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回鶻(回鶻)  拼音:huí hú
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參見「回紇」條。
分類:回鶻回紇
《國語辭典》:回紇(回紇)  拼音:huí hé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古時稱為「丁零」、「鐵勒」,初與突厥為兄弟民族,后又從屬于突厥。南北朝時,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離突厥后,始稱為「回紇」,后又改稱為回鶻。唐時建立其汗國,助討安史之亂及抗禦吐蕃,屢建功勛。唐文宗時,族眾西奔,散居今新疆南部。宋、元以后,名稱極多,后定稱為「維吾爾」。
《漢語大詞典》:怨回鶻
同“怨廻鶻”。
唐樂曲名。
分類:樂曲
《漢語大詞典》:回鶻豆(回鶻豆)
豌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結莢果。嫩莢和種子供食用。亦稱“ 回回豆 ”。說郛卷八六引 宋 葉隆禮 《契丹國志·回鶻豆》:“回鶻豆,高二尺許,直榦有葉,無旁枝。角長二寸,每角止兩豆,一根纔六七角。色黃味如粟。”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谷三·豌豆:“回鶻豆……飲膳正要作回回豆?;鼗?,即回鶻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有回回豆,狀如椿子,磨入麵中,極香,兼去麵毒。”
《國語辭典》:回鶻文(回鶻文)  拼音:huí hú wén
記錄古土耳其語的文字。為古代維吾爾人參考粟特文字所創(chuàng)。屬拼音文字,有十九至二十三個字母。原來由右至左橫寫,后改自上而下直寫。西元八至十五世紀在中亞吐魯番盆地與楚河流域流行。為蒙古文的前身。也稱為「畏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