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靈光人。字浩然。號善養(yǎng)亭、孤山、龍山、龍巖、竹隱、松隱、梅隱、菊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4 【介紹】: 明福建長樂人,字漢甫。萬歷二年進士,除行人,出使琉球。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官至南京戶部尚書。屬吏被薦者以賄謝,杰拒之,曰:“賄而后薦,干戈之盜,薦而后賄,衣冠之盜。”卒于官。有《使琉球錄》、《白云編》。
維基
謝杰(1537年—1604年),字漢甫,號繹梅。福州府長樂縣江田(今福州市長樂區(qū)江田鎮(zhèn))人。官至戶部尚書。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十三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進士。授行人一職。七年(1579年),充冊封副使,隨蕭崇業(yè)至琉球,冊封尚永為王。尚永王贈予黃金,被蕭、謝二人推辭;琉球貢使至京朝貢,再贈其黃金,再次謝絕。歷任光祿寺丞、兩京太常少卿、順天府尹。升南京刑部右侍郎。當時明神宗長期不理朝政。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謝杰上書勸諫,指出當時各種弊政,并稱:「陛下孝親、尊祖,好學、勤政、敬天、愛民、節(jié)用、聽言、親親、賢賢,皆不克如初矣?!刮传@批復。不久升刑部左侍郎,擢戶部尚書,兼管太倉和草場。當時遇上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各地都請求減免稅賦。謝杰建議只有每年須運三百萬以上的才可以討論減免稅賦,獲得神宗的采納。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卒于官,年六十八。追贈太子太保,遣官護送靈柩歸鄉(xiāng)安葬。其墳墓在今長樂營前胡里村旁的營前山上,于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砸毀,現(xiàn)僅存文武石翁仲一對。

人物簡介

維基
陳夢庚(1540年—?),字臺錫,號后梅,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籍,明朝官員。二十二歲中嘉靖四十年(1561年)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一百三十六名,二甲二十一名進士。萬歷十一年(1583年)任浙江湖州府知府。遷福建副使。

人物簡介

維基
梅國楨(1542年—1605年),字克生,號衡湘,湖廣麻城縣人。梅國楨年少時雄杰自喜,擅長騎射。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遷任御史。萬歷二十年。寧夏降將哱拜父子反叛;他被任為監(jiān)軍御史,跟隨明將魏學曾前往討伐。官兵一再失利。他薦舉李如松為提督,率領遼東、宣府、大同及山西各路援兵前往。魏學曾上書請求不讓監(jiān)軍參與軍機,梅國楨便上書劾魏學曾失職。后來官兵久戰(zhàn)不勝,魏學曾由葉夢熊代之。梅國楨監(jiān)督將士奮力征討,并用離間計,使哱拜軍隊內(nèi)亂。官兵乘機進襲,哱拜自縊死,其子降。梅國楨以功被提升為太仆少卿,次年任右副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后又調(diào)任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宣府)、大(大同)、山西軍務。萬歷二十九年,以父死丁憂返鄉(xiāng),因哀傷過度,一病不起,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去世?!?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梅淳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太平府當涂人。隆慶五年進士。有《岳陽紀勝匯編》。
維基
梅淳(1543年—1606年),字德涵,號凝初,直隸太平府當涂縣人,軍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六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第二百五十九名進士。授縉云縣知縣,調(diào)繁義烏縣,萬歷五年(1577年)閏八月選授浙江道試御史,六年巡視盧溝橋,又巡視東西南三城,七年六月巡按廣東,八年出為岳州府知府。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掌驛傳道,十七年二月升陜西左參政,分守關內(nèi)道,以父喪歸。服除,起補山東管河參政,管理濟寧河段,二十二年九月韓莊新河上成,增俸一級,賜金幣。次年晉浙江按察使,二十六年五月升廣東右布政使,二十七年二月升云南左布政使,后以母喪歸,萬歷三十四年卒,享年六十四。

人物簡介

維基
范梅(1544年—?),字元春,號和所,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軍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十八名,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會試第八十二名,三甲187名進士。隆慶六年(1572年)任浙江海鹽縣知縣,丁憂歸。萬歷十五年(1587年)接替錢順德任興化府知府一職,萬歷十八年(1590年)由馬貫接任。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瑛(1545年4月30日—1594年),字廷玉,別號梅原,福建莆田縣人。父陳日孜,明代書法家。嘉靖二十四年(1545)三月二十一日生。隆慶四年(1570)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進士,授崇仁縣知縣,擢授南戶部主事,改工部虞衡司,督造清河漕艘,以舊版佐筑河。又裒新版之羨筑高家堰,諸大臣才之。以塞鄭口功,遷員外郎,旋詔以都水郎中董中河事,因開梁山新河,經(jīng)羊山至古洪,十有二里。又開境山故河,以助梁流,省水衡金錢無算。升俸一級。滿九載,復以寶應月河成,萬歷十三七月擢山東左參政,十五年六月,晉廣東按察使。河復決睢邳間,十六年五月,召還為山東按察使,徐淮兵河道,與司空潘季馴筑新舊大堤及尺橫圍月堤,塞決口三,砌滾水壩四,大壩二十有二,升右布政使,以外艱歸,萬歷二十二年(1594)正月起復任山東參政兼僉事,徐州兵備,尋卒,入祀莆田鄉(xiāng)賢祠。河壖之民至今祀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麻城人,字克生。萬歷十一年進士,除固安知縣,擢御史。二十年,監(jiān)李如松軍討寧夏叛將哱拜,一戰(zhàn)成功。擢太仆少卿,累遷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
潘誶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潘誶,字梅巖,直隸當涂人。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五名進士,觀吏部政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紹夫。萬歷八年進士,授壽州知州,入為刑部員外郎。歷山東左布政使,就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請停礦稅,論劾稅使陳增、馬堂。后召理京營戎政,改刑部尚書,預受兩朝顧命。持議與爭三案者異,攻擊紛起。自是群小排東林,創(chuàng)《要典》,率推克纘為首功。時東林方盛,克纘引疾歸。天啟四年魏忠賢盡逐東林,召為工部尚書,視事數(shù)月,忤忠賢,引疾歸。崇禎元年起南京吏部尚書,不就,卒于家。有《疏治黃河全書》。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紹夫,晉江人。萬歷庚辰進士,累官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有數(shù)馬集
維基
黃克纘(1549年—1634年),字紹夫,號鐘梅,又號梓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軍籍,萬歷庚辰進士。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十名。萬歷八年(1580年),登進士第二甲第九名。知壽州,擢刑部主事,升員外郎,恤刑山西。晉郎中,出為贛州府知府。二十年升為四川提學副使,二十三年升湖廣左參政,二十七年累官山東左布政使,二十九年移右副都御史、山東巡撫。六年秩滿,三十五年加兵部右侍郎。三十八年以九年考滿,加兵部尚書。四十年升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萬歷四十七年,改北京兵部尚書,協(xié)理京營戎政,時年七十一,條陳京營五議,尋署掌工部印務。四十八年加太子少保。改刑部尚書。因李選侍移宮案,與其他御史不和,被彈劾。紅丸案中,支持李可灼進事,被給事中薛文周、沈維炳彈劾,仍然加太子太傅。天啟四年十二月,起用工部尚書,視事數(shù)月,因與魏忠賢不合,辭官。崇禎元年(1628年),起為南京吏部尚書,不赴任。崇禎七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六,謚襄惠。

人物簡介

維基
陳應堂,字獻甫,號景梅,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梅溪人。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授大理寺評事,處理案件明察隱情,曾辦理一些著名冤案。如成都千戶長以三十人守堡,所抵千馀番,其揮帥實用貪暴如起釁,堡陷并坐辟,但揮帥以征倭立功免,千長獨系獄。應堂以首禍者既以功贖,在事者不應專坐,松藩衛(wèi)人格土夷致死,用夷俗折產(chǎn)賠給,仍要處絞刑。應堂謂既責以夷俗不宜復坐以漢法。二獄皆得論減。有盜報誣無辜,吏持之急,其母買贓自枉,訊者竟判其子死刑,關押死牢十馀年。應堂偵得冤情,立即釋放。升大理寺副,恤刑四川,升右寺正,擢廣東潮州府知府。潮州與福建漳泉為唇齒,沿途奸寇滋擾,官軍追捕則避入海中,無法追究。應堂加強防范,五里一堡十里一垛,行旅宴然。應堂還留心試士,嚴若部伍,當其任上涌現(xiàn)不少人材。后有人出于妒忌企圖陷害他,他遂奉母歸,并說:“吾以一祿榮親,愿畢矣?”越年丁母艱,哀毀骨立,辭官不復出。他平時儉約自持,而收恤族人外姻,增創(chuàng)大宗祠,建造鳳凰橋,傾囊無所吝,性醇和與物無忤,輿論歸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3—1619 【介紹】: 明寧國府宣城人,字禹金。梅守德子。諸生。詩文博雅。以不得志于科場,棄舉子業(yè)。申時行欲薦于朝,辭不赴,歸隱書帶園,構天逸閣,藏書著述于其中。詩宗法李、何。精音律,有傳奇《玉合記》、《長命縷》、雜劇《昆侖奴》,好用典故駢語。另編纂《才鬼記》、《青泥蓮花記》,又有《梅禹金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禹金,宜城人。太學生有鹿裘石室集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九八
王舉鴻,字伯逵,號問梅。澄邁人。明神宗萬歷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副榜,修縣志。清光緒《澄邁縣志》卷九有傳。

人物簡介

明刻黃鶴樓校集注
梅開先,字伯陽,明代江夏人。萬歷進士。萬歷二十三年(1595)曾任固始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
梅國樓,字公岑,號瓊宇。麻城人。梅國樓是梅國楨二弟,萬歷十一年(1583年)成癸未科進士,選庶吉士,曾官給事中。萬歷三十七年任遵義軍民府參軍巡檢。與梅國楨、梅之煥合稱“荊楚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