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報復(報復)  拼音:bào fù
1.報仇。唐。徐彥伯〈比干墓〉詩:「鋒劍剿遺孽,報復一何迅。」《西游記》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報復,何以為人?」
2.對傷害自己的人,以類似的手段進行反擊。《老殘游記》第一七回:「卻說老殘被人瑞逼成好事,心里有點不痛快,想要報復?!?br />3.報恩?!稘h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焉?!?br />4.通報。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報復去,道有曹仁來了也。」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報復去,道徐州劉玄德手下小將張虎,特來投降。」
5.應對?!侗笔?。卷二九。蕭寶夤傳》:「門庭賓客若市,而書記相尋,寶夤接對報復,不失其理?!?br />6.反覆循環(huán)。南朝陳。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回環(huán),猶陰陽之報復?!?/div>
《國語辭典》:美國總統(tǒng)報復權(美國總統(tǒng)報復權)  拼音:měi guó zǒng tǒng bào fù quán
在美國綜合貿易法第三○一條中,授權總統(tǒng)依國際貿易協(xié)定以行使美國的權利。對于外國不公平的貿易手段采取因應措施,其行動包括終止貿易協(xié)定所作的減讓、增加關稅、設限等。其主要精神有二:一是規(guī)定美國應行使的權利,并對不遵守協(xié)定而否定美國商業(yè)利益的國家,采取報復因應;一是對展開調查及采取行動的程序與步驟,都規(guī)定具體期限。
《國語辭典》:報復主義(報復主義)  拼音:bào fù zhǔ yì
強調「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對犯罪者本身施以報復,以使罪刑相當?shù)男套锬康摹?/div>
《國語辭典》:報復關稅(報復關稅)  拼音:bào fù guān shuì
國際貿易中,為報復他國對本國產(chǎn)品所課重稅,亦對該國進口本國產(chǎn)品課以重稅,稱為「報復關稅」。
《漢語大詞典》:打擊報復(打擊報復)
對揭露自己缺點、錯誤的人進行壓制陷害。《人民日報》1988.12.31:“去年五月二日,你報第五版刊登信訪調查《在告狀的日子里》,披露了我們向上級反映我店截留利潤六十五萬元的問題后,遭受打擊報復的一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