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延年轉壽
【佛學大辭典】
(雜語)賴自己之定力,或佛力等,延長宿業(yè)所感之壽命也。據(jù)發(fā)智論十二并俱舍論三等,謂成就神通心得自在阿羅漢,對僧眾或別人,以諸命緣之衣缽等物,隨分布施,施已發(fā)愿,即入定,由定起已,心念口言,我能感富之異熟果之業(yè),愿皆轉招壽之異熟果云云。是說依自己之定力,轉富之異熟果,而感命之異熟果,以得延年轉壽者也。又造塔延命功德經,說由造塔之修福而得延命之法。并(參見:前)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因上座比丘如法攝受年少比丘,佛贊嘆之。
法華八年
【佛學大辭典】
(雜語)據(jù)三論法相兩家之說,則法華為佛七十五歲以后之說法,八十入滅,則為足五年之說法(法華義疏七,法華玄贊九)。然臺家謂由七十二歲始說至八十歲為足八年云:是據(jù)法界性論十二年說阿含,三十年說大品等,八年說法華之說。法界性論為菩提流支著,今已不傳。
【佛學常見辭匯】
佛說法華經的時間一共是八年。
后五百年
【佛學大辭典】
(術語)與后五百歲同。
賓頭盧迎王王七年失國
【佛學大辭典】
(故事)四分律五十三說,世尊在拘睒彌國,王優(yōu)陀延是賓頭盧親厚之知識,王朝哺常往問訊。時有不信樂之婆羅門大臣,見賓頭盧不起迎王,以惡心諫止王。王曰:明日清旦當往,若不起,當奪其命。明旦賓頭盧遙見王來,便遠迎,先意問訊言:善來大王。王問言:汝今何意起迎我?答言:為汝故起。王言昨日何故不起?答言:亦為汝故。王問:云何為我?答言:汝昨日善心來,今日懷惡心來。若我不起,當奪我命。若奪我命,必墮地獄。若起迎王,將失王位。然寧使失王位,不可使墮地獄。是故起。王曰:幾日失王位?言卻后七日必失王位。即如記,至第七日,慰禪王國波羅殊提王來捉王,七年鎖腳囚禁?!狗ㄈA文句記曰:「賓頭盧知七年失國,及稠禪師進否為王。」
種智還年
【佛學大辭典】
(雜語)法華文句記九曰:「父久先服種智還年之藥,父老而若少。子亦久稟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故欠ㄈA涌出品,釋迦如來指地涌無量之大菩薩,而言為我弟子,彌勒疑言父少子老,舉世所不信。此即以譬解其父少子老之意也。釋迦既于久遠之昔,以服種智之靈藥,奏還年之功而少,今日現(xiàn)垂跡之少相,地涌之菩薩,亦久稟常住不死之奇方,故見之如老也。
隨年錢
【佛學大辭典】
(行事)應其人之年數(shù)而施與錢財也。聯(lián)燈會要亡名尊宿章曰:「昔有施主,入寺行眾諸隨年錢。知事云:圣僧前著一分。施主云:圣僧年多少?僧無對。法眼代云:心斯?jié)M處即知?!?/div>
憨山大師年譜
【佛學大辭典】
(書名)二卷,明德清自著。
還年藥
【佛學大辭典】
(飲食)老人還少壯之藥。智度論二十二曰:「如是耆老相,還變成少身,如服還年藥?!?/div>
羅睺羅六年在胎往因
【佛學大辭典】
(傳說)玄應師之說如上所引。佛本行集經五十五曰:「羅睺羅,昔為國王時,有仙人犯盜戒,欲就王懺悔。詣王宮,王耽五欲,六日不見外人,以此因緣,今生六年在母胎也。」法華文句二曰:「往昔塞鼠穴,又不看婆羅門六日,由是緣故言覆障?!咕S摩經嘉祥疏二曰:「所以六年在胎者,從來言,過去墐塞鼠孔,故六年在胎。大論云:有仙人,入王國,轍飲王水取王楊枝。犯不與取,就王懺悔,治罪。王見即便入內,六日,五欲自娛樂,忘外仙人。仙人云:不應以此治我,以六日在內不出見仙人,故今生六年在胎也。」
釋迦出家成道年時
【佛學大辭典】
(故事)有二說:中阿含經五十六,增一阿含經三十七,有部律雜事三十八,大般涅槃經,本行集經等,皆言二十九出家,苦行六年,三十五成道。修行本起經,瑞應本起經,六度集經等,則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其前說有歷史可考,皆承認之。
驢年
【佛學大辭典】
(譬喻)謂其無期也。十二支中無驢名之年,故遂以譬無會期也。云門錄曰:「驢年會么?!箓鳠翡浘殴澎`章曰:「鉆他古紙,驢年出得?!贡處r三則評唱曰:「有什么交捗,驢年未夢見在?!?br />【俗語佛源】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石霜翌日又問:『和尚一片骨,敲著似銅鳴,向什么去處也』?師喚侍者,侍者應諾。師曰:『驢年去?!弧褂郑瑫砭拧陡V莨澎`贊禪師》:「其師又一日在窗下看經,蜂子投紙窗求出。師睹之曰:『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鉆他故紙,驢年出得?』」我國古代以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豕十二種動物)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紀年。驢是十二生肖以外的動物,根本不能用以紀年。故「驢年」表示根本不可能有的年月。如《云門廣錄》卷上云:「為什么不答話?師云:驢年會么?」(見心)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俗語佛源】
佛家原有「繩蛇」的比喻。如宋·子泐《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十九:「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佛家認為,凡夫誤認假相為實有之物,這叫「遍計所執(zhí)」,喻如認繩為蛇。又《續(xù)傳燈錄》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旨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后成為一條運用廣泛的俗語:「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謂吃過一次虧以后,便長時間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梗ɡ蠲鳈啵?/div>
五百年──依次五百年
【三藏法數(shù)】
(出毗尼母律)
五百年者,像法后、末法初之五百年也。此五百年中,比丘雖云無修無證,亦有解脫、禪定、持戒、多聞、布施者。佛知其法漸衰,故說其次第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第一一百年,得堅固解脫〕,謂此一百年中,比丘唯務智理,說法利生,悟明大乘,解脫自在,堅固不變也。(智理者,以智慧照了于理也。)
〔第二一百年,得堅固定〕,謂此一百年中,比丘樂修禪定,頓息外緣,悟明自心,得證道果,堅固不變也。
〔第三一百年,得堅固持戒〕,謂此一百年中,比丘少習禪定,惟樂持戒,不犯律儀,無諸放逸,堅固不變也。
〔第四一百年,得堅固多聞〕,謂此一百年中,比丘于禪定戒律,不勤修習,唯樂博覽群典,多聞解義,堅固不變也。
〔第五一百年,得堅固布施〕,謂此一百年中,比丘不修戒定,雖有修持,少證道果,但習善緣,多行布施,堅固不變也。
恃怙年少
【三藏法數(shù)】
謂人倚賴年少血氣剛強,隨情任意,恣作非為,而不顧衰老之逼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