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海色
(1).海面呈現(xiàn)的景色。常受天空顏色、海底底質(zhì)等的影響。 唐 祖詠 《江南旅懷》詩:“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宋 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a>詩:“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元 宋無 《日出》詩:“金烏搖上浪如堆,萬象分明海色開?!?br />(2).將曉時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八:“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 王琦 注引 楊濟(jì)賢 曰:“海色,曉色也。雞鳴之時,天色昧明,如海氣矇矓然。”
《國語辭典》:陸沉(陸沉)  拼音:lù chén
1.陸地陷沒。如:「超量抽取地下水,使整個地區(qū)陸沉為沼澤?!?br />2.比喻國土淪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br />3.比喻賢者隱居于市朝中?!肚f子。則陽》:「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晉。郭象。注:「人中隱者,譬無水而沉也?!?br />4.昏沉愚昧。漢。王充《論衡。謝短》:「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div>
《國語辭典》:紅魚(紅魚)  拼音:hóng yú
動物名。一種深海魚類。身體呈紅色,鰭黑色,是中國大陸南海的重要海產(chǎn)魚。
《漢語大詞典》:蛟人
傳說居于海底的人。蛟,通“ 鮫 ”。 晉 木華 《海賦》:“其垠則有天琛水怪,蛟人之室。”文選作“鮫人”。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宋 梅堯臣 《王安之寄石榴》詩:“割之珠落盤,不待蛟人泣?!?清 吳偉業(yè) 《包山寺贈古如和尚》詩:“咒缽蛟人聽,彈棋鶴子驚。”
分類:海底
《國語辭典》:海嶺(海嶺)  拼音:hǎi lǐng
海底的山脈,與陸上的山脈相似。一般比陸地的山脈高且長,兩側(cè)陡峭。也稱為「海脊」。
《國語辭典》:海谷  拼音:hǎi gǔ
海底的谷狀地形。因陸地山谷下沉或侵蝕海底而形成。
《國語辭典》:海臺(海臺)  拼音:hǎi tái
海底隆起的高地。高約二百公尺以上,兩側(cè)較陡,頂部寬廣平坦,類似于陸地的高原。
《國語辭典》:龍蝦(龍蝦)  拼音:lóng xiā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腳目龍蝦科。長七八寸至一尺許,體赤褐色,眼一對,觸角兩對,以甲殼類、貝類等為生。主棲息于近海,臺灣亦產(chǎn)。
《國語辭典》:海帶(海帶)  拼音:hǎi dài
褐藻類海帶科「海昆布」、「昆布」的別名。參見「昆布」條。
《國語辭典》:海積(海積)  拼音:hǎi jī
海水的堆積作用??煞譃楹5锥逊e與海濱堆積。因為海流流速大,沉積粒子粗,堆積較快,所以破浪線至濱線間的堆積粒子最大,而由此向海、陸逐漸減小。
《漢語大詞典》:潛君(潛君)
指神話傳說中深居海底的神仙。 唐 元結(jié) 《引極·懷潛君》詩:“下何有兮人不聞,深溢漭兮居潛君,彼潛君兮圣且神?!?/div>
《國語辭典》:海震  拼音:hǎi zhèn
因海底或海岸地區(qū)發(fā)生地震所引起的海底震動。
《國語辭典》:海扇  拼音:hǎi shàn
動物名。刺胞動物門珊瑚綱柳珊瑚目柳珊瑚屬。由圓柱形固著生活的水螅體組成,水螅體組成扇狀群體,故稱為「海扇」?;铙w呈紅、黃或橙色,伸出的觸手組成一個捕食浮游生物的網(wǎng)。扇形的群體多向橫截水流的方向生長,以增加捕食的機(jī)會??梢娪诟鞔笱蟮臏\水中,以佛羅里達(dá)、百慕達(dá)和西印度群島的大西洋沿岸最多。
《國語辭典》:海溝(海溝)  拼音:hǎi gōu
大洋邊緣的溝狀海底。常與大陸邊緣平行,一般深度在八千公尺以上,長數(shù)千公里,寬數(shù)十公里,為海洋最深部分。如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
《國語辭典》:海盆  拼音:hǎi pén
海底盆地。一般深度約在海面下二千五百公尺到六千公尺之間,面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