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費念慈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維基百科
劉炳照(1847年2月15日—1917年2月1日),原名銘照,字伯蔭,又字光珊,號蘋塘,又號語石,晚號復(fù)丁老人。
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人。
縣學生出身。
捐納得五品銜候選訓導,誥封奉政大夫。
以工詩詞知名,與俞樾、朱祖謀、葉衍蘭、吳昌碩、吳受福、朱鴻度、金武祥、惲毓巽、李寶嘉、李寶泉等文士唱和。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與夏孫桐、鄭文焯、費念慈、張上和、陳如升、于以堉、褚德輿等于蘇州城西藝圃結(jié)“鷗隱詞社”。
詞作有名句:“一寸詞腸,七分是血,三分是淚。
”與詩詞友人集會于常州意園望云水榭,有情景真摯之評語。
并長于考證詞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0—1899 【介紹】: 清江蘇元和人,字建霞(一作建霞),號萱圃,又號師鄦,又自署笘誃,別號靈鶼閣主。好為駢文,兼工繪畫,喜搜輯金石文字。光緒十五年進士。授編修。官至湖南學政。以變士習開風氣為己任。與譚嗣同善,創(chuàng)辦《湘學報》。戊戌變法間以四品京堂入總署。未就職而政變起,革職禁錮于家。輯有《靈鶼閣叢書》、《宋元名家詞》,著有《靈鶼閣詩稿》、《紅蕉詞》。
晚晴簃詩匯·卷一七六
江標,字建霞,元和人,光緒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詞學圖錄
江標(1860-1899) 字建霞,號師邧,又自署誃笘。
江蘇元和(今吳縣)人。
光緒十五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與文廷式、費念慈年相若,才相等,蜚聲詞翰。
青年時期即關(guān)心時事,與譚嗣同、黃遵憲、唐才常等在長沙創(chuàng)辦《時務(wù)學堂》,成立校經(jīng)學會,辦《湘學新報》,以介紹西學。
以此遭湖南守舊派王先謙等攻訐。
后值維新,受命四品京堂、總署章京上行走。
未及就職而新政敗,被革職永不敘用,并交地方官嚴加管束。
次年卒于鄉(xiāng)。
有《靈鶼閣叢書》、《唐賢小集五十家》。
維基
江標(1860年—1899年),字建霞,號師鄦,清末官員、詩人、學者,維新派人物。江蘇元和縣(今屬蘇州市)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江標中式己丑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十九年(1894年),任湖南學政,任內(nèi)整頓書院,選拔人才,注重轉(zhuǎn)變風氣,弘揚新學。與黃遵憲、譚嗣同等在長沙創(chuàng)辦湖南時政學堂,并辦《湘學新報》,提倡變法。戊戌變法之末,被任命為四品京堂,總理衙門章京。未及上任,變法即已失敗。江標被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次年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