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榖 → 榖谷”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丘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吳縣人,字青谷,一字退谷,號五游,又號五明。工書畫,名重一時。片楮寸縑,人多珍異。

人物簡介

維基
過周謀,字君斷,號蓮谷,江西建昌府新城縣人。周謀博學善文,天啟七年(1627年)中式丁卯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聯(lián)捷戊辰科進士,初授寧國縣知縣,清查積蠹,置吏汪希瓏、虞尹福于法,革火耗、羨馀,捐俸修復(fù)楓樹嶺哨臺,請兵防守。時集諸生講學,歲旱禱雨即應(yīng)。調(diào)昆山,又調(diào)浙江仙居縣知縣。崇禎十二年十一月,過周謀以大學士薛國觀所舉士,托吏部郎中熊文舉持金獻國觀,乞授禮曹。事覺,國觀委罪文舉。時文舉出主試,其父出承之;下刑部,論戍。文舉官如故。周謀貶福建汀州府照磨。卒于任。著《北役草》。

人物簡介

維基
洪周祿,字式谷,號半石,湖廣黃州府黃岡縣民籍。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工部觀政,四年授戶部浙江司主事,管太倉銀庫,五年丁憂。崇禎元年除原職,二年管九江鈔關(guān),四年升貴州司員外,晉郎中,崇禎四年出知常州府。六年(1634年)以宜興民變降調(diào),遂解綬歸里,肆志詩文,行草書妙絕一時,為董其昌所賞。急難好施,鄉(xiāng)里德之,年七十余卒。黃岡赤壁東北城內(nèi)有洗煩樓,為洪周祿建,下有棲霞館,皆董其昌書榜,側(cè)有廣容園,旋為廣嗣庵。清朝順治初,府官曾借居鄉(xiāng)紳洪周祿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河南商丘人,字若谷,號六真。侯執(zhí)蒲子。萬歷四十四年進士,天啟中議三案,持清議。巡按貴州,與王三善同平安邦產(chǎn)叛亂。旋以東林黨案罷官。崇禎中官御史,疏請定逆案,為溫體仁所惡,遷兵部侍郎,視師昌平,提拔尤世威、左良玉為將。遭劾下獄論死。十五年,以李自成軍圍汴急,乃起原官,督良玉等援汴,而良玉斗志已衰,援汴無功。復(fù)征下獄。李自成入京師,被留用。既而逃歸。
維基
侯恂(1590年—1659年—Hou侯恂),字大真,號若谷。河南商丘縣(今商丘市睢陽區(qū))人。明末政治人物。先世為開封人。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三甲第31名。天啟時,授山西道御史,因魏忠賢專權(quán)罷歸。崇禎元年(1628年)任河南道御史,次年轉(zhuǎn)太仆少卿。任戶部尚書,因得罪首輔溫體仁而下獄。崇禎九年(1636年)李自成攻陷開封,以按兵不救之罪入獄。十五年(1642年)三月,李自成軍在河南東部連克十馀城,四月二十四日起第三次圍攻開封。明廷起用侯恂為兵部侍郎,負責山東、河南、湖北軍務(wù),侯恂發(fā)帑五十萬犒賞左良玉,陜西總督孫傳庭增援河南,左良玉與李自成會戰(zhàn)于朱仙鎮(zhèn),李自成部于戰(zhàn)前挖堀戰(zhàn)壕,左良玉大敗,退至襄陽,史稱“朱仙鎮(zhèn)之戰(zhàn)”;九月十五日黃河決口,十六日洪水入城,第三次開封之戰(zhàn)結(jié)束。明亡后,歸家隱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1—?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與谷,號拙庵。善畫山水,得沈周遺意。康熙十三年,年八十四,猶能作《寒原古木冊》。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焻(?年—1640年代),字洪著,又字元馭,號唐谷,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甲戌科進士。吏部觀政,六月授禮部祠祭司主事,九年任廣東鄉(xiāng)試主考官,同年升儀制司員外郎,改任兵科給事中,奉命出使冊封江西建昌府益藩,歸朝后于崇禎十三年升禮科右給事中。督餉江西,再往廣東,至武陵縣病卒。墓在二都內(nèi)塘鄉(xiā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2—1676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益都人,先世于明永樂中遷京師。字耳伯,號北海、退谷。明崇禎四年進士。在明官至刑科都給事中。明亡,李自成授為防御使。入清,任吏科都給事中,歷官兵、吏兩部侍郎。年六十,引疾歸,家居二十余年而卒。有《經(jīng)翼》、《春明夢馀錄》、《庚子銷夏記》等。
維基
孫承澤(1592年—1676年),字耳北,號北海,又號退谷,上林苑監(jiān)籍山東益都人。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孫承澤于崇禎四年(1631年)中進士,戶部觀政,授陳留縣知縣,六年調(diào)祥符縣,十年行取,十一年欽授刑科給事中。在大順政權(quán)中任四川防禦使。入清后任吏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極受多爾袞的寵信,孫承澤批評說用滿洲禮儀祭天不當,多爾袞仍聽得下去。順治十年(1653年),因題奏保舉大學士陳名夏擔任吏部尚書,引起順治帝不滿,認為孫另有所圖,于是承澤“引疾乞休,(上)允之”,隱居西山櫻桃溝,順治十一年(1654年)建退翁亭、閑者軒、硯山齋(今孫公園處)。晚號退谷。康熙十五年(1676年)卒,賜祭葬如例。安徽會館原為孫承澤寓所“孫公園”的一部分。同治五年,安徽籍官員吳廷棟等75人倡議興修安徽會館,同治七年,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湖廣總督李瀚章及淮軍諸將集資,購得“孫公園”的大部分,于同治八年二月修建安徽會館。
王虛白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虛白(16世紀—17世紀),字若谷,號清曙,山東兗州府東平州汶上縣人。王虛白是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吏部觀政,六年任洋縣知縣,七年考察,補任丘知縣,十年補長垣知縣,在三地都有惠政;十一年升刑部廣西司主事,調(diào)工部都水司主事,十二年升虞衡司員外郎、郎中,外任廬州知府,代理安廬道事。他為諸生時已經(jīng)學德兼?zhèn)?,得學政獎勵;任官時則愛民養(yǎng)士,各縣和廬州府都有生祠,死后入祀鄉(xiāng)賢祠。
金蘭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金蘭(?—17世紀),字谷生,紹興府馀姚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金蘭是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獲授婺源知縣;朝廷提出禁止東林黨,毀壞書院以充實糧餉,他提出當?shù)厥侵祆涔枢l(xiāng)而得以保全。之后升任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以流寇問題嚴重上陳便宜四事,歷任陜西巡按御史、長蘆巡鹽御史、應(yīng)天督學御史,再轉(zhuǎn)為應(yīng)天府丞、太常卿后辭官歸鄉(xiāng)。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起用金蘭為太常卿,紹興失陷后去世。孫子金煜是清朝順治十五年進士、金烜則擅長詩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Giacomo Rho(1590或1593—1638) 明末來華天主教傳教士。意大利人,號味韶。1616年入耶穌會,任羅馬靈采研究院院士。天啟二年至澳門,四年起在山西絳州、河南開封等地傳教。崇禎三年入京,與湯若望等繼鄧玉函修訂歷法,編成《崇禎歷書》,又與龍華民、鄧玉函合譯《人身圖說》,卒于北京。著譯尚有《哀矜行詮》、《測量全義》等。

人物簡介

維基
沈幾,字去疑,號次復(fù),又號大谷居士,蘇州府長洲縣人。復(fù)社人物。著有《原易》《原莊》《原李》 及《紫陽一燈》等書似已佚。。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解元,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刑部觀政,授福建福寧州知州,丁憂歸。九年復(fù)補福寧知州。十三年考察去職。性抗直,不善事上官。罷歸,日與從游,講學不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3—1643 【介紹】: 明代州振武衛(wèi)(今山西代縣)人,字伯雅,一說字百雅,號白谷。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授永城知縣,以才調(diào)商丘。天啟中,歷吏部主事、郎中。魏忠賢亂政,乞歸。崇禎八年,由驗封郎中超遷順天府丞。陜西農(nóng)民軍勢盛,地方人謂巡撫庸懦,乃推邊才用傳庭。次年赴撫陜。在任嚴征發(fā)期會,一切以軍法辦事,擒殺高迎祥、蝎子塊(拓養(yǎng)坤)等。與本兵楊嗣昌之議不合,遂相矛盾。十一年,與曹變蛟大破李自成。關(guān)中無戰(zhàn)事。旋以清兵入畿輔,被召入衛(wèi),要求見帝面陳大計。為楊嗣昌所誣,下獄。十五年,陜督汪喬年敗死,開封危急,乃起兵部侍郎,總督陜西。以朝命促戰(zhàn),出兵河南,敗于郟縣。還陜后,備戰(zhàn)練兵。明年加尚書,稱督師。復(fù)以朝命促戰(zhàn),不得已而出兵,敗于汝州,退至潼關(guān)而死。謚忠靖。有《白谷集》、《鑒勞錄》。
維基
孫傳庭(1593年—1643年11月13日),字百雅,號白谷,山西代州振武衛(wèi)(今代縣)人,祖籍河南光山,明末政治人物,軍事將領(lǐng)。萬歷己未進士,與流寇交戰(zhàn)多年,曾生擒高迎祥。崇禎末以兵部尚書為督師,防守潼關(guān),在朝廷催促下強行出戰(zhàn)李自成,大敗身死?!競魍ニ蓝魍觥?。清朝追謚忠靖。孫傳庭自幼聰穎,成年后高大魁梧,武藝精湛,弓馬絕倫。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初授永城縣知縣。天啟初年入京任職,為吏部驗封司主事,升稽勛司郎中,兩年后因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xiāng)。崇禎八年(1635年)秋,孫傳庭返職,任驗封郎中,后改順天府府丞。崇禎九年(1636年)三月,請纓任陜西巡撫,負責剿滅闖軍。傳庭在榆林建軍,號為秦軍(秦兵)。此時洪承疇正與李自成戰(zhàn)于陜北,盧象升調(diào)任宣大總督后,闖軍首領(lǐng)闖王高迎祥自湖廣復(fù)出,來到陜西,欲自漢中進攻西安。傳庭領(lǐng)秦軍鎮(zhèn)守,高迎祥無法攻克,遂意圖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傳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zhàn)四天后,高迎祥潰敗,后被俘,送往北京處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繼任闖王。崇禎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在潼關(guān)南原被洪承疇與孫傳庭設(shè)伏擊潰,帶著殘部十七人往陜西商洛山逃亡。明軍情勢大好,然而清軍在此時攻入長城,崇禎帝急調(diào)洪承疇與孫傳庭回京防禦,李自成大難不死。孫傳庭與農(nóng)民軍鏖戰(zhàn)多年,屢建戰(zhàn)功,盧象升戰(zhàn)死后,孫傳庭代任其職,但因與楊嗣昌等人不和,頗受抑制。崇禎十二年(1639年),楊嗣昌彈劾孫傳庭假裝生病請求卸任,崇禎帝怒,把孫傳庭囚獄。崇禎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移軍河南,時河南大饑,史載:饑民“惟恐自成不至”,“從自成者數(shù)萬”。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圍攻開封,崇禎帝想起孫傳庭,把他從獄中釋放,起用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汴梁。不久孫傳庭代替汪喬年為陜西總督,斬殺跋扈的賀人龍,接著傳庭又轉(zhuǎn)戰(zhàn)河南之地,連戰(zhàn)連勝,李自成遂向冢頭寨(在今南陽境)轉(zhuǎn)移,途中大量拋棄財物,明軍競相爭奪而亂陣,賊返兵而擊之,此役“天大雨,糧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凍且餒,故大敗”,造成了「柿園之敗」。明軍是役損失將校70馀人及步騎數(shù)千。傳庭敗歸陜西,計守潼關(guān)。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朝廷命孫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wù),隨后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加督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北軍務(wù),兵部侍郎張鳳翔進言「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崇禎帝不從。孫傳庭不欲倉促出戰(zhàn),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傳庭頓足嘆曰:「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不得已在八月親率白廣恩、高杰等部10萬人出師潼關(guān),同時檄左良玉西上,總兵陳永福、秦翼明分別將河南與四川兵互為犄角。九月,孫傳庭大軍至汝州(河南郟縣)進逼襄城,然天降大雨七日夜不止,久雨道路泥濘,糧車不能前行,孫傳庭不得已還軍迎糧,留陳永福為后拒。前軍既移,后軍亂,遂兵敗,李自成一日內(nèi)追殺四百里,直指孟津,明軍四萬馀人戰(zhàn)死,損失大量兵器輜重。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關(guān),總兵白廣恩、陳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萬軍圍攻孫傳庭,孫傳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孫傳庭戰(zhàn)死,時年51歲。崇禎卻認為他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追贈或蔭官。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孫夫人張氏率孫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殺,年僅八歲的幺子孫世寧被一老翁收養(yǎng)?!?a target='_blank'>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人物簡介

維基
徐天麟(?—17世紀),字圣俞,一字陵如,號退谷,松江府上??h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徐天麟自幼失去雙親,喜歡讀書,但過了三十歲才成為諸生,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吏部觀政,八年(1635年)獲授南京兵部主事,十年(1637年)升郎中。弘光時,與朱芾煌、吳國琦、劉若宜、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共事;很快因為供養(yǎng)父母而辭官歸鄉(xiāng),杜門謝客,只與一二位故友喝酒大呼。其詩文爽朗有奇氣,有《西郊草堂集》、《廣蔭軒雜詠》著作流傳。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默寘,錢塘人。崇禎辛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南國子司業(yè)轉(zhuǎn)右中允有息心寫詩集
維基
吳太沖(?—17世紀),字默寘,號若谷,杭州府錢塘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吳太沖原籍海寧縣路仲鄉(xiāng),祖父時遷居錢塘。天啟七年(1627年)中丁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同進士,禮部觀政,改庶吉士,九年獲授翰林院檢討,丁憂歸。十二年復(fù)補檢討。上書請求嚴管增收賦稅、著重安撫綏靖、專心剿滅流寇,尤其應(yīng)以匡正人心、督促士行、打破門戶、保全國體為顧念。之后他歷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右中允,有直言的稱譽;弘光年間遷任禮部右侍郎,南京淪陷后歸鄉(xiāng),相約陸陪一同殉死,但沒有下文。隆武帝起用吳太沖故官,兼任侍讀,福京失守后出家為僧,清朝三次徵召,不接受,時稱疊山之抗節(jié)。著有《息心窩全集》、《易義發(fā)蒙》。子吳農(nóng)祥,世其家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3 【介紹】: 明江西德化人,字彥清。天啟五年進士。崇禎中歷兵部職方郎中,出閱薊遼軍務(wù),盡曉邊塞形勢、戰(zhàn)守機宜。十一年冬,以清兵入內(nèi)地,擢密云巡撫,至即發(fā)監(jiān)視中官鄧希詔奸謀,帝遣中官孫茂霖核實,光抃反得罪,遣戍廣東。十五年,兵事急,復(fù)官,拜兵部右侍郎,總督薊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諸鎮(zhèn)軍務(wù)。時薊州已陷,清軍四出。光撲所督諸路援軍,相互觀望。次年,邀擊北撤清軍,兵敗,坐誅。
維基
趙光抃(1595年—1643年),字彥清,號石谷,江西九江府德化縣人。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五年(162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鄉(xiāng)人曹欽程父事魏忠賢,驟得太仆少卿。光抃語之曰:「富貴一時,名節(jié)千古,君不可不審?!箽J程惡之,即日出光抃父贊化為南寧知府。南寧惡地,贊化侘傺而死。光抃奔喪歸。崇禎初,服闋,除工部都水主事,榷清江關(guān),又丁祖母李宜人喪歸。崇禎十年服闋,起升兵部職方員外郎,進職方郎中。光抃喜談兵,才氣雄豪,出語無忌,兵部尚書楊嗣昌奇服之,曰:「吾不及光抃。」屢疏薦之。十年秋,升太仆寺少卿,遣閱薊、遼戎務(wù),盡得邊塞形勢,戰(zhàn)守機宜,列十二事以獻。明年冬,清兵入密云,總督吳阿衡敗歿,廷議增設(shè)巡撫一人,駐密云,遂擢光抃右僉都御史任之。至即發(fā)監(jiān)視中官鄧希詔奸謀。帝召希詔還,而令分守中官孫茂霖覈實。茂霖為希詔解,光抃反得罪,遣戍廣東。后希詔卒誅。崇禎十五年(1642年),兵事益棘,宜興周延儒再柄國,有言薦光抃者,周以其年家子也,特起之戍中,微示意曰:以四萬金進,可得永督。光抃家素來富饒,聞命,持數(shù)萬金入都為軍資。既至,帝召見德政殿。奏對稱旨,拜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諸鎮(zhèn)軍務(wù)。時清軍已克薊州,分兵四出,命光抃兼督諸路援軍。諸援軍觀望,河間迤南皆失守。光抃不敢救,只領(lǐng)兵尾隨清軍而南。又聞塞上警,又驅(qū)而向北。廷臣交章劾光抃,謂列城被攻不救,退回高陽,坐視淪覆。明年復(fù)論光抃及范志完。四月,清兵北旋,光抃、唐通、白廣恩等八鎮(zhèn)兵邀于螺山,命放大將軍炮,無敢應(yīng)者,光抃下馬自執(zhí)炬放之,敵相顧指曰:好漢!好漢!終不敵敗走。帝聞,大怒。清軍退兵后,京城解嚴,遂與范志完并獲罪免職。帝召見雷演祚,演祚詆志完,而稱贊光抃。帝曰:「志完、光抃逗遛河間,獨罪志完,渠服其心乎?」遂并逮光抃。光抃嘗薦廣恩,廣恩抗不赴召,帝以是益惡光抃,卒與志完同日斬西市,人咸以為冤。有《木筆齋集》 。福王時,太仆少卿萬元吉言光抃受事破軍之馀,身先被創(chuàng),與誤國志完駢首西市,迄今文武貴賤咸為抱冤。給事中熊維典亦以為言,乃復(fù)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