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所謂(所謂)  拼音:suǒ wèi
所說的?!抖Y記。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埂段倪x。劉孝標。辯命論》:「所謂命者,死生焉、貴賤焉、貧富焉、治亂焉、禍福焉,此十者天之所賦也?!?/div>
《國語辭典》:所為(所為)  拼音:suǒ wéi
舉動、行為。如:「他在外所為與我無關。」
《國語辭典》:所為(所為)  拼音:suǒ wèi
原因。如:「所為何事?」
分類:所為原因
《國語辭典》:不服  拼音:bù fú
1.不甘心、不服氣?!段倪x。陸機。豪士賦序》:「懼萬民之不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埂度龂萘x》第三三回:「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也作「不伏」。
2.不適應。如:「不服水土」。
《國語辭典》:不認(不認)  拼音:bù rèn
1.不接受。如:「你亂加房錢,我可不認!」
2.不承認。如:「這輛車明明是你撞壞的,你不認也不行?!?/div>
《國語辭典》:翻把  拼音:fān bǎ
1.敵對的一方被打敗以后,重占上風。如:「不讓地主翻把?!?br />2.不承認說過的話,不認帳。
《漢語大詞典》:詆讕(詆讕)
(1).抵賴;不承認。詆,通“ 抵 ”。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八年:“上責 萬歲 , 萬歲 詆讕;上怒,命斬之。” 胡三省 注:“詆,拒諱也。讕,逸辭也?!?宋 張師正 括異志·董中正:“乞少緩,詎敢詆讕?!?br />(2).毀謗污蔑。 明 劉鳳 《續(xù)吳先賢贊·陸粲》:“俗善詆讕,獄為亂,乃咸取伏法,人尤快之。” 清 錢謙益 《故工科右給事中臨安王君墓表》:“當發(fā)難之初,小人之蜚語詆讕,盡力而排君者,數人而已?!?清 唐孫華 《贈趙松一》詩:“ 蜀 魏 爭正閏, 島 索 互詆讕?!?/div>
《漢語大詞典》:反誣
不承認對方的揭發(fā)指摘,反過來誣告對方。
《國語辭典》:抵賴(抵賴)  拼音:dǐ lài
拒絕、不肯承認。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你待教我從實取責,我又不敢當廳抵賴,恰待分說,又道咱家不伏燒埋?!埂端疂G傳》第一八回:「把白勝押到廳前,便將索子裍了。問他主情造意,白勝抵賴,死不肯招晁保正等七人?!挂沧鳌傅肿帯?。
《國語辭典》:否認(否認)  拼音:fǒu rèn
不承認。如:「他否認將在近期內結婚?!?/div>
《國語辭典》:否定  拼音:fǒu dìng
對事物作不贊成的決定。如:「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任意否定自己?!?/div>
《國語辭典》:混賴(混賴)  拼音:hùn lài
1.推托而不肯承認?!抖膛陌阁@奇》卷二八:「僧人明知事已露出,混賴不過,只得認道:『委實殺了婦人是的。』」
2.將過失或責任推諉給別人。《紅樓夢》第六一回:「前兒那兩簍還擺在議事廳上,好好的原封沒動,怎么就混賴起人來!」
3.將別人的利益、好處冒認為自己的。《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子敬中諸葛之謀也!名為借地,實是混賴?!埂豆卤驹麟s劇。衣襖車。第四折》:「原來是黃軫混賴狄青的功勞,將黃軫推轉,殺壞了者!」
《國語辭典》:問諸水濱(問諸水濱)  拼音:wèn zhū shuǐ bīn
春秋時,齊國以未進貢周室和周昭王南征溺死于漢水的罪名攻打楚國,楚國使者認為貢物未送是楚君的罪過,但昭王溺死于漢水之時,楚國勢力尚未達漢水,應去問漢水邊的人。典出《左傳。僖公四年》。后以問諸水濱比喻兩不相干。
《國語辭典》:不認帳(不認帳)  拼音:bù rèn zhàng
不承認這件事。如:「這筆帳款有你的簽名,不怕你不認帳?!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萬一家中忌諱,故意不認帳起來,這事也是有的,須要防他?!?/div>
分類:不承承認
《國語辭典》:漂帳(漂帳)  拼音:piào zhàng
不承認或不還清債務。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怎能漂帳不還呢?!骨濉P扃妗肚灏揞愨n。娼妓類。上海之妓》:「或不名一錢,或不能清償,謂之『漂帳』,蓋如物之入水而漂去也。」也作「漂賬」、「賴帳」。
《國語辭典》:唯名論(唯名論)  拼音:wéi míng lùn
既不承認普遍概念存在于實在事物之中,亦不承認其存在于思想之中的哲學主張。認為事物先于概念而存在,概念只是空名,不能反映事物的特性和本質。相對于實在論而言。
《國語辭典》:矢口否認(矢口否認)  拼音:shǐ kǒu fǒu rèn
發(fā)誓堅持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