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德音  拼音:dé yīn
1.美言、善言?!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副菹掳l(fā)德音,下明詔?!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諧讔》:「曾是莠言,有虧德音,豈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歟。」
2.好名聲。《詩經(jīng)。豳風(fēng)。狼跋》:「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3.來信。如:「傾奉德音」。
《國語辭典》:昌言  拼音:chāng yán
1.善言。《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xiàn)天符,或貢昌言。」《舊唐書。卷一九一。方技傳。葉法善傳》:「公以理國之法,數(shù)奏昌言?!?br />2.直言不諱?!逗鬂h書。卷六○上。馬融傳》:「俾之昌言而宏議,軼越三家,馳騁五帝,悉覽休祥,總括群瑞。」
《國語辭典》:嘉言  拼音:jiā yán
美善的言論。如:「嘉言懿行」?!稌?jīng)。大禹謨》:「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div>
分類:善言美言
《國語辭典》:好言  拼音:hǎo yán
好話。漢。王符《潛夫論。明闇》:「趙高入稱好言以說主,出倚詔令以自尊?!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只求妹妹在二爺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留我個(gè)站腳的地方兒?!?/div>
《漢語大詞典》:賢言(賢言)
善言;格言。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尉上便宜表》:“賢言流沫,備宣青史?!?/div>
分類:善言格言
《國語辭典》:吉言  拼音:jí yán
1.善言?!稌?jīng)。盤庚上》:「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br />2.吉祥話?!豆僭捴改?。卷四。官話問答》:「『這也是一時(shí)的科名蹭蹬,下次鄉(xiāng)試一定要取中的?!弧航枥闲值募粤T!』」
《漢語大詞典》:黨言(黨言)
直言;善言。逸周書·祭公:“王拜手稽首黨言?!?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隸釋·漢張平子碑》:“爰登侍中,則黨言允諧;出相 河間 ,則黎民時(shí)雝?!?章炳麟 《訄書·相宅》:“非常之原,黎民懼之,而新圣作者遂焉。余識(shí)黨言,量其步武先后,至 伊犂 止,自 武昌 始?!?
分類:直言善言
《漢語大詞典》: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論語·憲問:“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span id="y4imwqu" class="book">《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楊伯峻 注:“有言,意為有善言?!?br />(2).泛指有話。如:有言在先。
《漢語大詞典》:好語(好語)
(1).贊揚(yáng)、稱頌的話。史記·南越列傳:“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無失禮,要之不可以説好語入見。入見則不得復(fù)歸,亡國之勢也?!?唐 李賀 《沙路曲》:“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王琦 匯解:“好語,謂民間稱頌之語?!?br />(2).指仁義之言,善言。世說新語·言語“ 魏明帝 為外祖母筑館於 甄氏 ” 劉孝標(biāo) 注引《魏末傳》:“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fù)殺其子?!?文帝 曰:‘好語動(dòng)人心?!?br />(3).佳音,好消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huì)馬上先寄六韻》:“素書傳好語,絳帳赴佳期。” 宋 蘇軾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詩之三:“此生已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宋 蘇轍 《次韻子瞻十一月旦日鎖院賜酒及燭》:“光明坐覺幽陰破,溫暖深知覆育長。明日白麻傳好語,曼聲微繞殿中央?!?br />(4).溫和婉轉(zhuǎn)的話。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秘書曲水硯:“ 大受 以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鄭 以好語調(diào)停之?!?br />(5).態(tài)度和悅地對(duì)人說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引經(jīng):“有 王生 者,宅為人所奪,久不給直,訟於官。 陳 不能決,第好語曰:‘毛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王秀才 獨(dú)不能作鵲耶?’聞?wù)咝χ??!?/div>
《漢語大詞典》:好善
(1).猶好尚。周禮·夏官·合方氏:“除其怨惡,同其好善?!?鄭玄 注:“所好所善,謂風(fēng)俗所高尚?!?br />(2).樂于為善。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子西 長而好善?!?span id="ce4ykcw" class="book">《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公案斷歪烏盆傳》:“且説 耿婆 心好善,早間唸佛夜看經(jīng)?!?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舍緣豆》:“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黃豆數(shù)升,宣佛號(hào)而拈之。”
(3).謂樂聞善言。孟子·告子下:“夫茍好善,則四海之內(nèi)皆將輕千里而來告之以善?!?/div>
《漢語大詞典》:從善(從善)
依從善道;聽從善言。 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從善服義之公心。”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聿修祖宗之志,思輯戰(zhàn)國之苦,腹心不同,公卿異議,而獨(dú)納 羊祜 之策,以從善為眾?!?span id="umqugqi"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他既然從善,我們一發(fā)要還他禮體?!?清 姚鼐 《復(fù)孔撝約論禘祭書》:“后有執(zhí) 鄭君 以難 子邕 者,皆好為説而無從善徙義之公心者耳!”
《漢語大詞典》:聞善(聞善)
謂聞知善言善行。語本孟子·盡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 江 河 ,沛然莫之能御也。”《孔子家語·六本》:“聞善必躬行之,然后導(dǎo)之,是夫子之能勞也?!?唐 柳宗元 《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序》:“夫聞善不慕,與聾聵同?!?/div>
《漢語大詞典》:進(jìn)善(進(jìn)善)
(1).進(jìn)呈善言。晏子春秋·問上十七:“從邪害民者有罪,進(jìn)善舉過者有賞?!?張純一 校注:“奬進(jìn)善言敢直諫者?!?唐 柳宗元 《賀赦表》:“廣直言之路,啟進(jìn)善之門?!?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至于徹膳之宰,進(jìn)善之旌,誹謗之木,敢諫之鼓……審其詛祝,察其謗議,于以明目達(dá)聰,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2).進(jìn)舉賢善之人。 漢 班固 《白虎通·考黜》:“多賢乃能進(jìn)善,進(jìn)善乃能退惡?!?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儀決水以進(jìn)善,鈞絶絃以黜惡?!?唐 張鷟 龍筋鳳髓判:“求賢為國,進(jìn)善無私?!?/div>
《國語辭典》:嘉話(嘉話)  拼音:jiā huà
善言、美談。如:「他的救人義行,一時(shí)傳為嘉話。」
《漢語大詞典》:納誨(納誨)
進(jìn)獻(xiàn)善言。書·說命上:“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tái)德?!?孔 傳:“言當(dāng)納諫誨直辭,以輔我德?!?蔡沉 集傳:“朝夕納誨者,無時(shí)不進(jìn)善言也。”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乞言納誨,著在惇史?!?唐 元稹 《蕭俛等加勛制》:“王功曰勛,茲用報(bào)汝,尚克納誨,毋忘協(xié)心?!?span id="gsswseq" class="book">《明史·張居正傳》:“先生有師保之責(zé),與諸臣異。其為我朝夕納誨,以輔臺(tái)德,用終先帝憑幾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