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稱象
 
量舟

相關人物
曹沖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曹沖傳》
鄧哀王沖字倉舒。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例句

魏國君王稱象處,晉家蕃邸化龍初。 李乂 享龍池樂第八章

執(zhí)燧奔吳戰(zhàn),量舟入魏墟。 李嶠

射熊今夢帝,稱象問何人。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之三

典故
天地一蜉蝣
 
赤壁洞簫
 
吹簫有約
 
洞簫聽罷
 
客有洞簫者
 
倚歌簫客
 
馀音不絕如縷
 
與客泛舟赤壁
 
蘇子扁舟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箍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
濟巨川
 
巨川舟
 
傅舟
 
傅說舟
 
川上楫
   
巨川才

相關人物
傅說
 
殷高宗


《尚書·商書·說命上》
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作說命三篇?!唬骸赋{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span>

簡釋

濟巨川:喻指宰相。唐沈#期《哭蘇眉州崔司業(yè)二公》:“崔昔揮宸翰,蘇嘗濟巨川?!?/p>


例句

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宇宙既焜耀,崇德濟巨川。 儲光羲 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

遲爾為舟楫,相將濟巨川。 孟浩然 洞庭寄閻九

未逢調(diào)鼎用,徒有濟川心。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濟川。 岑參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將興泛舟役,必仗濟川才。 張說 送任御史江南發(fā)糧以賑河北百姓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李世民 元旦

巨川何以濟,舟楫佇時英。 李世民 春日登陜州城樓

舟楫功須著,鹽梅望匪疏。 李世民 餞王晙巡邊

何當同傅說,特展巨川材。 李嶠

未成霖雨用,先失濟川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方崇大廈棟,忽逝巨川舟。 李義 哭仆射鄂公楊再思

盡將舟楫板橋去,早晚歸來更濟川。 杜牧 贈別宣州崔群相公

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二首

崔昔揮宸翰,蘇嘗濟巨川。 沈佺期 哭蘇眉州崔司業(yè)二公

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

不恨依窮轍,終期濟巨川。 王維 哭祖六自虛

孫弘閣鬧無閒客,傅說舟忙不借人。何似掄才濟川外,別開池館交親。 白居易 宿裴相公興化池亭

舟楫濟巨川,山河資秀氣。 皇甫沏 門下侍郎平章事王縉

大川既濟慚為楫,報德空思奉細涓。 盧懷慎 奉和圣制龍池篇

傅舟來是用,軒馭往應迷。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謂川得齊字

壑舟今已去,寧有濟川期。 趙彥昭 哭仆射鄂公楊再思

將徵任土貢,更發(fā)濟川舟。 錢起 奉送劉相公江淮催轉運

帝念夔能政,時須說濟川。 錢起 奉送戶部李郎中充晉國副節(jié)度出塞

濟物便同川上楫,慰心還似邑中黔。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

桑田變后新舟楫,華表歸來舊路岐。 韓偓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zhèn)舉薦赴洛兼云繼有急徵旋見脂轄因作七言四韻戲以贈之或冀其感悟也(已巳年)

外人相待淺,獨說濟川舟。 韓偓 息虛

愿當舟楫便,一附濟川人。 黃滔 省試奉詔漲曲江池(以春字為韻。時乾符二年)

典故
七里灘
 
嚴陵釣
     
子陵釣
 
羊裘釣
 
披羊裘
  
羊裘翁
 
桐江叟
 
七里溪
 
羊裘老子
 
嚴陵臥
 
嚴光釣瀨
 
笑嚴陵
 
羊裘叟
 
垂釣滄波
 
富春生
 
換釣舟
 
思嚴子
 
野水投竿
 
垂釣嚴生
  
獨抱羊裘
 
漢皇故人
 
狂客羊裘
 
披裘澤畔
 
嚴子垂釣
 
嚴灘垂釣
 
富春漁釣
 
披裘垂釣
 
桐江釣叟
 
桐江羊裘
  
子陵釣灘
 
富春瀨

相關人物
嚴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光〉~2764~
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沟垡善涔?,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特徵,不至。年八十,終于家。帝傷惜之,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
《水經(jīng)注》卷四十〈漸江水〉~3283~
會貞按:《后漢書·嚴光傳》,字子陵。光武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蹲ⅰ芬櫼巴酢遁浀刂尽?,七里瀨在東陽江下,與嚴陵瀨相接,有嚴山。桐廬縣南有嚴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陵釣壇也?!对椭尽?,嚴子陵釣臺在桐廬縣西三十里,浙江北岸。即今桐廬縣西。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傳·嚴光傳》
「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固?#183;李賢注引顧野王《輿地志》:「桐廬縣南有嚴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陵釣壇』也?!?/span>

簡釋

嚴陵釣:詠隱士。唐李白《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永愿坐此石,長垂嚴陵釣?!?/p>


例句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劉滄 贈顓瑣山人

棲遲慣得滄浪思,云閣還應夢釣磯。 劉滄 題王校書山齋

何忍嚴子陵,羊裘死荊棘。 李華 雜詩六首之二

云山繞屋猶嫌淺,欲棹漁舟近釣臺。 李郢 錢塘青山題李隱居西齋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臺。 柳宗元 桂州北望秦驛手開竹徑至釣磯留待徐容州

垂老登云路,猶勝守釣磯。 許棠 寄江上弟妹

結茅秪約釣魚臺,濺水鸕鶿去又回。 鄭谷 寄贈楊夔處士

典故   
翠被君
 
妒鄂君
 
同繡被
 
繡被留歡
 
繡被掩口
 
詠鄂君
 
奉繡被
  
越鄂裘
 
舟中鄂君

相關人物
鄂皙


《說苑》卷十一〈善說〉~365~
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帶玉劍,履縞舄,立于游水之上,大夫擁鐘錘,縣令執(zhí)桴號令,呼:「誰能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莊辛,過而說之,遂造托而拜謁,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作色而不言。莊辛遷延沓手而稱曰:「君獨不聞夫鄂君子皙之汎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極芘,張翠蓋而翕犀尾,班麗衽,會鐘鼓之音,畢榜枻越人擁楫而歌,歌辭曰:『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踰滲惿隨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挥谑悄苏僭阶g,乃楚說之曰:『今夕何夕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挥谑嵌蹙羽它趁戱?,行而擁之,舉繡被而覆之。鄂君子皙,親楚王母弟也。官為令尹,爵為執(zhí)圭,一榜枻越人猶得交歡盡意焉。今君何以踰于鄂君子皙,臣何以獨不若榜枻之人,愿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進之,曰:「吾少之時,亦嘗以色稱于長者矣。未嘗過僇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后,愿以壯少之禮謹受命?!?/span>

例句

青春明月夜,知上鄂君船。 司空曙 送嚴使君游山

典故
舟橫野渡
 
野渡舟橫
 
帶雨春潮


《全唐詩》卷一百九十三〈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獨憐芳草澗邊生】【獨憐芳草澗邊行】【獨憐幽草澗邊行】,上有黃鸝深樹鳴【上有黃鸝深處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典故
神仙侶
    
仙侶同舟
   
李膺船
 
郭泰舟
     
元禮仙
 
登仙郭
 
李郭游
  
神仙友
 
共載比神仙
 
郭去半舟閑
 
李郭神仙
 
李郭小船
 
洛濱仙伯
 
人在舟中便是仙
 
送別仰神仙
 
星棹依元禮
 
元禮同舟
 
登仙同元禮
  
同舟李膺
 
同舟神仙侶
 
舟上欲仙
 
舟中是仙

相關人物
李膺
 
郭太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太傳》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就成皋屈伯彥學,三年業(yè)畢,博通墳籍。善談論,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shù)千兩。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span>

簡釋

仙侶同舟:喻指知己,或指沽名人的光。唐杜甫《秋興》之八:“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p>


例句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于瑰 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作二首之一

物外須仙侶,人間要使君。 姚合 寄絳州李使君

華省思仙侶,疲民愛使君。 姚合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韓卿宅

華省曾聯(lián)事,仙舟復與俱。 孟浩然 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

江上舟中月,遙思李郭仙。 岑參 送郭司馬赴伊吾郡請示李明府

李郭應時望,王楊入幕頻。 崔峒 書懷寄楊郭李王判官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張繼 重經(jīng)巴丘

自憐如墜葉,泛泛侶仙舟。 張說 和朱使欣二首

敝邑連山遠,仙舟數(shù)刻同。 戴叔倫 將赴東陽留上包諫議

登舟慚郭泰,解榻愧陳蕃。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閑。 李商隱 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

元禮期仙客,陳王睹麗人。 李嶠

敢獻繞朝策,思同郭泰船。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洛陽才子謫湘川,元禮同舟月下仙。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登仙望絕李膺舟,從此青蠅點遂稠。 李群玉 獻王中丞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李群玉 重經(jīng)巴丘追感

芝蓋不來云杳杳,仙舟何處水潺潺。 杜牧 洛陽長句二首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杜甫 秋興八首之八

不見李元禮,神仙何處要。 樓穎 東郊納涼憶左威衛(wèi)李錄事收昆季太原崔參軍三首

神仙慚李郭,詞賦謝曹劉。 武元衡 酬嚴維秋夜見寄

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獨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客是仙舟里,途從御苑西。 皇甫冉 河南鄭少尹城南亭送鄭判官還河東

誰知仙舟上,寂寂無四鄰。 盧照鄰 詠史四首

桂華臨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諤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員外三首之二

賓館盡開徐稚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許渾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

陪泛芳池醉北樓,水花繁艷照膺舟。 許渾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二首之一

仙舟不可見,搖思坐氛氳。 陳子昂 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終愧神仙友,來接野人舟。 陳子昂 江上暫別蕭四劉三旋欣接遇

李仙非易托,蘇鬼尚難因。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開筵枕德水,輟棹艤仙舟。 駱賓王 送郭少府探得憂字

每揖龔黃事,還陪李郭舟。 高適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鄭太守

典故 
敵國同舟
 
敵國舟中
 
同舟敵國
 
同舟雖笛

相關人物
吳起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266~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jīng)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刮浜钤唬骸干??!?/span>
《東觀漢記校注》卷十〈吳漢傳〉~334~
吳漢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上常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span>

例句

羌胡轂下一朝起,敵國舟中非所擬。 柳宗元 古東門行

典故 
飛一箭
 
下聊城
   
聊城矢
 
射聊城
  
破聊城
 
聊城功
 
一箭書
 
聊城笴
 
魯連射書
  
一矢解世紛
 
一矢聊城飛去
  
箭鏃無書
 
魯連乘舟
 
魯連箭書
 
田單慚取聊
 
下燕城
 
一發(fā)下城

相關人物
田單
 
魯仲連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
其后二十馀年,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書曰: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卻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顧燕王之無臣,非忠也;殺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齊,非勇也;功敗名滅,后世無稱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說士不載,故智者不再計,勇士不怯死。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愿公詳計而無與俗同。且楚攻齊之南陽,魏攻平陸,而齊無南面之心,以為亡南陽之害小,不如得濟北之利大,故定計審處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東面;衡秦之勢成,楚國之形危;齊棄南陽,斷右壤,定濟北,計猶且為之也。且夫齊之必決于聊城,公勿再計。今楚魏交退于齊,而燕救不至。以全齊之兵,無天下之規(guī),與聊城共據(jù)期年之敝,則臣見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國大亂,君臣失計,上下迷惑,栗腹以十萬之眾五折于外,以萬乘之國被圍于趙,壤削主困,為天下僇笑。國敝而禍多,民無所歸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無反外之心,是孫臏之兵也。能見于天下。雖然,為公計者,不如全車甲以報于燕。車甲全而歸燕,燕王必喜;身全而歸于國,士民如見父母,交游攘臂而議于世,功業(yè)可明。上輔孤主以制群臣,下養(yǎng)百姓以資說士,矯國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棄世,東游于齊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衛(wèi),世世稱孤,與齊久存,又一計也。此兩計者,顯名厚實也,愿公詳計而審處一焉。且吾聞之,規(guī)小節(jié)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鉤,篡也;遺公子糾不能死,怯也;束縛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鄉(xiāng)里不通。鄉(xiāng)使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齊,則亦名不免為辱人賤行矣。臧獲且羞與之同名矣,況世俗乎!故管子不恥身在縲紲之中而恥天下之不治,不恥不死公子糾而恥威之不信于諸侯,故兼三行之過而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燭鄰國。曹子為魯將,三戰(zhàn)三北,而亡地五百里。鄉(xiāng)使曹子計不反顧,議不還踵,刎頸而死,則亦名不免為敗軍禽將矣。曹子棄三北之恥,而退與魯君計?;腹煜?,會諸侯,曹子以一劍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壇坫之上,顏色不變,辭氣不悖,三戰(zhàn)之所亡一朝而復之,天下震動,諸侯驚駭,威加吳、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節(jié)也,以為殺身亡軀,絕世滅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終身之名;棄忿悁之節(jié),定累世之功。是以業(yè)與三王爭流,而名與天壤相斃也。愿公擇一而行之。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歸而言魯連,欲爵之。魯連逃隱于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于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span>
《戰(zhàn)國策》卷十三〈齊六·逍遙論〉
初,燕將攻下聊城,人或讒之。燕將懼誅,遂保守聊城,不敢歸。田單攻之歲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曰:「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怯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鄬⒃唬骸妇绰劽?!」因罷兵到讀[一]而去。故解齊國之圍,救百姓之死,仲連之說也。

簡釋

魯連箭:喻指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唐李白《江夏寄漢陽輔錄事》:“‘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


例句

秋深為爾持圓扇,莫忘魯連飛一箭。 劉商 賦得賦雉歌送楊協(xié)律表弟赴婚期

莫學仲連逃海上,田單空愧取聊城。 劉長卿 送盧侍御赴河北

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張繼 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仍留一只箭,未射魯連書。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三

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 李白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暫屈汾陽駕,聊飛燕將書。 杜甫 收京三首之一

系書請問燕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杜甫 漁陽

不然學仲連,一發(fā)下燕城。 白居易 答箭鏃

星飛龐統(tǒng)驥,箭發(fā)魯連書。 錢起 送屈突司馬充安西書記

典故
相關人物
秦伯


《春秋左傳·文公三年》
「秦伯伐晉,濟河焚舟。」晉·杜預注:「示必死也。」

例句

弈棋知勝偶,射策請焚舟。 李端 送潘述宏詞下第歸江外

典故
焚舟決勝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八〈文公·傳三年〉~305~
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晉·杜預注:「示必死也?!?/span>
典故
覆舟如芥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7~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唐·成玄英疏:「芥,草也。膠,黏也。此起譬也。夫翻覆一杯之水于坳污堂地之間,將草葉為舟,則浮汎靡滯;若還用杯為舟,理必不可。何者?水淺舟大,則黏地不行故也?!?/span>
典故
謝將軍
 
運租船
 
袁宏渚
 
袁宏詠史
 
境同牛渚
 
牛渚聞高詠
 
估船運租
 
客舟聞詠史
 
牛渚吟五章
 
彥伯舟
 
租船詠史
 
牛渚吟
 
袁宏煙月
 
袁宏夜吟

相關人物
袁宏
 
謝尚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文學〉~268~
袁虎少貧,嘗為人傭載運租。謝鎮(zhèn)西經(jīng)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閒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誦五言,又其所未嘗聞,嘆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訊問,乃是袁自詠其所作〈詠史詩〉。因此相要,大相賞得。南朝梁·劉孝標注引南朝宋·擅道鸞《續(xù)晉陽秋》曰:「虎少有逸才,文章絕麗,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少孤而貧,以運租為業(yè)。鎮(zhèn)西謝尚,時鎮(zhèn)牛渚,乘秋佳風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虎在運租船中諷詠,聲既清會,辭文藻拔。非尚所曾聞,遂住聽之,乃遣問訊。答曰:『是袁臨汝郎誦詩,即其詠史之作也?!簧屑哑渎视袆僦?,即遣要迎,談話申旦。自此名譽日茂?!?/span>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袁宏〉~239~
袁宏字彥伯,侍中猷之孫也。父勖,臨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絕美,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少孤貧,以運租自業(yè)。謝尚時鎮(zhèn)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遂駐聽久之,遣問焉。答云:「是袁臨汝郎誦詩?!辜雌湓伿分饕?。尚傾率有勝致,即迎升舟,與之譚論,申旦不寐,自此名譽日茂。

例句

吟盡長江一江月,更無人似謝將軍。 吳融 松江晚泊

早聞牛渚詠,今見鹡鸰心。 孟浩然 送袁十嶺南尋弟

莫羨黃公蓋,須乘彥伯舟。 岑參 送襄州任別駕

昔聞牛渚吟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 李白 勞勞亭歌

牛渚何時到,漁船幾處停。遙知詠史夜,謝守月中聽。 皎然 送薛逢之宣州謁廢使

亂后江山悲庾信,夜來煙月屬袁宏。 鄭谷 次韻和禮部盧侍郎江上秋夕寓懷

棹倚袁宏渚,簾垂庾亮樓。 鄭谷 荊諸七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

典故 
漢水膠船


《史記》卷四〈周本紀〉~34~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帝王世紀》云:「昭王德衰,南征,濟于漢,船人惡之,以膠船進王,王御船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沒于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長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諱之。」
典故
鶴夢雪堂舟
 
坡仙曾夢
 
橫山孤鶴過

相關人物
蘇軾


《蘇軾文集》卷一〈后赤壁賦〉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漢語大詞典》:濟川(濟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焙蠖嘁浴皾ā北扔鬏o佐帝王。 唐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diào)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川才,大器晚成就。”
《國語辭典》:舟楫  拼音:zhōu jí
1.船只。《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方今上無天子,下無方伯,若涉淵水而無舟楫。」唐。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br />2.比喻濟世的良臣。《書經(jīng)。說命上》:「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div>
《漢語大詞典》:七里瀨(七里瀨)
在 浙江省 桐廬縣 南。兩山夾峙, 東陽江 奔瀉其間,水流湍急,連亙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 ( 嚴陵山 )傳說為 東漢 嚴光 ( 嚴子陵 )耕作垂釣處。《后漢書·逸民傳·嚴光》“后人名其釣處為 嚴陵瀨 ” 李賢 注引 南朝 陳 顧野王 《輿地志》:“ 七里瀨 在 東陽江 下,與 嚴陵瀨 相接,有 嚴山 。” 唐 白居易 《新小灘》:“江南客見生鄉(xiāng)思,道似 嚴陵 七里灘 ?!?宋 梅堯臣 《讀范桐廬述嚴先生祠堂碑》:“人傳 七里灘 ,昔日來釣此。灘上水濺濺,灘下石齒齒。其人不可見,其事清且美?!?/div>
《漢語大詞典》:嚴子瀨(嚴子瀨)
即 嚴陵瀨 。 唐 錢起 《送虞說擢第東游》詩:“月中 嚴子瀨 ,花際 楚王城 ?!?唐 錢起 《送楊皞擢第游江南》詩:“掛帆 嚴子瀨 ,酹酒 敬亭祠 ?!眳⒁姟?嚴陵瀨 ”。
分類:嚴陵瀨
《漢語大詞典》:嚴陵瀨(嚴陵瀨)
在 浙江 桐廬縣 南,相傳為 東漢 嚴光 隱居垂釣處。后漢書·逸民傳·嚴光:“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釣處為 嚴陵瀨 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自縣( 桐廬縣 )至 於潛 ,凡十有六瀨,第二是 嚴陵瀨 ,瀨帶山,山下有一石室, 漢 光武帝 時 嚴子陵 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嚴州 有 嚴光 釣瀨,名 嚴陵瀨 ?!?/div>
《漢語大詞典》:子陵灘(子陵灘)
即 七里灘 。又名 七里瀨 、 嚴陵瀨 。 富春江 的一段。北岸 富春山 ( 嚴陵山 )相傳為 東漢 嚴光 隱居垂釣處。 南朝 梁 顧野王 《輿地志》:“ 七里灘 在 東陽江 下,與 嚴陵瀨 相接?!?唐 劉長卿 《使還七里瀨上逢薛承規(guī)赴江西貶官》詩:“遷客歸人醉晚寒,孤舟暫泊 子陵灘 ?!?宋 梅堯臣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詩:“輕舟不畏險,逆上 子陵灘 。” 柳亞子 《感事呈毛主席》詩:“安得南征馳捷報, 分湖 便是 子陵灘 ?!眳⒁姟?七里瀨 ”、“ 嚴陵瀨 ”。
《漢語大詞典》:子陵臺(子陵臺)
東漢 嚴子陵 隱居釣魚處。在 浙江 桐廬縣 南 富春山 腰間,有東西兩臺,各高百余米。東稱 嚴子陵釣臺 ,西是 宋 末 謝翱 哭 文天祥 處。 南朝 梁 顧野王 《輿地志》:“ 桐廬縣 南,有 嚴子陵 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 嚴陵釣壇 也。” 唐 譚用之 《寄王侍御》詩:“鳥盡弓藏良可哀,誰知歸釣 子陵臺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題釣臺》詞:“扁舟夜泛,向 子陵臺 下,偃帆收櫓,水闊風搖舟不定?!眳⒁姟?富春山 ”。
《漢語大詞典》:富春山
山名。在 浙江 桐廬縣 南。一名 嚴陵山 。前臨 富春江 ,山下有灘稱 嚴陵瀨 ,為 漢 隱士 嚴光 游釣處。山腰有二盤石,稱東西二釣臺。各高百余米,巍然對峙,聳立江湄。東稱 嚴子陵釣臺 ,西為 宋 處士 謝翱 哭 文天祥 處。后漢書·逸民傳·嚴光:“﹝ 嚴光 ﹞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釣處為 嚴陵瀨 焉。” 李賢 注:“今 杭州 富陽縣 也。本 漢 富春縣 ,避 晉 簡文帝 鄭太后 諱,改曰 富陽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二:“長揖萬乘君,還歸 富春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嚴州府》:“ 富春山 ,縣( 桐廬縣 )西三十里,一名 嚴陵山 ,前臨大江, 漢 子陵 釣處,人號 嚴陵瀨 ,有東西二釣臺,各高數(shù)百丈?!?/div>
《漢語大詞典》:羊裘
(1).羊皮做的衣服。
(2). 漢 嚴光 少有高名,與 劉秀 同游學,后 劉秀 即帝位, 光 變名隱身,披羊裘釣澤中。見后漢書·逸民傳·嚴光。后因以“羊裘”指隱者或隱居生活。 宋 陸游 《寓嘆》詩:“人怪羊裘忘富貴,我從牛儈得賢豪。” 元 薩都剌 《釣雪圖》詩:“人間富貴草頭露, 桐江 何處覓羊裘?!?/div>
《漢語大詞典》:釣瀨(釣瀨)
(1).水邊垂釣處。后漢書·逸民傳·嚴光:“三反而后至……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釣處為 嚴陵瀨 焉。”
(2).特指 嚴光 垂釣處。后亦喻隱士隱居處。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釣瀨疏墳籍,耕巖進弈棋?!?唐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長沙 才子遠, 釣瀨 客星懸?!?/div>
《漢語大詞典》:釣臺(釣臺)
見“ 釣臺 ”。
亦作“ 釣臺 ”。
(1).釣魚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其水東注 天淵池 ,池中有 魏文帝 九華臺 。殿基悉是 洛中 故碑累之。今造釣臺於其上。” 唐 張喬 《宿江叟島居》詩:“了得平生志,還歸筑釣臺?!?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書樵〈晉游詩選〉:“但留荒塚在,遙并釣臺孤?!?br />(2).指 東漢 嚴子陵 垂釣處。故址在 浙江 桐廬 城西十五公里的 富春山 上。 東漢 嚴光 ,字 子陵 ,隱于此山垂釣。見后漢書·逸民傳·嚴光。今 釣臺 處有石亭,臨江有 嚴先生祠 。
《國語辭典》:繡被(繡被)  拼音:xiù bèi
刺有五彩花紋的被面?!稘h書。卷六八?;艄鈧鳌罚骸纲n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div>
《國語辭典》:鄂君繡被(鄂君繡被)  拼音:è jūn xiù bèi
傳說鄂君泛舟,遇見一位擁楫唱歌的越人,拿繡被為他覆蓋。見漢。劉向《說苑。卷一一。善說》。今用鄂君繡被來形容男性間的感情。《儒林外史》第三○回:「朋友之情,更勝于男女!你不看別的,只有鄂君繡被的故事?!?/div>
《漢語大詞典》:鄂君船
楚王 母弟 鄂君 子晳 泛舟湖上, 越 女為之操舟,并作歌贊之。后因以“鄂君船”為與友人泛舟的典故。 唐 司空曙 《送嚴使君游山》詩:“青春明月夜,知上 鄂君 船。”亦作“ 鄂君舟 ”、“ 鄂舟 ”。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義妒》:“記初窺薄怒頳相逗,將辭轉盼精堪授,今日蒙羞載 鄂 舟?!?明 陳子龍 《雨中行建德江》詩:“藥房帝子室,繡被 鄂君 舟。”
《漢語大詞典》:鄂舟
見“ 鄂君船 ”。
《漢語大詞典》:鄂君船
楚王 母弟 鄂君 子晳 泛舟湖上, 越 女為之操舟,并作歌贊之。后因以“鄂君船”為與友人泛舟的典故。 唐 司空曙 《送嚴使君游山》詩:“青春明月夜,知上 鄂君 船?!币嘧鳌?鄂君舟 ”、“ 鄂舟 ”。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義妒》:“記初窺薄怒頳相逗,將辭轉盼精堪授,今日蒙羞載 鄂 舟?!?明 陳子龍 《雨中行建德江》詩:“藥房帝子室,繡被 鄂君 舟?!?/div>
《漢語大詞典》:仙舟
舟船的美稱。 隋 江總 《洛陽道》詩之一:“仙舟 李膺 棹,小馬 王戎 鑣?!?唐 李嶠 《送光祿劉主簿之洛》詩:“仙舟窅將隔,芳斝暫云同。” 宋 無名氏 《梅妃傳》:“奏舞鸞之妙曲,乘畫鷁之仙舟?!?宋 梁明夫 《賀新郎·壽呂道山四十九歲》詞:“萬里朝天去,見 潯陽 江上,風引仙舟 淮 浦?!?金 曹之謙 《送李郭二子還鄉(xiāng)》詩:“祖帳臨寒水,仙舟漾夕暉。”
分類:舟船
《漢語大詞典》:李仙
(1).指 漢 李膺 。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猶輕五車富,未重一囊貧。 李仙 非易託, 蘇鬼 尚難因。”參見“ 李郭同舟 ”。
(2).指道教傳說中仙人 李八百 。 宋 楊萬里 《筠庵》詩:“故老談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隨身無長物,止跨一隻鶴?!眳⒁姟?李八百 ”。
《漢語大詞典》:李八百
(1).道教傳說的仙人名。名 脫 , 蜀郡 人。 晉 葛洪 神仙傳·李八百:“ 李八百 者, 蜀 人也,莫知其姓名,歷世見之,時人計其年八百歲,因以為號?!?span id="sq76vub" class="book">《晉書·周札傳》:“時有道士 李脫 者,妖術惑眾,自言八百歲,故號 李八百 ?!?span id="mgjtdgl" class="book">《醒世恒言·薛錄士魚服證仙》:“今你夫妻謫限將滿,合該重返仙籍。何不去問那 李八百 ,教他與你打破塵障?”
(2).道教傳說的仙人名。 唐 仙人 李良 。 唐 符載 《題李八百洞》詩:“后世何人來飛昇, 紫陽真人 李八百 ?!?span id="zutnfgl" class="book">《宋史·方技傳下·魏漢津》:“ 魏漢津 ,本 蜀 黥卒也。自言師事 唐 仙人 李良 號 李八百 者,授以鼎樂之法?!?/div>
《漢語大詞典》:李膺仙
喻指名流。 唐 羊士諤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詩之二:“桂華臨 洛 浦,如挹 李膺 仙。”參見“ 李膺門 ”、“ 李郭同舟 ”。
分類:指名名流
《漢語大詞典》:李膺舟
比喻為知己者所重,同舟共樂。 唐 許渾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詩:“賓舘盡開 徐穉 榻,客帆空戀 李膺 舟?!?沈礪 《狂歌行》:“時而一涉水,同坐 李膺 舟。”參見“ 李郭同舟 ”。
分類:知己
《漢語大詞典》:李郭仙
即 李膺 與 郭泰 。 唐 岑參 《送郭司馬赴伊吾郡請示李明府》詩:“江上舟中月,遙想 李 郭 仙?!眳⒁姟?李郭同舟 ”。
分類:李膺
《國語辭典》:李郭同舟  拼音:lǐ guō tóng zhōu
漢郭太為李膺所重而名震京師,兩人情誼深厚,同舟渡河,為眾所敬羨。典出《后漢書。卷六八。郭太傳》。后形容知己同游,高逸不凡的風度,或表示與名人共處,多承恩遇。南朝梁。陸倕〈以詩代書別后寄贈〉詩:「李郭或同舟,潘夏時方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卷八。李二曲》:「一時門外瞻望顏色,伺侯車騎者,駢肩累跡,幾如荀陳會坐,李郭同舟,東漢風流,再見今日也。」
《漢語大詞典》:李郭同船
見“ 李郭同舟 ”。
《漢語大詞典》:李郭舟
指高朋雅會所乘之舟。喻知己相處,親密無間。 唐 高適 《同李太守北海泛舟宴高平鄭太守》詩:“每揖 龔 黃 事,還陪 李 郭 舟?!?明 李贄 《李見田邀游東湖》詩之二:“行人本是遨游客,何況當年 李 郭 舟?!?清 趙翼 《述庵司寇竹汀宮詹過懷杜閣寓齋小集》詩:“舊雨一朝集,欣聯(lián) 李 郭 舟?!眳⒁姟?李郭同舟 ”。
《漢語大詞典》:膺舟
后漢書·郭太傳:“始見 河南 尹 李膺 , 膺 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 河 上,車數(shù)千兩。 林宗 唯與 李膺 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焙笠浴扳咧邸苯柚赣新曂咧邸?唐 許渾 《寄獻三川守劉公》詩:“花深穉榻迎何客,月在 膺 舟醉幾人?” 唐 許渾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讌》詩之一:“陪汎芳池醉北樓,水花繁艷照 膺 舟?!?/div>
分類:有聲聲望
《漢語大詞典》:郭泰船
后漢書·郭太傳:“ 郭太 ,字 林宗 , 太原界休 人也。家世貧賤……乃游於 洛陽 。始見 河南 尹 李膺 , 膺 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 河 上,車數(shù)千兩。 林宗 唯與 李膺 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卑矗?span id="g0jxedw" class="book">《后漢書》作者 范曄 以父名 泰 ,避諱改作“郭太”。后因以“郭泰船”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唐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敢獻繞朝策,思同 郭泰 船。何言一水淺,似隔九重天。”亦省作“ 郭舟 ”。 明 袁宏道 《舟中同黃綺石沈廣乘湯隕陸賦》詩:“天上飛 王 舄,人間附 郭 舟。”
《漢語大詞典》:郭舟
見“ 郭泰船 ”。
《漢語大詞典》:郭泰船
后漢書·郭太傳:“ 郭太 ,字 林宗 , 太原界休 人也。家世貧賤……乃游於 洛陽 。始見 河南 尹 李膺 , 膺 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 河 上,車數(shù)千兩。 林宗 唯與 李膺 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卑矗?span id="ydg5kyq" class="book">《后漢書》作者 范曄 以父名 泰 ,避諱改作“郭太”。后因以“郭泰船”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唐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敢獻繞朝策,思同 郭泰 船。何言一水淺,似隔九重天?!币嗍∽鳌?郭舟 ”。 明 袁宏道 《舟中同黃綺石沈廣乘湯隕陸賦》詩:“天上飛 王 舄,人間附 郭 舟?!?/div>
《國語辭典》:舟中敵國(舟中敵國)  拼音:zhōu zhōng dí guó
同船的人都成了仇敵。語本《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贡扔饔H信叛離。唐。陸贄 論關中事宜狀:「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任事之濟否在人。勢茍安,則異類同心也;勢茍危,則舟中敵國也?!?/div>
《漢語大詞典》:一笴
(1).一支箭。笴,箭桿。儀禮·鄉(xiāng)射禮:“君射則為下射,上射退於物一笴,既發(fā)則答君而俟?!?span id="jungztd" class="book">《遼史·耶律曷魯傳》:“攻莫能下,命 曷魯 持一笴往諭之?!?br />(2).表數(shù)量。猶言一桿。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則被他一騎馬,一笴鎗,衝突將來,殺的人人退縮,個個奔逃?!?/div>
分類:數(shù)量
《漢語大詞典》:燕將書(燕將書)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燕 將攻下 聊城 , 聊城 人或讒之 燕 , 燕 將懼誅,因保守 聊城 ,不敢歸。 齊 田單 攻 聊城 歲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魯連 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 燕 將…… 燕 將見 魯連 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 燕 ,已有隙,恐誅;欲降 齊 ,所殺虜於 齊 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俗詺ⅰ!焙笠浴把鄬敝竸駳w或勸降的書信。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屬國征戍久離居, 陽關 音信絶能疏。愿得 魯連 飛一箭,持寄思歸 燕 將書?!?唐 杜甫 《收京》詩之一:“暫屈 汾陽 駕,聊飛 燕 將書。”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自 香積寺 北之捷,王師振威,賊徒膽落, 嚴莊 來降, 思明 納款, 河 北事勢,折簡可定,故用 仲連 射書事?!?/div>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系書(繫書)
見“ 繫帛書 ”。
《漢語大詞典》:系帛書(繫帛書)
謂縛帛書于雁足以傳音信。漢書·蘇武傳:“﹝ 常惠 ﹞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繫,一本作“ 係 ”。 唐 楊炯 《送東海孫尉詩序》:“但當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書;夕望牽牛,余候乘槎之客。”亦省作“ 繫書 ”。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div>
《國語辭典》:飛書(飛書)  拼音:fēi shū
1.匿名的書信。《后漢書。卷一○?;屎蠹o上。章德竇皇后紀》:「八年,乃作飛書以陷竦,竦坐誅,貴人姊妹以憂卒?!挂沧鳌蛤銞l」。
2.急速遞送書函?!稌x書。卷二三。樂志下》:「飛書告喻,響應來同。」
《漢語大詞典》:魯連書(魯連書)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齊 田單 攻 聊城 歲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魯連 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 燕 將…… 燕 將見 魯連 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 燕 ,已有隙,恐誅;欲降 齊 ,所殺虜於 齊 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俗詺?。 聊城 亂, 田單 遂屠 聊城 ?!焙笠浴棒斶B書”謂以文克敵,不戰(zhàn)而勝。 唐 李白 《奔亡道中》詩之三:“仍留一隻箭,未射 魯連 書?!?宋 蘇軾 《送蔣穎叔帥熙河》詩:“愿為 魯連 書,一射 聊城 笴。”
分類:克敵
《漢語大詞典》:魯連箭(魯連箭)
同“ 魯連書 ”。 唐 李白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詩:“君草 陳琳 檄,我書 魯連 箭?!?/div>
《國語辭典》:焚舟  拼音:fén zhōu
軍隊渡河后自焚其舟,以示必死的決心。《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埂蹲硇咽返谝凰幕兀骸感r蘇秀才打起精神,做個焚舟濟河,莫氏也割不斷肚腸,望梅止渴。」
《漢語大詞典》:膠舟(膠舟)
用膠黏合之舟。《舊唐書·李密傳》:“主上南巡,泛膠舟而忘返; 匈奴 北熾,將被髮於 伊川 。”按,此喻處境危殆。參見“ 膠船 ”。
《漢語大詞典》:膠船(膠船)
用膠黏合的船。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周:“ 昭王 在位五十一年,以德衰南征,及濟于 漢 , 楚 人惡之,乃以膠船進王。王御船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沒于水中而崩?!焙笥脼楸扔鳠o濟于事或無所作為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乘漬水以膠船,馭奔駒以朽索?!?宋 黃庭堅 《定風波》詞:“自斷此生休問天,白頭波上泛膠船?!?金 元好問 《甲午除夜》詩:“已恨太官餘麯餅,爭教 漢水 入膠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