州林樹云等人,并且上疏提議實行簡政,深合道光帝意見,因此道光帝召徐繼畬入朝覲見,向他詢問各種時事,徐繼畬都對答如流,深得皇帝欣賞。
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月,他開始擔任廣西潯州府知府。
之后又歷任福建延建邵道,署理汀漳龍道。
道光二十年(1840年),當時時值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英國軍艦聚集廈門,與漳州近一水之隔。
當地百姓都大為驚恐,徐繼畬督兵勇晝夜防守漳州,誓與城門共存亡,百姓因此得以安定下來。
因此,徐繼畬得到了較好口碑。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徐繼畬任兩廣鹽運使,隨即升任廣東按察使。
次年,遷福建布政使。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升任廣西巡撫,然而還未上任,就被改授福建巡撫。
當時正值閩浙總督劉韻珂因病乞假,徐繼畬便代理閩浙總督,和外國人交往加密,了解到很多國外的各種情報,為此后編著《瀛寰志略》打下基礎。
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為在福州發(fā)生的神光寺事件中處理事件的方法與當時在福州養(yǎng)病的林則徐以及其他一些官僚的意見不合,多次被言官彈劾。
咸豐元年(1851年),徐繼畬因為「身膺疆寄,撫馭之道,豈竟毫無主見,任令滋擾」的理由被革職并召回北京,接受咸豐帝的當面問詢。
與咸豐帝對答完畢后,咸豐帝評價他為樸實,但終因言官彈劾勢重,被降職為太仆寺少卿。
次年(1852年),吏部追查徐繼畬在巡撫任內逮捕罪犯延遲一事,徐繼畬因此被徹底罷官,回到故里。
當時正逢捻軍之亂以及同治回亂,徐繼畬協(xié)助官府率領團練協(xié)防遼州、上黨、陽城等要地。
深受當時兼任山西巡撫的沈桂芬的好評。
咸豐六年(1856年)他被平遙超山書院聘為書院山長。
同治四年(1865年),徐繼畬被重新起用,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并管理同文館。
之后又任太仆寺卿,授二品頂戴。
同治八年(1869年)告老辭官,并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家中去世。
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曹士桂(1800~1848),字丹年,號馥堂,云南文山縣(今紅河州蒙自縣)人。
清道光二年(1822)舉人。
道光十五年(1835)以大挑一等,歷任江西、新安、會昌等縣知事。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1845年11月)升鹿港同知,越二年正月始蒞任。
旋署淡水廳事。
到職甫三日,聞大甲民眾分類械斗,馳往諭告,斗爭始消解。
善聽訟,文告案牘悉出己手,判斷準確快速,案無積牘。
尤長于緝盜,地方豪強憚之。
曹氏精明干練,喜栽培士類,試期絕干請。
性恬淡,蔬糲自甘,嚴操守,有佐治才。
受閩浙總督劉韻珂賞識,密保道銜,提升為臺灣知府。
甫任職,即于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廿四日(1848年1月29日)積勞病卒。
誥授奉政大夫,封中憲大夫,祀德政祠,其旅櫬則歸葬故里。
有《宦海日記》傳世,記錄在臺任官事跡甚詳。
以下所錄詩作乃出自曹士桂《宦海日記》。
此原為曹士桂來臺時隨手記錄之作,刪改涂抹之處甚多;因年代久遠,渙漫不可辨識者亦不在少數。
1982年11月云南省蒙自縣進行文物普查時,始被發(fā)現。
1984年該省文物普查辦公室加以校注編輯。
前附原書之影本,凡日記中辨認不清者,悉以□代之。
其后并附有曹士桂之墓碑碑文、作者故里碑序及其它有關作者的記載,1988年8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八
貝青喬,字子木,吳縣人。有《半行庵詩存》。
半行庵詩存稿·自序
余初不解吟事,年二十八遇朱丈綬,聞其緒論,始粗識師承,然畏難未學也。閱十年,遇益困,憤懣欲有言,葉丈廷琯從而激獎之,遂委志于詩,然饑驅四方,雖好吟,究未學也。峽江之役,舊著全亡,竭思省錄,十僅存五,所幸半生游跡尚可髣髴得之,恐再遺忘,姑編如左。若云學詩,終須異日。吳縣貝青喬子木。
咄咄吟·自序
咄咄吟·惲序
余去歲罷官東旋,其冬僑寓吳門,始與都人士相見。有言貝子木遺集者,將鳩貲付刻。索其詩讀之,覺其有異,乃終其卷,且反覆之,不忍舍。美哉詩乎!其數十年寢食于此者乎?其沈雄堅卓,胎息于少陵,無一字一句不錘鍊而成乎?其得江山之助,與其胸中奇氣相摩蕩以出之者乎?余于是知有子木,且知是為子木之詩。因復詢其生平,蓋具有干濟才,壯年嘗佐揚威奕將軍戎幕,不避艱險,冀有所樹立。既而無成功,乃往游京師。歸,復之浙,又嘗之黔、之滇、之蜀,足跡半天下,而卒窮愁落寞,患難顛倒,以底于死。初,庚申之變,子木自浙迎母以去。越歲,杭城再陷,母子相失。子木出沒死生,尋母不獲,負罪引慝,無地自容。不得已就直隸制軍劉公之聘,未及相見,道卒旅邸。嗚呼!文人之窮一至此哉!顧子木之卒也,劉公即馳使,殯殮如禮,且致書其家,又厚資之,俾迎其喪以歸,終葬于先人之墓。是子木不得志于生前,猶幸遇賢主人于身后,是誠劉公之高義,又孰非子木之奇才名動公卿有以致此哉?昔乾隆中,吾鄉(xiāng)詩人黃仲則終身坎壈,殆與子木等,至于今《兩當軒集》風行海內,子木之詩時有與仲則相似,他日《半行庵集》當與并傳不朽乎?子木佐戎時嘗有《咄咄吟》二卷,具載當時軍中利病,今不及刻,刻其編次成帙者。工既竣,請序于余。余與子木素昧平生,不宜有言,言之未必盡。然讀其詩,愛其才,悲其遇,惻惻焉若有不能已者。爰就所見于其詩及后所聞約略詮次如右,尚望都人士習于子木者詳言之,以補余之不逮也。同治五年丙寅冬仲,陽湖惲世臨次山氏。
咄咄吟·黃序
毒熱鹽汗,百務頹廢,手扇無停麾。汪謝城孝廉觸暑枉過,出一編示予,則吳門貝明經遺詩,其友葉翁調生與同志將為付刊者也。逭暑無術,倚北窗讀之。苦心孤詣,蓋篤于詩,亦達于世故者。貝子中年從戎浙水,繼復幕游滇、黔,梯空縋幽,星飯水宿,不廢鉛槧。境苦而詩益工,實能錘鑿天險,雕鐫世態(tài)。倚船唇而構想,磨盾鼻以嘔心。語奇而卓,筆紆能達,言之有物,義歸勸懲。不戾于風人之旨,不乖乎古作者之心,勤矣哉!葉翁與諸子復為之訂訛補佚,存詩如干首。貝子于是可傳矣。乃予重有感焉。吳下詩人,予鮮交往,惟得江子韜叔,其詩亦精心結撰,不肯著一尋常吟弄語。其慘遭家難,復與貝子略相似。貝子以諸生應北直劉制軍聘,在途病卒,身后得制軍厚恤,而未展其才。江子以諸生屈于一尉,雖邀徐樹人中丞賞識,僅糊其口,今亦病沒杭州。才人坎壈,有同慨矣。顧江子所箸《伏敔堂集》續(xù)刻已成,傳世可必。貝子之詩,則屢經散失,幸而僅存,非得良友為之珍護愛惜,壽諸梨棗,不幾與烽燹同灰,寂滅而無聞耶?予雖不識貝子,而深有感于文章憎命,又重念夫友朋之不可少也。如是故不敢方葉翁之命,忍暑停扇,書數語于首,并質之謝城。儻謂予遂足以序貝子而傳其詩,則吾其敢?同治丙寅新秋,七十二叟當涂黃富民。
咄咄吟·跋
咄咄吟》二卷,署名木居士,貝青喬子木撰。青喬,吳縣人,諸生,投效揚威將軍軍營。始命入寧波城探夷情,繼命監(jiān)造火器,尋帶領鄉(xiāng)勇赴前敵,又幫辦文案,入核消局查造兵勇糧餉清冊,將軍被逮,又命列敘軍務始末,繕具親供,備刑部入奏,故于兵事內外曲折,獨能言其詳。先是,林文忠公燒煙治兵,理直氣壯,堵禦謹嚴,未為失策,而樞廷穆彰阿與林不合,琦善又恐夷船直犯天津,毫無準備。至定海失守之后,圣心亦漸轉移,革林職,派琦善往許割地,償煙價,撤守備。而名將陣亡,關隘盡失,由粵而閩,由閩而浙,特簡協(xié)辦大學士奕經為揚威將軍,進兵浙江。和戰(zhàn)之岐異,調度之乖方,威令之不行,督撫之忌刻,遂致全局損失,軍威大挫。亡國之繇,基于此役。主之者穆彰阿,成之者琦善,而將軍輩亦不得辭其責也。開國之初,親王將兵,實能運籌帷幄,沖鋒行陣,數傳而后,生長深宮,不知世事,膏粱紈绔,何足與謀大事哉?三復此編,淚如泉涌。歲在甲寅二月,吳興劉承干跋。
咄咄吟·自跋
道光二十五年春,與客共閱邸鈔,知四糧臺報銷事始竣。
客曰:「是何遲也。
」仆曰:「是不遲,蓋有故焉。
」初,將軍幕中日行事件,惟以堂簿為憑。
凡一日中咨會劄付札子及批發(fā)各員申文稟帖,皆節(jié)錄事由于簿上,晚管理印務之員率二供事,抱簿呈將軍前,閱畢,標以某日下判花字,然后以將軍印鈐于紙縫,以防抽減頁數之弊。
蓋堂簿若是其鄭重也。
然而各員請行之事,日凡數十件,少亦十馀件,(此就和議未決時言。
)或經將軍面許,或竟不置可否,或轉飭印務處批發(fā),而印務處乃庋諸高閣,以故載在堂簿者十不及二三,其馀散卷,雜亂貯之,積久多至八箱,其中遺失脫漏,并有前后自相矛盾者,亦無人檢視也。
繼聞將軍有回京之信,或謂宜將散卷咨交兵部,或謂宜移交浙撫,或謂宜發(fā)給四糧臺,而各員恐有揭其弊者,力求將軍祗將堂簿移交浙撫,以為報銷之左證,而散卷八箱益成廢紙,遂為將軍舊友金壇生員史鑒攜去。
及浙撫劉韻珂之查辦報銷也,披閱堂簿,見有補書募鄉(xiāng)勇一事。
珂久與將軍齟齬,及得此間,遂指為大弊。
蓋進兵之始,各員召募南勇,皆面稟將軍允行。
至申報起撤日期,又皆雜置散卷中,而為堂簿所不載。
及以堂簿移交浙撫時,各員始懇將軍補書簿上,而又以堂簿有騎縫印,不能載入二十一年分,以致珂大加駮詰,謂初進兵之事,何以書在二十二年九月間?
顯有捏報鄉(xiāng)勇之弊,欲將承辦各員奏參。
各員大懼,申明有史鑒攜去原卷可查,乃遣人取諸鑒家,而仍恐其中之多所窒礙也,抽換過半,僅存二箱,呈諸珂。
珂升授浙閩總督去,接辦報銷者乃護理浙撫卞士云。
士云曾管理糧臺,深悉其中有不可上聞者,遂將原卷全行棄置,另按《軍需則例》令各員繕造報銷清冊。
未幾士云死,新任浙撫管遹群繼之。
遹群仍宗士云議。
未幾,遹群又死,東撫梁寶常調浙撫。
寶常于此事固全未有知者,專委前任廣西布政使鄭祖琛董其事。
祖琛乃通盤籌畫,將各員所領餉銀、所發(fā)兵糧、所募鄉(xiāng)勇,移多就少,合為一案,于是各員中苦樂不均,互相觀望。
祖琛又設法浮報十馀萬兩,名為各員捐輸,慫恿寶常奏請議敘,并以其半行賄于部中,以免斥駮,此報銷之大略也。
然則報銷之人非即用餉之人,一宜遲也;名曰報銷,而又不能實報所銷之餉,必牽合定例,始不遭部駮,二宜遲也;既牽合定例矣,而不先行賄于部中,仍不免斥駮,是籌備部費尤極難處之事,三宜遲也。
有此三端,而乃以三年了之,猶得嫌其遲耶?
既為客述其原委,即書《咄咄吟》后,以補注中所未及云。
續(xù)修四庫總目《半行庵詩存稿》·提要
半行庵詩存稿》八卷。同治五年刻本。吳縣貝青喬撰。青喬字子木,咸豐時名諸生,具有干濟才。壯年嘗佐揚威奕將軍戎幕,不避艱險,冀有所樹立。既而無成功,乃往游京師。歸,復之浙,又嘗之黔、之滇、之蜀,足跡半天下,而卒窮愁落寞,患難顛倒,以底于死。初,庚申之變,子木自浙迎母以去。越歲,杭城再陷,母子相失,子木出沒死生,尋母不獲,負罪引慝,無地自容。不得已,就直隸制軍劉公之聘,未及相見,道卒旅邸,世人哀之。既而劉公馳使,殯殮如禮,且致書其家,又厚資俾迎其喪以歸,始葬于先人之墓。以是《蘇州府志》無從得其行略,遂未立傳。茲則據卷首惲世臨序所云,錄之如是。是集乃友朋所代梓者,凡六卷,錄古今體詩八百三十有一首,略以作詩年代先后為次。首有自序,略謂「余初不解吟事,年二十八遇朱丈綬,聞其緒論,始粗識師承,然畏難未學也。閱十年,遇益困,憤懣欲有言。葉丈廷琯從而激獎之,遂委志于詩。然饑驅四方,雖好吟,究未學也。峽江之役,舊著全亡。竭思省錄,十僅存五,所幸半生游跡尚可髣髴得之。恐再遺忘,姑編如左,若云學詩,終須異日」云云。是則子木之詩,淵源有自,而又得于山川之助者為多。集中諸詩,大率以登山臨水之作為眾。其江行諸詩如《詠博望灘》詩云:「漢使尋河源,假涂走江峽。曾此覆其槎,魚腹經一劫。至今濁浪飛作堆,浪勢撼山山扇開。舟人放膽不敢渡,恐有蛟鱷掀春雷。獨不見支磯石畔銀河洛,天上曾容客星托。歸來笑語嚴君平,風波畢竟人間惡?!褂秩纭队腊矊m懷古》詩云:「駐蹕空山氣郁森,猇亭東敗恨何深。錦城猶望全師返,玉殿偏教顧命臨。六尺藐孤高帝脈,三分炎祚老臣心。銅臺一樣傳遺詔,未見英雄淚滿襟?!共⑸n涼古樸,雄厚嵚奇,得于李、杜者為多。又如子木于下灘覆舟詩云:「歘見風檣逐浪摧,無多行李奪難回。書生共說貧如洗,只我今朝洗過來?!褂衷疲骸赴贄l生命一條存,哀絕江頭淚暗吞。不道酬神前夜酒,滿船轟飲盡殘魂?!褂衷疲骸缸钕г娔沂肿詣h,半生搜斡鬢成斑??嘁髌|陽侯忌,不許長留天地間?!褂衷疲骸革h蓬身世復何之,凄切鄰船附載時。祗是歸裝無一物,入門未免駭孀慈?!棺宰⒅^「下灘船破,人物蕩然,幸先在麓,一身僅存,驚定作詩」云云。則是詩乃再生之作,故不覺言之慨然而凄涼如是也。當涂黃富民評其集謂「實能錘鑿天險,雕鐫世態(tài),倚船唇而構想,磨盾鼻以嘔心。語奇而卓,筆紆能達,言之有物,義歸勸懲,不戾于風人之旨,不乖乎古作者之心」,蓋能深道其所得也。
續(xù)修四庫總目咄咄吟·提要
咄咄吟》二卷,附一卷。清貝青喬撰。青喬字子木,自號木居士,吳縣人,諸生。道光中,揚威將軍奕經督師援浙江,投效軍中。曾臨前敵,繼佐理文案,于軍事皆目擊始末,輒紀以詩。公七絕一百二十首,自加詳注。詩分二卷,其附卷乃紀事后造軍用報銷之事,橐藏于家。入民國,吳興劉承干得之,始刊入叢書。案廣東禁煙之役,始則操之過急,兵釁遂開?;浐7蓝R尚嚴,敵師未得逞。移犯閩浙,先后陷定海、鎮(zhèn)海、寧波踞之。朝廷厭兵,以琦善代林則徐督兩廣,始創(chuàng)和議,為敵所誑挾。目于奕山率師往援大挫,乃命奕經為揚威將軍,往援浙江,責以懨復失地。奕經以兵將不可恃,招募莊勇,廣收投效,冀得奇才異能之士。然懵不知兵,為疆吏所輕,不聽調度。所募新營率多烏合,浮薄游士爭獻奇策,輕舉妄動,每戰(zhàn)輒敗,敵焰轉增。及江蘇亦被蹂躪,江寧城下之盟,和議遂成,喪權辱國,后患無窮。奕經之敗,適以促成之。青喬作詩以抒憂憤,身在軍中,記載翔實。古人所謂「棘門灞上皆兒戲」,此殆兒戲之尤者也,官家史冊所不能詳,觀此可為殷鑒云。(錄入:顧青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