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惟允,號秋水,陳汝秩弟。與兄齊名,有大髯、小髯之稱。工詩善畫。倜儻知兵,嘗參張士誠軍事。洪武初以薦任濟南經(jīng)歷。坐事死,臨難從容繪畫,畫畢就刑。有《秋水軒詩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惟允,吳縣人。官濟南經(jīng)歷有秋水軒槁
明詩紀事·甲簽·卷十八
汝言字惟允,吳人。明初官濟南經(jīng)歷,坐法死。有《秋水軒稿》。 (《六硯齋三筆》:陳惟寅、淮允兄弟,蘇門高士,繪法宗唐、宋,傅采著色;有李思訓(xùn)、李營丘標(biāo)致。 《畫史會要》:陳準允能詩文,山水宗趙魏公,清潤可愛。兄惟寅高士,有雅宜山居,亦善山水。寅號大髯,允號小髯。 《無聲詩史》:陳惟允當(dāng)國初為潘左丞客,有《壽左丞仙山樓閣圖》,此畫之精絕者。徐幼文題其《山居圖》云:「昔年為客處,看圖懷故山。今日還山住,儼然圖畫間。泉來繞蘭徑,月出對花關(guān)。應(yīng)知農(nóng)事畢,高坐有馀閑。」 尤鏜《清賢紀》:陳惟允工為詩歌,而圍棋鼓琴,無一不造其妙。與倪元鎮(zhèn)為契友,故有「覓句船工畫,看山不愛名。棋枰消永月,琴調(diào)寄閑情」之贈。 《墨緣匯觀》:陳汝言《百丈泉圖》筆墨高古,無一不規(guī)法董、巨。相傳松江王氏藏北苑《溪山行旅圖》,有「江南半幅董元」之稱。太倉王氏有巨然《溽暑山行圖》。董文敏題為北苑。此二圖皆江南名畫。余見石谷臨本,思慕有年,不能一見真跡。今睹此圖筆法與石谷所摹二圖相仿佛,為元人中超軼者,當(dāng)作董、巨觀。 田按:惟允淮張時用事,牧齋云;「惟允嘗騎馬過吳市,遇王止仲徒行,不為下,以手招之曰:『王止仲可來我家看畫。』止仲尾之往,弗敢后?!蛊漶尕鴮<喝绱耍趴嘉尼缰佟断角镬V圖》跋云:「惟允貴顯時,止仲為門下客。惟允卒后,其子繼從止仲學(xué),故其辭稍距。惟允婿劉政見之,罵曰:『此吾外父食客,那得稱吾友!』以筆抹之。」今抹筆隱然猶存,則牧齋之言信矣。惟允與王叔明為素交,合作《泰山密雪圖》,為畫苑佳話,惜畫今不傳。嘗見戴醇士侍郎畫冊跋云:「叔明《泰山圖》絕跡以意想像為之,其畫空靈駘宕?!故汤烧嬉淮嫾乙病N┰试娚倬诌叿?,不能如其人之豪宕,七律意格靈變,殊有別趣。西市之日,索筆作畫,從容就刑,事詳張來儀詩后。)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七
汝言字時獻,潼關(guān)衛(wèi)人。正統(tǒng)壬戌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景泰中,驟進戶部侍郎。天順初以迎駕功遷兵部尚書。以賄敗。
維基
陳汝言,官至兵部尚書。正統(tǒng)七年(1442年)壬戌科進士。累官至戶部侍郎。因依附石亨,曹吉祥謀奪門之變,故被石亨舉薦,以取代于謙擔(dān)任兵部尚書。其在任內(nèi)栽培黨羽,并幫助石亨冒領(lǐng)功勛賞賜者不下四千馀人。天順二年,因被群臣檢舉彈劾,被逮捕下詔獄,籍其家,家有萬產(chǎ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西洪洞人,字時獻,號箕峰。景泰四年舉人。授鳳翔通判,歷真定府通判,遷濟南府同知,給軍士餉,余羨七千兩悉歸官庫。官至開封知府,筑堤防河,民得安居。

人物簡介

維基
林珹(1470年—1542年),字時獻,號羅峰,福建晉江縣人,同進士出身。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名。弘治九年(1496年),登丙辰科三甲第二十四名進士,兵部觀政,乞歸侍養(yǎng)親,居三年,選授寧國府推官,丁父憂。服闋,補浙江溫州府推官,復(fù)丁母憂去職。起復(fù)寧國府推官,升戶部江西司主事,監(jiān)兌河西務(wù),轉(zhuǎn)任山西司員外郎,晉陜西司郎中,督視京儲,之后出為饒州府知府。正德十四年(1519年),聯(lián)合王守仁,抵禦朱宸濠叛亂。歸鄉(xiāng)養(yǎng)老,為人所稱道。
閻芹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閻芹(1530年—?),字時獻,號靖軒,山東萊州府高密縣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六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一百五十九名,登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進士。本年授行人司行人,萬歷八年(1580年)升南京戶部主事,歷升刑部貴州司郎中,十九年七月升湖廣按察司副使,二十二年四月升本省參政兼僉事荊西兵備。
《漢語大詞典》:時獻(時獻)
謂不斷地敬酒。 唐 張九齡 《陪王司馬宴王少府東閣序》:“旨酒時獻,清談間發(fā)?!?/div>
《國語辭典》:三獻(三獻)  拼音:sān xiàn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酒為初獻,再次獻酒為亞獻,第三次獻酒為終獻,合稱為「三獻」?!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检胫抡迫I?!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嘎暑I(lǐng)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也稱為「三享」。
《國語辭典》:亞獻(亞獻)  拼音:yà xiàn
古代祭祀時必須獻酒三次,第二次獻爵即稱為「亞獻」。《續(xù)漢書志。卷二四。百官志一》:「凡郊祀之事,掌亞獻?!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呋兀骸高@一回大祭,主祭的虞博士,亞獻的莊徵君,終獻的馬二先生,共三位。」
《漢語大詞典》:五獻(五獻)
饗禮時獻酒五次。古代饗禮,上公九獻,侯伯七獻,子男五獻。禮記·禮器:“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nèi)壺?!?鄭玄 注:“五獻,子男之饗禮也。”左傳·昭公元年:“及享,具五獻之籩豆於幕下?!?杜預(yù) 注:“朝聘之制,大國之卿五獻。” 唐 王維 《汧陽郡太守夫人成氏墓志銘》:“製三繅兮玄纁,具五獻兮籩豆。”
《漢語大詞典》:餞尸(餞尸)
袝祭時獻酒給代表死者受祭的尸。古代一種祭禮。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祔:“禮於卒哭之后,有餞尸之祭。凡人有遠行曰餞,祔不於廟,仍在殯宮,何餞之有……餞者尸也,祔者亦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