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49,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濟運
光濟
代濟
蔣濟
濟南生
成濟
拔濟
兩濟
濟私
濟瀆
一濟
順濟
出濟
濟危
舟濟
《漢語大詞典》:濟運(濟運)
渡水運輸。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清張瑄:“ 朱清 、 張瑄 以隸卒之賤,受 世祖 知遇,以海艘濟運,及夫末際,歲運至四百萬之多?!?/div>
《漢語大詞典》:光濟(光濟)
(1).猶普濟。漢書·敘傳上:“光濟四海,奕世載德?!?span id="xtn5xl3" class="book">《晉書·樂志上》:“受終于天,光濟萬國。”
(2).猶廣益,光大。《三國志·魏志·高柔傳》:“陛下臨政,允迪叡哲,敷弘大猷,光濟先軌?!?/div>
分類:光大
《漢語大詞典》:代濟(代濟)
謂世代相繼。 唐 元稹 《贈裴行立左散騎常侍制》:“故朝散大夫、持節(jié) 桂州 刺史兼御史中丞 裴行立 ,積德之門,代濟英哲?!?唐 元稹 《裴武授司農(nóng)卿制》:“具官 裴武子 ,聞其先始以孝友,書其國籍;其后累有丞相,為 唐 名臣,賢彥因仍,代濟不絶?!?/div>
分類:世代相繼
《國語辭典》:蔣濟(蔣濟)  拼音:jiǎng jì
人名。字子通,三國魏平阿人,生卒年不詳。性直好諫。魏文帝曹丕即位,官至東中郎將。后以隨太傅司馬懿屯洛水浮橋誅曹爽等人,進封為都鄉(xiāng)侯。卒謚景侯。
分類:人名
《漢語大詞典》:濟南生(濟南生)
謂 漢 朝 伏生 。 秦 博士, 西漢 今文《尚書》最早傳播者。 伏生 , 濟南 人,故稱。 唐 李白 《贈何七判官昌浩》詩:“羞作 濟南生 ,九十誦古文?!?唐 皇甫冉 《灃水送鄭豐鄠縣讀書》詩:“上古全經(jīng)皆在口, 秦 人如見 濟南生 ?!?/div>
《漢語大詞典》:成濟(成濟)
(1).成就。《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昔援立 東海王 子 髦 ,以為 明帝 嗣,見其好書疏文章,冀可成濟,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span id="7rhpvr7" class="book">《世說新語·政事》“ 山公 舉 康 子 紹 為秘書丞”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引《山公啟事》:“詔選秘書丞, 濤 薦曰:‘ 紹 平簡溫敏,有文思,又曉音,當成濟也,猶宜先作秘書郎。’”
(2).成全周濟。《新編分門古今類事·楊震黃雀》:“其夜,有黃衣童子向 寳 再拜曰:‘我 西王母 使者,君仁愛拯救,實感成濟。’”
《國語辭典》:拔濟(拔濟)  拼音:bá jì
拉拔救助、拯救?!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负髞砦?guī)煾敢坏剑瑔居旰麸L,拔濟了萬民涂炭?!埂督鹌棵贰返谌换兀骸感菡f他舊是咱府中夥計,在哥門下出入;就是從前后外京外府官吏,哥不知拔濟了多少。」
《漢語大詞典》:兩濟(兩濟)
《易》“既濟”、“未濟”兩卦的合稱。 清 黃宗羲 《朱康流先生墓志銘》:“春秋遞為爻象,‘屯’‘蒙’而下、‘兩濟’而上,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亂燎若觀火?!?/div>
《漢語大詞典》:濟私(濟私)
語出宋書·南郡王義宣傳:“籍 西楚 強力,圖濟其私。”后以“濟私”謂使自己得益。 魯迅 《花邊文學·偶感》:“每一新制度,新學術,新名詞,傳入 中國 ,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烏黑一團,化為濟私助焰之具,科學,亦不過其一而已。”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我乃黨同而伐異,‘濟私’而不‘假公’。”
分類:自己得益
《駢字類編》:濟瀆(濟瀆)
元 耶律楚材 過濟源和香山居士韻 覃懷勝游地,濟瀆垂名久。
《駢字類編》:一濟(一濟)
晉書苻堅載記三輔人為沖所略者咸遣使告堅請放火以為內(nèi)應堅曰吾精兵若獸利器如霜而衄于烏合瘦鈍之賊豈非天也宜善思之眾固請曰臣等不顧性命投身為國若上天有靈單誠或冀一濟沒無遺恨矣堅遣騎七百應之
《漢語大詞典》:順濟(順濟)
(1).順利地渡過。 三國 蜀 諸葛亮 《黃陵廟記》:“神有功助 禹 開江,不事鑿斧,順濟舟航,當廟食茲土。”
(2).順利,通暢。《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貿(mào)易順濟,輜重充盈,如是幾年,江湖上都曉得是 謝 家船,昭耀耳目。”
《韻府拾遺 薺韻》:出濟(出濟)
管子夫海出濟無止山生金木無息
《漢語大詞典》:濟危(濟危)
解救危難。后漢書·荀彧傳:“尚書令 荀彧 深建宜住之便,遠恢進討之略,起發(fā)臣心,革易愚慮,堅營固守,徼其軍實,遂摧撲大寇,濟危以安?!?span id="j3rfxfb" class="book">《新唐書·劉幽求鍾紹京等傳贊》:“ 幽求 之謀, 紹京 之果, 日用 之智, 琚 之辯,皆足濟危紓難,方多故時,必資以成功者也?!?/div>
《駢字類編》:舟濟(舟濟)
新論將涉大川非舟何以濟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