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歸正(歸正)  拼音:guī zhèng
重返于正道?!端疂G傳》第七九回:「你們若如此疑心時,如何能夠歸正?」
《國語辭典》:反正  拼音:fǎn zhèng
1.由不正復歸于正。三國魏。鐘會 檄蜀文:「我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撥亂反正。」
2.一反與一正。如:「相反可以相成,反正如能互用,困難自然迎刃而解?!?br />3.無論如何。如:「反正要來,不如早點來?!?br />4.敵對的一方向我方投降。如:「他率領部分弟兄,向政府軍反正?!?/div>
《國語辭典》:扶正  拼音:fú zhèng
1.扶持歸正。
2.扶直。如:「旗桿歪了,請你把它扶正。」
3.將妾升格為正妻?!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负尾幌蚰銧斦f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挂沧鳌阜鰝取?。
4.指機關或職場中主管異動由副手直接升格。如:「該委員會主委升遷,職缺由副主委扶正?!?/div>
《漢語大詞典》:反道
(1).違反正道。《書·大禹謨》:“蠢茲 有苗 ,昏迷不恭,侮慢自賢,反道敗德。”國語·周語下:“必有三殃:違天,一也;反道,二也;誑人,三也。” 宋 蘇軾 《秘閣試論·劉愷丁鴻孰賢論》:“ 安 、 順 、 桓 、 靈 之世,士皆反道矯情,以盜一時之名,蓋其弊始於 西漢 之世?!?br />(2).還歸正道。管子·君臣下:“是故道術德行出於賢人,其從義理,兆形於民心,則民反道矣?!?尹知章 注:“道術既出,故莫不從義而順理,理之極,則無奸僻之事,始見於人心,則人無不道矣?!?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昭帝紀》:“ 燕王 迷惑失道,前與 齊王 子 劉澤 等為逆,抑而不揚,望王反道自新。” 顏師古 注:“所為邪僻,違失正道,欲其旋反而歸正,故云反道?!?br />(3).古代帝王舉行祭天禮,事先修整道路,把新土翻到面上,稱為反道。禮記·郊特牲:“氾埽反道,鄉(xiāng)為田燭?!?陳澔 集說:“反道,剗道路之土反之,令新者在上也?!?/div>
《國語辭典》:格心  拼音:gé xīn
改過向善之心。《禮記。緇衣》:「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div>
《漢語大詞典》:矯直(矯直)
(1).矯正彎曲使之直。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故所遇術者,如 造父 之遇驚馬,牽馬推車則不能進,代御執(zhí)轡持筴則馬咸騖矣。是以説在椎鍛平夷,榜檠矯直?!?br />(2).比喻矯正邪僻,使歸正直。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故在朝也則冢宰之任,為國則矯直之政。”
(3).揉直為枉。比喻納正直之士于邪僻。《楚辭·賈誼〈惜誓〉》:“俗流從而不止兮,眾枉聚而矯直?!?王逸 注:“眾邪羣聚,反欲正忠直之士,使隨之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