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榖 → 榖谷”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劉光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四○八
劉光,自號柏谷山人。元祐間居潞州潞城縣(今山西潞城)。見《山右石刻叢編》卷一四。
馮谷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越州諸暨縣(今浙江紹興諸暨)人。元祐六年(1091年)進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若愚(一○五五~一一二六),俗姓馬,字谷老,海鹽(一作德清,今同屬浙江)人。從辨才凈法師學,蘇軾曾稱許其詩。久居龍井,三十年中多與詩人交往。欽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二。有《馀塵集》,已佚。事見《吳興詩存》二集卷一四,《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四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八
若愚(一○五五——一一二六),俗姓馬,字谷老,海鹽(今浙江海鹽)人,一作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出家于湖州覺海寺,學天臺于辯才凈。后退居龍井。負詩名,蘇軾嘗稱許之。賜號法鑒講師。靖康元年九月卒,年七十二。見《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四二。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二
釋若愚,海鹽馬氏子。學教于辨才凈法師,居龍井久之,后于湖之仙潭,欲營室以接游侶,建無量壽佛閣,誘人誦佛。來者嘗數(shù)百人,三十年中,與會諸賢,沒時多有瑞應。有奏愚道行者,賜號“法鑒”。
王谷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潁昌郾城人,字正叔。寓意丹青,多取昔人詩詞,寫為圖繪。鋪張布置,率皆瀟灑。官至大理卿。
全宋文·卷二六二二
王谷,字正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熙寧中知興州順政縣。崇寧四年提舉永興軍路常平等事,后官至大理卿。谷有吏才,儒學之外寓意丹青,善圖詩意,率皆瀟灑清俊。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八之三一、職官六八之二三、選舉一○之四,《宣和畫譜》卷一二,《圖繪寶鑒》卷三,《畫史會要》卷二。
江谷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崇寧三年(1104)任泉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125 【介紹】: 宋朔寧人。知府孫益奏為掾?qū)?,待之異于常僚。益出師,屬以后事。益死,金軍來攻,不從眾人迎降之議,遂遇害。

人物簡介

簡介
崇寧二年(1103)任泉州知州。大觀元年(1107)任漳州知州。

人物簡介

簡介
政和三年(1113)任都官郎中。
夾谷謝奴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隆州女真人。善騎射,通女真、契丹大小字及漢字。太祖時,總領左翼護衛(wèi)。后從攻宋和尚原、仙人關,力戰(zhàn)有功。累官工部尚書,改昭義軍節(jié)度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安人,字子靜。楊時弟子?;兆谡投赀M士。權知崇安縣,廉介有干才。宣和中,聚練鄉(xiāng)兵,扼守要隘,以御方臘。后忤提刑俞向,遠謫循州,道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0 【介紹】: 金女真完顏部人,本名谷神。完顏歡都子。受太祖命,仿漢字,合女真語,于天輔三年制成女真大字。曾從完顏宗翰破遼兵,追天祚帝。太宗時,為元帥右監(jiān)軍,俘宋徽、欽二帝。累官左丞相、侍中,封陳王。熙宗天眷二年,與完顏宗斡合謀,殺完顏宗磐、完顏宗雋諸王。次年被人構陷,受責自殺。
夾谷吾里補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2—1186 【介紹】: 金暗土渾河女真人,隸婁室?guī)は拢瑪∵|兵于押魯虎城,獲遼喉舌人,因知遼主所在。富平之戰(zhàn),為軍鋒先登。累官孛特本部族節(jié)度使,致仕,封芮國公。
陳谷瑞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建炎四年(1130)任漳州知州。
賈若谷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四年(1134)任利州路轉(zhuǎn)運副使。紹興六年(1136)任成都府路轉(zhuǎn)運副使,8月,降三官放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宗璉(一○九七~一一六○),號窮谷,俗姓董,合州云門(今重慶合川東北)人。幼師廣化了達,剃度后,往參信相昌禪師。又扣月庵于道吾,隨居福巖。晦跡南岳二十年,居思大三生藏,因號璉三生。晚住荊門軍玉泉寺。為南岳下十六世,大溈月庵善果禪師法嗣。高宗紹興三十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二一、《五燈會元》卷二○有傳。今錄詩九首。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宗璉。合州石照人。董氏子。幼時有僧過其家。目師爽異。指燈試問之曰。燈照汝。汝照燈耶。師曰。燈亦不照我。我亦不炤燈。中間無一物。兩處見功能。僧訝之。勉令參訪。歷叢席。后于月庵果公言下知歸。開法于玉泉。扁其室曰窮谷。劉??鎮(zhèn)荊南。造訪問其命名之義。師曰。心盡曰窮。性凝曰谷。隨響應聲。不疾而速。其應對機辯。類如此。不減皓公也。嘗云。此事不在有言。不在無言。不礙有言。不礙無言。古人垂一言半句。正如國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橫說豎說。秖要控人入處。其實不在章句上。今時不能一徑徹證根源。秖以語言文字。而為至道。一句來。一句去。喚作禪道。正似鄭州出曹門。從上宗師會中。往往真?zhèn)€以行腳為事者。才有疑處。便對眾決擇。祇一句下。見地明白。造佛祖直指不傳之宗。與諸有情。盡未來際。同得同證。猶未是泊頭處。豈是空開唇皮胡言漢語來(云云)。如此開示。亦剴切條明。能作人之氣。未詳師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