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50 【介紹】: 清滿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初從太宗攻戰(zhàn),松山、杏山等役,與明兵力戰(zhàn)有功。順治元年從多爾袞入關(guān),攻李自成。潼關(guān)之役,冒矢石先登。旋隨豫親王下江南,從博洛取浙江,從鄭親王攻湖廣,均為先鋒。官至都統(tǒng),封三等伯,授議政大臣。卒謚勇敏。
線國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76 【介紹】: 清遼東人。初從孔有德降清,隸漢軍正紅旗。順治元年從入關(guān),參與鎮(zhèn)壓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后用兵西南,敗李定國于桂林,進軍云、貴。積功封三等伯,鎮(zhèn)守廣西。康熙五年以老乞休。十三年孫延齡據(jù)桂林叛,國安從之。十五年病死。
穆赫林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78 【介紹】: 清滿洲正藍旗人,博爾濟吉特氏。初襲三等伯??滴蹰g授正藍旗滿洲副都統(tǒng),列議政大臣。三藩之亂,率兵攻耿精忠,克臺、溫等府。旋移師福建,在海澄被鄭經(jīng)軍所圍,城破自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77—1745 【介紹】: 清滿洲鑲藍旗人,西林覺羅氏,字毅庵??滴跞四昱e人。襲佐領(lǐng),授侍衛(wèi),擢內(nèi)務(wù)府員外郎。雍正元年,特擢江蘇布政使。三年,遷廣西巡撫,調(diào)云南,治總督事。次年,提出“改土歸流”之議。六年,命總督云、貴、廣西三省。在滇、黔實行改土歸流,用武力鎮(zhèn)壓不肯從命之土司,增設(shè)郡縣。世宗臨終時,以大學(xué)士參與顧命。乾隆初,授軍機大臣,封三等伯,賜號襄勤。卒謚文端。有《西林遺稿》。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五
鄂爾泰,字毅庵,滿洲旗人??滴跫好e人,世襲佐領(lǐng),官至保和殿大學(xué)士,封一等襄勤伯,加太傳。謚文端,配享太廟。有《西林遺稿》。
清詩別裁集
字毅庵,奉天人??滴跫好e人,官至大學(xué)士,謚文端。○文端開藩吳中,以古學(xué)造士,今《南邦黎獻集》,彬彬如也。掌翰院時,亦以立品董率后進,生平不欲以詩自鳴,而意格自高,熔冶《騷》、《選》者轉(zhuǎn)未能或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91—1759 【介紹】: 清漢軍鑲紅旗人,字丹崖。圣祖赴熱河,屢扈從。世宗授直隸宣化總兵。乾隆時,官至陜甘總督、武英殿大學(xué)士,封三等忠勤伯。討阿睦爾撒納時,籌辦軍需及時。卒謚文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14—1755 【介紹】: 清滿洲鑲藍旗人,字休如,號虛亭,西林覺羅氏,鄂爾泰長子。雍正十一年進士。充軍機處章京。乾隆間歷編修、兵部侍郎、河南巡撫、兩江總督。授參贊大臣,從征伊犁。會阿睦爾撒納叛,力戰(zhàn)不支,自盡,謚剛烈。工詩,有《鄂虛亭詩草》。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八
鄂容安,字休如,號虛亭,滿洲旗人。雍正癸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襲三等襄勤伯,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少傅。殉難,謚剛烈。有《鄂虛亭詩草》。
維基
鄂容安(1714年—1755年),西林覺羅氏,字休如,鑲藍旗滿洲人,清朝大臣、將領(lǐng),大學(xué)士鄂爾泰長子,封爵三等襄勤伯,官至太子少傅、兩江總督,卒謚剛烈。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殿試位列第二甲第八名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帝命充任軍機章京。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行走。五年(1740年),升授詹事府詹事。父親鄂爾泰堅決辭退,乾隆帝表示:「鄂容安與張若靄(張廷玉子),是雍正帝命在軍機處行走,原本希望培養(yǎng)成材。朕因此擢升任用,鄂爾泰勿以自己意念而辭讓?!闺S后又命鄂容安在上書房行走。七年(1742年)十二月,因左副都御史仲永檀承認鄂善受賄案密奏留中之事曾與鄂容安商議,鄂容安及仲永檀皆革職、下內(nèi)務(wù)府慎刑司監(jiān)獄,由莊親王,履親王,和親王,平郡王,大學(xué)士張廷玉、徐本,尚書訥親、來保、哈達哈審訊。鄂容安、仲永檀承認在仲永檀未奏前共同謀劃,奏后又互相照會,諸王、大臣以泄漏機密事務(wù)律論罪,乾隆帝指責(zé)鄂容安、仲永檀是結(jié)黨營私,用律不合,命令王大臣會同三法司覆審。王大臣奏請對鄂容安、仲永檀刑訊,乾隆帝諭:鄂容安、仲永檀不必刑訊;仲永檀受特恩擢升,卻依附師門,參劾官員時預(yù)先與鄂容安商酌,暗結(jié)黨派為后援、排擠異己,罪責(zé)重大;鄂容安同樣罪無可逭,但應(yīng)當較仲永檀稍微減輕,命王大臣定擬具奏。之后鄂容安被定罪應(yīng)流放,乾隆帝予以寬免。八年(1743年),乾隆帝命鄂容安仍在上書房行走,并授國子監(jiān)祭酒。十年(1745年),父鄂爾泰卒,鄂容安承襲三等伯爵。十二年(1747年),授兵部侍郎。十三年(1748年),外放為河南巡撫,賞戴花翎。十五年(1750年)加封號「襄勤」。十六年(1751年),調(diào)任山東巡撫。十七年(1752年),調(diào)任江西巡撫。十八年(1753年)正月,升授兩江總督。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少傅,隨后因第一次準噶爾之役,攻打達瓦齊,乾隆帝以鄂容安年輕力盛、勇壯曉暢,召授參贊大臣。二十年(1755年),鄂容安隨同西路軍定西將軍永常出征。同年,達瓦齊被平定后,阿睦爾撒納在前往承德避暑山莊覲見途中反叛,鄂容安與班第力戰(zhàn)不支,突圍失敗,自剄身亡。乾隆親往清河迎靈,賜謚號剛烈,作《雙烈詩》。后被列入紫光閣,位列紫光閣五十功臣之一。著有《鄂剛烈詩》1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20—1796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智冶,號補山。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歷任云南、廣東巡撫,兩廣總督,參與緬甸、安南、廓爾喀之役,官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晚年權(quán)四川總督,拒白蓮教軍,在軍中病死。卒謚文靖。詩格雄麗。有《百一山房詩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
孫士毅,字智冶,號補山,仁和人。乾隆辛巳進士,由中書官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贈一等公,謚文靖。有《百一山房詩集》。
維基
孫士毅(1720年—1796年),字智冶,號補山,浙江仁和縣臨平鎮(zhèn)(今杭州市臨平區(qū))人,官至文華殿大學(xué)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進士,次年授內(nèi)閣中書,特授翰林院侍讀。三十三年(1768年),任戊子科四川正主考。次年春,隨大學(xué)士傅恒督師征伐緬甸,專典章奏。敘軍功授戶部廣西司郎中。旋任庚寅鄉(xiāng)試湖南正主考,升大理寺卿,出為廣西布政使,調(diào)云南。未幾升為巡撫,因總督李侍堯貪瀆革職,以失察遣戍伊犁,簿錄其家,不名一錢。乾隆帝嘉其廉,改授翰林院編修,纂編《四庫全書》。編成后,升太常寺少卿。復(fù)出為山東布政使、廣西巡撫、廣東巡撫,奉旨接替舒常代理擔(dān)任兩廣總督兼管粵海關(guān)務(wù)。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天地會林爽文起事,赴潮州戒備鎮(zhèn)壓。次年,晉太子太保。五十三年(1788年),安南西山軍的阮惠推翻后黎朝,奪取皇位。國王黎維祁叩關(guān)求救。孫士毅率師布防鎮(zhèn)南關(guān),向乾隆帝奏報其事。乾隆帝表彰孫士毅識輕重、知大體,令其與云南總督烏大經(jīng)兵分兩路攻打安南,送黎維祁歸國復(fù)位。孫士毅所率之兩廣兵勢如劈竹,攻破升龍(今越南河內(nèi)市),比烏大經(jīng)的云南兵更為迅速。乾隆帝大喜,封為一等謀勇公,賜紅寶石頂,但為孫士毅推辭。乾隆帝冊封黎維祁為安南國王之后,命孫士毅其班師,但孫士毅卻貪圖軍功逗留安南。次年正月,阮惠趁春節(jié)之機突襲升龍,黎維祁逃入鎮(zhèn)南關(guān),清軍大敗,倉猝退入關(guān)內(nèi)。乾隆帝以孫士毅不遵詔班師,罷封爵,并撤紅寶石頂、雙眼花翎,解除總督職,命駐鎮(zhèn)南關(guān)治事。不久召還京師,授兵部尚書,充軍機大臣。是年冬,命署四川總督,旋代兩江總督。時徐州黃河決口,筑毛城鋪壩堰,救援災(zāi)民,俱稱旨意。五十六年(1791年),召授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xué)士。同年,清廷與廓爾喀發(fā)生戰(zhàn)爭,命助四川總督籌餉,饋運無缺,以功復(fù)賜雙眼花翎,授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暫代四川總督。六十年春,湖南苗人起事,攻入四川秀山境內(nèi),四川總督孫士毅同成都將軍觀成率兵鎮(zhèn)壓。嘉慶元年(1796年),湖北白蓮教教徒起事,侵入四川酉陽境內(nèi),孫士毅率兵鎮(zhèn)壓,屢次獲勝,封三等男爵。六月,卒于紅巖堡軍中,四川將軍觀成代統(tǒng)孫士毅軍。喪事由乾隆特命??蛋布移?、孫士毅好友,時任四川布政使的林俊辦理,追贈公爵爵位,謚文靖。其孫孫均襲其伯爵之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82 【介紹】: 清滿洲鑲藍旗人,馬佳氏。和起子。乾隆間襲佐領(lǐng),從平金川有功。授正藍旗蒙古都統(tǒng),封三等果勇侯。后歷任寧夏將軍、吉林將軍。卒謚壯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86 【介紹】: 清蒙古正黃旗人,伍彌氏。阿喇納子。雍正間由蔭生襲三等伯。乾隆間歷任散秩大臣、涼州將軍、江寧將軍,曾被派往西藏、新疆等處辦事。又任西安將軍,參與鎮(zhèn)壓回民蘇四十三起事。官至東閣大學(xué)士。率謚文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48—1816 【介紹】: 清漢軍正黃旗人,本姓張,字子頤,號菊溪。乾隆三十七年進士。嘉慶間累官兩廣總督。招降海盜張保仔部萬余人。旋調(diào)兩江總督,治河五年,略見成效。卒謚文敏。有《除邪紀略》、《守意龕集》。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五
百齡,字子頤,號菊溪,漢軍旗人。乾隆壬辰進士,官至兩江總督、協(xié)辦大學(xué)士,封三等男。謚文敏。有《守意龕集》。
維基
百齡(1748年—1816年—百齡),張姓,字子頤,號菊溪,內(nèi)務(wù)府漢軍正黃旗人,籍河北承德。清朝官員,進士出身。歷任湖廣、兩廣、兩江總督,授三等男爵。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舉人(時隸內(nèi)務(wù)府正黃旗包衣戴保住佐領(lǐng)下),三十七年壬辰(1772)進士,四十二年授翰林院編修,充《四庫全書》提調(diào)。曾任內(nèi)務(wù)府鑲黃旗第二參領(lǐng)第五管領(lǐng)(據(jù)《欽定八旗通志》)。乾隆四十二年(1777)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乾隆朝,受掌院阿桂看重,督山西學(xué)政,改御史,歷奉天、順天府丞,后被罷官,閑職十余年。嘉慶四年(1799),奉天府丞兼學(xué)政。嘉慶五年,浙江按察使。六年,貴州布政使,護理貴州巡撫。嘉慶八年九月十四,由云南布政使升任廣西巡撫。嘉慶九年十一月二十九(1804年12月30日),同廣東巡撫互調(diào)。不久,擢湖廣總督,后被兩廣總督那彥成(大學(xué)士阿桂孫)疏劾,罷職,遷實錄館。授福建汀漳龍道,擢湖南按察使,調(diào)江蘇,以病歸。病痊,授鴻臚寺卿,歷山東按察使,擢山東巡撫(據(jù)《清史稿》)。嘉慶十四年(即1809年2月20日-1811年2月16日),奉旨接替永保擔(dān)任兩廣總督,期間以武力和誘降結(jié)合的手段,瓦解了張保仔等海盜,授太子少保,賜雙眼花翎,予輕車都尉世職;十四年5月7日,巡視澳門;十四年,兩廣總督百齡奏折中附有《澳門圖說》;十四年6月2日,制定與頒布《華夷交易章程》。嘉慶十六年,任刑部尚書(滿)、都察院左都御史(滿),兼都統(tǒng)。嘉慶十六年至廿一年,任兩江總督。在兩江總督任上,積極治理河道,十八年授協(xié)辦大學(xué)士。嘉慶二十年,鎮(zhèn)壓秘密會首領(lǐng)方榮升,封三等男爵,兼署安徽巡撫。嘉慶二十一年,卒于江寧,賜祭葬,謚文敏。《清史稿·列傳一百三十》卷343、《承德府志:人物》卷37有傳。任《四庫全書》翰林院提調(diào)官。有《守意龕詩鈔》6卷(嘉慶16年刻本);其孫兒玉年重輯,收二千余詩,成《守意龕詩集》28卷(道光二十六年(1846)讀書樂堂刻本),外孫毓泰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恩科進士松齡 (乾隆進士)(又嵩齡)作序。曾游訪桃源縣桃花源,作石刻詩《過秦人洞石刻》(嵌入八角亭壁間)(載道光四年《桃源縣志》卷14)。書寫黃鶴樓上的“三月楚治”匾。為紀念百齡在兩廣總督任上平定海盜的功績,宮廷畫師袁瑛繪制了《平海還朝圖》手卷(1811),進士伊秉綬題簽,進士曾燠等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50—1808 【介紹】: 清福建同安人,字超人,號西巖。乾隆三十六年武狀元。嘉慶間擢浙江總兵,后兼署福建水師提督,率水師鎮(zhèn)壓蔡牽朱濆起事,造大船名霆船,轉(zhuǎn)戰(zhàn)浙閩海上。嘉慶十二年十二月,中炮死于潮州之黑水洋。謚忠毅。有《李忠毅公詩集》、《水戰(zhàn)紀略》等。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四
李長庚,字超人,號西巖,同安人。乾隆辛卯武進士,官至浙江提督。追封壯烈伯,謚忠毅。有《詩文遺集》。
全臺詩
李長庚(1751~1807),字超人,號西巖,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武進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福建海壇鎮(zhèn)總兵,嘉慶五年(1800)擢福建水師提督,不久調(diào)浙江。長年致力于追剿海盜蔡牽與朱濆之工作。嘉慶十二年(1807)十二月二十五日,追討蔡牽至黑水洋,不幸中炮身亡。追封三等烈伯,謚號「忠毅」。  李長庚出身行伍,但是頗能著作,有《水戰(zhàn)紀略》、《李忠毅公遺詩》。論者謂其詩有雅歌投壺之風(fēng)。以下乃據(jù)典藏于福建廈門大學(xué)圖書館之《李忠毅公遺詩》抄本而來。該詩稿多已蠹蛀毀損,但猶能從詩作中見其征剿蔡牽,宵旰憂勞之苦心,有助于臺灣史事之理解。(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900 【介紹】: 清蒙古正藍旗人,阿魯特氏,字文山。穆宗孝哲后之父。同治三年一甲一名進士,遷侍講。以女為后,封三等承恩公。光緒間歷任吏部、禮部尚書,與徐桐同為大阿哥溥□師傅。八國聯(lián)軍入京時,隨榮祿走保定,自縊死。謚文節(jié)。
維基
崇綺(1829年—1900年),字古琴,號文山,阿魯特氏,出身蒙古正藍旗,后抬入滿洲鑲黃旗。晚清狀元、大臣。同治帝孝哲毅皇后的父親。咸豐四年(1854年),充督練旗兵處文案。后敘兵部七品筆帖式。英國兵艦入天津時,因守城之功擢主事。遷員外郎。同治三年(1865年)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是清朝唯一的蒙古族狀元。也是唯一一位非漢籍的漢榜狀元。同治九年,遷侍講。同治十一年詔冊其女為皇后,賜三等承恩公。累官至內(nèi)閣學(xué)士,吏部、戶部侍郎。光緒二年,充會試副考官,補鑲黃旗漢軍副都統(tǒng)。五年,出為熱河都統(tǒng)。七年,調(diào)盛京將軍。九年,稱病隱退,授予戶部尚書一職。二十六年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崇綺思想守舊,反對康有為等提倡變法;戊戌政變后,主張廢光緒帝。庚子拳變時,支持義和團“扶清滅洋”。八國聯(lián)軍進京,崇綺留守北京,不久逃至保定。崇綺留在北京的全家自盡,消息傳到保定,他留下「圣駕西幸,未敢即死,恢復(fù)無力,以身殉之」的遺書后,于蓮池書院自盡身亡。謚文節(jié)。入祀昭忠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