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4詞典 2分類詞匯 42
《國語辭典》:興兵(興兵)  拼音:xīng bīng
發(fā)兵征討。《戰(zhàn)國策。東周策》:「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三國演義》第七回:「令進(jìn)兵取冀州,約以夾攻,瓚必興兵?!?/div>
分類:興兵起兵
《漢語大詞典》:起戎
(1).引起戰(zhàn)事。書·說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br />(2).起兵。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汪鳳:“ 勵 以 天寶 二年十月發(fā),至十四年冬, 祿山 起戎?!?/div>
《國語辭典》:起軍(起軍)  拼音:qǐ jūn
出兵。《薛仁貴征遼事略》:「陛下今起軍征伐,軍有帶甲之勞,民有轉(zhuǎn)輸之苦?!?/div>
《國語辭典》:用事  拼音:yòng shì
1.當(dāng)權(quán)執(zhí)政?!稇?zhàn)國策。秦策三》:「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埂洞笏涡瓦z事。利集》:「緣京用事,奸人并進(jìn)?!?br />2.行事、辦事。如:「意氣用事」。
3.引用典故。唐。釋皎然《詩式。用事》:「詩人皆以徵古為用事,不必盡然也。」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法》:「押韻不必有出處,用事不必拘來歷?!?/div>
《漢語大詞典》:七子
(1).指 春秋 鄭國 七大夫。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鄭伯 享 趙孟 於 垂隴 , 子展 、 伯有 、 子西 、 子產(chǎn) 、 子大叔 、二 子石 從。 趙孟 曰:‘七子從君以寵 武 也,請皆賦以卒君貺, 武 亦以觀七子之志?!?br />(2).指 周褒姒 的七個親黨。《后漢書·左雄傳》:“及 幽 厲 昏亂,不自為政, 褒 艷 用權(quán),七子黨進(jìn),賢愚錯緒,深谷為陵?!?李賢 注:“七子皆 襃姒 之親黨,謂 皇甫 為卿士 仲允 為膳夫, 家伯 為宰, 番 為司徒, 蹶 為趣馬, 棸子 為內(nèi)史。 楀 為師氏也。 厲 王淫於色,七子皆用,言妻黨盛也?!?br />(3).指 漢景帝 時同時起兵的 吳 楚 等七諸侯國之王。文選·陸機(jī)〈五等論〉:“是以諸侯阻其國家之富,憑其士民之力,勢足者反疾,土狹者逆遟,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衝其漏網(wǎng)?!?李善 注:“漢書曰:‘ 景帝 即位, 朝錯 説上,令削 吳 。及書至, 吳王 起兵誅 漢 吏二千石以下, 膠西 膠東 淄川 濟(jì)南 楚 趙 亦皆反也?!?br />(4).指 漢 末 建安 時期作家 孔融 、 陳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應(yīng)瑒 、 劉楨 等七人,稱 建安 七子。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 唐 羅隱 《寄酬鄴王羅令公》之一:“書札二 王 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fēng)流?!?胡蘊(yùn)玉 《中國文學(xué)史序》:“其時三祖葉其高論,七子分其麗則,《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br />(5). 明 代 弘治 、 正德 年間 李夢陽 、 何景明 、 徐禎卿 、 邊貢 、 康海 、 王九思 、 王廷相 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稱“前七子”。見明史·李夢陽傳。又 嘉靖 、 隆慶 時期 李攀龍 、 謝榛 、 梁有譽(yù) 、 宗臣 、 王世貞 、 徐中行 、 吳國倫 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稱“后七子”。見明史·李攀龍傳。
(6). 漢 代宮中女官名。漢書·外戚傳序:“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div>
《國語辭典》:興師(興師)  拼音:xīng shī
出兵、帶兵出征。《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三國演義》第七回:「便差黃蓋先來江邊,安排戰(zhàn)船,多裝軍器糧草,大船裝載戰(zhàn)馬,剋日興師?!?/div>
分類:舉兵起兵
《國語辭典》:舉事(舉事)  拼音:jǔ shì
1.行事?!豆茏?。禁藏》:「舉事而不時,力雖盡,其功不成?!埂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jì)》:「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br />2.起事?!逗鬂h書。卷二三。竇融傳》:「融聞智者不危眾以舉事,仁者不違義以要功。」《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繡乃移屯其軍,分為四軍,刻期舉事?!?/div>
《國語辭典》:沛公  拼音:pèi gōng
漢高祖劉邦。因其起兵沛縣,故稱為「沛公」。參見「劉邦」條。
《國語辭典》:舉兵(舉兵)  拼音:jǔ bīng
進(jìn)軍、發(fā)兵?!妒酚?。卷一○六。吳王濞傳》:「欲舉兵誅之,謹(jǐn)聞教?!埂段宕菲皆挕x史。卷上》:「大會諸將佐,辦個茶飯飲宴,共議舉兵的勾當(dāng)。」
《國語辭典》:傳箭(傳箭)  拼音:chuán jiàn
1.起兵攻伐。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以傳送令箭,作為號令士卒起兵的信物。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青海無傳箭,天山早掛弓?!埂缎挛宕贰>硭牧?。雜傳?;魪┩鳌罚骸敢牡抑?,走兵令眾,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br />2.報告時間。古代以銅壺滴漏計時,壺中立著一枝刻有度數(shù)的箭,因此只要看箭露出水平面的度數(shù)是多少,即可知道時刻。《西游記》第二回:「山中又沒打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diào)定。」
《國語辭典》:王陵  拼音:wáng líng
人名。生卒年不詳,西漢沛人。高祖起兵,陵率眾居南陽,后歸高祖,封安國侯,惠帝時官至右丞相。呂后執(zhí)政,大封呂氏宗族,王陵大加反對,遷任太傅,陵稱病免。
《國語辭典》:戢兵  拼音:jí bīng
息兵、止兵不用?!蹲髠鳌P辍罚骸阜蛭?,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唐。薛稷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詩:「天道寧殊俗,慈仁乃戢兵?!?/div>
《國語辭典》:起義(起義)  拼音:qǐ yì
1.為正義而起兵?!度龂萘x》第一回:「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
2.作文時,樹立一義以發(fā)其凡。晉。杜預(yù)春秋左氏傳序〉:「一曰微而顯,文見于此,而起義在彼?!?/div>
《漢語大詞典》:提劍(提劍)
史記·高祖本紀(jì):“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劍”謂起兵或從軍。 唐 杜牧 《感懷詩》:“ 高文 會 隋 季,提劍徇天意?!?明 何景明 《挽謝晚耕》詩:“ 日南 提劍志,海上卻金名?!?/div>
分類:起兵從軍
《國語辭典》:起事  拼音:qǐ shì
1.舉兵發(fā)事?!缎绿茣>矶?。太宗本紀(jì)》:「起事者汝也,成敗惟汝?!埂度龂萘x》第九四回:「卻對孟達(dá)說軍器糧草俱未完備,不敢約期起事?!?br />2.任事、辦事?!豆茏?。形勢解》:「解惰簡慢,以之事主則不忠,以之事父母則不孝,以之起事則不成?!?/div>