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1分類詞匯 12
《漢語大詞典》:年考
(1).年壽。多用于指老者年齡。 唐 韓愈 《商州刺史董府君墓志》:“太師之平 汴州 ,年考益高,挈持維綱,鉏削荒纇,納之大和而已?!?br />(2).猶年資。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二:“﹝ 趙涓 ﹞及刺 衢州 ,年考既深,與觀察使 韓滉 不相得, 滉 奏免 涓 官?!?/div>
《國語辭典》:年程  拼音:nián cheng
時(shí)代、年頭。《西游記》第四四回:「向日年程饑饉,也來外面求乞。」《金瓶梅》第一八回:「如今年程,論的什么使的使不的?」
分類:年資
《漢語大詞典》:久次
(1).指年資長短。史記·儒林列傳:“ 孝景 時(shí)﹝ 董仲舒 ﹞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yè),或莫見其面。”
(2).久居魯官次。后漢書·黃琬傳:“舊制光祿舉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異者為茂才四行?!?李賢 注:“久次,謂久居官次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內(nèi)閣中書外補(bǔ):“序班十人,久次當(dāng)遷?!?/div>
《國語辭典》:閣老(閣老)  拼音:gé lǎo
1.唐代稱任事很久的中書、門下兩省的舍人為「閣老」。后尊稱宰相為「閣老」?!缎绿茣>硭钠?。百官志二》:「以久次者一人為閣老,判本省雜事。」
2.明、清時(shí),稱入閣辦事的大學(xué)士為「閣老」。《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卻說保安州父老聞知沈經(jīng)歷為上本參嚴(yán)閣老,貶斥到此?!?/div>
《漢語大詞典》:循資(循資)
按年資逐級(jí)晉升。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士有待次之滯,官無暫曠之職,勤久者有遲敘之嘆,勛高者有循資之屈?!?宋 司馬光 《乞優(yōu)老上殿札子》:“愿陛下慎選德望材器為眾所服,知治體,曉兵略者以代之,不可以不擇其人之可否,使循資累敘而為之也?!?span id="cawkqkw" class="book">《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bào)恩》:“到三十歲上,循資該出貢了,他是個(gè)有才有志的人,貢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選人在職、非在職者并循資。”
分類:年資晉升
《漢語大詞典》:資次(資次)
(1).資歷的次第,年資等次。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而世族貴戚之子弟,陵邁超越,不拘資次?!?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銓曹:“其五品已上及清要官,吏部不注,送名中書門下者,各量資次臨時(shí)敕除。”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國初各省,試官臨期,所命不拘資次?!?br />(2).依次。 唐 牛僧孺 《玄怪錄·袁洪兒夸郎》:“即有女娃十餘人并出,別有胡優(yōu),咬指翹足,一時(shí)拜員外,資次即為給舍?!?span id="ae4o4uc"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三》:“祖宗建立 真 、 楚 、 泗州 轉(zhuǎn)般倉,一以備中都緩急,二以防漕渠阻節(jié),三則綱船裝發(fā),資次運(yùn)行,更無虛日?!?明 邵璨 《香囊記·瓊林》:“狀元請(qǐng)先賦一詩作倡,然后資次賡和?!?/div>
《漢語大詞典》:敘常
亦作“敘?!薄?按年資晉用才能、政績一般的人。 唐 元稹 《才識(shí)兼茂明于體用策》:“四曰敘常之式,其有業(yè)不通于學(xué),才不應(yīng)於文,政不登於最,行不加於人,則限以停年課資之格而役任之?!?/div>
《漢語大詞典》:循資格(循資格)
唐 開元 時(shí)的選官制度,以年資為擢用官吏的條件,相當(dāng)于 北魏 的停年格。新唐書·選舉志下:“ 開元 十八年,侍中 裴光庭 兼吏部尚書,始作循資格,而賢愚一概,必與格合,乃得銓授,限年躡級(jí),不得踰越……及 光庭 卒,中書令 蕭嵩 以為非求材之方,奏罷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銓曹:“侍郎 裴光庭 始奏立條例,謂之循資格,自后皆率為標(biāo)準(zhǔn)。”參閱通典·選舉三。
《漢語大詞典》:出貢(出貢)
(1).科舉時(shí)代,凡屢試不第的貢生,可按年資輪次到京,由吏部選任雜職小官。某年輪著,就叫作“出貢”。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bào)恩:“﹝ 鮮于同 ﹞年年科舉,歲歲觀場(chǎng),不能得朱衣點(diǎn)額,黃榜標(biāo)名。到三十歲上,循資該出貢了。他是個(gè)有才有志的人,貢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span id="ammocu6"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 浙江 溫州府 曾有一個(gè)廩膳秀才,姓 韓 名 贊卿 ,屢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貢,到京赴部聽選,選得 廣東 一個(gè)縣學(xué)里的司訓(xùn)。”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隨岑庵 卻認(rèn)得 金東崖 ,是那年出貢進(jìn)京,到監(jiān)時(shí)相會(huì)的?!?br />(2).秀才一經(jīng)成為貢生,就不再受儒學(xué)管教,俗稱“出貢”。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還是前年出貢豎旗桿,在他家擾過一席?!?/div>
《國語辭典》:資遣費(fèi)(資遣費(fèi))  拼音:zī qiǎn fèi
雇主依法資遣勞工時(shí),按勞工的年資與工資所給與之補(bǔ)償費(fèi);教師及公務(wù)人員被資遣時(shí),依法亦有資遣費(fèi)。
《漢語大詞典》:烘堂大笑
唐 代御史有臺(tái)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tái)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huì)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見 唐 趙璘 因話錄·徵。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滿屋的人同時(shí)大笑。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馮相 、 和相 同在中書。一日, 和 問 馮 曰:‘公靴新買,其直幾何?’ 馮 舉左足示 和 曰:‘九百?!?和 性褊急,遽回顧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責(zé)久之。 馮 徐舉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烘堂大笑?!?/div>
《漢語大詞典》:科目資格(科目資格)
指科第年資。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自諫官不選天下英才,惟取諸科目資格,上焉不知君國遠(yuǎn)猶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報(bào)怨、希進(jìn)?!?/div>
分類:科第年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