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國語辭典》:鄮縣(鄮縣)  拼音:mào xiàn
縣名。漢始置,舊城在今浙江省鄞縣東。
《漢語大詞典》:使犬
清 代對(duì)沿 混同江 ,西起今 依蘭 縣東北,東達(dá) 黑龍江 口海岸及 庫頁島 所居 黑斤 (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稱呼。各部從事漁獵。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駕拽,因稱。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當(dāng) 明 末季,我大 清 方定 黑龍江 , 索倫 達(dá)瑚拉 及 使犬 、 使鹿 各部,東北際海,而 俄羅斯 東部曰 羅剎 者,亦踰 外興安嶺 ,侵偪 黑龍江 。”參閱《清續(xù)文獻(xiàn)通考·輿地三》。
分類:縣東東北
《國語辭典》:薛道衡  拼音:xuē dào héng
人名。(西元540~609)字玄卿,南北朝隋河?xùn)|汾陰人(今山西省榮河縣東北)。專精好學(xué),詩文為時(shí)所重,歷仕北齊、北周,入隋,為內(nèi)史侍郎,頗有才名。后因論時(shí)政,為煬帝所忌殺,天下稱冤。著有《文集》七十卷。
《漢語大詞典》:修魚
見“脩魚”。
(1).地名。在今河南原武縣東。 2.復(fù)姓。秦之先祖有修魚氏。見《史記。秦本記》。
《漢語大詞典》:脩魚(脩魚)
(1).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縣 東。史記·韓世家:“十六年, 秦 敗我 脩魚 。”
(2).復(fù)姓。 秦 之先祖有 脩魚 氏。見史記·秦本記。
《國語辭典》:偃師縣(偃師縣)  拼音:yǎn shī xiàn
縣名。位于河南省洛陽縣東,黃河之南。伊洛兩水交會(huì)于縣境西南,隴海鐵路經(jīng)此。
《國語辭典》:鮚埼亭(鮚埼亭)  拼音:jié qí tíng
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奉北縣東南。也作「蛣埼亭」
《國語辭典》:永定河  拼音:yǒng dìng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朔縣東洪濤山,東南入河北省經(jīng)宛平等縣,至天津匯運(yùn)河。此河水流湍急,多挾泥沙,時(shí)有潰決之虞。也稱為「?水」、「渾河」、「桑乾河」。
《國語辭典》:曹娥江  拼音:cáo é jiāng
河川名。位浙江省紹興縣東。其上流為剡溪,下流為舜江,至三江口入海。因東漢孝女曹娥投江尋父尸而得名。也稱為「孝女江」。
《國語辭典》:新豐縣(新豐縣)  拼音:xīn fēng xiàn
縣名:(1)位于陜西省臨潼縣東北。本秦驪邑,后因漢高祖之父太上皇,思東歸故里豐,高祖遂仿豐改筑驪邑城寺街里。(2)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東北部、東江支流新豐水上游??h治位于新豐江北岸,農(nóng)產(chǎn)以米、豆、麻等為多。
《國語辭典》:岐山縣(岐山縣)  拼音:qí shān xiàn
縣名。位于陜西省鳳翔縣東南,岐山之南,縣以山而得名。農(nóng)產(chǎn)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
《國語辭典》:禹王臺(tái)(禹王臺(tái))  拼音:yǔ wáng tái
相傳春秋時(shí)師曠吹樂之臺(tái)。在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后人思念禹的功德,建廟于此臺(tái),故稱為「禹王臺(tái)」。也稱為「吹臺(tái)」。
《國語辭典》:筧橋(筧橋)  拼音:jiǎn qiáo
地名。位于浙江省杭縣東北,有滬杭甬鐵路經(jīng)過。盛產(chǎn)絲繭、藥材等??箲?zhàn)期間,我空軍英雄曾在此創(chuàng)下輝煌戰(zhàn)果,因而馳名。
《國語辭典》:河間縣(河間縣)  拼音:hé jiān xiàn
縣名。位于河北省清苑縣東南、子牙河與潴龍河之間。產(chǎn)小麥、高粱、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紅棗、鴨梨等。
《國語辭典》:大淩河  拼音:dà líng hé
河川名。在遼寧省錦縣東。源出熱河淩源縣西南之尾蘇圖山。長五百馀里,夏秋水盛,二百里內(nèi)可通帆船。流經(jīng)朝陽、義縣等地,注入遼東灣。也稱為「白狼河」。
《國語辭典》:博野縣(博野縣)  拼音:bó yě xiàn
縣名。位于河北省安國縣東,有潴龍河流經(jīng)其南。主要農(nóng)產(chǎn)有棉花、小麥、玉米、高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