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引:始余謫朗州,爾時,是師振麻衣,裴然而前,持文篇以為僧贄,唧唧而清,如蟲吟秋,自然之響,無有假合,有足佳者,故為賦二章以聲之。距今年遇于建平,赤髭益蕃,文思益深,而內(nèi)外學益富。既訊已,探械中出前與詩閱之,紙勞墨瘁。與我同來,因思夫冉冉之光,渾渾之輪,時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稱;身而言,有幼壯艾之期,乃至一謦欬,一彈指,中際皆具,何必求三生已異身耶?然而視予之文,昔與今有莛楹之別;視予之書,昔與今有鈞石之懸;視予之任,昔與今乃唯阿之差耳,豈有工拙之數(shù)存乎其間哉?蓋可勉而進者,與日月而至矣。彼倘來外物,雖日月無能至焉。是歲,師告予游江西,復為賦七言以為游地耳。
禪客學禪兼學文,出山初似無心云。
從風卷舒來何處,繚繞巴山不得去。
山州(一作川)古寺好閑居,讀盡龍王宮里書。
使君灘頭揀石硯,白帝城邊尋野蔬。
忽然登高心瞥起,又欲浮杯信流水。
煙波浩淼魚鳥情,東去三千三百里。
荊門峽(一作硤)斷無盤渦,湘平漢闊清光多。
廬山霧開見瀑布,江西月凈聞漁歌。
鐘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一作佇聽)高齋(一作聲)獅子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