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洞庭  拼音:dòng tíng
1.廣大的庭宇。指天地?!肚f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唐。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地之間,非太洞之洞庭也?!?br />2.湖泊名:(1)在今湖南省北部。參見「洞庭湖」條。(2)太湖的舊稱。參見「太湖」條。
《國語辭典》:洞庭湖  拼音:dòng tíng hú
湖泊名。位于湖南省北部,長江的南側(cè),納湘、資、沅、澧四水,有松滋、太平、藕池、調(diào)弦四口與長江相通,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夏季洪水期間湖面較大,冬季則湖面縮小,具有調(diào)節(jié)長江水量的作用。為淡水養(yǎng)殖漁業(yè)的重要地區(qū)之一。
《國語辭典》:太湖  拼音:tài hú
湖泊名。跨江蘇、浙江兩省,面積約二千四百平方公里,湖水東溢為黃浦、吳淞諸水,分注于長江。瀕湖土壤肥沃,是江、浙間的重要農(nóng)作地帶。舊稱為「洞庭」、「震澤」。
分類:太湖震澤
《漢語大詞典》:笠澤(笠澤)
(1).即 松江 。左傳·哀公十七年:“三月, 越 子伐 吳 , 吳 子御之 笠澤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澤 ……其江之源,連接 太湖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其嗣主 夫差 日講武于 長洲 ,彼勇將 伍員 時耀兵于 笠澤 ?!眳⒁姟?松江 ”。
(2).指 太湖 。 清 方文 《毘陵與何次德同舟至吳門》詩:“將歸 笠澤 買 吳 舠,畫舫青簾過驛橋?!?清 趙翼 《讀史》詩之一:“ 范蠡 既霸 越 ,一舸 笠澤 中,手挾 西施 去,同泛煙濛濛。”
分類:太湖松江
《漢語大詞典》:松江
吳淞江 的古稱。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澤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松江:“ 唐 人詩文稱 松江 者,即今 吳江縣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經(jīng) 吳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縣 合 黃浦 入海,亦名 吳松江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婁江 ,一曰 東江 ?!?/div>
《漢語大詞典》:巨區(qū)(巨區(qū))
太湖 的別稱。 清 馮桂芬 《重修鄧尉圣恩寺記》:“山高百丈, 巨區(qū) 滙其前?!眳⒁姟?具區(qū) ”。
分類:太湖
《漢語大詞典》:具區(qū)(具區(qū))
古澤藪名,即 太湖 。又名 震澤 、 笠澤 。《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山鎮(zhèn)曰 會稽 ,其澤藪曰 具區(qū) ?!?span id="54sbzsr" class="book">《爾雅·釋地》:“ 吳 越 之間有 具區(qū) 。”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地名異》:“ 嵩高 、 外方 一山而名二, 具區(qū) 、 震澤 一湖而號殊。”
《漢語大詞典》:吳興(吳興)
(1).指 元 代書畫家 趙孟頫 。 趙 為 吳興 人,故稱。 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跋趙子昂書〈過秦論〉:“ 吳興 此書學黃庭內(nèi)景經(jīng),時年三十八歲?!?br />(2).郡名。 三國 吳寶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烏程縣 (今 浙江 吳興縣 南)。
(3).縣名。屬 浙江省 ,位于 苕溪 下游,濱臨 太湖 。
《國語辭典》:蘇州(蘇州)  拼音:sū zhōu
地名。位于太湖東岸,是太湖水運中心,大運河與京滬鐵路、蘇嘉鐵路在此交會。境內(nèi)湖泊廣布,稻米產(chǎn)量多,品質(zhì)好,并盛產(chǎn)魚蝦,故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稱。
《國語辭典》:震澤(震澤)  拼音:zhèn zé
1.太湖的別名。參見「太湖」條?!稌?jīng)。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jié)h??装矅?。傳:「震澤,吳南大湖名?!?br />2.縣名。位于江蘇省,清雍正二年置縣,民國后并入?yún)墙h。
3.鄉(xiāng)鎮(zhèn)名。位于江蘇省吳江縣西南八十五里。
《漢語大詞典》:具區(qū)(具區(qū))
古澤藪名,即 太湖 。又名 震澤 、 笠澤 。《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山鎮(zhèn)曰 會稽 ,其澤藪曰 具區(qū) ?!?span id="zc1wbed" class="book">《爾雅·釋地》:“ 吳 越 之間有 具區(qū)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地名異》:“ 嵩高 、 外方 一山而名二, 具區(qū) 、 震澤 一湖而號殊?!?/div>
《漢語大詞典》:松陵
(1). 吳淞江 的古稱。為 太湖 支流三江之一,由 吳江縣 東流與 黃浦江 匯合,出 吳淞口 入海。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澤 ?!?唐 皮日休 《松江早春》詩:“ 松陵 清浄雪初消,見底 新安 恐未如?!眳⒁姟?松江 ”。
(2). 吳江縣 的別稱。 宋 姜夔 《過垂虹》詩:“曲終過盡 松陵 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六·吳江縣》:“ 吳江縣 ,府東南四十五里,東北至 松江府 …… 唐 曰 松陵鎮(zhèn) 。 乾寧 二年, 楊行密 與 錢鏐 相攻,設砦於此,屬 松江鎮(zhèn) ?!?/div>
《漢語大詞典》:松江
吳淞江 的古稱。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澤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松江:“ 唐 人詩文稱 松江 者,即今 吳江縣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經(jīng) 吳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h 合 黃浦 入海,亦名 吳松江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婁江 ,一曰 東江 ?!?/div>
《國語辭典》:包山  拼音:bāo shān
山名。位于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山下有洞庭穴,為地脈。也稱為「洞庭西山」。
《國語辭典》:婁江(婁江)  拼音:lóu jiāng
河川名。位于江蘇省吳縣東。為太湖支流,東流經(jīng)昆山、太倉等縣入長江。
《漢語大詞典》:湖石
產(chǎn)于 太湖 的石頭,多孔穴,宜于堆砌假山。《人民文學》1981年第7期:“假山結(jié)構(gòu)不惡,惟其石不類 江 浙 所用之湖石。”
《國語辭典》:吳縣(吳縣)  拼音:wú xiàn
縣名。在江蘇省上海市西。舊為吳縣、元和、長洲三縣及太湖、靖湖兩廳。因境內(nèi)有姑蘇山、姑蘇臺,故舊稱為「姑蘇」。
《漢語大詞典》:木瀆(木瀆)
鎮(zhèn)名。在今 江蘇 吳縣 西南。地近 太湖 口,渡 太湖 者皆取道于此。 明 嘉靖 三十四年 明 軍民追擊 倭 寇,殲于此處。舊設 木瀆 司,管 木瀆 、 橫塘 、 新郭 三鎮(zhèn)。 清 設縣丞駐此。 明 馮夢龍 山歌·燒香娘娘:“船一搖搖到 木瀆 ?!?/div>
《國語辭典》:太湖石  拼音:tài hú shí
石灰?guī)r溶蝕形成的巖石,因多孔隙與皺紋,用以造假山裝飾亭園。江蘇太湖所產(chǎn)最有名。
《漢語大詞典》:銷夏灣(銷夏灣)
地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 太湖 中 洞庭西山 之麓,繞山十馀里,寒氣逼人。相傳為 吳王 避暑處,故名。 唐 皮日休 《太湖詩·銷夏灣》:“當中數(shù)十頃,別如一天池。號為 銷夏灣 ,此名無所私?!?宋 范成大 吳郡志卷十八:“ 銷夏灣 ,在 太湖 洞庭西山 之 趾山 ,十餘里繞之。舊傳 吳王 避暑處。周迴湖水一灣,冰﹝水﹞色澄徹,寒光逼人,真可銷夏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