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三獻(xiàn)”,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獻(xiàn)
第 8 句因包含“連城,價(ji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連城價(jià)
第 13 句因包含“為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為龍
第 34 句因包含“赤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眉
第 37 句因包含“龍?bào)J”,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龍?bào)J
第 45 句因包含“赤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伏
第 47 句因包含“云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雷
第 55 句因包含“卜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卜年
第 65 句因包含“豺狼,當(dāng)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豺狼當(dāng)路
第 89 句因包含“魏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魏闕
第 109 句因包含“天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人
第 128 句因包含“問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問鼎
受命寶 中唐 · 梁肅
 出處:全唐文卷五百十七
受命寶在昔傳國璽。自秦始皇有焉。蓋取夫一世二世。傳于無窮故有傳國之號。歷兩漢至于陳隋。隋煬帝遇禍也。宇文化及之而西。竇建德化及取焉。易稱物不可以終否武德中。太宗一戎衣天下大定。是器也。與璽同歸。國家用之。以受命所承。更名大寶。而多歷年所。自前代觀之。受天明命。則不求而得。僭賊劫遷。則得之而失。蓋神物所在非徒然也。抑又聞之。鼎之輕重。與璽之去留。莫不視德之上下。位之安危。若恃寶命在已。而慆心堙耳。漸乎危殆。以負(fù)扆之尊。被竊鈇之言。當(dāng)此時也。此片玉耳。復(fù)何為哉。竊讀史氏。感興亡之器。忿覬覦之類。于是受命寶賦。若形制小大厚薄。則未始詳也。故不備焉。其辭曰。
物之貴兮。惟玉之英。
二氣成形。涵百寶純精。
卞氏得之三獻(xiàn)而后明。
當(dāng)秦趙之抗衡。挺高價(jià)連城。
玩好之所資。微神器鴻名
及夫秦始稱皇。削平六王。
為龍為光。追琢成章。
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其始也謂世有哲王。傳國寶無疆。
逆天暴物。不及而降殃。
陰陽運(yùn)行。終授受不常。
素車白馬。歸赤精路旁。
逮夫漢業(yè)中微。后族專命。
祿去公室。世移威柄。
寶沙麓之遺瘵。成巨君之篡害。
擲地慷慨。終莫救夫顛沛。
漸臺之頹覆。歷更始赤眉。
庸懦不居。卒亂長而禍滋。
洎四七之龍?bào)J。為火主得之。
遂祀漢以配天。延二百之炎輝。
茍非其人。寶命不歸
桓靈不嗣。置天下阽危
既而赤伏道喪。黃星兆發(fā)。
云雷遘迍。朝社播越。
乘輿漂蕩。入眢井蕪沒
披草萊以拯之。實(shí)功存乎武烈
何典午之傾潰。劉石盜以自尊。
江表卜年。遂歸明以去昏。
五世推移?;蛲龌虼?。
失得由道。隋之并吞
負(fù)險(xiǎn)爭雄。俄銜璧而來奔。
大業(yè)離阻。由君昏而黷武
豺狼呀以當(dāng)路。郊廟毀而失主
望夷之釁既發(fā)。斯器淪于丑虜
昊天有命。眷我高祖
鶱飛汾晉。震謺關(guān)輔。
云行雨施。雷動飆舉。
圣人既作。萬物斯睹。
于斯時也。充德扇結(jié)。
東周卼臲。帝謂文皇。
陳師往伐。如火烈烈。
如風(fēng)發(fā)發(fā)???/span>先撥。
虎牢則達(dá)。致四海清平
車書同轍。惟神器之有在。
告歸魏闕??己?span id="wonv0c7" class='bold'>先王
統(tǒng)世也。
以文經(jīng)天。以武緯地。
觀象備物。從宜制器。
播而用之。為天下利。
故曰大德曰生。大寶曰位。
位之升降。唯道所至
先王審其所以。故為大于細(xì)。
為難于易。然后本不搖而末不墜
安危之體。鑒此而已。
若夫符命之所加。歷數(shù)所歸。
莫不天人合發(fā)。區(qū)宇樂推。
休祥煥然。靈命顯思。
是以有守有失。動而悅隨。
茍貪功而僣禮。莫不速禍而召危。
此玉也。公路執(zhí)持。
眾叛而親離。趙高引佩。
殿壞而身糜。惟前軌昭昭
孰可幸捷以取之。若曰吾有天命
如天有日。傳寶在我。
昏庸自佚。則陸渾無問鼎之事。
歷代無奉璽之術(shù)。茍思慮廢興。
故不既得而患失。于戲
天發(fā)禍機(jī)。圣人定之。
天生神物。圣人用之。
唐哉皇哉。大人造之。
子孫百代永言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