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1分類詞匯 7
《漢語大詞典》:史案
(1).指因修史而周納成的獄案。《痛史》《莊氏史案》
(2).歷史定論。 郭沫若 《歷史·史劇·現(xiàn)實(shí)》二:“大抵在大關(guān)節(jié)目上,非有正確的研究,不能把既成的史案推翻?!?/div>
《國語辭典》:異議(異議)  拼音:yì yì
1.別有所見的議論或持反對的意見。宋。無名氏《梁公九諫》:「策立武三思之事,諸大臣盡皆拜舞謝敕,惟有卿不拜,朕想卿必有異議?!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群臣皆懼操勢,亦莫敢有異議;遂擇日起駕。」
2.法律上對于法院或行政官署之處分不服時(shí),或契約當(dāng)事人之一方,對于他一方表示反對時(shí),所提出之意見,稱為「異議」。
《漢語大詞典》:異義(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shí),蓋其語,人異義?!?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br />(2).不同的觀點(diǎn);新的見解。后漢書·章帝紀(jì):“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xué)《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xué),廣異義焉?!?span id="5lj9j0d" class="book">《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币槐咀鳌?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br />(5).違反常規(guī)、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jù)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 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fù)九世之讎而滅 紀(jì) , 僖 元年實(shí)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shí)……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宋 曾鞏 《為人后議》:“故為人后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議獄(議獄)
猶斷獄,審議獄案。《易·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魏書·刑罰志》:“議獄定律,有國攸慎,輕重?fù)p益,世或不同?!?宋 韓元吉 《龍圖閣待制知建寧府周公墓志銘》:“及其議獄也, 大理 有 阿楊 殺小兒案,而公以為可疑,不顧眾論爭之?!?/div>
《漢語大詞典》:奏讞(奏讞)
對獄案提出處理意見,報(bào)請朝廷評議定案。后漢書·郭躬傳:“ 肅宗 善之,即下詔赦焉。 躬 奏讞法科,多所生全。”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奏讞疑獄:“州郡疑獄詐奏讞,蓋朝廷之深恩?!?/div>
《漢語大詞典》:三獄(三獄)
(1).三宗刑獄案件。后漢書·桓帝紀(jì)贊:“政移五倖,刑淫三獄。” 李賢 注:“三獄謂 李固 、 杜喬 ; 李云 、 杜眾 ; 成瑨 、 劉質(zhì) 也?!卑?,此六人皆以直諫或遭譖下獄死或棄市。
(2).由大理寺(廷尉)、都官(刑部)、御史臺共同審理的獄案。《陳書·宣帝紀(jì)》:“其軍國興造、徵發(fā)、選序、三獄等事,前須詳斷,然后啟聞。”
《漢語大詞典》:鞫讞(鞫讞)
審訊議斷(獄案)。宋史·職官志五:“﹝大理寺﹞ 元豐 官制行,置卿一人……卿掌折獄、詳刑、鞫讞之事。” 清 沈德潛 《百一詩》之一:“鞫讞恣撻辱,需索空雞豚?!?/div>
分類:審訊獄案
《漢語大詞典》:讞篋(讞篋)
放斷獄案卷的箱子。《太平御覽》卷七一一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 孝靈帝 建寧 中,京師長者,皆以葦辟方笥為粧。其時(shí)有識者竊言:葦方笥,郡國讞篋也,今珍用之,天下皆當(dāng)有罪,讞於理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