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易順鼎

相關(guān)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永康人,字秀川,別號真一子。善修煉養(yǎng)生之道。仕后蜀。孟昶時為尚書祠部員外郎。嘗分魏伯陽《參同契》為九十章而注之,曰《參同契分章通真義》。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秀川,號真一子,永康(今屬浙江)人。五代時昌利化飛鶴山道士。后蜀孟昶廣政十一年(948)任祠部員外郎。又任金堂令。善修煉養(yǎng)生之道?!?a target='_blank'>十國春秋》卷五七有傳。著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3卷、《周易參同契鼎器歌明鏡圖》1卷,皆收入《正統(tǒng)道藏》?!?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琴志樓詩集卷六
易順鼎女兄。
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一
曉字秀川。永康人。后蜀廣政初授朝散郎。守尚書祠部員外郎。善修煉養(yǎng)生之道。別號真一子。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五
葉大莊,字臨恭,號損軒,閩縣人。同治癸酉舉人,歷官邳州知州。有《寫經(jīng)齋初稿》、《續(xù)稿》。
人物簡介
葉大莊(1844~1898),字臨恭,號損軒,侯官縣陽岐鄉(xiāng)(今福州市倉山區(qū)蓋山鎮(zhèn)下岐村)人,同治十二年舉人,曾官邳州知州。
張之洞任兩廣總督,招之入幕,詩名益著。
前期服膺厲鶚,句律皆研煉刻琢,不落凡俗,后讀易順鼎《四魂集》而喜之,改途其其體,風(fēng)格遂變,有《寫經(jīng)齋詩文稿》等。

人物簡介

維基
延清(1846年—1917年),字子澄、紫丞,號小恬、梓臣、鐵君,自號巴里客,晚號擱筆老人,巴哩克氏,漢姓柏氏,京口駐防蒙古鑲白旗人。
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工詩。
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生于江蘇鎮(zhèn)江。
同治十二年癸酉舉人,十三年甲戌(1874)進士。
初任工部主事,先后任職于工部都水司、屯田司、寶源局印等,官至工部郎中;光緒三十年(1904)遷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后任內(nèi)閣侍讀學(xué)士;三十四年(1908),為欽差專使往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祭奠喀爾喀扎薩克多羅郡王博爾濟吉特氏蘊端多爾濟(父桑齋多爾濟,庶母生母漢軍旗吳氏,嫡母慎靖郡王允禧嫡長女縣君愛新覺羅氏,祖父多爾濟塞布騰,祖母怡賢親王胤祥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養(yǎng)父雍正帝胤禛)。
宣統(tǒng)二年(1910),派充文職六班大臣。
任職工部期間,與詩友、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成為同事。
延清的詩才最早受到時任江蘇學(xué)政、工部侍郎的內(nèi)務(wù)府鑲黃旗漢軍進士宜振的重視,延清初次來京時住在宜振家中,正是在那里與宜振的學(xué)生胡俊章相識,延清與胡俊章的表兄正紅旗漢軍保昌 (同治進士)進士同榜。
光緒元年(1875)至光緒二年(1876)間,與延松巖(內(nèi)務(wù)府正白旗漢軍、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進士忠恪公杜氏延茂,闔家殉難于庚子國難)、崇仲蟾(內(nèi)務(wù)府鑲黃旗漢軍楊佳氏崇光,其父進士宜振)、李鐘豫(字毓如,別號了然,編寫京劇劇本《龍馬姻緣》又名《南安關(guān)》)等人組織“七曲詩社”,相互酬唱。
據(jù)俞樾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初九給延清的信函,那年春季延清曾托付時就養(yǎng)蘇州的友人胡俊章轉(zhuǎn)交給俞樾自己的新作,而俞樾在閱讀后欣然回贈延清自己的兩卷新詩稿(該信函載《俞樾函札輯證》,2014)。
光緒三十四年(1908),加入都門詩社“著裙吟社”。
收藏印有:錦官堂藏書印,鐵君(鐵君)。
曾收藏清畫家張士保的《太常仙蝶圖》(1865)(友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門生蘇州府候補知府胡玉瀛等跋)。
為畫家王蔭昌的《慕槐仰梧書屋第二圖》題跋(戶部尚書閻敬銘囑畫,曾國藩題引首,題跋者還有鑲白旗滿洲景星 (清朝)、易順鼎、鑲黃旗滿洲奭良(父詞人承齡)等)。

人物簡介

琴志樓詩集卷二
易順鼎弟,字由甫。
維基
易順豫,字由甫,湖南省常德府龍陽縣人,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程頌萬(1865-1932) 字子大,號鹿川田父,又號十發(fā)居士。
湖南寧鄉(xiāng)人。
早年入湖北總督張之洞幕。
擢候補知府。
曾創(chuàng)設(shè)廣藝興公司,又督建造船廠。
入民國,長為寓公。
少即工詩,在里結(jié)湘社,與易順鼎等唱酬。
亦工詞,清而不枯,艷而有骨。
有《寧鄉(xiāng)程氏全書》、《美人長壽庵詞》、《定巢詞》。
美人長壽盦詞集
1865-1932年,字子大,一字鹿川,號十發(fā)居士。湖南寧鄉(xiāng)人。 清末民初人。少有文才,善應(yīng)對 ,喜研詞章。雖勤奮好學(xué),但屢試未第,對科舉制度遂無好感,而對時局新學(xué)甚為熱心,為張之洞、張百熙所倚重。曾充湖廣撫署文案。
美人長壽盦詞集·自序
吾湘先士鮮言詞學(xué),近歲葵園祭酒始聚刻六家詞,惟湘雨翁致力專壹。
湘綺翁文詩通八代消息,為詞輒工,非所尚也。
友人易中實菽由,昆才雄軼,與王夢湘、陳伯韜數(shù)子并工于詞。
予則專詣于詩,詩所不能達,乃為詞以喻其旨。
甲午以后,東南才俊擯棄文辭,競言新學(xué),余方游宦牽率吏事,不復(fù)填詞。
歲己亥,提調(diào)自強血糖,況君夔笙適來分校。
夔笙舊家湘野,尤邃于詞,因為余撰錄舊詞得三百六十闋,復(fù)謀別撰若個闋,并己作與中實諸子合為六家。
嗚呼,運會陸沉,詞流羈苦,其忠愛綿惻掩抑零亂之語,極其至者,蓋嘗躐詩一等,直接離騷,容若、梁汾之徒藐已。
慨自宋衰,迄乎昭代,得竹垞、迦陵、茗柯三君子出,而詞學(xué)大昌。
然朱病其碎,陳病其粗,張病其泥。
后生刻畫艱于志學(xué),則又入于昔之鄒董,今之郭姚,而病其佻,莫能以重筆澀筆相挽救。
昔先君子與同里曾先生傳均竺好為詞,酷嗜稼軒、美成,而極之于白云、白石,其于昭代詞家蹊徑,毋乏涉焉。
頌萬夙承庭學(xué),藝能無似,凡茲撰錄,聊遣有涯。
夔笙乃謂消息清真,不囿于南北兩宋流派,因概論吾湘作者及昭代詞家得失之故,著之簡端。
質(zhì)諸夔笙,知余詞不足為諸君殿也。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夏五月中浣,寧鄉(xiāng)程頌萬自序于武昌鶯坊蒼寓邸。
美人長壽盦詞集·詞話
張雨珊(祖同)《湘雨樓詞話》曰:程君子大填詞,清麗綿婉,淵源家學(xué),用筆尤尚中鋒。
其望江南諸作,較迦陵為過之。
蓋以清婉擅長,彼固非詞家本色也。
其《長亭怨慢》詞云:凝佇。
鎮(zhèn)孤篷日暝,斷雁空江愁暮。
瘦來眉月,莫瘦了、初三眉嫵。
怕此后、慘綠衣衫,夢不到、昏黃庭宇。
伴冷焰殘燈,門外病鴉啼樹。
又云:當初見慣,只道是、尋常歌舞。
念別來、葉葉春衣,已滅了、香塵非故。
二詞凄清,故自不減白石。
丙戌六月。
譚仲修(獻)《復(fù)堂日記》曰:寧鄉(xiāng)程子大,在長沙聯(lián)湘社唱酬,如二易何王,英英俠少,而吾友江夏鄭湛侯,以風(fēng)塵吏虱其間,刻行湘社集。
子大《蠻語集》填詞婉密,所為詩才匆不匱,趨向亦正。
辛卯五月。
王幼霞鵬運題詞曰:曩夔笙居京師四印齋,唱酬無虛日。
夔笙于詞不輕作,恒以一字之工、一聲之合,痛自刻繩,而因以繩余。
余性懶漫,顧樂甚不為疲也。
今夔笙客武昌,與子大以詞相切磨。
子大詞清麗綿至,取徑白石、夢窗、清真,而直入溫韋,得吾夔笙伺尚專詣以附益之,宜乎相得益彰矣。
子大郵示《十發(fā)盦詞》定本,因識數(shù)言簡端,益念吾夔笙不置。
庚子三月。
易中實順鼎題詞曰:昔迦陵陳先生早歲未嘗專力為詞,至乃裒然大集,精采橫溢,與納蘭、長蘆相鼎足。
由其讀書多,故能金碧樓臺,彈指涌見。
今子大之于詞亦然。
特迦陵出之以恣肆,子大出之以秾摯,為少異耳。
若夫尺度吻合,則更出迦陵一頭地。
昔人有言,詞中求詞,不如詞外求詞。
子大閎識孤袍,用能別吾湘詞派而定一尊。
比聞子大與況君夔笙謀精選己作,合以陳君伯韜、王君夢湘,并下征鄙詞洎家弟菽由之作,為湘中后六子詞,與葵園祭酒所刻前六家并行。
余詞于四君無能為役,分鑣清真、平睨方回,愧且幸矣。
庚子五月。
美人長壽盦詞集
十發(fā)先生美人長壽盦詞,于宋人近清真、白石,其細密綿麗之作,又似夢窗。于國朝近朱錫鬯載酒、琴趣兩集,勝處兼而有之,清而不枯,艷而有骨。以昔之鄒董、今之郭姚例君,非知君詞者也。詞最六卷都三百六十闋,附十四闋。庚子燕九前十日校畢于武清杏花天之劍為琴室。 玉梅此人況周儀記
美人長壽盦詞集·言愁閣笛譜
子大先生屬余斠勘詞集,余頗有芻堯之獻,乃荷壤流不擇,一聲一字,斟酌靡遺。
且必互商而后定稿,可謂能充謙受之量者矣。
子大詞本精麗,近更沉著。
收五代之華藻,入南宋之高格。
周吳可作,何以易之。
庚子餞春前五日,楚望閣夜譚記此。
時子大提調(diào)荊湖強學(xué),余分斠俄德文齋。
素心晨夕,尊酒論文,致足樂也。
玉梅詞人況周儀記。
余嘗謂清真詞是兩宋關(guān)鍵。
子大勝處,酷似清真,是不為南北宋兩派所囿者。
同夕又記。
辛卯二月廿七夜,順鼎校讀一過,尤佳者用朱圍別之。
言愁閣笛譜二卷。
最初之作,起己卯,訖丙戌。
都如干闋。
易子中實撰錄于前,況君夔笙斠勘于后,余得以審知音病,竄易蕪僇,刻而襮之。
既竟,識其緣起。
光緒庚子灌佛日頌萬自記。
美人長壽盦詞集·蠻語詞
蠻語詞一卷,戊子客溪州作,初名鷗笑詞,凡六十九闋。己丑春仲刻于長沙,越十有一年,庚子夏重校訂于武昌,易今名,以次言愁之末。十發(fā)盦人頌萬記。
美人長壽盦詞集·湘社雅詞
湘社雅詞起戊子冬,訖辛卯春。為湘社雅詞一卷,社作錄存甚簡,多所竄易,其秋詞集句,不系于社,以里居所作,因與社稿同撰錄焉。庚子竹醉前二日病起,頌萬自記。 戊子冬溪州歸棹,作七梧山館秋詞一卷。今錄十四闋。余稿尚有籬橋篷燈鐘笳箏柝星虹灘寺城驛瘴獵猿蛩鶴蝶燕蟬螢蚊蘭苔楓蓼棠萍蕉荷及秋暝秋曉秋娘秋士三十六闋。其稿為友人持去,閱今十年,不復(fù)省憶,附志于此。丁酉秋,武昌病起,俟儂記。
美人長壽盦詞集·十鞬詞鈔
十鞬詞鈔一卷,初名悔夢詞,最七十三闋。附錄一闋。光緒壬辰秋七月,撰次于海南藥洲。冬十月上浣??逃櫣ず贾荨P扃娓接?。 十鞬后詞一卷起壬辰訖己亥,凡八年,所得詞都如干闋,命曰十鞬后詞。丁酉入都還鄂,得詞僅十有四闋。白海棠題前客羊城作。臨江仙題前里居作。頌萬記。

人物簡介

全臺詩
吳彭年(1875~1895),字季篯,浙江馀姚人。
年十八,為諸生。
乙未(1895)春,以縣丞需次臺北,劉永福聞其才,延為幕客,以其熟諳韜略,膽識過人,倚為左右手。
及臺北陷,劉永福慮臺中有失,議兵往,吳彭年慨然請行,率七星旗兵七百,副將李維義佐之,往馳大甲。
苗栗破,吳彭年回彰化,中部戰(zhàn)役,吳彭年多張軍幄,于八卦山之役,中彈卒。
臺南庠生陳鳳昌壯之,灑酒為詩以祭之,越年為之負骨歸鄉(xiāng)。
連橫《臺灣通史》、吳德功《讓臺記》有傳〖參考:(1)國家圖書館特藏組《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1年12月增訂再版。
(2)程玉鳳《吳彭年徐驤合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吳彭年存詩〈和易實甫寓臺感懷〉一篇六首,見連橫《臺灣詩乘》,風(fēng)格悲壯,蓋其慷慨赴義,固已蘊于詩中。
今據(jù)以校錄。
(吳福助撰)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黃浚(1891-1937) 字秋岳,室名"花隨人圣庵"。福建閩侯人。幼為京師譯學(xué)官學(xué)生,有詩名,孫雄收其詩入《四朝詩史》。17歲畢業(yè),在京任七品小官。民國后梁啟超任財長時聘為秘書。1924年任國務(wù)院參議,為汪精衛(wèi)看重,招為南京行政院秘書。后因向日本出賣情報,接頭時被捕獲,以漢奸罪處決。汪辟疆所著的《光宣以來詩壇旁記》中稱"黃秋岳如凝妝中婦,儀態(tài)萬方"。 有《尊古齋古鉥集林》、《衡齋藏印》、《衡齋金石識小錄》、《尊古齋造像集拓》、《尊古齋陶佛留真》、《壺舟筆記》、《花隨人圣庵摭憶》及《補編》等。施蟄存在《詞學(xué)》第四輯上發(fā)表之《花隨人圣盦詞話》即從《花隨人圣盦摭憶》中選出。
聆風(fēng)簃詩·陳序
秋岳少治詩,與仲毅、芷青、敷庵諸子知名當世,既而從余治小學(xué)、史學(xué)、為駢體文,彷佛治公羊治大戴之儀鄭堂,治尚書治墨子之問字堂,五七言亦遂與前數(shù)子者小異。余生平論詩,以為必具學(xué)人之根柢、詩人之性情,而后才力與懷抱相發(fā)越,三百篇之大小雅材是已。今人為詩,徒取給于漢魏六朝唐宋諸名家,雖號稱鉅子,立派別,收召才俊,免于風(fēng)而不失之憾者蓋寡。然余言者,吷庵、審言、無識數(shù)人而已。今秋岳短章長謠,骎骎雅材而不遺風(fēng)人旨趣,近賢中況諸廣雅、澗于,殆足方駕,亦以難矣。秋岳為朝官,困王城中,不廢嘯歌,閒歲出游,求江山助,悽惋之作,都千百篇,付刊將成,敘以勖之,不足為不知者道也。乙丑冬月,石遺老人書于匹園。
聆風(fēng)簃詩·梁序
光緒丙午,識哲維于北京,年裁十六耳,訥于言,約敕如宿儒,而治學(xué)甚力。
越三年,己酉,同筆硯大學(xué)文科,不久皆棄去。
國變后,時時相見談詩,或縱論時事。
未幾,樊樊山、易實甫、周沈觀、俞恪士、梁任公輩皆集京師,每有賞會,輒并舉余與哲維,于是世人遂以齊名相指目矣。
顧哲維汎愛而嗜吟,海內(nèi)之稱詩者,鮮不往復(fù)唱和,名乃益盛,然獨昵近余,每有作,必就商,安而后已,如是者八九年,逮庚申政變,余為逋人,蹤跡始稍稍遠矣。
哲維少好駢儷之文,方弱歲時,即馳書老輩,爭論文體,故其為詩亦沈博頑艷,喜作才語。
儉腹者讀之,如入都之市,目不暇給。
顧獨謠孤賞,亦嘗為淡遠閒適之言,乃知能者之不可以一方囿也。
哲維未冠入官,浮沉記室者幾三十年,頗不自得。
丁丑秋,戰(zhàn)事初起,遽以事見法,蓋其平日審度國勢,主款最力,既不得抒,每有出位之謀,又不自檢括,動為讎者所藉口,既以身殉,而國亦隨破。
及今思之,向者之燭照幾先,明若布算,使其言行,其所全不更大耶?
余維古今文人,張華、潘岳、陸機、陸云、謝靈運、謝朓、溫子升、薛道衡、陳子昂、宋之問、李邕、盧仝、張羽、高啟、孫蕡之倫,或死于冤,或中于法,當時之毀譽愛憎,亦至不一矣。
及時易事遷,世人誦其文章,震其風(fēng)采,往往有生不同時之恨,彼貴壽考終,與草木同腐者,使人轉(zhuǎn)不詳其名氏,然則人生所尚,殆在此不在彼矣。
哲維既喜談?wù)?,胸中抑塞不平之氣,一寓于詩,其所非議刺譏,或當或不當,然函孕史事,比附故實,如珠玉出篋,光采爛然,并世作者,未之或先也。
方哲維未逝時,書坊賈人將流布其詩,其后遂怵禍謝絕。
余急收其稿,以歸其子劼之,釐為《聆風(fēng)簃詩》八卷,且集貲使授諸梓,而以長短句附焉。
嗚乎!
哲維亡矣,其不亡者僅此,余以三十年之交舊,申之以姻亞,追維平日文酒之樂、離合之跡,雖風(fēng)逝電謝,不可摶捖,然一展卷間,彷佛遇諸紙上,令人悲咽不可仰。
回憶哲維臨命之歲,序余《爰居閣詩》,脫稿視余,并幾賞析,宛然前日事耳。
今劼之既刻《聆風(fēng)簃詩》,乃徵余序,輒以淚濡筆,書此以塞其意,哲維有知,其許我耶。
辛巳春,長樂梁鴻志。
(錄入:顧青翎)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易君左(1898-1972) 湖南漢壽人。
易順鼎子。
去世后子鶚編《易君左四十年詩》。
人物簡介
易君左(一八九九—一九七二),本名家鉞,湖南漢壽人。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后留學(xué)日本?;貒笕谓躺虾V袊珜W(xué),后任《民國日報》社長、安徽大學(xué)教授等。一九四九年去臺灣。有《易君左自選集》、《中國文學(xué)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