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58—932 【介紹】: 五代時僧。永嘉人。俗姓唐,字方外。鴻莒弟。住溫州大云寺。后梁太祖曾賜以紫衣。嘗刺血寫《法華經(jīng)》一部,人奉為異寶。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字方外。姓唐氏。永嘉人。幼從表兄弟。出家越之龍宮寺。既受具。乃回鄉(xiāng)里。時州將朱褒。知其名。尤欽挹之。唐大順中。請以城南廢大云寺。委楚修治以居。詔許焉。于是楚裒施率工。追還舊觀。乾化初。吳越錢氏。召楚于錢唐龍興寺。臨壇開戒。且奏賜紫衣師號。楚以涼德不稱其服。力辭。詩人鄭說高其義。贈以篇什。楚于法華經(jīng)尤所通貫。其集眾講演。凡五十馀座。又嘗刺血繕寫。以充供養(yǎng)。長興三年。忽蓮華產(chǎn)于講堂之中。重跗復(fù)萼。香氣芬郁。六月五日夜。猶行道誦經(jīng)。頃之侍者但覺聲微鐙暗。就視則趺坐而逝矣。壽七十五。臘五十二。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讀誦篇第八之二
釋鴻楚字方外。姓唐氏。永嘉人也。生而符彩且異群兒。及甫髫齡器度宏曠。楚之外昆弟皆出俗越之龍宮伽藍。遂祈二親亦愿隨往網(wǎng)疏魚脫籠揭鶴飛。杜若殖于蘭洲。新繒染于絳色。互相切直誦習彌通。年二十三方升上品無作。及回本郡時州將朱褒。知其名節(jié)欽揖愈勤。唐大順中以城南有廢大云寺荒墌表聞?wù)炎谟鼐啒?gòu)。帝俞其請。于是百工俱作。楚躬主之。施利程功不愆于素。而講經(jīng)禮像無相奪倫。武肅王錢氏。乾化初年于杭州龍興寺開度戒壇。召楚足臨壇員數(shù)。因奏薦梁太祖賜紫衣并號。固讓弗聽終不披著。自言。涼德何稱法門命數(shù)之服。時詩人鄭說南游訪鴻靜法師。邂逅與楚會。體知高行杼詩贈楚云。架上紫衣閑不著。案頭金字坐長看。楚寬慈人未嘗見其慍色。神氣清爽。厥頤豐下且皤其腹。目不邪視顧必回身。世俗之言不輕掉舌。所講法華經(jīng)計五十許座。一日楚之講堂中忽生蓮華。重柎復(fù)葉香氣芬荂。以長興三年壬辰六月五日無疾而化。俗齡七十五。法臘五十二。道俗孺慕。其年遷塔于慈云右岡焉。楚講貫外深夜行道誦經(jīng)。將逝夕燈光忽暗經(jīng)聲絕微。告門人曰。勞爾給使吾將往矣。其所臥之榻中。先有白蛇。其大若肱。恒同臥處。長誡童侍無妄驚擾。生常撰上生經(jīng)鈔。刺血寫法華經(jīng)一部。至今永嘉人謂為僧寶中異寶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寧都人,字漢儒。太宗淳化三年進士。真宗天禧中,叩閽言事,忤宰相丁謂,授洪州文學。謂罷相,召對,改袁州戶曹。后解職歸隱,時稱方外高人。
全宋詩
黎仲吉,字漢儒,寧都(今屬江西)人。太宗淳化中進士。真宗天禧中授洪州文學,后遷袁州戶曹。歸隱梅川,年八十一卒。事見《吳文正集》卷四一《黎氏賢良祠記》。
《漢語大詞典》:方外之學(方外之學)
指佛學。 宋 真德秀 《敕封慧應(yīng)大師后記》:“維我 慧應(yīng)大師 ,至性自天,雖早從方外之學,而跬步不忘君父?!?宋 葛長庚 《日用記》:“予年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學。”
分類:佛學
《漢語大詞典》:方上
(1).謂物體的上部作方形。國語·周語中:“其狀方上而鋭下,宜觸冒人。”
(2).指墓壙。漢書·酷吏傳·田延年:“ 昭帝 大行時,方上事暴起,用度未辦?!?顏師古 注:“方上,謂壙中也。 昭帝 暴崩,故其事倉猝?!?br />(3).猶方外。《西游記》第二七回:“我父母在堂,看經(jīng)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醒世姻緣傳》第二九回:“既是方上的師傅,必定會甚么仙術(shù)了?!眳⒁姟?方外 ”。
《國語辭典》:方外  拼音:fāng wài
1.世外。多指仙境或僧道之修行處所。《淮南子。俶真》:「馳于方外,休乎宇內(nèi)。」唐。韓翃 同題仙游觀詩:「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2.指京畿之外或邊遠異域。《詩經(jīng)。商頌。長發(fā)》:「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埂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時方外事胡越,內(nèi)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
《漢語大詞典》:外臣
(1).古諸侯國的士大夫?qū)e國君主的自稱。禮記·雜記上:“﹝士﹞訃於他國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span id="kbvlmyg" class="book">《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他國之人,則曰外臣。”左傳·成公三年:“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 首 ( 荀首 ), 首 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2).猶藩臣。史記·匈奴列傳:“ 匈奴 新破,困,宜可使為外臣,朝請於邊?!?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西南夷列傳》:“ 南越王 黃屋左纛,地東西萬餘里,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也。” 宋 陸游 《南唐書·元宗紀》:“三月,遣司空 孫晟 及禮部尚書 王崇質(zhì) 使 周 ,削去帝號,奉表請為外臣,猶不許。” 清 唐甄 潛書·用賢:“ 犬戎 雖強虣,亦終為 周 之外臣?!?br />(3).方外之臣。指隱居不仕者。南齊書·明僧紹傳:“ 太祖 謂 慶符 曰:‘卿兄高尚其事,亦 堯 之外臣。朕雖不相接,有時通夢?!?唐 任華 《寄李白》詩:“高歌大笑出關(guān)去,且向東山為外臣。” 金 元好問 《長壽新居》詩:“詩酒娛中歲,山林有外臣?!?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后論:“外臣者隱處之臣也。天下亂則賢人隱,故以外臣終焉?!?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蘇州 徐文靖 公, 明 季殉難。二子 昭文 、 貫時 ,俱守父志,不仕。 尤西堂 為 貫時 作傳,其言‘少時美好,自稱三十六帝外臣’?!?br />(4).指朝臣。與大內(nèi)的宦官稱內(nèi)臣相對。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也,外臣不敢與聞內(nèi)事,而中貴苛刻暴橫民間?!?span id="ojzstiy" class="book">《紅樓夢》第十八回:“此係正殿,外臣未敢擅擬?!眳⒁姟?內(nèi)臣 ”。
《國語辭典》:內(nèi)臣(內(nèi)臣)  拼音:nèi chén
1.國內(nèi)之臣,亦指屬下諸侯?!蹲髠?。莊公二十三年》晉。杜預(yù)。注:「天子內(nèi)臣,不得外交諸侯,故不言使。」《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笮之君請為內(nèi)臣受吏。」
2.宮禁親近之臣。唐。韓愈順宗實錄一〉:「二十馀日,中外不通,兩宮安否?朝臣咸憂懼,莫知所為,雖翰林內(nèi)臣,亦無知者?!?br />3.宦官、太監(jiān)?!队魇烂餮?。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詩》:「復(fù)至南垣一小門,題曰:『不忠內(nèi)臣之獄?!弧?/div>
《國語辭典》:托跡(託跡)  拼音:tuō jī
寄托形跡。有寄托身心的意思。《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托跡黃老,辭世卻粒?!挂沧鳌竿蟹帧埂?/div>
《國語辭典》:貫耳(貫耳)  拼音:guàn ěr
聲音傳入耳朵。如:「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漢語大詞典》:逸侶
(1).方外之友,超俗的朋友。 明 夏允彝 《太湖賦》:“是以 方壺 、 圓嶠 之逸侶, 蓬萊 、 方丈 之仙靈;時乘風以遙集,感漫羨以遐征。” 清 吳兆騫 《陶彭澤無弦琴賦》:“豈知 六朝 逸侶, 五柳 高人,悼《廣陵》之永絶,嘆 田 連 之不存?!?br />(2).失散的同伴。 清 方履篯 《江行記》:“宿雁戢翼,招其逸侶?!?/div>
《漢語大詞典》:逸友
方外之友,志趣高雅的友人。 清 張潮 《幽夢影》卷上:“重九須酌逸友?!?清 方履篯 《黃氏息圃記》:“逸友相過,觴罍徐行。”
《漢語大詞典》:地滾球
落地或地面滾動的球(例如棒球,板球,或足球),尤指被擊中后立即落地滾動的球
被打出的棒球在對方外場手沒能接住前已經(jīng)落地
被擊后沿著地面滾動的球;容易接的滾球
天臺山方外志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三十卷,明釋傳燈著。自山名以訖文章,有涉玆山者,罔不采其故實,掇彼菁藻。至臺教之真文,高人之遺韻,尤加詳焉。凡研究臺教者此為必備之書?!居帧渴怼G妪R召南原撰。阮元重訂。志以天臺山方外為名,與郡邑志,體例稍殊。宜詳山水,而略城鄉(xiāng)。詳釋道,而略儒門。齊志于此三門,間有漏誤。今以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赤城志、梁高僧傳、唐續(xù)高僧傳、宋高僧傳諸書、訂訛補闕。以成完書。
方外
【佛學大辭典】
(雜語)猶言世外。莊子大宗師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菇裰^僧道曰方外。
【佛學常見辭匯】
僧道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