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胡不,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胡不歸
第 21 句因包含“人生,貴,適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人生貴適意
第 31 句因包含“七里,羊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羊裘
第 36 句因包含“歸去,來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歸去來兮
歸山居賦 明末清初 · 金堉
 押刪韻 出處:潛谷先生遺稿卷之一
萬歷庚寅歲。王父棄世。先君居廬墓下。余年十一。趨庭而學(xué)。辛卯夏。嘗讀先生傳,歸去來辭。心甚樂之。效之而六松處士傳,歸山居賦。其傳曰。楊州平丘里。有一山。其山中。有一人。名不知誰某也。拾松花。飲野泉療饑。作一亭于六松之間。名曰六松亭。自號六松處士。先君亟稱而奇之。今六十年而余退居于此。六松宛然尚存。撫而盤桓。悲痛罔極人欲久不死而觀居此世者。何也。賦不能記憶。只思其首句。因以其韻。足成之。此亦似非偶然。人間萬事。豈非有前定者耶。其詞曰。
世與我而相絕,胡不歸故山
無明略以佐時,只速謗而招訕。
出國門而東歸,寧避責于官瘝。
時俗迫阨,恨永隔龍顏。
三步回而五坐,望美人兮難攀。
昔余之既有志兮,思欲濟于時艱。
圣明而未展,諒天運之所關(guān)。
年歲之已暮,惟自勉于廉頑。
松楸悲感,哀淚下之潸潸。
結(jié)小屋于江干,見山月之頻彎。
人生貴于適意,已息念塵寰
佩符九重,為野夫于林間。
嗟莫救于蒼生,豈更押于朝班。
世道之已焉,孰知余之投閒。
時登皋而遐矚,拄過眉之鳩斑。
七里羊裘,臨八節(jié)清灣。
遂平生之素志,味古人一般。
足可了于垂白歸去來兮何慳。
不墜祖訓(xùn),疇余譏以孫孱。
一飯而不忘,獨此心之難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