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獻(xiàn)之

相關(guān)人物:共 12 位。
共 23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古今樂錄曰: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于篤愛。所以歌之。
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
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一作來迎接)。
按:○隋書二十二。南史陳后主紀(jì)。玉臺新詠十作情人桃葉歌?!稌n》百三十八。《類聚》四十三?!稑犯娂匪穆曄挛??!对娂o(jì)》三十二。
蓋聞昏明殊位,貞晦異道,雖景度回革,亂多治寡,是故升平難于恒運(yùn),剝喪易以橫流?;蕰x(缺二字。)河汾,來遷吳楚,數(shù)歷九世,年逾十紀(jì),西秦?zé)o一援之望,東周有三辱之憤,可謂積禍纏釁,固以久矣。況乃陵塋幽翳,情敬莫遂,日月推薄,帝心彌遠(yuǎn)。慶靈將升,時來不爽,相國宋公,得一居貞,回乾運(yùn)軸,內(nèi)匡寰表,外清遐陬。每以區(qū)宇未統(tǒng),側(cè)席盈慮。值天祚攸興,昧弱授機(jī),龜筮元謀,符瑞景征。于是仰祗俯協(xié),順天從兆,興止戈之師,躬暫勞之討。以義熙十有二年五月丁酉,敬戒九伐,申命六軍,治兵千京畿。(《藝文類聚》作「京甸」。)次師于汳上。靈檣千艘,雷輜萬乘,羽騎盈途,飛旌蔽日。別命群帥,誨謨惠策,法奇于《三略》,義秘于《六韜》。所以鉤棘未曜,殞前禽于金墉,威弧始彀,走钑隼于滑臺。曾不逾月,二方獻(xiàn)捷。宏功懋德,獨(dú)絕古今。天子感《東山》之劬勞,慶格天之光大,明發(fā)興于鑒寐,使臣遵于原隰。余攝官承乏,謬充殊役,《皇華》愧于先《雅》,靡監(jiān)于征人。以仲冬就行,分春反命。途經(jīng)九守,路逾千里。沿江亂淮,逆薄泗、汳,詳觀城邑,周覽丘墳,眷言古跡,其懷巳多。昔皇祖作藩,受命淮、徐,道固苞桑,勛由仁積。年月我歷,市朝巳改,永為洪業(yè),纏懷清歷。于是采訪故老,尋履往跡,而遠(yuǎn)感深慨,痛心殞涕。遂寫集聞見,作賦《撰征》,俾事運(yùn)遷謝,托此不朽,其詞曰:
系烈山之洪緒,承火正之明光。
立熙載于唐后,申贊事于周王。
疇庸命而順位,錫寶圭以徹疆。
歷尚代而平顯,降中葉以繁昌。
業(yè)服道而德徽,風(fēng)行世而化揚(yáng)。
投前蹤以永冀,省輶質(zhì)以遠(yuǎn)傷。
暌謀始于蓍蔡,違用舍于行藏。
庇常善之罔棄,憑曲成之不遺。
昭在幽而偕煦,賞彌久而愈私。
顧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引蔓穎于松上,擢纖枝于蘭逵。
施隆貸而有渥,報涓塵而無期。
歡太階之休明,穆皇道之緝熙。
惟王建國,辨方定隅,內(nèi)外既正,華夷有殊。
惟昔《小雅》,逮于班書,戎蠻孔熾,是殛是誅。
是以宣王用棘于獫狁,高帝方事于匈奴。
然侵鎬至涇,自塞及平。
窺郊伺鄙(缺四字。)慕攜王之矯虔,階喪亂之末寧。
竊強(qiáng)秦之三輔,陷隆周之兩京。
雄崤、澠以制險,據(jù)繞霤而作扃。
家永懷于故壤,國愿言于先塋。
俟太平之曠期,屬應(yīng)運(yùn)之圣明。
坤寄通于四瀆,乾假照于三辰。
水潤士以顯比,火炎天而同人。
惟上相之睿哲,當(dāng)草昧而經(jīng)綸。
總九流以貞觀,協(xié)五材而平分。
時來之機(jī),悟先于介石,納隍之誡,一援于生民。
龜筮允臧,人鬼同情。
順天行誅,司典詳刑。
樹牙選徒,秉鉞抗旌。
弧矢罄楚孝之心智,戈棘單吳子之精靈。
迅三翼以魚麗,襄兩服以雁逝。
陣未列于都甸,威已振于秦、薊。
灑嚴(yán)霜于渭城,被和風(fēng)于洛戚。
就終古以比猷,考墳冊而莫契。
昔西怨于東徂,今北伐而南悲。
豈朝野之恒情,動萬乘之幽思。
歌零雨于《豳風(fēng)》,興《采薇》于周詩。
慶金墉之凱定,眷戎車之遷時。
佇千里而感遠(yuǎn),涉弦望而懷期。
詔微臣以勞問,奉王命于河湄。
夕飲餞以俶裝,旦出宿而言辭。
歲既晏而繁慮,日將邁而戀乖。
闕敬恭于桑梓,謝履長于庭階。
冒沈云之晻藹,迎素雪之紛霏。
凌結(jié)湍凝清,風(fēng)矜籟以揚(yáng)哀。
情在本而易阜,物雖末而難懷。
眷余勤以就道,苦憂來其城頹。
爾乃經(jīng)雉門,啟浮梁,眺鐘巖,越查塘。
覽永嘉之紊維,尋建武之緝綱。
于時內(nèi)慢神器,外侮戎狄。
君子橫流,庶萌分析。
主晉有祀,福祿來格。
明兩降覽,三七辭厄。
元誕德以膺緯,肇回光于陽宅。
明思服于下武,興繼代以消逆。
簡文因心以秉道,故沖用而刑廢。
孝武舍己以杖賢,亦寧外而治內(nèi)。
觀日化而就損,庶雍熙之可對。
閔隆安之致寇,傷龜玉之毀碎。
漏妖兇于滄洲,纏釁難而盈紀(jì)。
時焉依于晉、鄭,國有蹙于百里。
賴英謨之經(jīng)營,弘兼濟(jì)以忘己。
主寰內(nèi)而緩虞,澄海外以漬滓。
至如昏祲蔽景,鼎祚傾基。
《黍離》有嘆,《鴻雁》無期,瞻天命之貞符,秉順動而履機(jī)。
率駿民之思效,普邦國而同歸。
蕩積霾之穢氛,啟披陰之光暉。
反平陵之杳藹,復(fù)七廟之依稀。
務(wù)役簡而農(nóng)勸,每勞賞而忠甄。
變時雍于祖宗(缺六字。)。
掃逋丑于漢渚,滌僭逆于岷山。
羈巢處于西木,引鼻飲于源淵。
惠要襋而思韙,援冠弁而來虔。
視冶城而北屬,懷文獻(xiàn)之收揚(yáng)。
匪元首之康哉,孰股肱之惟良。
譬觀曲而識節(jié),似綴組以成章。
業(yè)彌纏而彌微,事愈有而莫傷。
次石頭之雙岸,究孫氏之初基。
幸漢庶之漏網(wǎng),恁江介以抗維。
初鵲起于富春,果鯨躍于川湄。
匝三世而國盛,歷五偽而宗夷。
察成敗之相仍,猶唇亡而齒寒。
載十二而謂紀(jì),豈蜀滅而吳安。
眾咸昧于謀兆,羊獨(dú)悟于理端。
請廣武以誨情,樹襄陽以作藩。
拾建業(yè)其如遺,沿萬里而誰難。
疾魯荒之诐辭,惡京陵之譖言。
責(zé)當(dāng)朝之憚貶,對曩籍而興嘆。
敦怙寵而判違,敵既勍而國圮。
彼問鼎而何階,必先賊于君子。
原性分之異托,雖殊途而歸美。
或卷舒以愚智,或治亂其如矢。
謝昧跡而托規(guī),卒安身以全里。
周顯節(jié)而犯逆,抱正情而喪己。
薄四望而尤眄,嘆王路之中鯁。
蠢于越之妖燼,敢凌蹈于五嶺。
崩雙岳于中流,擬兇威于荊郢。
隱雷霆于帝坐,飛芒鏃于宮省。
于時朝有遷都之議,人無守死之志。
師旅痛于久勤,城墉闕于素備。
安危勢在不侔,眾寡形于見事。
于赫淵謀,研其神策。
緩轡待機(jī),追奔躡跡。
遇雷池而振曜,次彭蠡而殲滌。
穆京甸以清晏,撒多壘而寧役。
造白石之祠壇,懟二豎之無君。
踐掖庭以幽辱,凌祧社而火焚。
憫文康之罪己,嘉忠武之立勛。
道有屈于災(zāi)蝕,功無謝于如仁。
訊落星之饗旅,索舊棲于吳馀。
跡階今而不見,橫榛奔以荒除。
彼生成之樂辰,亦猶今之在余。
慨齊吟于爽鳩,悲唐歌于《山樞》。
吊偽孫于涂首,率君臣以奉疆。
時運(yùn)師以伐罪,偏投書于武王。
迄西北之落紐,乏東南以振綱。
誠鉅平之先覺,實(shí)中興之后祥。
據(jù)左史之攸征,胡影跡之可量。
過江乘而責(zé)始,知遇雄之無謀。
厭紫微之宏凱,甘陵波而遠(yuǎn)游。
越云夢而南溯,臨浙河而東浮。
彀連弩于川上,候蛟龍于中流。
爰薄方與,乃屆歐陽。
入夫江都之域,次乎廣陵之鄉(xiāng)。
易千里之曼曼,溯江流之湯湯,薦赤圻以經(jīng)復(fù),越二門而起漲。
眷北路以興思,看東山而怡目。
林叢薄,路逶迤,石參差,山盤曲。
水激瀨而駿奔,日映石而知旭。
審兼照之無偏,怨歸流之難濯。
羨輕魵之涵泳,觀翔鷗之落啄。
在飛沈其順從,顧微躬而緬邈。
于是抑懷蕩慮,揚(yáng)榷易難。
利涉以吉,天險以艱。
于敵伊阻,在國斯便。
勾踐行霸于瑯邪,夫差爭長于黃川。
葛相發(fā)嘆而思正,曹后愧心于千魂。
登高堞以詳覽,知吳濞之衰盛。
戒東南之逆氣,成劉后之宋圣。
藉鹽鐵之殷阜,臨淮楚之剽輕。
盛幾杖而弭心,怒抵局而遂爭。
忿駴盎之扶禍,惜徒傷于家令。
匪條侯之忠毅,將七國之陵正。
褒漢藩之治民,并訪賢以昭明。
侯文辯其誰在,曰鄒陽與枚生。
據(jù)忠辭于吳朝,執(zhí)義說于梁庭。
敷高才于兔園,雖正言而免刑。
闕里既已千載,深儒流于末學(xué)。
欽仲舒之睟容,遵縫掖于前躅。
對園囿而不窺,下惟帢莫而論屬。
相端、非之兩驕,遭弘、偃之雙慝。
恨有道之無時,步險途以側(cè)足。
聞宣武之大閱,反師旅于此廛。
自皇運(yùn)之都東,始昌業(yè)以濟(jì)難。
抗素旄于秦嶺,揚(yáng)朱旗于巴川。
懼帝系之墜緒,故黜昏而崇賢。
嘉收功以垂世,嗟在嗣而覆旃。
德非陟而繼宰,釁逾禹其必顛。
造步丘而長想,欽太傅之遺武。
思嘉遁之馀風(fēng),紹素履之落緒。
民志應(yīng)而愿稅,國屯難而思撫。
譬乘舟之待楫,象提釣之假縷。
總出入于和就,兼仁用于默語。
弘九流以拮四維,復(fù)先陵而清舊宇。
卻西州之成功,指東山之歸予。
惜圖南之啟運(yùn),恨鵬翼之末舉。
發(fā)津潭而回邁,逗白馬以憩舲。
貫射陽而望邗溝,濟(jì)通淮而薄角城。
城坡陀兮淮驚波,平原遠(yuǎn)兮路交過。
面艽野兮悲橋梓,溯急流兮苦磧沙。
夐千里而無山,緬百谷而有居。
被宿莽以迷徑,睹生煙而知墟(缺六字。)
謂信美其可娛。
身少長于樂土,實(shí)長嘆于荒馀(缺四字。)具瘁。
直歲寒之窮節(jié)。
視層云之崔巍,聆悲飆之掩屑。
彌晝夜以滯淫,怨凝陰之方結(jié)。
望新晴于落日,起明光于躋月。
眷轉(zhuǎn)篷之辭根,悼朔雁之赴越。
披微物而疚情,此思心其可說(《藝文類聚》作「而可歇」。)。
問徭役其幾時,駭閱景于興沒。
感曰歸于《采薇》,予來思于雨雪。
豈初征之懼對,冀鸛鳴之在垤。
(缺四字。)逾宿,騖吾楫于邳鄉(xiāng)。
奚車正以事夏,虺左相以輔湯。
綿三代而享邑,廁踐土之一匡。
嗟仲幾之寵侮,遂舍存以征亡。
喜薛宰之善對,美士彌之能綱。
升曲垣之逶迤,訪淮陰之所都。
原入跨之達(dá)恥,俟遭時以遠(yuǎn)圖。
舍西楚以擇木,迨南漢以定謨。
亂孟津而魏滅,攀井陘而趙徂。
播靈威于齊橫,振馀猛于龍且。
觀讓通而告豨,曷始智而終愚。
迄沂上而停枻,登高杞而不進(jìn)。
石幽期而知賢,張揣景而示信。
本文成之素心,要王子于云仞。
豈無累于清霄,直有概于貞吝。
始熙績于武關(guān),卒敷功于皇胤。
處夷險以解挫,弘憂虞以時順。
矜若華之翳晷,哀飛驂之落駿。
傷粒食而興念,眷逸翮而思振。
戾臣山而東顧,美相公之前代。
嗟殘?zhí)斨畬⒚?,熾馀猋于海濟(jì)。
驅(qū)鮐稚于淮曲,暴鰥孤于泗澨。
托末命(缺二字。)云,冀靈武之北閱。
惟授首之在晨,當(dāng)盛暑而選徒。
肅嚴(yán)威以振響,漸溫澤而沾腴。
既云撒于朐城,遂席卷于齊都。
曩四關(guān)其奚阻,道一變而是孚。
傷炎季之崩馳,長逆布以滔天。
假父子以詐愛,借兄弟以偽恩。
相魏武以譎狂,宄謨奮于東藩。
桴未噪于東郭,身已馘于樓門。
審貢牧于前說,證所作于舊徐。
聆泗川之浮磬,玩夷水之??珠。
草漸苞于熾壤,桐孤干于嶧隅。
慨禹跡于尚世,惠遺文于《夏書》。
紛征邁之淹留,彌懷古于舊章。
商伯文于故服,咸征名于彭、殤。
眺靈壁之曾峰,投呂縣之迅梁。
想蹈水之行歌,雖齊汨其何傷。
啟仲尼之嘉問,告性命以依方。
豈茍然于迂論,聆寓言于達(dá)莊。
于是濫石橋,登戲臺。
策馬釣渚,息轡城隅。
永感四山,零淚雙渠。
怨物華之推驛,慨舟壑之遞遷。
謂徂歲之悠闊,結(jié)幽思之方根。
感皇祖之徽德,爰識沖而量淵。
降俊明以鏡鑒,回風(fēng)猷以昭宣。
道既底于國難,惠有覃于黎元。
士頌歌于政教,民謠詠于渥恩。
兼《采芑》之致美,協(xié)《漢廣》之發(fā)言。
強(qiáng)虎氐之搏翼,??云網(wǎng)于所禁。
驅(qū)黔萌以蘊(yùn)崇,取園陵而湮沈。
錫殘落于河西,序淪胥于漢陰。
攻方城而折扃,擾譙潁其誰任。
世闕才而貽亂,時得賢而興治。
救祖考之邦壤,在幽人而枉志。
體飛書之遠(yuǎn)情,悟犒師之通識。
迨明達(dá)之高覽,契古今而同事。
拔淵謨于潛機(jī),騁神鋒于云旆。
驅(qū)斥澤而風(fēng)靡,蹙坑谷而鳥竄。
中華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緩帶。
既克黜于肥六,又作鎮(zhèn)于彭沛。
晏皇途于國內(nèi),震天威于河外。
掃東齊而巳寧,指西崤而將泰。
值秉均而代謝,實(shí)大業(yè)之興廢。
心無忝于樂生,事有像于燕惠。
抱明哲之不伐,奉宏勛而是稅。
捐七州以爰來,歸五湖以投袂。
屈盛績于平生,申遠(yuǎn)期于暮歲。
訪曩載于宋鄙,采《陽秋》于魯經(jīng)。
晉申好于東吳,鄭憑威于南荊。
故反師于曹門,將以塞于夷庚。
納五叛以長寇,伐三邑以侵彭。
美西鋤之忠辭,快韓厥之奇兵。
追項王之故臺,跡霸楚之遺端。
挺宏志于總角,奮英勢于弱冠。
氣蓋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傾湍。
始飆起于勾越,中電激于衡關(guān)。
興偏慮于攸吝,忘即易于所難。
忌陳錦而莫照,思反鄉(xiāng)而有嘆。
且夫殺義害嬰,而懮豐疑,紲賢不策,失位誰持。
迨理屈而愈閉,方怨天而懷悲。
對駿騅以發(fā)憤,傷虞姝于末詞。
陟亞父之故營,諒謀始之非托。
遭衰嬴之崩綱,值威炎之結(jié)絡(luò)。
迄皓首于阜陵,猶謬覺于然諾。
視一人于三杰,豈在己之庸弱。
置豐沛而不舉,故自同于俎鑊。
發(fā)卞口而游歷,迄西山而弭轡。
觀終古之幽憤,懷元王之沖粹。
丁戰(zhàn)國之權(quán)爭,方恬心于道肆。
學(xué)浮丘以就德,友三儒以成類。
潔流始于初源,累仁基于前美。
撥楚族之休烈,傳芳素于來祀。
強(qiáng)見譽(yù)于清虛,德致稱于千里。
或避寵以辭姻,或遺榮而不仕。
政直言以安身,駿絕才以喪己。
驅(qū)信道之成終,表昧世之虧始。
悟介焉之已差,則不俟于終日。
既防萌于未著,雖念德其何益。
爾乃孟陬發(fā)節(jié),雷隱蟄驚。
散葉荑柯,芳花飾萌。
麥萋萋于旄丘,柳依依于高城。
相雎鳩之集河,觀鳴鹿之食萍。
沂泗遠(yuǎn)兮清川急,秋冬近兮緒風(fēng)襲。
風(fēng)流蕙兮水增瀾,訴愁衿兮鑒戚顏。
愁盈根而蘊(yùn)際,戚發(fā)條而成端。
嗟我行之彌日,待征邁而言旋。
荷慶云之優(yōu)渥,周雙七于此年。
陶逸豫于京甸,違險難于行川。
轉(zhuǎn)歸舷而眷戀,望修檣而流漣。
愿關(guān)鄴之遄清,遲華鑾之凱旋。
穆淳風(fēng)于六合,溥洪澤于八埏。
頒賢愚于大小,順規(guī)矩于方圓。
固四民之獲所,宜稅稷于萊田。
苦邯鄲之難步,庶行迷之易痊。
長守樸以終稔,亦拙者之政焉。
⑴ 傳注五才,從《藝文類聚》改
⑵ 《宋書·謝靈運(yùn)傳》,又略見《藝文類聚》五十九。
琵琶賦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若夫巢木為金門之始。轉(zhuǎn)蓬乃玉輅之先。
斯蓋前古之樸略。而后代之精研。
是以鼉鼓質(zhì)而罕聽。葦籥輕而莫傳。
笛不為于商律。瑟見毀于繁弦。
此皆白圭。玷以成疾。
嗟近者之莫言。嘆知音之不述。
惟皇御極。書軌大同。
鑠矣文教??翟瘴涔?。
既象舞之載設(shè)。亦夷歌之遠(yuǎn)通。
乃定八音。論六樂。
成均弦誦之藝。制氏鏗鏘之學(xué)。
辨新聲于變徵。研奇操于清角。
鏞管咸奏。絲桐畢陳。
有琵琶之妙曲。乃越眾而超倫。
器便時而適用。節(jié)每段而逾新。
謐四座以傾耳。嘆和聲之入神。
爰詔百辟。備序厥因。
于是大司樂進(jìn)而稱曰。臣以末學(xué)。
聞諸前志。尋斯樂之所始。
乃弦鼗之遺事。強(qiáng)秦創(chuàng)其濫觴。
盛漢盡其深致。爰有達(dá)人。
演茲奇器。參古今而定質(zhì)。
擬神明而攄思。慰遠(yuǎn)嫁之羈情。
寬絕域之歸志。既而班爾運(yùn)能。
鉤繩相設(shè)。求嘉木于五嶺。
取殊材于九折。析文梓而縱分。
剖香檀而橫列。木瓜貞柘。
盤根錯節(jié)?;蝈\散而花開。
或絲縈而綺結(jié)。徒觀其為狀也。
則象形斗極。殊姿巧制。
隨良樸之修短。任規(guī)模之巨細(xì)。
既異材而合體。亦刓方而就銳。
惟適道以從宜。故無取乎凝滯。
若乃琢玉范金之巧。雕文鏤采之奇。
上覆手以懸映。下承弦而仰施。
帖則西域神獸。南山瑞枝。
屈盤犀嶺?;匦P池。
開寶撥以更運(yùn)。帶文綬而旁垂。
聲備角商。韻包宮羽。
橫卻月于天漢。寫回風(fēng)于洛浦。
始聞弦之既調(diào)。乃長弄而徐撫。
應(yīng)緩步之疏節(jié)。隨輕身之妙舞。
悲紫塞之昭君。泣烏孫之公主。
季倫歡金谷之宴。仲容暢竹林之聚。
至如七德昭備。六軍凱旋。
諧戎麾而威遠(yuǎn)。合金奏而功宣。
詠燕山之巳勒。美瀚海之方鐫。
亦有飛梁邸。游楚館。
聞促柱之再調(diào)。聽鳴弦之疏彈。
葉高文而自遠(yuǎn)。飛羽觴之無算。
又如長河草綠。高樓月下。
入小苑而看花。游上蘭而藉野。
泛澄波而轉(zhuǎn)鹢。息長松而系馬。
臨清流而揮弦。與殊方而俱寫。
其奇趣則抑揚(yáng)嘈囋。聯(lián)綿斷續(xù)。
紆馀雙鶴之唫。清壯三秦之曲。
望南山之遙翠。見西江之始綠。
少年有長命之詞。倡女有可憐之調(diào)。
愿百齡兮眉壽。重千金之巧笑。
逮乎嘉客既醉。高宴將闌。
浮觴劇飲。披襟極歡。
乃摧弦而急調(diào)。交酬獻(xiàn)之無端。
若以河而注海。亦柸來而始彈。
蓋感物動神。和心悅耳。
豈振木之為輩。奚繞梁之足擬。
夫道以易為尊。物以精微為貴。
嗟四弦之巳約。乃包含于元?dú)狻?div id="64miyyg"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66_1363430_comment'>
葉笙鏞之律呂。參鐘石之經(jīng)緯。
于是鳳簫輟吹。龍笛韜吟。
元云掩影。白雪藏音。
故以暢皇風(fēng)之威武。悅大雅之神心者也。
吾嘗好奇,古來草圣無不知,豈不知右軍與獻(xiàn)之
雖有壯麗之骨,恨無狂逸之姿。
中間張長史,獨(dú)放蕩而不羈,以顛為名傾蕩于當(dāng)時。
張老顛,殊不顛于懷素。
懷素顛,乃是顛。
人謂爾從江南來,我謂爾從天上來。
負(fù)顛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
狂僧前日動京華,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
誰不造素屏,誰不涂粉壁。
粉壁搖晴光,素屏凝曉霜,待君揮灑兮不可彌忘。
駿馬迎來坐堂中,金盆盛酒竹葉香。
十杯五杯不解意(一作起),百杯已后始顛狂。
一顛一狂多意氣,大叫一聲起攘臂。
揮毫倏忽千萬字,有時一字兩字長丈二。
翕若長鯨潑剌動海島,歘若長蛇戎律透深草。
回環(huán)繚繞相拘連,千變?nèi)f化在眼前。
飄風(fēng)驟雨相擊射,速祿颯拉動檐隙。
擲華山巨石以為點(diǎn),掣衡山陣云以為畫。
興不盡,勢轉(zhuǎn)雄。
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處最可憐,裊裊枯藤萬丈懸。
萬丈懸,拂秋水,映秋天。
或如絲,或如發(fā),風(fēng)吹欲絕又不絕,鋒芒利如歐冶劍。
勁直渾是并州鐵,時復(fù)枯燥何?褷。
忽覺陰山突兀橫翠微,中有枯松錯落一萬丈。
倒掛絕壁蹙枯枝,千魑魅兮萬魍魎,欲出不可何閃尸。
又如翰海日暮愁陰濃,忽然躍出千黑龍。
夭矯偃蹇,入乎蒼穹。
飛沙走石滿窮塞,萬里颼颼西北風(fēng)。
狂僧有絕藝,非數(shù)仞高墻不足以逞其筆勢。
或逢花箋與絹素,凝神執(zhí)筆守恒度。
別來筋骨多情趣,霏霏微微點(diǎn)長露。
三秋月照丹鳳樓,二月花開上林樹。
終恐絆騏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
狂僧狂僧,爾雖有絕藝。
猶當(dāng)假良媒,不因禮部張公將爾來。
如何得聲名,一旦諠九垓。
君不見先生耳鼻有仙骨,自號狂生中有物。
金華侍講三十年,兒戲公卿與簪笏。
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連羈王獻(xiàn)之。
長安素絹書欲遍,主人愛惜常保持。
每嘆二疏不足道,復(fù)言四皓??蓍?。
去年寢疾彌數(shù)旬,神鬼盈庭謀一老。
長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顰眉誦《靈寶》。
還如簡子復(fù)歸來,更與洪崖同壽考。
上書北闕言授箓。
稅駕東州愿修道。
初聞行路猶未信,果達(dá)吾君謂之好。
山陰舊宅作仙壇,湖上閑田種芝草。
鏡湖之水含杳冥,會稽仙洞多精靈。
須乘赤鯉游滄海,當(dāng)以群鵝寫道經(jīng)。
皇恩贈詩四十字,明主賜金三十鎰。
供帳傾朝一送歸,雙童駟馬從茲出。
回看紫綬若輕塵,遠(yuǎn)別青門嗟故人。
鴛鷺差池攀羽蓋,虹霓夭矯翊車輪。
田田列侍浮丘伯,曾子榮過朱買臣。
余高若是有先覺,滅跡歸根從大樸。
千載悠悠等令威,十洲漫漫思方朔。
歸去來,青牛頓足少遲回。
忽然云霧不相見,唯有飄飄香氣來。
按:(見宋孔延之編《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彼津之叟兮愛子何多。
碎驪龍珠兮心亦匪他。
為教誡之大者。
猗嗟乎其義則那。
夫此珠者。
寶之至也。
產(chǎn)乎北海之重泉。
在乎驪龍之頷下。
海茫茫兮不測。
龍呀呀兮若斗。
當(dāng)求利以輕生。
因沒波而直透。
潛行伏踴。
既驚且覯。
賣萬死以觸鱗。
幸一冒而匪寇。
父兮畜我。
子則告之。
曾是憑怒。
無然小慈。
斥其珠而不納。
乃命石以興詞。
且龍之得水。
變化無已。
奮迅而江海沸騰。
一噴而云雷四起。
攫拿山石碎。
摽捎林木靡。
不遇睡之時。
必為齏粉矣。
于焉抗手。
勃然瞋目。
當(dāng)頷孰云于徑寸。
贖罪寧論于十斛。
因而鍛之。
星芒迸燭。
雖有虧于照乘。
亦無譏于毀櫝。
豈不知貴踰雙璧。
價重連城。
鬻之可以求富。
獻(xiàn)之可以取榮。
將以謀孫翼子。
慎檢而行。
平窒茍偷之路。
安和性命之情。
不然者。
罔象得之而何重。
天吳得之而何輕。
如此則南華之道尊。
真經(jīng)之教貴。
以證輕重之戒。
以拂夸矜之累。
俾龍全難得之珠。
人獲不貪之利。
揚(yáng)風(fēng)激俗。
淳源化被。
酌斯事之為言。
繄可以用之而無既。
① 一本下有兼送謁徐廣州六字,一作《懷素上人草書歌》。第十九字缺一字。
引用典故:墨池 增紙價 鐘張
張顛沒在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
零陵沙門繼其后,新書大字大如斗。
興來走筆如旋風(fēng),醉后耳熱心更兇。
忽如裴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
又如吳生畫鬼神,魑魅魍魎驚本身。
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qiáng)毒蛇爭屈鐵。
西河舞劍氣凌云,孤蓬自振唯有君。
今日華堂看灑落,四座喧呼嘆佳作。
回首邀余賦一章,欲令羨價齊鐘張
瑯誦囗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顛復(fù)狂。
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亞相求大名。
亞相書翰凌獻(xiàn)之,見君絕意必深知。
南中紙價當(dāng)日貴,只恐貪泉成墨池。
引用典故:礙門 西江水救魚 散樗 出門望長安 馬相如 公車 賈誼 居諸 瓊枝 戎馬生郊 王子敬 應(yīng)璩 子虛
儒服山東士,衡門洛下居。
風(fēng)塵游上路,簡冊委空廬。
戎馬生郊日,賢人避地初。
竄身初浩蕩,投跡豈躊躇。
翠羽憐窮鳥,瓊枝散樗。
還令親道術(shù),倒欲混樵漁。
敝缊袍多補(bǔ),飛蓬鬢少梳。
誦詩陪賈誼,酌酒伴應(yīng)璩。
鶴膝兵家備,鳧茨儉歲儲。
泊舟依野水,開徑接園蔬。
暫閱新山澤,長懷故里閭。
思賢乘朗月,覽古到荒墟。
在竹慚充箭,為蘭幸免鋤。
那堪聞相府,更遣詣公車
蹇足終難進(jìn),嚬眉竟未舒。
事從因病止,生寄負(fù)恩馀。
不見神仙久,無由鄙吝祛。
帝庭張禮樂,天閣繡簪裾。
日色浮青瑣,香煙近玉除。
神清王子敬,氣逐馬相如
銅漏時常靜,金門步轉(zhuǎn)徐。
唯看五字表,不記八行書。
宿昔投知己,周旋謝起予。
祇應(yīng)高位隔,詎是故情疏。
為報周多士,須憐楚子虛。
一身從棄置,四節(jié)苦居諸。
柳發(fā)三條陌,花飛六輔渠。
靈盤浸沆瀣,龍首映儲胥。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魚。
長安同日遠(yuǎn),不敢詠歸歟。
圣人沒而教在。
明王興而道宣。
命上公以陳信。
展大禮以登賢。
觴酒豆肉。
金鏞筦懸。
致克禋以如在。
當(dāng)質(zhì)明而不愆。
祁祁諸生。
必恭敬止。
廓廣庭以容眾。
峨高冠以修已。
臨奠獻(xiàn)之筵。
肅造秀之士。
階間儼以成列。
槐陰布以如市。
將備禮于先師。
遂儲精于祝史。
于以致君。
恢復(fù)王化。
宏闡人文。
磬音繼于夜杵。
燭影迎于朝云。
見曲暢于和易。
知具歆于苾芬。
肅肅階戺。
陰陰門闕。
喬木棲于暮煙。
前軒滿于行月。
偫士沓而歲至。
庶工齊而曉謁。
上元酒以清滌。
間朱弦而疏越。
齊百王于建號。
歷千古而未歇。
蓋以教侔天地而不朽。
功格宇宙而不伐。
不朽故可貴。
不伐故彌彰。
仰而不及。
融然有光。
實(shí)橫被于歷代。
獨(dú)崇輝于帝唐。
德教不輟。
王猷有昌。
日尊師于廟。
歲求士于鄉(xiāng)。
教之于右塾。
登之于上庠。
知本末之可務(wù)。
亦師師而不忘。
將歷試于宗伯。
必先謁于素王。
古先哲君。
任土以作貢。
洪惟我后。
嘉善而容眾。
猶冀獲師于卜。
獲相于夢。
時哉康哉。
宜阿閣之巢鳳。
夫圣人之理。原于始而執(zhí)其中。
觀天文以審于王事。觀人文而知其國風(fēng)。
故每歲孟春。采詩于道路。
獻(xiàn)之泮宮。有以知下之化。
達(dá)人之窮。發(fā)于關(guān)雎之首。
及乎王道之終。故曰天明自人而視。
天聽自人而聰。所謂政于內(nèi)系一人之本。
動于外形四方之風(fēng)。始于風(fēng)。
成于雅。失其道或天方薦瘥。
得其宜或錫之純嘏。是人情之大竇。
未有不由于斯者。爾其德以頌宣。
事以類比。陳之于學(xué)校。
將可以反正輟淫。播之于絲桐。
何有于剪商變徵。屬辭庶因于勸戒。
緣情孰多夫綺靡。嘉魚作而賢者進(jìn)焉。
騶虞廢而王道缺矣。至于詩之為稱。
言以全興。詩之為志。
賦以明類。亦有感于鬼神。
豈止明夫禮義。王澤竭而詩不作。
周道微而興以刺。俾乃審音之人。
于以知風(fēng)之自。洎夫代見更改也。
運(yùn)歷于詩亡。自天未喪斯文也。
以至于皇唐。于是抑文尚質(zhì)。
崇儉去奢。振六藝以補(bǔ)化。
秉一言之無邪。不然。
何以天地奉若。而不興云漢之嗟。
用能德馨而蘋蘩可薦。誠達(dá)而來麰降生。
雖九重歲招其諫諍。而九有日聞其頌聲。
且君非五諫兮何弼。詩匪六義兮何成。
我皇乃以詩而條之國政。本乎人情。
故得行于蠻貊。豈獨(dú)用之邦國。
修之身則壽考不忘。垂乎后則子孫千億。
乃知詩之為教。蓋亦王猷之至極。
共 23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