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魏陳留人,字孝友。博學,長于古今文字,能釋諸書傳文間疑難。漢獻帝建安中,為五官將文學,甚見禮待。魏文帝黃初中,為博士、給事中。累遷散騎常侍。以老歸第,帝每遣人就問。年八十余卒。
全三國文·卷二十九
林字孝友,陳留人,為五官將文學。黃初中為博士給事中。以老致仕,加散騎常侍。年八十馀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京兆杜陵人,字孝友。韋睿族弟。性清介,博學有文才。遭母喪,廬于墓側(cè),負土起墳。蕭衍聞之,引為中兵參軍,后為壯武將軍,帶襄陽令。顏僧都等據(jù)郡起事,雍州驚擾。愛募鄉(xiāng)卒千余人與戰(zhàn),大破之,百姓乃安。齊和帝中興二年,從帝東下。蕭衍代齊稱帝,進號輔國將軍。尋除寧蜀太守,至公安,中途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1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元彧弟。襲爵臨淮王,累遷滄州刺史,為政溫和,好行小惠。善事權(quán)勢,為正直者所譏。北齊文宣帝天保初,降封臨淮縣公,拜光祿大夫。后與元暉業(yè)同被殺。
全北齊文·卷二
孝友,魏太武帝孫,襲兄彧爵臨淮王,累遷滄州刺史。齊受禪,降爵臨淮縣公,拜光祿大夫,天保二年坐元暉業(yè)斬。
李孝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宗室后裔。李神通子。高祖武德五年,封河間王。約高宗初,官至尚書左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亳州永城人,字德容。朱敬則兄。終身隱居養(yǎng)親。常誨子弟曰:“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弊?,私謚孝友先生。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王逢,吳人,受業(yè)于秦觀后裔秦玉。玉卒,門人共議私謚孝友,請祠于州庠。見《吳都文粹續(xù)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寧國府太平人,字孝友。善畫山水,尤擅草書。
姚孝友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
姚孝友,景德二年以進士上書朝廷,中書召試,賜同進士出身。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1—1063 【介紹】: 遼后族,字撻不衍,小字陳留。蕭孝穆三弟。以戚屬為小將軍。累遷西北路招討使。綏撫諸部,羌人以安。道宗時,加尚父,為北府宰相。封陳王。坐子蕭胡睹參與重元之亂,處死。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葛敏修(?~一一○七?),字圣功,一字道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從黃庭堅學(《江西詩徵》卷一○)。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知確山縣?;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命h籍,三年始出籍。官至奉議郎。大觀初卒。門人私謚孝友先生。有《道岷集》三十卷,已佚。事見《廬陵詩存》卷二。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六二
葛敏修(?——一一○七),字圣功,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從黃庭堅學。登元祐三年進士,任確山縣令。坐元符上書被禁錮。大觀初卒。有《道岷集》三十卷。見《廬陵詩存》卷二,《宋詩紀事》卷三四,《宋元學案補遺》卷一九。
上官怡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邵武人,字孝友。年十六,試太學居第一。哲宗元祐六年進士。母老多病,晨夕侍奉,二兄繼歿,奉嫂撫孤,敬愛兼篤。
魏孝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9 【介紹】: 宋建州甌寧人,字移可。弱冠入太學。應(yīng)詔論時政得失,凡上十余疏,語皆鯁切。傅亮檄為幕府從事。高宗即位,授迪功郎,為定遠令。建炎三年,率兵迎戰(zhàn)入境潰卒,戰(zhàn)死。
郭孝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0 【介紹】: 宋吉州龍泉人,字次仲?;兆谡烷g進士。高宗紹興初歷禮部員外郎,廣東、廣西提點刑獄公事。十年以司封郎中為起居舍人、權(quán)工部侍郎。時秦檜與金約議和,以孝友同舍生,冀其助己,乃私訪之,孝友曰:“議和本非至計,因遂銷兵,如后患何!”檜不懌。尋卒,詔除敷文閣待制致仕。
全宋文·卷三四○五
郭孝友(?——一一四○),字次仲,吉州龍泉(今江西遂川)人。政和五年登進士第。紹興初為禮部員外郎,五年提點廣東刑獄公事,移廣西。后以尚書司封郎中為起居舍人。十年十二月,權(quán)尚書工部侍郎,俄卒,詔除敷文閣待制致仕。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一、八六、一三八,《南宋館閣錄》卷七,《宋元學案補遺》卷一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孝友,金堂(今四川金堂西南)人。高宗紹興十六年(一一四六)特奏名(清嘉慶《金堂縣志》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南昌人,字次仲。孝宗乾道二年進士。以詞名。有《金谷遺音》。
全宋詩
石孝友,字次仲,南昌(今屬江西)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有《金谷遺音》一卷,已佚。事見清道光《南昌縣志》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