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詞典 1分類詞匯 9
《漢語大詞典》:譯人(譯人)
做翻譯工作的人。宋史·張方平傳:“適上元張燈,城門三夕不閉,得 邛部川 譯人始造此語者,梟首境上?!?明 高啟 《朝鮮兒歌》:“夷語何須問譯人,深情知訴離鄉(xiāng)怨。” 呂澄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序論》:“又由于譯人的水平和傳承關系,對于這些復雜情況也不可能全部了解。”
分類:譯人翻譯
《國語辭典》:通事  拼音:tōng shì
1.朝覲聘問的外交事務?!吨芏Y。秋官。掌交》:「掌邦國之通事,而結(jié)其交好。」
2.替人傳達請謁的事。
3.處理事務。南朝梁。武帝 贈謚裴子野詔:「文史足用,廉白自居,劬勞通事,多歷年所?!?br />4.翻譯外國語言的人員或官吏。《文明小史》第四五回:「通事翻給奧斯哥等三人聽了,三人連連點首?!?/div>
《漢語大詞典》:通使
(1).互派使者。史記·大宛列傳:“ 漢 方欲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清 薛福成 《變法》:“環(huán)大地九萬里之內(nèi),罔不通使互市。”亦指出使。明史·宦官傳一·鄭和:“ 永樂 三年六月命 和 及其儕 王景弘 等通使西洋。”
(2).舊指翻譯人員。《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 韋皋 統(tǒng)領大兵……正與 吐蕃 人馬相遇。先差通使與他打話。” 清 張德彝 《隨使法國記·西海小游記》:“晚,有 廣東 人投刺,自署‘ 唐 人 湯亞金 ’來拜。年約二旬,能英語。因隨 福建 醫(yī)生 林連湖 來此為通使,緣 林 不解洋話也。”
《漢語大詞典》:象胥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員。亦用以指翻譯人員。周禮·秋官·象胥:“掌 蠻 、 夷 、 閩 、 貉 、 戎 、 狄 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親之?!?span id="ammcjiq" class="book">《舊唐書·玄宗紀論》:“ 象郡 、 炎州 之玩, 雞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結(jié)轍於象胥,駢羅於典屬?!?明 唐順之 《喜峰口觀三衛(wèi)貢馬》詩:“槃舞呈鞮革,侏言譯象胥?!?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詩》:“正朔通魚海,輿圖拓象胥?!?劉師培 《〈文章學史〉序》:“象胥之官,掌傳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親,入賓之歲,則協(xié)禮以傳詞,此文之施於通譯者也?!?/div>
《國語辭典》:同文館(同文館)  拼音:tóng wén guǎn
1.宋代四方館之一。專門接待高麗使臣的別館?!端问贰>硪灰痪?。禮志二十二》:「紹興二年,高麗遣使副來貢,并賜酒食于同文館。」《宋史。卷一六五。職官五》:「同文館及管勾所,掌高麗使命?!?br />2.清咸豐十年(西元1862)在北京所創(chuàng)立的外語專門機構。分為英、法、德、俄、日文等科,造就外交、翻譯人才?!赌鹾;ā返诙兀骸肝覅s曉得去年三月,京里開了同文館,考取聰俊子弟,學習推步及各國語言?!埂肚迨犯濉>硪弧鹌?。選舉志二》:「震于列強之船堅炮利,急須養(yǎng)成翻譯與制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故其時首先設置之學校,曰京師同文館,曰上海廣方言館。」
《國語辭典》:通譯(通譯)  拼音:tōng yì
1.翻譯兩方語言使其相通。如:「他通譯得很好,使得雙方在溝通上沒有障礙?!?br />2.稱通曉多種語言文字,能作口頭翻譯的人。如:「對外貿(mào)易的公司通常需要雇用專業(yè)通譯?!?/div>
《漢語大詞典》:譯象(譯象)
禮記·王制二:“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后因以“譯象”指翻譯人員。 王闿運 《〈八代文粹〉序》:“ 越雋 至 夔 巫 百舍,而同於 蜀 語; 宜章 隔 樂昌 一領,而動資譯象。文之判代,亦猶是矣。”參見“ 象胥 ”。
《漢語大詞典》:象胥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員。亦用以指翻譯人員。周禮·秋官·象胥:“掌 蠻 、 夷 、 閩 、 貉 、 戎 、 狄 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親之?!?span id="6h1biyh" class="book">《舊唐書·玄宗紀論》:“ 象郡 、 炎州 之玩, 雞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結(jié)轍於象胥,駢羅於典屬?!?明 唐順之 《喜峰口觀三衛(wèi)貢馬》詩:“槃舞呈鞮革,侏言譯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詩》:“正朔通魚海,輿圖拓象胥?!?劉師培 《〈文章學史〉序》:“象胥之官,掌傳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親,入賓之歲,則協(xié)禮以傳詞,此文之施於通譯者也。”
《漢語大詞典》:唐帕
宋 時來華商船上的翻譯人員。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后集·譯者》:“今北方謂之通事,南蕃海舶謂之唐帕……皆譯之名也。”
《國語辭典》:譯員(譯員)  拼音:yì yuán
擔任翻譯的人員。
《國語辭典》:譯學館(譯學館)  拼音:yì xué guǎn
清末為培養(yǎng)翻譯人材而設立的專門學校。修業(yè)期限為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