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歷山(歷山)  拼音:lì shān
山名。相傳舜初耕于此。歷山所在的說法很多:(1)位于山西省永濟(jì)縣東南,又名雷首山、歷觀,上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南朝宋。裴骃。集解。(2)位于山西省翼城東南,上有舜王坪。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唐。張守節(jié)。正義。(3)位于山東省歷城縣西南,山上有舜祠,故又名舜耕山。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濟(jì)水注》。也稱為「歷山」、「千佛山」。(4)位于山東省濮縣東南,上有陶墟,相傳舜耕陶于此。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瓠子河注》。(5)位于浙江省馀姚縣西北,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南朝宋。裴骃。集解。
《漢語大詞典》:鳥耘(鳥耘)
(1).古代傳說 舜 耕 歷山 ,群鳥為之耕耘。《文選·左思〈吳都賦〉》:“象耕鳥耘,此之自與。穱秀菰穗,於是乎在?!?李善 注引越絕書:“ 舜 葬 蒼梧 ,象為之耕。 禹 葬 會稽 ,鳥為之耘?!?br />(2).謂如鳥啄食或如鳥爪爬抉似地耘田。形容耘田動(dòng)作快速。 唐 陸龜蒙 《象耕鳥耘辨》:“耘者去莠,舉手務(wù)疾而畏晚,鳥之啄食,務(wù)疾而畏奪,法其疾畏,故曰鳥耘?!?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十三:“然嘗觀農(nóng)人在田,傴僂伸縮以手耘其草泥,無異鳥足之爬抉,豈非鳥耘者耶!”
《漢語大詞典》:歷陵(歷陵)
亦稱“ 歷阪 ”。 即 歷山 。相傳為 舜 所耕之處。后漢書·張衡傳:“嘉 曾 氏之《歸耕》兮,慕 歷陵 之欽崟?!?span id="7apnves" class="book">《文選·張衡〈思玄賦〉》作“歷阪”。參見“ 歷山 ”。
分類:歷山
《國語辭典》:歷山(歷山)  拼音:lì shān
山名。相傳舜初耕于此。歷山所在的說法很多:(1)位于山西省永濟(jì)縣東南,又名雷首山、歷觀,上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南朝宋。裴骃。集解。(2)位于山西省翼城東南,上有舜王坪。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唐。張守節(jié)。正義。(3)位于山東省歷城縣西南,山上有舜祠,故又名舜耕山。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濟(jì)水注》。也稱為「歷山」、「千佛山」。(4)位于山東省濮縣東南,上有陶墟,相傳舜耕陶于此。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瓠子河注》。(5)位于浙江省馀姚縣西北,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南朝宋。裴骃。集解。
《國語辭典》:印度希臘式(印度希臘式)  拼音:yìn dù xī là shì
西元前三二七~前二三年間,亞歷山大東征,建王國于印度后,希臘文化與印度原有佛教文化融合所形成的藝術(shù)形式。后隨佛教的傳布,流行于中國,唐代雕塑的佛像多為此式。
《國語辭典》: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帝國)  拼音:yà lì shān dà dì guó
國名。由亞歷山大大帝統(tǒng)治,領(lǐng)土包括希臘本土原來的波斯帝國,東至印度河西岸。疆界廣大,文化差異又深。在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后分裂為托勒密、塞流卡斯、安提哥內(nèi)等三國。
《漢語大詞典》:奧斯特洛夫斯基
①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8231886)。俄國劇作家。大學(xué)肄業(yè)后在法院任書記官。創(chuàng)作劇本近五十部,對封建農(nóng)奴制社會予以暴露和譴責(zé)。主要有《肥缺》、《大雷雨》、《沒有陪嫁的女人》《無辜的罪人》等。②尼古拉·阿列克賽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蘇聯(lián)作家。1919年參加紅軍,次年在前線負(fù)重傷。1924年起擔(dān)任烏克蘭邊境共青團(tuán)的領(lǐng)導(dǎo)工作。1927年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后在病榻上完成根據(jù)親身經(jīng)歷寫成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國語辭典》:千佛山  拼音:qiān fó shān
山名。在山東省歷城縣南,是境內(nèi)名勝之一。山壁多鑿佛像,大小不下千馀,因而得名。相傳虞舜于此躬耕。也稱為「歷山」、「舜耕山」。
《漢語大詞典》:金字塔報(bào)
埃及報(bào)紙。1875年創(chuàng)刊于亞歷山大。后遷開羅。初為周報(bào)。后改日報(bào)。是中東有較大影響的阿拉伯文報(bào)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