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李淮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太平興國六年(981)任永興軍知府兼安撫使。
孫淮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慶歷八年(1048)任衡州知州?;实v三年(1051)3月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長源。劉彝子。神宗元豐中為臺州通判,后監(jiān)江寧酒務(wù)。乞養(yǎng)老母,以朝散郎致仕。家甚貧,未嘗一毫有求于人,時稱孝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8—1085 【介紹】: 即宋神宗。英宗長子。英宗即位,封潁王。治平三年,立為太子。四年,即位。熙寧二年,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以圖富國強兵。后命王韶、章惇開邊,設(shè)熙河路,拓梅山地區(qū)。元豐時,改革官制。屢遣將進攻西夏,靈州、永樂城之戰(zhàn),皆大敗,遂采守勢。在位十九年。
全宋詩
宋神宗(一○四八~一○八五),名頊,英宗長子。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封淮陽郡王。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進封潁王。三年,立為皇太子。熙寧元年(一○六八)即位。二年,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變法,以圖富國強兵。但在變法中動搖不定,終敗。四至六年,命王韶開拓熙、洮等五州,設(shè)熙河路,史稱熙河開邊。五年,章惇開拓梅山地區(qū),史稱梅山之役。八年,與遼重劃河?xùn)|邊界,棄地數(shù)百里。元豐三年(一○八○)至五年,進行官制改革,史稱元豐改制。屢遣將進攻西夏,靈州、永樂城之役,皆敗。八年,卒,年三十八,葬于永裕陵。廟號神宗,紀元二:熙寧、元豐。事見《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本紀》。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二四三七
宋神宗趙頊(一○四八——一○八五),英宗長子。慶歷八年生,初名仲針,嘉祐八年封淮陽郡王,改今名。治平元年六月進封潁王。三年十二月,立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帝位。遂思除歷世之弊,務(wù)振非常之功。熙寧二年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以革弊圖新,于是有熙、豐新法。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諸法既立,又整飭吏治,以助新法施行。四至六年,令王韶開拓熙、洮五州,設(shè)熙河路;五年,以章惇開拓梅山地區(qū);八年,重劃河?xùn)|邊界,棄地數(shù)百里于遼。元豐三年至五年,又改革官制,制定寄祿格,改正官名,遂使官稱與實職相符;又改革銓選制度,頒三省、樞密、六曹條制。后欲取靈夏、滅西羌,遂有靈州與永樂城之?dāng)?。元豐八年三月卒,年三十八。在位十九年,年號二:熙寧、元豐。據(jù)《玉海》卷二八,有御集二百卷,以文辭、政事、邊防三門為目。事跡見《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9—1100 【介紹】: 宋揚州高郵人,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少從蘇軾游。神宗元豐八年進士。為定海主簿。哲宗元祐初,以蘇軾薦,除太學(xué)博士,復(fù)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紹圣元年,因坐元祐黨籍,通判杭州。又以增損《實錄》罪,責(zé)監(jiān)處州酒稅。繼迭遭貶謫,編管橫州、雷州?;兆诩次?,召為宣德郎,北歸至藤州卒。善詩賦策論,尤工詞,屬婉約派。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xué)士。有《淮海集》。
全宋詩
秦觀(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一○八五)進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薦應(yīng)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試,未第。五年,召為秘書省校對黃本書籍(《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四三)。六年,遷正字(同上書卷四六二),兼國史院編修官。紹圣元年(一○九四),坐黨籍,出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監(jiān)鹽酒稅。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編管橫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書卷五○二)。三年,放還,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長短句》三卷。事見《秦觀詞年表》(《淮海居士長短句》附錄二),《宋史》卷四四四有傳。秦觀詩,以宋乾道高郵軍學(xué)刻《淮海集》(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為底本,原集唱和詩多誤入他人之作。參校宋乾道高郵軍學(xué)刻、紹熙謝雩修補本(簡稱謝本,藏北京圖書館,殘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閒居集》(簡稱文本,藏北京圖書館)、明鄂州張綖刻本(簡稱張本)、清高郵王敬之刻本(簡稱王本)、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十六卷。
詞學(xué)圖錄
秦觀(1049-1100) 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人。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全宋文·卷二五七二
秦觀(一○四九——一一○○),字太虛,又字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人。元豐八年進士,除定海主簿,尋授蔡州教授。元祐初因蘇軾薦,任太學(xué)博士,六年遷秘書省正字,八年任國史院編修,授左宣德郎。紹圣元年坐元祐黨籍,出通判杭州,道貶監(jiān)處州酒稅。后削秩徙郴州,繼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兆诩次徽龠€,復(fù)為宣德郎。元符三年八月卒于北歸途中。觀善詩賦策論,尤工詞,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著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長短句》三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
宣和六年(1124)任建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三
江淮,紹興間人。見其所撰《新建萍鄉(xiāng)縣治記》。

人物簡介

簡介
字文伯,西安人。為臨川糾曹。賊白氈笠破吉州。敏士與判官江山柴紱保城。岳飛至,欲奏以功。辭曰:“若爾守倅,必被罪?!?飛嘆服。繼知楚州,金欲取海州,圍甚急。詔敏士救之。與張子善謀攻淮陽,金必棄海州。已而果然。張浚奏其功,除淮南運判,移浙漕,終于湖南。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伯淮,東牟(今山東蓬萊)人(《洞霄詩集》卷二)。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知安溪縣(《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七)。十九年,知德安府(同上書卷一六○)。二十一年,知臨江軍(同上書卷一六二)。
全宋文·卷三五○四
王伯淮,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資深子。紹興三年以左承議郎知安溪縣。十九年守德安,為軍卒刺傷。知臨江軍,二十一年代還。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之五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七、一六○、一六二,《文獻通考》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6—1189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季海。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以薦除監(jiān)察御史,遷右正言。曾劾罷宰相湯思退,薦舉學(xué)者鄭伯熊、李燾等。孝宗淳熙二年,除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八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旋遷左丞相。因好友唐仲友為朱熹所劾,乃擢陳賈、鄭丙官,使攻道學(xué),始開慶元偽學(xué)之禁。卒謚文定。
全宋詩
王淮(一一二六~一一八九),字季海,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士,調(diào)臺州臨海尉。召為監(jiān)察御史,除右正言。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為福建轉(zhuǎn)運副使,除秘書少監(jiān)兼恭王府直講。出知建寧府,改浙西提刑,尋召為太常少卿、中書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知制誥。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簽書樞密院事,累遷右丞相兼樞密使,九年,左丞相。十五年,奉祠,十六年卒,年六十四,謚文定。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二《王公神道碑》、《攻愧集》卷八七《王公行狀》,《宋史》卷三九六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四九九六
王淮(一一二六——一一八九),字季海,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幼敏悟力學(xué),紹興十五年登第,為臺州臨海尉。除監(jiān)察御史,尋遷右正言,劾罷宰相湯思退,擢秘書少監(jiān)兼恭王室直講,出知建寧府,改浙西提刑。入朝,除中書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知制誥。淳熙二年,以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進同知,兼參政。八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事,旋遷左丞相?;此夭幌仓祆?,遂攻道學(xué),慶元「偽學(xué)」之禁實肇于此。奉祠,提舉洞霄宮。十六年卒,年六十四,贈少師,謚文定。有詩文、制草、奏議四十卷,多已亡佚。見樓鑰《少師觀文殿大學(xué)士魯國公致仕贈太師王公行狀》(《攻愧集》卷八七),《宋史》卷三九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一九
劉淮,字叔通,號泉翁,又號溪翁,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嘗游學(xué)于朱熹之門,紹熙元年進士及第。博學(xué)能文,尤工于詩。著有《嘉禾縣圖經(jīng)》。見《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六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
王淮,字伯清。慶元六年官零陵令,嘉泰間知臨武縣。見嘉靖《衡州府志》卷一,光緒《湖南通志》卷二七四。
鄒淮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四一
鄒淮,舉進士,嘉定中提領(lǐng)造歷所,編撰歷書。著有《考異天文書》一卷、《星象考》(存)。見魏了翁《星象考跋》,《宋史》卷八二、二○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據(jù)本集卷上《寄趙東閣》“與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號淮海,通州靜海(今江蘇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參浙翁于徑山,命為掌記。出世通之光孝,歷住吳城雙塔、金陵清涼、天臺萬年、蘇之萬壽、永嘉江心、杭之凈慈、靈隱等寺,圓寂于徑山。有《淮海挐音》二卷。事見《武林梵志》卷九?!♂屧卦姡匀毡緰|山天皇元祿乙亥仿宋刊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元肇(《續(xù)藏經(jīng)》作原肇,一一八九——?),字圣徒,號淮海,通州(治今江蘇南通)人。紹定間歷住通州報恩光孝禪寺、平江府壽寧萬歲禪寺、建康府清涼廣惠禪寺、溫州江心龍翔興慶禪寺、慶元府阿育王山廣利禪寺、臨安府凈慈報恩光孝禪寺、景德靈隱禪寺。后圓寂于徑山。著有《淮海拿音》二卷。門弟子編有《淮海原肇禪師語錄》一卷。見作者《淮海拿音》卷一《寄趙東閣》,《淮海原肇禪師語錄》,《宋詩紀事》卷九三。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元肇,姓陸氏,明州人。蚤歲習(xí)律,閱大藏,誦蓮經(jīng)萬過,刺血書蓮經(jīng)一部,寫律宗諸疏三部。操行謹嚴,精進無懈。建炎四年,金兵破明州。肇時住湖心寺,金虜強之北行,行至南徐,謂左右曰:“吾將西歸矣?!奔绰勼细杪?,西望念佛而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天臺人,字景沂,號江淮肥遁,又號愚一子。寧宗、理宗時著《全芳備祖》前后集,記花、果、卉、草、木、農(nóng)桑、蔬、藥等,共四百門左右,每部各分事實祖、賦詠祖二類,為研究花草植物之重要資料。賦詠祖中采錄宋詩特詳,多有他書不載及本集已佚者。
全宋詩
陳景沂,名詠,以字行,號肥遁子,黃巖(今屬浙江)人。理宗時上書論恢復(fù),不報,遂專意著述。撰《全芳備祖》前后集五十八卷。事見清光緒《黃巖縣志》卷二○。今錄詩二十六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
陳景沂,名詠,以字行,號江淮肥遁、愚一子,天臺(今浙江天臺)人。理宗時著《全芳備祖》前后集凡五十八卷,曾進于朝,今存。此書記花果草木,每一物分事實祖、賦詠祖二類,仿《藝文類聚》之類,于兩宋尤為詳備,所錄詩文多有僅見于此書者,可資考證。見《全芳備祖》自序及韓境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