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大天五事妄語
【佛學大辭典】
(故事)婆沙論九十九曰:「大天雖犯三逆罪,然善根未斷,深生憂悔。聞沙門釋氏有滅罪法,遂詣雞園寺,于其門外聞一苾芻誦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云翳。彼聞已歡喜,往一苾芻所請出家。大天聰明,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說法,自稱阿羅漢,上下歸仰。后一夜起染心,夢失不凈污衣,使弟子洗之。弟子曰:阿羅漢盡一切煩惱,何猶有斯事?大天曰:天魔所繞,阿羅漢亦不能免不凈漏失。是第一惡見也。又彼欲使弟子歡喜,矯記別某為預流果,乃至某為阿羅漢果。弟子曰:我聞阿羅漢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無知?大天曰:阿羅漢雖無染污無知,猶有不染污無知,故汝等不能自知。是第二惡見也。時弟子曰:曾聞圣者已離疑惑,如何我等于四諦實理猶懷疑惑?大天曰:阿羅漢煩惱障疑惑雖已斷,猶有世間的疑惑。是第三惡見也。弟子曰:阿羅漢有圣慧眼,自知解脫,如何我等不自證知,而由師令知?大天曰:如舍利弗目連猶佛若末記,彼不自知,汝鈍根何能自知?是第四惡見也。然彼大天雖造眾惡,而未斷盡善根,故后于中夜自悔責重罪,憂惶所迫,數數呼苦哉。弟子聞之怪而問師。大天曰:稱苦者呼圣道也。是為第五惡見。大天遂造偈曰:「馀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梗ㄈ淮宋迨卤胤菒阂姡謩e之各有一理,如真諦三藏部執(zhí)疏所解,三論玄義幽撿鈔五卷五十八紙所引。巴利書Katha%vatthu%出于五事之原語可案考之)。
小妄語
【佛學大辭典】
(術語)妄語有小大之別。(參見:妄語)
小妄語戒
【佛學大辭典】
(術語)妄語戒有二,大妄語戒是四波羅夷罪之第四,小妄語戒是九十墮罪之第一。(參見:妄語戒)
五事妄語
【佛學大辭典】
(雜語)(參見:大天)
大天
【佛學大辭典】
(人名)摩訶提婆Maha%deva,譯曰大天,比丘名。出于佛滅后百年,于大眾部中出家,小乘部中初創(chuàng)異見,更稱為大眾部。先是雖有上座大眾二部之名,但結集之場處不同,其宗義實為一昧,至此而上座大眾初生宗義上之區(qū)別也。時國王阿輸迦黨于大天,欲悉殺上座部之圣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濕彌羅國云。西域記三曰:「摩竭陀國無憂王,以如來涅槃之后,第一百年命世君臨,威被殊俗,深信三寶,愛育四生。時有五百羅漢僧,五百凡夫僧,王所敬仰供養(yǎng)無差。有凡夫僧摩訶提婆,唐言大天,闊達多智,幽求名實。潭思作論,理違圣教。凡有聞知,群從異議。無憂王不識凡圣,同情所好,黨授所親。召集僧德赴殑伽河欲沈深流,總從誅戮。時諸羅漢既逼命難,咸運神通,凌虛履空。來至此國,山棲谷隱?!棺谳喺撌鲇浽唬骸肝裟┩亮_國,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顏容端正,字曰大天?!?/div>
不妄語戒
【佛學大辭典】
(術語)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皆制之。禁止一切虛妄不實之言也。
【三藏法數】
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三藏法數】
不妄語戒者,謂言當誠實,不應虛妄誑他也。經云:應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yè),是波羅夷罪。
【三藏法數】
謂言說誠實,不以虛言誑他,是名不妄語戒。
妄語
【佛學大辭典】
(術語)十惡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實之言者。智度論十四曰:「妄語者,不凈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yè),是名妄語。」大乘義章七曰:「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談,故名妄語?!鼓鶚劷浫嗽唬骸敢磺袗菏?,虛妄為本?!?br />【佛學常見辭匯】
說虛假不真實的話。妄語有大妄語和小妄語的分別,大妄語是未得圣道而說我已得圣道,或者說我有工夫受天龍鬼神的供養(yǎng)等等;小妄語就是一切不真實的說話。
【俗語佛源】
佛教以「殺、盜、淫、妄」為「四根本性罪」,《大智度論》卷十三廣說其義。關于「妄語」,《論》云:「妄語者,不凈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yè),是名妄語……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后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瓕嵳Z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购笱赜闷淞x,指說假話,胡說。如《梁書·何遠傳》:「每戲語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以一縑。』眾共伺之,不能記也?!梗ㄓ碚衤暎?br />【三藏法數】
妄語者,謂好造虛言誑惑他人也。
妄語戒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戒十戒中有妄語戒。禁制一切之妄語。又具足戒中分大小之二,在四波羅夷中為大妄語戒。在九十單提中為小妄語戒。大妄語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或受天龍鬼神之供養(yǎng)等,總說過人之法也。小妄語者,謂其他一切不實之言語。
【佛學常見辭匯】
五戒或十戒之一,即禁止說一切虛假不真實的話。
妄語十罪
【佛學大辭典】
(名數)謂作虛誑語所生之十種禍也。智度論曰:「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氣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yè)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br />【佛學常見辭匯】
說騙話有十種的罪報,即口氣臭、善神遠之非人得便、雖有實語人不信受、智人謀議常不參預、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常多憂愁、種誹謗業(yè)因緣、身壞命終常墮地獄、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護不妄語五神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二十五神)
二十五神
【佛學大辭典】
(名數)持五戒,則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擁護其身。見灌頂經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佛學常見辭匯】
受持五戒的人,時常都有二十五位善神護衛(wèi)其身。
大妄語
【佛學常見辭匯】
言語不誠實,欺騙他人,叫做妄語。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或說我受天龍鬼神的供養(yǎng)等語,以誑愚人,以取利養(yǎng),皆名大妄語,其罪很重,死后當入大地獄。
二種妄語報
【三藏法數】
(出法苑珠林)
〔一、多被誹謗〕,多被誹謗者,謂因前世不務誠實,妄語無信,故感今生多被他人誹謗也。
〔二、為人所誑〕,為人所誑者,謂因前世專以妄語欺誑于人,故感今生為人之所誑惑也。
不妄語配信
【三藏法數】
真實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則不妄語,故以不妄語配信也。
不妄語
【三藏法數】
不妄語者,謂自不妄言,亦不可以虛妄之言而誑于他也。
【三藏法數】
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妄語果報
【三藏法數】
謂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是名妄語果報。
護不妄語戒五神
【三藏法數】
一、阿提梵者珊耶,護持戒人不為冢墓鬼所嬈;二、因臺羅因臺羅,護持戒人門戶,辟除邪惡;三、阿伽風施婆多,護持戒人不為外氣鬼神所害;四、佛曇彌摩多哆,護持戒人不為災火所延;五、多賴叉三密陀,護持戒人不為偷盜所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