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5詞典 2分類詞匯 63
《漢語大詞典》:靡慝
亦作“ 靡忒 ”。 不變更。《詩·鄘風(fēng)·柏舟》:“之死矢靡慝?!?漢 王粲 《贈士孫文始》:“龍雖勿用,志亦靡忒。”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然而圣上猶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
分類:變更
《漢語大詞典》:渝變(渝變)
變更,變化。文選·班固〈幽通賦〉“晧爾太素,曷渝色兮” 漢 班昭 注:“言人能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不漸染於流俗,是為白爾天質(zhì),何有渝變之色也!”《三國志·魏志·臧洪傳》:“亦冀遙忖其心,知其計(jì)定,不復(fù)渝變也?!?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少卿 章岵 嘗官於 蜀 ,持吳羅,潮綾至官,與川帛同染紅。后還京師,經(jīng)梅潤, 吳 湖 之帛,色皆渝變,唯 蜀 者如舊?!?/div>
分類:變更班昭
《漢語大詞典》:革運(yùn)(革運(yùn))
國運(yùn)變更。 南朝 宋明帝 《天符頌》:“天符革運(yùn),世誕英皇?!?span id="32tthhv" class="book">《隋書·蘇威傳》:“時 高熲 與 威 同心協(xié)贊,政刑大小,無不籌之,故革運(yùn)數(shù)年,天下稱治?!?/div>
《漢語大詞典》:改涂(改塗)
亦作“ 改途 ”。 改變路徑。比喻變更方針、辦法或態(tài)度。《穀梁傳·文公二年》:“壞廟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故識否泰於獨(dú)見者,雖劫以鋒鋭,猶不失正而改涂焉。”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三十七》:“兩手拿著外國銅錘或木棍,把手腳左伸右伸的,大約于筋肉發(fā)達(dá)上,也該有點(diǎn)‘效驗(yàn)’。無如竟不見效驗(yàn)!那自然只好改途去練‘武松脫銬’那些把戲了?!?/div>
《國語辭典》:政變(政變)  拼音:zhèng biàn
進(jìn)行推翻或改變現(xiàn)行體制的行動,稱為「政變」。如:「軍事政變」、「流血政變」。
《漢語大詞典》:革法
謂變更法制。《三國志·魏志·鍾繇傳》:“大 魏 受命,繼蹤 虞 夏 。 孝文 革法,不合古道?!?/div>
分類:變更法制
《漢語大詞典》:翻移
改移,變更。后漢書·杜林傳:“臣愚以為宜如舊制,不合翻移?!?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器成綵定,難可翻移?!?/div>
分類:變更
《漢語大詞典》:改奪(改奪)
變更,改動。晉書·荀勖傳:“若於事不得不時有所轉(zhuǎn)封,而不至分割土域、有所損奪者,可隨宜節(jié)度……若造次改奪,恐不能不以為恨?!?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 馬卿 為《自敘傳》具在其集中, 子長 因録斯篇,即為列傳, 班氏 仍舊,曾無改奪。”
分類:變更改動
《漢語大詞典》:陶易
變易,變更。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至公侯之命,稟之自然,不可陶易。” 戴明揚(yáng) 校注:“一切經(jīng)音義注:‘陶,變也?!?/div>
《漢語大詞典》:革響(革響)
謂變更聲音。晉書·張?zhí)戾a傳:“桑葚甜甘,鴟鴞革響,乳酪養(yǎng)性,人無妬心?!?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九韶》革響,六樂改張,儀鳳婉婉,擊石鏘鏘。”
分類:變更聲音
《漢語大詞典》:變隔(變隔)
變更,不同。《隋書·誠節(jié)傳·劉子翊》:“且后人者為其父母朞,未有變隔以親繼,親繼既等,故知心喪不殊?!?/div>
分類:變更
《漢語大詞典》:辨反
轉(zhuǎn)換,變更。辨,通“ 變 ”。《呂氏春秋·仲夏》“反舌無聲” 漢 高誘 注:“反舌,伯舌也,能辨反其舌,變易其聲,效百鳥之鳴,故謂之百舌?!?/div>
《國語辭典》:賣倒(賣倒)  拼音:mài dǎo
賣斷。指物品賣出后,不再有贖回的機(jī)會。《紅樓夢》第一九回:「他母兄見他這般堅(jiān)持,自然必不出來的了。況且原是賣倒的死契?!?/div>
《漢語大詞典》:遷卻(遷卻)
謂變更并推遲日期。宋書·禮志三:“今之郊饗,即行 夏 時,雖得遷卻,謂宜猶必用辛也。”
《漢語大詞典》:易轍改弦(易轍改絃)
變更車道,改換琴弦。比喻改變方向、計(jì)劃、做法或態(tài)度。 清 王韜 《〈火器略說〉后跋》:“若一旦易轍改絃,以其材力聰明置之於有用之地,安見其必遜於西人也哉?”參見“ 改弦易轍 ”。
《國語辭典》:改弦易轍(改弦易轍)  拼音:gǎi xián yì chè
改換樂弦,更改車行道路。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tài)度?!斗馍裱萘x》第八回:「待老臣同進(jìn)朝歌,直諫天子,改弦易轍,以救禍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