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旻

相關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尹氏。
冀州人。
少師事沙門志欽得度。
時以徐州沙門法遷有重望。
經論精練。
欽由以次托焉。
遷公南游。
隨止京口竹林寺。
年十五。
隨還彭城。
以成實三論馳譽講肆。
入京師止謝寺。
沙門智藏僧旻法云。
皆當時俊杰。
然所學亦依次折中。
文惠文宣二王。
師事之。
永明八年。
講百法論。
至破塵品微笑而化。
壽五十七矣。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慧次。
姓尹。
冀州人。
初出家為志欽弟子。
后遇徐州釋法遷解貫當世。
欽乃以次付囑。
仍隨遷。
南至京口止竹林寺。
至年十五隨遷還彭城。
雖復年在息慈。
而志學無勌。
清鑒倫通。
超然孤拔。
至年十八解通經論名貫徐土。
迄稟具戒業(yè)操彌深。
頻講成實及三論大明中出都止于謝寺。
迄宋季齊初歸德稍廣。
每講席一鋪輒道俗奔赴。
沙門智藏僧旻法云等。
皆幼年俊朗慧悟天發(fā)。
并就次請業(yè)焉。
文慧文宣悉敬以師禮四事供給。
永明八年講百論。
至破塵品忽然從化。
春秋五十七矣。
時謝寺又有僧寶僧智。
長樂寺法珍僧向僧猛法寶慧調。
并一代英哲。
為時論所宗。
釋慧韶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丹陽之田里。
其先穎川陳氏也。
幼養(yǎng)于兄。
以友悌稱。
年十二。
出家稟戒。
游京揚。
莊嚴旻公釋成論。
僅再講。
即盡記憶通暢。
因謂同學慧峰曰。
吾如是。
將非其所開之義淺歟。
抑其善教然歟。
遂更依藏法師于開善。
鉆仰日至。
后依龍光綽法師。
貧無以得論本。
眾共斥不許住。
時方嚴寒。
獨一帔。
因鬻之以資寫論。
久之武陵王填巴蜀。
邀與俱。
訓徒龍淵寺。
嘗講罷。
坐房中。
見神人青袷服。
致敬曰。
法師幸常此弘道。
當相擁衛(wèi)也。
先苦氣疾。
每思慮輒發(fā)。
至是頓愈。
法席推為成都盛。
凡學者有失。
皆自罰。
性不騎乘。
間赴貴家請。
值雨潦泥淖。
必策杖戴笠往。
天監(jiān)七年。
忽染微恙。
醫(yī)者以豬脂藥進。
拒不服。
而禮佛誦經。
顏色怡悅如常時。
候問者以為喜。
乃告曰。
吾茲無處不痛。
政若敗車行路。
?;即菡邸?div id="kbazyap"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845_0_51_comment'>
但自強耳。
頃之卒于寺之摩訶堂。
是年七月三日也。
春秋五十四。
既卒。
民有應始豐者。
夢被攝。
至閻王所。
聞趣迎韶法師。
及至。
王降階。
合掌頂禮。
還坐殿上。
畫文書。
作大政字。
俄法師飛騰去。
安浦寺尼夢。
送法師等五百僧。
登七寶梯。
到天宮殿。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慧韶。
姓陳氏。
本穎川太丘之后。
避亂居于丹陽之田里焉。
性恬虛寡嗜欲。
沈毅少言。
童幼早孤依兄而長。
悌友之至聞于閭閻。
十二厭世出家。
具戒便游京楊。
莊嚴旻公講釋成論。
才得兩遍記注略盡。
謂同學慧峰曰。
吾沐道日少便知旨趣。
斯何故耶。
將非所聞義淺。
為是善教使然乎。
乃試聽開善藏法師講。
遂覺理與言玄。
便盡心鉆仰。
當夕感夢。
往開善寺采得李子數斛。
撮欲啖之先得枝葉。
覺而悟曰。
吾正應從學必踐深極矣。
尋爾藏公遷化。
有龍光寺綽公繼踵傳業(yè)。
便回聽焉。
既闕論本制不許住。
惟有一帔又屬嚴冬。
便撤之用充寫論。
忍寒連噤。
方得預聽文義。
兼善獨見之明卓高眾表。
辯滅諦為本有。
用粗細而折心。
時以為穿鑿有神思也。
梁武陵王出鎮(zhèn)庸蜀。
聞彼多參義學。
必須碩解弘望。
方可開宣。
眾議薦舉皆不合意。
王曰。
憶往年法集有傖僧韶法師者。
乃堪此選耳。
若得同行。
想能振起邊服。
便邀之至蜀。
于諸寺講論開道如川流。
當于龍淵寺披講將訖。
靜坐房中感見一神。
青衣帢服致敬曰。
愿法師常在此弘法。
當相擁衛(wèi)。
言訖而隱。
遂接席數遍。
清悟繁結。
昔在楊都嘗苦氣疾。
綴慮恒動。
及至蜀講眾病皆除。
識者以為寺神之所護矣。
于時成都法席恒并置三四。
法鼓齊振競敞玄門。
而韶聽徒濟濟莫斯為盛。
又率諸聽侶。
諷誦涅槃大品。
人各一卷合而成部。
年恒數集倫次誦之。
如有謬忘及講聽眠失者。
皆代受罰。
對眾謝曰。
斯則訓導不明耳。
故身令獎物。
其勤至若此。
武陵布政于蜀。
每述大乘及三藏等論。
沙門寶彖保該智空等。
并后進峰岫。
參預撰集。
勒卷既成。
王賜錢十萬。
即于龍淵寺分贍學徒頻教令掌僧都。
苦辭不受。
性不乘騎。
雖貴勝請講逢值泥雨。
輒自策杖戴笠。
履芒屩而赴會焉。
少而齋潔不涉珍羞。
后遇時患藥雜?脂。
拒而不服。
非時漿飲故絕生常。
候病者仰觀。
顏色怡悅禮誦不替。
當似微差。
乃告曰。
吾今無處不痛。
如壞車行路常欲摧折。
但自強耳。
恨所營尊像未就。
吾將去矣。
遺屬道俗憑為莊嚴。
便洗浴剃發(fā)剪爪禮拜嗽口。
坐于龍淵寺摩訶堂中。
奄然而卒。
春秋五十有四。
即天監(jiān)七年七月三日也。
時成都民應始豐者。
因病氣絕而心上溫。
五日方醒云。
被攝至閻王所。
聞處分云。
迎韶法師。
須臾便至。
王下殿合掌頂禮更無言說。
惟畫文書作大政之字。
韶便出外。
坐于曠路樹下。
見一少童以漆柳箕擎生袈裟令韶著之。
有數十僧來迎。
豐惟識智慈二禪師。
幡花列道騰飛而去。
又當終夕有安浦寺尼。
久病悶絕。
及后醒云。
送韶法師及五百僧。
登七寶梯。
到天宮殿講堂中。
其地如水精。
床席華整。
亦有麈尾幾案。
蓮華滿地。
韶就座談說。
少時便起。
送別者。
令歸。
其生滅冥祥感見類此。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出錢氏。吳興人。年十八。棄家入會稽。師事慧基。性質而不華。精于毗曇。學者服膺。天監(jiān)中卒。壽六十。有毗曇疏義十萬馀言。行于世云。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慧集。
本姓錢。
吳興于潛人。
年十八于會稽樂林山出家。
仍隨慧基法師受業(yè)。
為性愨實。
言無華綺。
而學勤昏曉未嘗懈息。
后出京止招提寺。
復遍歷眾師融冶異說。
三藏方等并皆綜達。
廣訪大毗婆沙及雜心揵度等。
以相辯校。
故于毗曇一部擅步當時。
凡碩難堅疑并為披釋。
海內學賓無不必至。
每一開講負帙千人。
沙門僧旻法云并名高一代。
亦執(zhí)卷請益。
今上深相賞接。
以天監(jiān)十四年還至烏程。
遘疾而卒。
春秋六十。
著毗曇大義疏十馀萬言。
盛行于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8—522 【介紹】: 南朝梁時僧。
吳郡人,俗姓顧,本名凈藏。
年十六,代宋明帝出家。
講說經論,博采眾說,時輩莫及。
梁武帝甚器重之住鐘山開善寺。
后帝見僧行敗壞,欲自任白衣僧正以匡正之,集眾咨議,藏獨言其不可,事乃寢。
尤精《成實論》,所著《成實論義疏》為當時有影響之作。
僧旻、法云并稱梁代三大法師。
全梁文·卷七十四
智藏本名凈藏,吳人,天監(jiān)末居鐘山開善寺。
續(xù)高僧傳·卷第五 義解篇初
釋智藏。姓顧氏。本名凈藏。吳郡吳人。吳少傅曜之八世也。高祖彭年司農卿。曾祖淳錢唐令。祖瑤之員外郎。父映奉朝請。早亡其母嘗夢。出繞吳城一匝。密云四布而天中開朗。眾星墜地取而吞之。因而有娠焉。及生藏也。少而聰敏。常懷退讓。果食衣服爰及威儀皆新華。先讓而處下末。由此擊譽鄉(xiāng)閭敬而尚重。年十六代宋明帝出家。以泰初六年敕住興皇寺。事師上定林寺僧遠僧祐天安寺弘宗。此諸名德傳如前述。藏稟依訓范敬義弘隆。嘗遇師疾甚不食多日。藏亦從之。待師進飲藏還進飲。乃至平復方從師好。自是戒德堅明學業(yè)通奧。眾所知識超于夷等。當時柔次二公玄宗蓋世。初從受學。挹酌經論統(tǒng)辯精理。及其開關延敵。莫能涉其津者。藏洞曉若神微言每吐。預有比蹤罔不折伏。于是二僧嘆揖。自以弗及之也。齊太尉文憲王公。深懷欽悅爰請安居。常嘆相知之晚。太宰文宣王。建立正典紹隆釋教。將講凈名選窮上首。乃招集精解二十馀僧。探授符策乃得于藏。年臘最小獨居末坐。敷述義理罔或抗衡。道俗翕然彌崇高譽。先是會稽慎法師。志欲宣通妙法。乃請文宣方求講匠。以藏名稱普聞允當僉屬。遂流連會稽多歷年祀伏膺鼓篋寔系有徒。但以律部未精重游京輦。信同瓶喻有似燈傳。俄而十誦明了諸部薄究。未還吳郡道流生地。學人裹糧隨之不少。永元二年重游禹穴。居法華山結眾弘業(yè)。及齊德將謝。王室大騷。天地既閉經籍道廢。遂翻然高舉。欲終焉禹穴。逮有梁革命。大弘正法?;嗜A繼至。方游京輦。天子下禮承修。榮貴莫不竦敬。圣僧寶志遷神。窀穸于鐘阜。于墓前建塔。寺名開善。敕藏居之。初藏未受具戒。遇志于定林上寺。遂推令居前。垂示崇敬之跡。識知德望有歸告之先見矣。時梁武崇信釋門。宮闕恣其游踐。主者以負扆南面域中一人。議以御坐之法唯天子所升。沙門一不沾預。藏聞之勃然厲色。即入金門上正殿踞法座抗聲曰。貧道昔為吳中顧郎。尚不慚御榻。況復乃祖定光。金輪釋子也。檀越若殺貧道即殺。不慮無受生之處。若付在尚方。獄中不妨行道。即拂衣而起。帝遂罷敕任從前法。斯跨略天子高岸釋門。皆此類也。有野姥者。工相人也。為記吉兇百不失一。謂藏曰。法師聰辯蓋世天下流名。但恨年命不長。可至三十一矣。時年二十有九。聞斯促報講解頓息。竭精修道發(fā)大誓愿足不出門。遂探經藏得金剛般若。受持讀誦畢命奉之。至所危暮年香湯洗浴凈室誦經以待死至。俄而聞空中聲曰。善男子。汝往年三十一者。是報盡期。由般若經力得倍壽矣。藏后出山試過前相者。乃大驚起曰。何因尚在世也。前見短壽之相。今了一無。沙門誠不可相矣。藏問。今得至幾。答云。色相骨法年六十馀。藏曰。五十為命。已不為夭。況復過也。乃以由緣告之。相者欣服。竟以畢年辭世。終如相言。于是江左道俗。競誦此經。多有徵應。乃至于今日有光大。感通屢結。逮梁大同中。敬重三寶利動昏心。澆波之儔。肆情下達。僧正憲網無施于過門。帝欲自御僧官維任法侶。敕主書遍令許者署名。于時盛哲無敢抗者。匿然投筆。后以疏聞藏。藏以筆橫轢之告曰。佛法大海非俗人所知。帝覽之不以介意。斯亦拒懷略萬乘季代一人。而帝意彌盛。事將施行于世。雖藏后未同。而敕已先被。晚于華光殿設會。眾僧大集。后藏方至。帝曰。比見僧尼多未誦習。白衣僧正不解科條。俗法治之傷于過重。弟子暇日欲自為白衣僧正亦依律立法。此雖是法師之事。然佛亦復付囑國王。向來與諸僧共論。咸言不異。法師意旨如何。藏曰。陛下欲自臨僧事。實光顯正法。但僧尼多不如律。所愿垂慈矜恕此事為后。帝曰。弟子此意豈欲苦眾僧耶。正謂俗愚過重。自可依律定之。法師乃令矜恕。此意何在。答曰。陛下誠欲降重從輕。但末代眾僧難皆如律。故敢乞矜恕。帝曰。請問諸僧犯罪。佛法應治之不。答曰。竊以佛理深遠教有出沒。意謂亦治不治。帝曰。惟見付囑國王治之。何處有不治之說。答曰。調達親是其事。如來置之不治。帝曰。法師意謂。調達何人。答曰。調達乃誠不可測。夫示跡正欲顯教。若不可不治。圣人何容示此。若一向治之。則眾僧不立。一向不治亦復不立。帝動容追停前敕。諸僧震懼相率啟請。帝曰。藏法師是大丈夫心。謂是則道是。言非則道非。致詞宏大。不以形命相累。諸法師非大丈夫。意實不同言則不異。弟子向與藏法師碩諍。而諸法師默然無見助者。豈非意在不同耳。事遂獲寢。藏出告諸徒屬曰。國王欲以佛法為己任。乃是大士用心。然衣冠一家子弟十數。未必稱意。況復眾僧。五方混雜未易辯明。正須去其甚泰耳。且如來戒律布在世間。若能遵用足相綱理。僧正非但無益為損弘多。常欲勸令罷之。豈容贊成此事?;蛟弧@順O如此。當萬乘之怒何能夷然。藏笑曰。此實可畏。但吾年老??v復荷旨附會。終不長生。然死本所不惜。故安之耳。后法云謂眾曰。帝于義理之中未能相謝。一日之事真可愧服不久敕于彭城寺講成實。聽侶千馀。皆一時翹秀。學觀榮之。又敕于慧輪殿講波若經。別敕大德三十人預座。藏開釋發(fā)趣各有清拔皆著私記擬后傳習。天監(jiān)末年春舍身大懺。招集道俗。并自講金剛般若以為極悔。惟留衣缽。馀者傾盡一無遺馀。陳郡謝幾卿。指掛衣竹戲曰。猶留此物尚有意耶。藏曰。身猶未滅意何由盡。而尚懷靖處托意山林。還居開善因不履世。時或敕會。乃上啟辭曰。夙昔顧省心惑不調。欲依佛一語于空閑自制。而從緣流二十馀載。在乎少壯故可推斥。今既老病身心俱減。若復退一毫。便不堪自課。故愿言靜處少自營衛(wèi)。非敢傲世求名。非欲從閑自誕。是常人近情。懼前徑之已迫耳。帝手敕喻曰。求空自閑依空入慧。高蹈養(yǎng)神實是勝樂。不違三乘。亦以隨喜。惟別之際能無悵然。岐路贈言古人所重。猶勸法師。行無礙心。大悲為首方便利益。隨時用舍不宜頓杜。以隔礙心行菩薩道無有是處。敕往反頻。仍久之然持操不改。帝將受菩薩戒敕僧正牒老宿德望。時超正略牒法深慧約智藏三人。而帝意在于智者。仍取之矣?;侍佑认嗑唇?。將致北面之禮。肅恭虔往。朱輪徐動鳴笳啟路。降尊下禮就而謁之。從遵戒范永為師傅。又請于寺講大涅槃。親臨幄坐爰命咨質。朝賢時彥道俗盈堂。法筵之盛未之前聞。又于北閣更延談論。皆嘆曰。陪預勝席未曾有也。藏任吹虛舟真行平等。毀譽不動榮利未干。宴坐空閑毅然山立。雖神宇凝隔風韻清高。其應物也汲汲然如有不足??芍^望儼即溫。君子之變者矣。自現處巖岫晦形人世。又于寺外山曲別立頭陀之舍六所。并是茅茨容膝而已。皇太子聞而游覽。各賦詩而返。其后章云。非曰樂逸游。意欲識箕潁。藏結心世表。常行懺悔。每于六時翹仰靈相??谠?。理味深玄淺思斟酌自抱疑礙??止允ヒ舛嗥АR蚨鴳旁~淚俱發(fā)。嘗宿靈曜寺。夜行暫用心。見有金光照曜。一室洞明。人問其故。答曰。此中奇妙未可得言。是旦遘疾至于大漸。帝及儲君中使相望。四部白黑日夜參候。敕為建齊手制愿文。并繼以醫(yī)藥。而天子不整。唯增不降。臨終詞色詳正。遺言唯在弘法。以普通三年九月十日卒于寺房。春秋六十有五。敕葬獨龍之山。赴送盈道同為建碑。墳所寺內各一。新安太守蕭機制文。湘東王繹制銘。太子中庶子陳郡殷鈞為立墓志。初藏常夢見金粟如來入室共談執(zhí)二麈尾。其一寶裝。其一者素。留素者與藏。又徵士廬江何胤。居吳郡虎丘。遇一神僧。捉一函書云。有人來寄語頃失之。及開函視全不識其文詞。后訪魏僧云。是大莊嚴論中間兩紙也。時人咸謂藏之所致。又彭城劉混之罪當從戮。藏時處后堂。為帝述四等義。外奏聞之。帝曰。今為國事不得道四等義如何。藏曰。言行乘機也。今機發(fā)而不中。失在何人。四等之舉義非徒設。帝遂舍而不問。竟以獲免。劉氏終亦不委斯由。其潛濟益被率多如此。凡講大小品涅槃般若法華十地金光明成實百論阿毗曇心等。各著義疏行世。
釋明徹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七十四
明徹俗姓夏,吳郡錢塘人。齊永明中受學僧祐,隨出揚都,住建初寺,后往荊州。天監(jiān)初還都,二宮供養(yǎng)。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夏氏。
吳郡錢塘人。
六歲喪父。
即出家于上虞王國寺。
性好學。
尤多感激奮厲。
嘗遇客讀晉道安傳云。
少孤為外兄所養(yǎng)。
因歔欷嗚咽。
良久乃已。
他日究尋。
見安弘法之美。
撫髀嘆曰。
人生斯世可不爾乎。
自是專志。
不棄寸陰。
其房屋朽故。
風吹且仆。
眾皆懼其壓而去。
徹習業(yè)其下自若。
會稽孔廣聞以為當成名器。
齊永明十年。
竟陵王請律師僧祐講。
徹從受十誦。
隨至楊都。
居建初寺。
建武初。
旻法師更業(yè)經論。
太傅蕭穎胄領荊州。
??以俱就第開凈名。
太傅薨。
贈麈尾軟幾以別。
天監(jiān)初。
反都邑。
常為旻公覆述。
武帝欽待不次。
詔于華林園寶云僧省類集毗尼簡要。
將成。
忽遘沈疾于壽光殿。
帝躬臨尉問。
遷就醫(yī)于所住寺。
中使參候不絕于道。
徹有遺表。
文多不錄。
帝省表哀動左右。
詔于寺設三百僧齋。
帝為制發(fā)愿懺悔文。
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
詔給東園秘器。
窆于定林寺墓。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明徹。
姓夏。
吳郡錢唐人。
六歲喪父。
仍愿出家。
住上虞王園寺。
學無師友從心自斷。
每見勝事。
未曾不留心諦視。
遇客讀釋道安傳云。
聞安少孤為外兄所養(yǎng)。
便歔欷嗚咽。
良久乃止。
他日借傳究尋。
見安弘法之美。
因撫膝嘆曰。
人生居世。
復那可不爾乎。
自是專務道學功不棄日。
嘗與同學數輩住師后房。
房本朽故。
忽遭飄風吹屋。
欹斜欲倒。
師行不在。
無物支持。
眾人皆走。
徹習業(yè)如故。
會稽孔廣聞之嘆曰。
孺子風素殊佳。
當成名器。
時倫因事推伏。
馳名東越。
齊永明十年。
竟陵王請沙門僧祐。
三吳講律。
中涂相遇。
雖則年齒懸殊。
情同莫逆。
徹因從祐受學十誦。
隨出楊都住建初寺。
自謂律為繩墨憲章儀體。
仍遍研四部校其興廢。
當時律辯莫有能折。
建武之中移業(yè)經論。
歷采眾師備嘗深義。
旻法師標正經論妙會機神。
譚思通微易鉤深奧。
乃從其成業(yè)。
齊太傅蕭穎深相欽屬。
及領荊州攜游七澤。
請于內第開講凈名。
每日諸經文句。
既是應機所說。
或有委曲深微。
或復但拘名字先來英舊人各厝情。
謬當今日望此玄宗。
遠無髣髴深懷愧惻。
時咸重其謙退。
及蕭氏將薨。
贈別麈尾軟幾。
徹以遺命所留。
憑撫以盡其壽。
天監(jiān)之初始返都邑。
又從受業(yè)。
少長祈請常為覆述。
究博深文洞明奧旨。
盤根交結了無遺滯。
遠樹名聞徵屈重疊。
乍經乍論四時不輟。
聽受之眾不遠云集。
武帝欽待不次長名進于內殿。
家僧資給歲序無爽。
帝以律明萬行條章富博。
愿撮取簡要以類相從。
天監(jiān)末年敕入華林園。
于寶云僧省。
專功抄撰。
辭不獲免。
每侍御筵對揚奧密。
皇儲賞接特加恒禮。
故使二宮周供寒暑優(yōu)洽。
當時名輩并蒙殊致。
未有恩渥如此之隆。
以其鳩聚將成。
忽遘疾沈積。
于壽光殿移還本寺。
天子親自怡色溫言躬臨慰喻。
知當不振退而流涕。
中使參候晨宵不絕。
徹自惟將卒奉啟告辭。
皇心載軫于萬壽殿。
時內外樞揆一時慟絕。
以呈徹表故也。
其文曰。
因果深明倚伏何逭。
明徹雖復愚短。
忝窺至籍。
將謝之間豈復遺吝。
但知恩知慶。
輒欲言之。
明徹本出東荒賤民而已。
微有善識得廁釋門。
契闊少年綢繆玄覺。
雖未能體道。
微得善性。
運來不輟。
遇會昌時。
遂親奉御筵。
提攜法席。
且仁且訓備沐恩獎。
恒愿舒慕丹誠奉揚慈化。
豈意報窮便歸塵土。
仰戀圣世何可而言。
特愿陛下永劫永住益蔭無涯。
具足莊嚴道場訓物。
天垂海外同為凈土。
勝果遐流雍容遠集。
明徹以奉值之慶論道之善。
脫億代還生猶冀奉覲。
惟生惟死俱希濟拔。
臨盡之間忽忽如夢。
雖欲申心心何肯盡。
不勝悲哀之誠。
謹遣表以聞。
敕答省疏增其憂耿。
人誰不病。
何以遽終過甚。
法師至性堅明道行純備。
往來凈土去留安養(yǎng)。
方除四魔理無五畏。
唯應正念諸佛不舍大愿與般若相應。
直至種智發(fā)菩提心。
彼我相攝方結來緣。
敬如所及。
菩薩行業(yè)非千百年。
善思至理勿起亂想。
覽筆悽懣不復多云。
帝因于寺為設三百僧會。
令徹懺悔。
自運神筆制懺愿文。
事竟遂卒寺房。
即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
窆于定林寺之舊墓。
敕給東園秘器。
兇事所資隨由備辦。
主者監(jiān)護有崇敬焉。
僧喬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吳興之華氏。
少隸龍光寺出家。
嘗聞前脩立義同異于僧旻。
且慕其論議英敏。
撫掌屢嘆。
愿師事之。
隆昌間。
拉同寺僧整。
寶淵。
慧濟。
慧紹。
移住。
以遂研究。
疏衣糲食。
貧寒不小變。
閱三四年。
優(yōu)習經論。
于是還莊嚴。
時沙門慧生。
曰。
諸子優(yōu)劣。
可得聞乎。
曰。
喬之儒雅清虛。
履今用古。
固遺法之所寄也。
整之精勤博綜。
情懷可重。
亦同業(yè)之所推也。
淵之心性偏激。
濟之尪羸。
紹之資費蕭條。
雖不免于累。
而皆有所成。
則其志之同如此。
天監(jiān)初卒。
年三十六。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僧喬。
姓華氏。
吳興東遷人。
出家住龍光寺。
僧旻說。
前修立義有諸同異。
則忘寢息志欲稟受。
又聽其語論轉捷。
則撫掌累嘆思與偕也。
隆昌之世法筵轉少。
仍與同寺僧整寶淵慧濟慧紹等。
移住。
于是終晨竟夜一心咨求。
布被禦冬單蔣藉體。
饘粥糊口茹菜充饑。
而未曾以貧寒變節(jié)。
但自勤勵維日不足。
研精奧粹理悟深明。
三四年間經論通達。
還莊嚴。
龍光慧生問曰。
諸少相攜并得成器。
其間勝負可得聞耶。
曰。
喬公儒雅清虛履今用古。
卷舒文義優(yōu)游教理。
鉤深致遠善能讎校。
廉而未講莫與爭先。
此乃遺法之所寄也。
整公精勤經論博綜有敘。
同其業(yè)者重其情性。
淵公不無神明。
而心性偏激亟違禮度。
久從異集。
無以測其多少。
濟公神識清審。
經素有功論文未熟。
由其體羸不堪辛苦故耳。
且于義理足以明道。
志行足以厲俗。
紹公情性和理篤有志行。
貧而有累學不得恒。
向無妨礙。
不患不成美器。
自喬學之成也。
不修世務不附名聞。
閉門靜處坐無雜客。
澄懷潛悟獨得而已。
年三十六天監(jiān)初卒。
生本任湘州。
學明經數頻御法座。
少秉高操。
慕安汰之風規(guī)。
而弊衣蔬食終身不改。
美風姿善草隸。
整住襄陽未游夏首。
道化大行。
濟番禺人。
未還嶺表德被南越。
文義風宣有廣被焉。
并天監(jiān)中卒。
釋寶淵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寶淵。
姓陳。
巴西閬中人也。
年二十三。
于成都出家。
居羅天宮寺。
欲學成實論為弘通之主。
州鄉(xiāng)術淺不愜憑懷。
齊建武元年下都住龍光寺。
僧旻法師稟受五聚。
經涉數載義頗染神。
曰。
此君任性俊警智慮過人。
但恨迥忽不倫動靜險躁。
若值通人優(yōu)接。
當成一世名士。
若不遇時不得其死。
必當損辱大法矣。
淵酷好蒲撲使酒挾氣。
終日狼??無所推下。
累諫曉喻返以為讎。
因爾改涂。
復從智藏采聽先業(yè)。
自建講筵貨財周贍。
勇勵辛勤有倍恒日。
每言。
大丈夫當使人侍我。
何能久侍人。
乃廣寫義疏。
貴市王征南尚書緘封一簏有意西歸。
同寺慧濟謔之曰。
昔謝氏青箱不至不得作文章。
今卿白麈未來判無講理。
淵曰。
殊不然。
此乃打狗杖耳。
因帶挾西返。
還住舊寺。
標定義府。
道俗懷欽。
于是論筵頻建。
聽眾數百。
自重名行少賓知己。
沙門智訓。
游學京華數論通敏。
同還本壤投分與交。
淵弗許也。
后寺庫犯官。
淵自恃名高一州。
為物所讓。
以身代當。
強悍不弭。
至于事成知當必敗。
因爾出郭。
于路以刃自刎。
時年六十一矣。
即普通七年也。
彭門爾時復有法文法度法護道興等。
并以廣學達名。
文貞廉好尚雅有風采。
度通解大乘方嚴有則。
護剛直履信不交世務。
興秉素懷正好仁奉義。
并下都住寺不墜學宗。
為諸雄辯所見推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僧。吳郡人,俗姓岑。年十八,投僧祐出家,住莊嚴寺。梁武帝天監(jiān)中為新安寺主。掌華林園寶云殿經藏,博學能文,名冠當時,后不知所終。著有《經律異相》、《飯圣僧法》、《華林佛殿經目》、《續(xù)法輪論》、《名僧傳》、《比丘尼傳》等。
全梁文·卷七十四
寶唱俗姓岑,吳郡人。師事僧祐,齊建武中入閩,天監(jiān)中還京,往新安寺,又住莊嚴寺,有《名僧傳》三十卷。
續(xù)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篇初
釋寶唱。
姓岑氏。
吳郡人。
即有吳建國之舊壤也。
少懷恢敏清貞自蓄。
顧惟只立勤田為業(yè)。
資養(yǎng)所費終于十畝。
至于傍求。
傭書取濟。
寓目流略便能強識。
文采鋪贍義理有聞。
年十八。
投僧祐津師而出家焉。
祐江表僧望多所制述。
具如前傳紀之。
唱既始陶津。
經律咨稟。
承風建德有聲宗嗣。
住莊嚴寺。
博采群言酌其精理。
又惟開悟土俗。
要以通濟為先。
乃從處士顧道曠呂僧智等。
習聽經史莊易。
略通大義。
時以其游涉世務。
謂有俗志。
為訪家室執(zhí)固不回。
將及三十天蔭既崩。
喪事云畢。
建武二年擺撥常習。
出都專聽。
涉歷五載又中風疾。
會齊氏云季。
遭亂入東。
遠至閩越。
討論舊業(yè)。
天監(jiān)四年便還都下。
乃敕為新安寺主。
帝以時會云雷遠近清晏。
風雨調暢百谷年登。
豈非上資三寶中賴四天下藉神龍。
幽靈葉贊方乃福被黔黎歆茲厚德。
但文散群部難可備尋。
下敕。
令唱總撰集錄以擬時要。
或建福禳災。
或禮懺除障。
或饗接神鬼。
或祭祀龍王。
部類區(qū)分近將百卷。
八部神名以為三卷。
包括幽奧詳略古今。
故諸所祈求帝必親覽。
指事祠禱多感威靈。
所以五十許年。
江表無事兆民荷賴。
緣斯力也。
天監(jiān)七年。
帝以法海浩汗淺識難尋。
敕莊嚴僧旻。
于定林上寺。
纘眾經要抄八十八卷。
又敕開善智藏纘眾經理義。
號曰義林。
八十卷。
又敕建元僧朗。
注大般涅槃經七十二卷。
并唱奉別敕。
兼贊其功。
綸綜終始緝成部帙。
及簡文之在春坊。
尤耽內教。
撰法寶聯(lián)璧二百馀卷。
別令寶唱綴紕區(qū)別。
其類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沖奧近識難通。
自非才學無由造極。
又敕唱自大教東流。
道門俗士。
有敘佛理著作弘義。
并通鳩聚。
號曰續(xù)法輪論。
合七十馀卷。
使夫迷悟之賓見便歸信。
深助道法無以加焉。
又撰法集一百四十卷。
并唱獨斷專慮。
纘結成部。
既上親覽。
流通內外。
十四年。
敕安樂寺僧紹。
撰華林佛殿經目。
雖復勒成未悏帝旨。
又敕唱重撰。
乃因紹前錄。
注述合離甚有科據。
一帙四卷。
雅悏時望。
遂敕掌華林園寶云經藏。
搜求遺逸皆令具足。
備造三本以用供上。
緣是又敕撰經律異相五十五卷。
飯圣僧法五卷。
帝又注大品經五十卷。
于時佛教隆盛。
無德稱焉。
道俗才筆互陳文理。
自武帝膺運。
時三十有七。
在位四十九載。
深以庭癊早傾。
常懷哀感。
每嘆曰。
雖有四海之尊。
無由得申罔極。
故留心釋典。
以八部般若為心良。
是諸佛由生。
又即除災滌累故。
收采眾經躬述注解。
親臨法座講讀敷弘。
用此善因崇津靈識。
頻代二皇。
舍身為僧給使。
洗濯煩穢仰資冥福。
每一舍時地為之震。
相繼齋講不斷法輪。
為太祖文皇。
于鐘山北澗。
建大愛敬寺。
糺紛協(xié)日臨睨百丈。
翠微峻極流泉灌注。
鐘鯨遍嶺??鳳乘空。
創(chuàng)塔包巖壑之奇。
宴坐盡林泉之邃。
結構伽藍同尊園寢。
經營彫麗奄若天宮。
中院之去大門。
延袤七里。
廊廡相架檐霤臨屬。
旁置三十六院。
皆設池臺周宇環(huán)繞。
千有馀僧四事供給。
中院正殿有栴檀像。
舉高丈八。
匠人約量晨作夕停。
每夜恒聞作聲。
旦視輒覺功大。
及終成后乃高二丈有二。
相好端嚴色相超挺。
殆由神造屢感徵跡。
帝又于寺中龍淵別殿。
造金銅像舉高丈八。
躬伸供養(yǎng)每入頂禮。
歔欷哽噎不能自勝。
預從左右無不下泣。
又為獻太后。
于青溪西岸建陽城門路東。
起大智度寺。
京師甲里爽塏通博。
朝市之中途。
川陸之顯要。
殿堂宏壯寶塔七層。
房廊周接華果間發(fā)。
正殿亦造丈八金像。
以申追福。
五百諸尼四時講誦。
寺成之日。
帝顧謂群后曰。
建斯兩寺。
奉福二皇。
用表罔極之情。
以達追遠之思。
而不能遣蓼莪之哀。
復于中宮起至敬殿景陽臺。
立七廟室。
崇宇嚴肅郁若卿云。
粉壁珠柱交映相耀。
設二皇座。
具備諸禮冠蘊奩篋。
舉目興慕晨昏如在。
衣服輕暖隨時代易。
新奇芳旨應時日薦。
帝又曰。
雖竭工匠之巧。
殫世俗之奇。
水石周流華樹雜沓。
限以國務不獲朝夕侍食。
惟有朔望親奉饋奠。
而無所瞻仰。
內心崩潰如焚如灼。
又作聯(lián)珠五十首。
以明孝道。
又制孝思賦。
廣統(tǒng)孝本。
至于安上治民移風易俗。
度越終古無德而稱。
故元帝云。
伏尋我皇之為孝也。
四運推移。
不以榮枯遷貿。
五德更用。
不以貴賤革心。
臨朝端默。
過隙之思彌軫。
垂拱巖廊。
風樹之悲逾切。
潔齋宗廊虔事郊禋。
言未發(fā)而涕零。
容不改而傷慟。
所謂終身之憂者是也。
蓋虞舜夏禹周文梁帝。
萬載論孝。
四人而已。
廣如繹所撰金樓子述之。
又以大通元年。
于臺城北。
開大通門。
立同泰寺。
樓閣臺殿擬則宸宮。
九級浮圖回張云表。
山樹園池沃蕩煩積。
其年三月六日。
帝親臨幸。
禮懺敬接。
以為常準。
即舍身之地也。
雖億兆務殷。
而卷不輟手。
披閱內外經論典墳。
恒以達曙為則。
自禮記古文周書左傳莊老諸子論語孝經。
往哲所未詳悉。
皆為訓釋。
又以國學員限隔于貴賤。
乃更置五館。
招引寒俊。
故使孔釋二門榮茂峙列帝前后集百有馀卷。
著通史書苑數千卷。
唱當斯盛世。
頻奉璽書預參翻譯。
具如別傳。
初唱天監(jiān)九年先疾復動。
便發(fā)二愿。
遍尋經論使無遺失。
搜括列代僧錄創(chuàng)區(qū)別之。
撰為部帙。
號曰名僧傳三十一卷。
至十三年。
始就條列。
其序略云。
夫深求寂滅者。
在于視聽之表。
考乎心行者。
諒須丹青之工。
是萬象森羅立言之不可以已者也。
大梁之有天下也。
威加赤縣功濟蒼生。
皇上化范九疇神游八正。
頂戴法橋伏膺甘露。
竊以外典鴻文布在方冊。
九品六藝尺寸罔遺。
而沙門凈行獨亡紀述。
玄宗敏德名絕終古。
擁嘆長懷靡茲永歲。
律師釋僧祐。
道心貞固高行超邈。
著述集記振發(fā)宏要。
寶唱不敏。
預班二落。
禮誦馀日捃拾遺漏。
文廣不載。
初以腳氣連發(fā)。
入東治療。
去后敕追。
因此抵罪謫配越州。
尋令依律以法處斷。
僧正慧超任情乖旨擯徙廣州。
先懺京師大僧寺遍方徙嶺表永棄荒裔。
遂令鳩集為役多闕。
晝則伏懺。
夜便纘錄。
加又官私催遍惟日弗暇。
中甄條流文詞墜落。
將發(fā)之日遂以奏聞。
有敕停擯令住翻譯。
而此僧史方將刊定。
改前宿繁更加芟定。
故其傳后自序云。
豈敢謂僧之董狐。
庶無曲筆耳。
然唱之所撰。
文勝其質。
后人憑據揣而用之。
故數陳賞要。
為時所列。
不測其終。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岑。
吳郡人。
少懷恢敏。
勤田為業(yè)。
至于傍求。
傭書取濟。
寓目疏略。
便能強識。
年十八。
投僧祐律師。
而出家焉。
經律咨稟。
有聲宗嗣。
住莊嚴寺。
博采群言。
酌其精理。
又惟開悟士俗。
要以通濟為先。
乃從處士顧道曠。
呂僧智等。
習聽經史莊易。
會齊氏云季。
遭亂入東。
遠至閩越。
討論舊業(yè)。
天監(jiān)四年。
便還都下。
乃敕為新安寺主帝以時會云雷。
遠近清晏。
風雨調暢。
百谷年登。
上資三寶。
福被黔黎。
下敕令唱。
總撰集錄。
以擬時要。
或建福禳災。
或禮懺除障。
或饗接神鬼。
或祭祀龍王。
部類區(qū)分。
近將百卷。
八部神名。
以為三卷。
包括幽奧。
詳略古今。
故諸所祈求。
帝必親覽。
天監(jiān)七年。
帝以法海浩浣淺識難尋。
敕莊嚴僧旻。
于定林上寺。
纘眾經要抄。
八十八卷。
又敕開善智藏。
纘眾經理義。
號曰義林。
八十卷。
又敕建元僧朗。
注大般涅槃經。
七十二卷。
并唱兼贊其功。
綸綜終始。
緝成部帙。
及簡文之在春坊。
尤耽內教。
撰法寶聯(lián)璧。
二百馀卷。
令寶唱綴比區(qū)別其類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沖奧。
近識難通。
又敕唱詳敘佛理弘義。
號曰續(xù)法輪論。
合七十馀卷。
又撰法集。
一百三十卷。
上既親覽。
流通內外。
十四年。
敕安樂寺僧紹。
撰華林佛殿經目。
未愜帝旨。
又敕唱重撰。
遂敕掌華林園寶云經藏。
搜求遺逸。
備造三卷。
以用供上。
又敕撰。
經律異相五十五卷。
飯圣僧法五卷。
帝又注大品經五十卷。
于時佛教隆盛。
無得稱焉。
自武帝應運。
時年三十有七。
在位四十九載深以太后早傾。
常懷哀感嘆曰。
雖有四海之尊。
無由得申罔極。
故留心釋典。
以八部般若。
為心良田。
是諸佛由生。
又即除災滌累。
收采眾經。
躬述注解。
親臨法座。
講讀敷弘。
用此善因。
崇津靈識。
頻代二皇舍身為僧給使。
每一舍時。
地為之震。
相繼齋講不斷法輪。
為太祖文皇于鐘山竹澗。
建大愛敬寺。
經營雕麗。
奄若天宮。
周宇環(huán)繞。
千有馀僧。
四事供給。
中院正殿。
有栴檀像。
舉高丈八。
又于寺中龍淵別殿。
造金銅像舉高丈八。
躬申供養(yǎng)。
每入頂禮。
歔欷哽噎。
不能自勝。
預從左右。
無不下泣。
又為獻太后。
于青溪西岸。
建陽城門。
路東起大智度寺。
京師夾里。
爽塏。
通博。
朝匝之中途。
川陸之顯要。
殿堂宏敞。
寶塔七層。
正殿亦造丈八金像。
以申追福。
五百諸尼。
四時講誦。
寺成之日。
帝顧謂群后曰。
建斯兩寺。
奉福二皇。
用表罔極之情。
以達追遠之思。
而不能遣蓼莪之哀。
復于中宮。
起至敬殿。
景陽臺。
立七廟室。
設二皇座。
具備諸禮。
冠蘊奩篋。
舉目興慕。
晨昏如在。
衣服輕煖。
隨時代易。
斯奇芳旨。
應時日薦。
帝又以國務。
不獲朝夕侍食。
惟有朔望。
親奉饋奠。
而無所瞻仰。
內心崩潰。
如焚如灼。
又作聯(lián)珠五十首。
以明孝道。
又制孝思賦廣統(tǒng)孝本。
至于安上治民移風易俗度越終古。
無得而稱。
故元帝云。
伏尋我皇之為孝也。
四運推移。
不以榮枯。
遷貿五德。
更用不以貴賤革心。
臨朝端默。
過隙之思彌軫。
垂拱巖廊。
風樹之悲逾切。
潔齋宗廟。
虔事郊禋。
言未發(fā)而涕零。
容不改而傷慟。
所謂終身之憂者是也。
蓋虞舜。
夏禹。
周文。
梁帝。
萬載論孝四人而已。
又以國學員限。
隔于貴賤。
乃更置五館。
招引寒俊。
故孔釋二門。
榮茂峙列。
唱當斯世。
頻奉璽書預參翻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7—529 【介紹】: 南朝梁僧。
義興陽羨人,俗姓周。
晉周處七世孫。
七歲出家,齊武帝永明中,僧柔講經于道林寺,法云咨決累日,詞旨激揚,眾所嘆異。
梁武帝天監(jiān)中敕為光宅寺主。
后奉詔譯扶南國所獻經三部。
普通六年為大僧正。
創(chuàng)立僧制。
撰有《成實論義疏》。
與智藏、僧旻并稱梁代三大法師。
全梁文·卷七十四
法云俗姓周,義興陽羨人,住莊嚴寺。天監(jiān)中為光禪寺大僧正,終大通初。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義興陽羨周氏。
晉平西將軍處之七世孫。
母吳。
方娩見云氣滿室。
因以名之。
七歲師事僧成玄趣寶亮。
出家。
住莊嚴寺。
年十三受業(yè)于太昌寺僧宗莊嚴寺僧達而寶亮。
每自以為不及。
齊永明中。
僧柔。
東歸開講于道林寺。
云處小床于前。
咨決累日。
由是顯名。
尤與同寺僧旻游。
采摭經論。
覆述文義。
摩有間隙。
每行路思義。
輒過所造。
觀長樂寺法調盛會。
出而嘆曰。
震旦天子之都。
人物如此。
可謂法座空矣。
年三十。
建武四年。
夏初于妙音寺開法華維摩二經。
東莞徐孝嗣。
每見云公俊發(fā)。
自顧缺然。
居母憂。
毀瘠過禮。
僧旻。
以為圣人制禮。
賢者俯就。
不賢者企及。
況佛訓有存則報答生恩。
以奉顏儀。
沒則啟發(fā)菩提。
以導神識。
茍循私愛。
返累至親。
墮于惡道。
惟智者。
能以方便力。
治制之。
則善趣生矣。
云乃割哀情。
進飲食。
永元初。
赴毗陵之請。
道俗傾向。
京城畢集。
及梁高天監(jiān)二年。
詔諸名德。
各撰成實義疏。
云合經論。
撰四十科。
為四十二卷。
七年制注大品。
朝貴請云講演。
從之。
又為光宅寺主。
創(chuàng)立僧制。
后世遵行。
皇太子請十僧。
入玄圃。
講道談文。
凡經雨夏。
云居上首。
中書即順陽范軫。
著神滅論詔云答之。
以宣示臣下。
文多不載。
天監(jiān)末。
復建一寺于秣陵縣。
同下里。
以報施主之恩。
誠得爽塏之趣。
即禪岡之西山也。
又譯扶南國所獻經三部。
且以身外嚫施之物。
舍入華林園光華殿。
設千僧大會。
而云亦遘疾矣。
普通六年。
詔為大僧正。
帝幸同泰寺開大涅槃。
設千僧會。
廣集諸寺知事。
及學行名僧羯磨。
詔許乘輿上殿。
憑幾聽講。
由是疾篤。
大通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卒。
享年六十有三。
詔葬定林寺側。
云尤研精法華。
嘗于一寺講散。
忽天華狀如雪飛而下。
神僧寶志。
呼云為大林法師。
每來云所。
輒留信宿。
或言請法師獅子吼。
即為部析。
志便彈指贊曰。
善哉微妙微妙。
儀同陳郡袁昂家。
有供養(yǎng)僧。
學云法華。
日夜發(fā)愿必欲似之。
夢僧告曰。
云法師燈明佛時已解此經可率敵邪。
又夷陵縣漁人。
于網中。
得泥洹四相品經一卷。
末題云。
宋元徽二年。
王寶勝敬造。
奉光宅寺法云法師。
時云年昉十歲。
名未遠布。
寺無光宅而此云者。
竟不可測。
續(xù)高僧傳·卷第五 義解篇初
釋法云。
姓周氏。
宜興陽羨人。
晉平西將軍處之七世也。
母吳氏。
初產在草。
見云氣滿室。
因以名之。
七歲出家。
更名法云。
從師住莊嚴寺。
為僧成玄趣寶亮弟子。
而俊朗英秀卓絕時世。
年十三始就受業(yè)。
大昌僧宗莊嚴僧達。
甚相稱贊。
寶亮每曰。
我之神明殊不及也。
方將必當棟梁大法矣。
齊永明中。
僧柔東歸。
于道林寺發(fā)講。
云咨決累日。
詞旨激揚。
眾所嘆異。
年小坐遠聲聞難敘。
命置小床處之于前共盡往復。
由是顯名。
與同寺僧旻
等年臘齊名譽。
歷采眾師且經且論四時游聽寒暑不輟。
或講前講末初夜后夜覆述文義。
間隙游習于路思義。
輒不自覺行過所造。
其勤勵專至類皆如此。
曾觀長樂寺法調講論。
出而顧曰。
震旦天子之都衣冠之富。
動靜威儀勿易為也。
前后法師或有詞無義。
或有義無詞。
或俱有詞義而過無威儀。
今日法坐俱已闕矣。
皆由習學不優(yōu)未應講也。
及年登三十。
建武四年夏。
初于妙音寺開法華凈名二經。
序正條源群分名類。
學徒海湊四眾盈堂。
僉謂理因言盡紙卷空存。
及至為賓。
構擊縱橫比類紛鯁。
機辯若疾風。
應變如行雨。
當其鋒者罕不心務。
賓主咨嗟朋僚胥悅。
時人呼為作幻法師矣。
講經之妙獨步當時。
齊中書周颙。
瑯琊王融。
彭城劉繪。
東莞徐孝嗣等。
一代名貴。
并投莫逆之交。
孝嗣每日。
見云公俊發(fā)自顧缺然。
而性靈誠孝勞于色養(yǎng)。
及居母憂毀瘠過禮。
累日不食殆不勝喪。
僧旻謂曰。
圣人制禮。
賢者俯就。
不賢者企及。
且毀不滅性尚出儒宗。
況佛有至言。
欲報生恩。
近則時奉顏儀使物生悅。
遠則啟發(fā)菩提以道神識。
又云。
恩愛重賊不可寬放。
寬放此者及所親愛墮于惡道。
唯有智者以方便力善能治制。
則惠兼存沒入諸善趣矣。
宜思遠理使有成津。
何可恣情同于細近耶。
云乃割裂哀情微進飲粥。
永元元年。
曾受毗陵郡請。
道俗傾家異端必集。
弘振風猷道被京城。
鼓舞知歸巾褐識反。
及梁氏高臨甚相欽禮。
天監(jiān)二年。
敕使長召出入諸殿。
影響弘通之端。
囋揚利益之漸。
皇高亟延義集。
未曾不敕令云先入后下詔令。
時諸名德各撰成實義疏。
云乃經論合撰。
有四十科為四十二卷。
俄尋究了。
又敕于寺三遍敷講。
廣請義學充諸堂宇。
敕給傳詔。
車牛吏力皆備足焉。
至七年制注大品。
朝貴請云講之。
辭疾不赴。
帝云。
弟子既當今日之位。
法師是后來名德。
流通無寄。
不可不自力為講也。
因從之。
尋又下詔禮為家僧。
資給優(yōu)厚。
敕為光宅寺主。
創(chuàng)立僧制雅為后則。
皇太子留情內外。
選請十僧入于玄圃。
經于兩夏不止講經。
而亦懸談文外。
云居上首偏加供施。
自從王侯逮于榮貴莫不欽敬。
至于吉兇慶吊不避寒暑。
時人頗謂之游俠。
而動必弘法。
不以此言關懷。
中書郎順陽范軫。
著神滅論。
群僚未詳其理。
先以奏聞。
有敕令云答之。
以宣示臣下。
云乃遍與朝士書論之。
文采雖異而理義倫通。
又與少傅沈約書曰。
主上令答神滅論。
今遣相呈。
夫神妙寂寥。
可知而不可說。
義經丘而未曉。
理涉旦而猶昏。
至人凝照。
有本襲道。
赴機垂審。
臣下旨訓周密。
孝享之祀既彰。
桀懷曾史之慕。
三世之言復闡。
紂綴波崙之情。
預非草木。
誰不歔欷。
同挹風猷。
共加弘贊也。
約答曰。
神本不滅深所伏膺。
神滅之談良用駭惕。
近約法師。
殿內亦蒙敕答一本。
歡受頂戴尋覽忘疲。
豈徒伏斯外道可以永離眾魔。
孔釋兼弘于是乎在。
實不刊之弘旨。
百代之舟航。
弟子亦即彼論微厝疑覈。
比展具以呈也。
云以天監(jiān)末年。
欲報施主之恩。
于秣陵縣同下里中造寺一所。
敕以法師建造。
可仍以法師為名。
即禪崗之西山也。
郊郭內地實為爽塏。
結宇孤巖北面城市。
懷澗隱嶺。
窮人野之致。
終日論談曾無休廢。
天監(jiān)將末。
扶南國獻經三部。
敕云譯之。
詳決梁梵。
皆理明意顯。
狀若親承。
帝抄諸方等經。
撰受菩薩法。
構等覺道場。
請草堂寺慧約法師以為智者。
躬受大戒以自莊嚴。
自茲厥后。
王侯朝士法俗傾都。
或有年臘過于智者。
皆望風奄附啟受戒法。
云曰。
戒終是一先已同稟。
今重受者誠非所異。
有若趣時。
于是固執(zhí)。
帝累勸獎每加說喻。
答曰。
當先發(fā)愿。
若得相應然后從受。
云欲發(fā)起。
中表菩提之心。
舍己身外嚫施之物。
通啟于華林園光華殿設千僧大會。
分此諸物為五種功德。
上帝隨喜警梵從時。
鏘金候旭百和??氳。
眾妓繁會觀者傾城莫不稱嘆。
普通六年敕為大僧正。
于同泰寺設千僧會。
廣集諸寺知事。
及學行名僧。
羯磨拜授置位羽儀。
眾皆見所未聞。
得未曾有。
爾后雖遘疾時序。
而講說無廢。
及于扶接登座。
弊劇乃止。
至御幸同泰開大涅槃。
敕許乘輿上殿憑幾聽講。
及遭父憂由是疾篤至于大漸。
以大通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初夜。
卒于住房。
春秋六十有三。
二宮悲惜為之流慟。
敕給東園秘器。
凡百喪事皆從王府。
下敕令葬定林寺側。
太子中庶瑯琊王筠。
為作銘志。
弟子周長胤等。
有猶子之慕。
創(chuàng)造二碑立于墓所。
湘東王蕭繹各為制文。
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經術。
于妙法華研精累思。
品酌理義始末照覽。
乃往幽巖獨講斯典。
豎石為人松葉為拂。
自唱自導兼通難解。
所以垂名梁代誠績有聞。
而文疏稠疊前后繁映。
致依講誦有阻恒功。
嘗于一寺講散此經。
忽感天華狀如飛雪。
滿空而下延于堂內。
升空不墜訖講方去。
有保志神僧。
道超方外。
罕有得其情者。
與云互相敬愛。
呼為大林法師。
每來云所輒停住信宿。
嘗言。
欲解師子吼。
請法師為說。
即為剖析。
志便彈指贊曰。
善哉微妙微妙矣。
儀同陳郡袁昂云。
有常供養(yǎng)僧學云法華。
日夜發(fā)愿望得慧解等之。
忽夢有異僧曰。
云法師燈明佛時已講此經。
那可卒敵也。
每于講次有送錢物乞誦經者。
多獲徵應。
及得善夢如別記述。
夷陵縣漁人。
于網中得經一卷。
是泥洹四法品。
末題云。
宋元徽二年。
王寶勝敬造奉光宅寺法云法師。
以事勘校。
時云年始十歲。
名未遠布寺無光宅。
而此品正則。
初云弘法次斷魚肉。
驗今意行頗用相符。
其有機神變化。
人莫敢競其類者。
云得此告彌深弘演云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9—507 【介紹】: 南朝梁僧。
吳郡海鹽人,本姓袁。
出家后游學,歷聽智藏、僧旻經論。
性疏率,不蓄資財,不事形儀,每以酒謔博弈自娛。
善談論,辯名析理,應變無窮,罕有使之折服者。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 利物科
吳郡海鹽袁氏。出家為宣武寺寵公弟子。仍從學阿毗曇成實論。建武中。游上京。居道林寺。歷聽藏旻二公經論。后徙彭城。性強記。經耳不忘。辯析名理。雖勍敵。莫能析其角。磊落好施予。陳郡謝譓出守豫章。迎請講說。嚫遺甚厚。還未達都。盡散之。無所靳。晉安太守彭城劉業(yè)。餉錢一萬。即以贍寒餒。而形儀垢滓。寒暑不給。意豁如也。天監(jiān)六年卒。壽三十九。 同寺曇俊。行已相類。侍中王慈司徒長史江革昆季皆友善。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慧開。姓袁氏。吳郡海鹽人。初出家為宣武寺寵公弟子。仍從學阿毗曇及成實論。建武之中游學上京住道林寺。歷聽藏旻二公經論。后移住彭城。學無時習經耳不忘。多從酒謔博弈自娛。而值造次之機。闕無對辯。人間席上訥其詞也。后忽割略前習專攻名教。處眾演散咸慶新聞。及至解名析理。應變無窮。雖逢勍敵巧談。罕有折其角者。講席基連學人影赴。遂使名稱普聞眾所知識。陳郡謝惠。雅相欽賞。出守豫章。迎請講說厚加嚫遺。還未達都分散已盡。彭城劉業(yè)。出守晉安。知居處屢空餉錢一萬。即贍寒餒不終一日。開立性虛蕩不畜貲財。皆此之類也。而情在疏率不事形儀。衣裳塵滓未曾舉意洗濯。周旋有不耐者。皆代其解浣。寒則披絮待成。夏則隱席至燥。以天監(jiān)六年卒。春秋三十有九。同寺有曇俊者。以游學顯名。通貫眾經兼勤禮誦。風素一概寒暑彌盛。侍中王慈昆季。司徒長史江革友于。并與之朋游焉。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