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8,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起栗
恐栗
栗條
栗木
栗末
栗密
懔栗
憭栗
水栗
畏栗
楂栗
寒栗栗
和栗
慚栗
板栗
《漢語大詞典》:起栗
見“起慄”。
《漢語大詞典》:起慄
發(fā)抖;害怕。 冰心 《南歸》:“這句話如同興奮劑似的,父親眉頭一皺,那慘肅的神宇,使我起慄?!?/div>
《漢語大詞典》:恐栗
見“恐慄”。
《漢語大詞典》:恐慄
亦作“ 恐栗 ”。 恐懼戰(zhàn)慄。 漢 張衡 《同聲歌》:“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湯?!?唐 柳宗元 《童區(qū)寄傳》:“ 寄 偽兒啼,恐慄為兒恒狀?!?宋 蘇舜欽 《與歐陽公書》:“二相恐栗畏縮,自保其位,心知非是,口不肯言?!?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潭既受水,淵渟滉漾,其深不測,睇觀既久,咸生恐慄。”
《駢字類編》:栗條(栗條)
唐 賈島 寄喬侍郎 曉出爬船寺,手擎紫栗條。
《高級漢語詞典》:栗木  拼音:lì mù
栗樹的輕而紋理粗的木材
《駢字類編》:栗末
隋書靺鞨傳靺鞨在高麗之北邑落俱有酋長不相總一凡有七種其一號栗末部其二曰伯咄部在栗末之北其三曰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其四曰拂涅部在伯咄東其五曰號室部在拂涅東其六曰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其七曰白山部在栗末東南
《漢語大詞典》:栗密
謹嚴,縝密。 唐 皇甫湜 《韓文公墓銘》:“及其酬放,豪曲快字,凌紙恠發(fā),鯨鏗春麗,驚耀天下;然而栗密窈眇,章妥句適,精能之至,入神出天。” 宋 曾鞏 《寄王介甫》詩:“其餘書牘背,栗密縷機織?!?/div>
分類:謹嚴縝密
《漢語大詞典》:懔栗(懍栗,懍慄)
亦作“懔慄”。
(1).寒戰(zhàn)貌。 唐 杜甫《北征》:“那無囊中帛,救汝寒懔慄?!币槐咀鳌?凜慄 ”。
(2).恐懼貌。 清 黃景仁《雨中入山訪曹以南》詩之一:“懍慄窮畏途,相將搴幽幔?!?span id="mqggcko" class="book">《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國外代表請愿書》:“大臣咨嗟於上,人民嘆息於下,一年現(xiàn)象,即已如此,推之九年,能無懍栗?” 馮至 《伍子胥》:“人們走著黃昏時崎嶇的窄路,簫聲婉婉轉轉地隨著游離的鬼火去尋索死者的靈魂,人人的心里都感到幾分懔慄?!?br />(3).肅敬貌。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威德入人心:“今人道及 關壯繆 、 岳忠武 之名,則自然懍慄,威之在人心者遠也?!?
《漢語大詞典》:憭栗
見“ 憭慄 ”。
《漢語大詞典》:憭慄
亦作“ 憭栗 ”。 凄涼貌。《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洪興祖 補注:“憭慄,猶悽愴也?!?宋 文同 《哭仲蒙·臨高》:“憯憭栗兮臨清秋,坌憒兮紛予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章阿端:“家人益懼,勸生他徙。生不聽,而塊然無偶,憭慄自傷。” 鄭澤 《嚶求草題詞》:“秋士每多悲,憭慄動哀響?!?/div>
分類:凄涼
《漢語大詞典》:水栗
菱角。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草篇:“芰,一名水栗,一名薢茩?!?宋 王質(zhì) 《林泉結契·菱角》:“花黃白,子外緑中白,四角或兩角。紫者皮薄而肌厚,尤佳。又號水栗。”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異名》:“菱曰水栗。《武夷記》曰:‘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曰水栗?!?/div>
分類:菱角
《漢語大詞典》:畏栗
見“畏慄”。
《漢語大詞典》:畏慄
畏懼戰(zhàn)栗。后漢書·左雄傳:“ 濟陰 太守 胡廣 等十餘人皆坐謬舉免黜……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輕舉?!?/div>
《駢字類編》:楂栗(楂栗)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綸山其木多梓楠多桃枝多楂栗多橘櫾
又見橘櫾下
《漢語大詞典》:寒栗栗(寒慄慄)
形容寒氣襲人。 宋 王禹偁 《和馮中允爐邊偶作》詩:“春日雨絲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慄慄?!?/div>
《漢語大詞典》:和栗
謂和順而嚴正。《易緯乾鑿度》卷上:“五緯順軌,四時和栗?!?宋均 注:“和栗,氣和而嚴正?!眳㈤?span id="go6w6u6" class="book">《文選·張衡〈思玄賦〉》“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李善 注。
分類:和順嚴正
《漢語大詞典》:慚栗
見“慚慄”。
《漢語大詞典》:慚慄(慚慄)
羞愧惶恐。太平廣記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蔣琛:“唐突盛筵,益增慚慄?!?宋 蘇軾 《謝雪祝文》:“牲酒匪報,維以告絜,神食無愧,吏則慚慄?!?/div>
《國語辭典》:板栗  拼音:bǎn lì
植物名。殼斗科板栗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針狀鋸齒緣?;▎涡?,雌雄同株,花序長九至二十公分,被絨毛。果實也稱為「板栗」,球形。殼斗具尖刺,成熟后,變?yōu)樯钭厣?,開裂成四瓣,內(nèi)有堅果二、三粒,味美可食用。也稱為「栗子」、「大栗」、「毛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